做律師難的不是打贏官司,而是怎麼獲得案源

2020-09-06 e律師

年輕律師的生活跟有沒有律師證有直接關係。

在取得律師證之前是很慘的。找一個司機要5000元,找一個過司法考試會開車的助理卻只有1000,甚至不給錢。在杭州只有執業8年以上的律師才可以帶實習律師,這也就導致了實習律師都很難當。我認識一個實習律師,從大三過司考就開始當助理,現在都畢業一年了才可以準備實習。

我也有朋友做了實習律師(碩士學歷)在一個二線城市,本來一個月3000,後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了2500,他實習了半年,也就不得不低頭了,只能挨到執業。

當然了,只要你有律師證了,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啦,最起碼也可以做一個授薪律師, 一個月拿7000以上(北京我朋友是拿到了15000),授薪律師就是主任負責找案子,你負責做。主任掙多少跟你沒關係,你就是死工資。

授薪律師的上限大概是3萬,3萬以上的授薪律師真的很少見,一部分是律所因為工資太高,不如在培訓一個新人,就不會僱傭這麼貴的授薪律師了,一部分也是因為這些授薪律師幹了很久,夠合伙人的年限了,不如去找個律所加盟,做合伙人了。真能做個合伙人,年薪30萬也算太難的事。

當然清北畢業的法學生(不強求司法考試通過)畢業進紅圈律所,就能拿到10000以上的月薪,好一點的甚至2萬多,當然人家是十分優秀的。不過紅圈也不是那麼好做的,有點類似於程式設計師996是常態,有時候也007。

不過現在的年輕律師肯幹,也只能維持中上的生活,因為現在案源都在中年律師手裡,律師可沒有退休制度,我在北京看守所看到過一個拿著拐杖,快80多歲的老律師,我感覺這一波律所主任至少還能幹20到30年。而且就算他們退休了,他們還有子女和徒弟。我見過一個主任就讓他兒子學法律,到時候把關係和案源都傳給他,美滋滋。

而且這幾年司法考試過的人巨多!過去司法考試是天下第一難考,是因為報考條件就是要求本科畢業!那年代考個中專都費勁。現在大學擴招,本科畢業生多的多,而且機構也多,命題套路也被摸的差不多了,現在真的很好過。年輕律師也就越來越多,案源越來越難搶。

做律師難的不是怎麼打贏案子,難的是怎麼找到案子。你如果案子多,都不用自己親自弄,光靠提成就爽歪歪了。

所以說,我認為取得了律師證的年輕律師的生存現狀就是溫飽以上,也很難大富大貴。但是努努力做個中產,奔小康也是很有希望的。

相關焦點

  • 律師營銷:不是「找案源」,而是案源「來找你」
    「律師營銷」這個詞從出現以來,似乎就和「案源」掛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很多律師,尤其是一些在執業之初的年輕律師,面對稀缺的案源,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拓展案源。如果我們理解營銷就是打廣告的話,那麼廣告確實可以成為案源拓展的一種途徑。但是如果僅此理解律師營銷,實在是片面了。
  • 為什麼承諾官司一定贏的律師請不得?
    但是,在諮詢過一些律師之後卻發現,找律師是需要花錢的,要支付代理費,而且律師還不保證一定會贏,更不能先打贏官司後付費。這樣就使得被徵收人非常的困惑:「既然律師不能保證官司一定能贏,那還有請律師的必要嗎?萬一花了錢,官司還沒贏,豈不是白花那本錢了?能不能找一個保證會贏的律師呢?······」小編想,這應該是很多被徵收人在遇到拆遷問題想請律師的普遍困惑。
  • 我佔理怎麼官司還打輸了?打官司是門技術活,不是有理就能打贏
    認真聽來,有些當事人確實有理,但最後還是輸了官司,究其原因,歸納有如下十大原因:一、自作聰明有些當事人,遇到糾紛之後,就在報紙、電視、網絡上收集一些法律信息,有的當事人還買很多法律書籍看,一時間,認為自己把法律搞懂了,自以為是地打官司,結果是一錯再錯,本來是可以打贏的官司,結果輸的一塌糊塗。可悲的是,這些當事人到最後還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輸的官司。
  • 律師傳統方法獲得案源的幾種途徑
    每位律師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拿到了本科畢業證,奮力為司法資格考試背水一戰。面對一年只有10%的通過率,天未明,摸黑起床複習,挑燈熬夜無數次,背誦、理解數不清的法條、做了無數道習題、模擬題,日復一日,知識點過了一遍又一遍。通過法考只是實現律師夢想的一塊敲門磚,未來的路仍需堅持不懈的努力。
  • 南寧律師:打不贏官司,律師費退嗎?
    諮詢問題:你好,請問律師打不贏官司,律師費退回嗎?律師答覆:1、律師收費有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一般代理,這種模式下律師提前收取一定雙方約定的代理費,但不考慮案件輸贏,如果官司打不贏費用不會退的;另一種模式是風險代理,這種模式下律師前期不收費或者收取少量差旅費,等到案件贏了再按照雙方約定收取一定比率的費用,當然了,此種收費方式律師承擔的風險大所以後期收費也比較高。
  • 保證訴訟能獲勝、打贏官司再付費?這樣的律師請不得
    最近,我們接到了一個這樣的諮詢,湖北的王女士在房子拆遷的過程中聘請了一位律師,這位律師自稱百分百可以贏得案件,並且在案件獲勝前不收取費用,打贏官司後再對王女士獲得的補償進行百分之二十五的抽成。現在案件輸了,律師也不知所蹤,留下了一堆爛攤子給王女士,根據訴訟一事不再理的原則,王女士在後續的維權活動中處處受制,分外艱難。我們仔細一看,王女士聘請的這位律師所進行的就是典型的風險代理,這不是在行政訴訟中明令禁止的行為嗎?今天,本文帶您了解為什麼保證訴訟能獲勝、打贏官司再付費的律師不可靠。第一,出於律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是不可以做出勝訴保證的。
  • 現代人打官司為什麼不願意請律師?不請律師真的可以打贏官司嗎?
    不過在申請打官司的時候,很多當事人都不願意找律師代理訴訟。除非是遇到了自己無法處理的難題時,這些當事人才會再去找律師做自己的代理人。那麼這些當事人為什麼都不願意請律師呢?不請律師他們真的可以自己解決問題嗎?現在社會上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大多數人都覺得律師是一個極其暴力的行業,他們會對律師敬而遠之。甚至有很多當事人為了躲避律師,自己去打官司。
  • 官司輸了怎麼算? 贏了怎麼算? 律師是怎麼收費的?
    北京的律所還會參考《北京市律師訴訟代理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標準》、《北京市律師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官司輸了費用怎麼算?看合同有無約定,一般輸贏收費還是一樣的,除非是因為律師原因導致當事人案件敗訴可以退費。
  • 我打贏官司的絕招:一心只想著把官司打贏
    該校長在我看來做了以下三件事:第一,捨得花錢給學校添東西。這辦學校就跟在家過日子一樣,得不斷進行維修和添置新東西。第二,捨得花錢請好老師。現在交通發達,一個農村小學,能不能在和縣城學校的競爭中長久地活下去,關鍵就看能不能把教學質量搞上去。好的教學質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這得有好老師。好老師,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得把待遇搞上去。如今社會,情懷這個東西不能當飯吃,老師也是人,不是神,也得居家過日子。
  • 打贏官司收不到律師費 來來,律師和委託人再打一盤官司
    貴陽一女士聘請律師打官司,官司打贏後,女子認為律師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不付代理費。無奈下,律師將該女子告上法庭。  近日,貴陽雲巖區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購房多年,卻拿不到房產證  2009年,貴陽的陳女士看中了一商品房。雙方籤訂了購房合同後,陳女士支付了購房款。  2010年,小區如期交房。
  • 打官司是門技術活,不是有理就能打贏
    認真聽來,有些當事人確實有理,但最後還是輸了官司,究其原因,歸納有如下十大原因: 一、自作聰明 有些當事人,遇到糾紛之後,就在報紙、電視、網絡上收集一些法律信息,有的當事人還買很多法律書籍看,一時間,認為自己把法律搞懂了,自以為是地打官司,結果是一錯再錯,本來是可以打贏的官司,結果輸的一塌糊塗。
  • 律師缺案源怎麼辦?這幾個尋找案源的方式非常有效
    對於律師來說,案源就是立身之本,沒有案源,如同巧婦無米。由於中國律師行業的大環境所致,律師從實習到轉為正式執業律師,期間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這期間對於那些在大型的紅所實習律師還算友好,有穩定的基本薪資。但大部分律師其實是在小型的律所,沒有基本薪資,即使有也就一千多塊錢。
  • 律師明知官司不能贏,為何還要接下殺人犯的案子,為他們辯護?
    主要原因律師只認錢,幫給錢那一方,明明是打不贏的官司還要接下來,有一次有一個律師被我罵了一頓,人家本身就沒有錢了,還不起對方的錢,明擺的有白紙黑字的欠條,還說能贏,他還要幫人家代理,眼裡只有代理費,哪管打得贏與打不贏! 被我臭罵一頓後,後來打電話給我,不代理了。打個比如,一個病人確診了癌症為什麼還要到醫院裡去接受治療呢?
  • 為什麼我有理,但是官司打不贏?
    為什麼我有理,但是官司打不贏?小編在回答諮詢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律師,您覺得我沒理嗎?為什麼我的官司輸了?」有些案子經歷了一審、二審、再審、抗訴,最終以失敗告終。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案子不能勝訴呢?下面小編根據自己的執業經驗為大家揭秘案件失敗的原因。
  • 贏了官司,拿不回錢,官司還有必要打嗎?
    老百姓打官司,最鬱悶、最窩火的不是敗訴,而是贏了官司,拿不回錢,找不到可執行財產導致的執行難。為了更好的解決執行難,司法實踐中 已經針對執行增設了很多實質性解決方案。那麼,贏了官司拿不到錢,還有必要打官司嗎?當然有!
  • 臺法界流傳:律師袍越舊越能贏官司
    中新網9月20日電 開庭打官司律師的時間分秒必爭,難得好好洗一下穿在身上的律師袍。不過,法界流傳著一種禁忌,就是律師袍越舊越好,因為這樣有助於打贏官司,再者才不會被當成沒經驗的菜鳥在庭上被欺負。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穿上律師袍的那一刻就像披著戰袍準備上場打仗,但並不是每個律師都有時間照顧自己的貼身伴侶,一套穿久了會皺會脫線,又黃又舊就是不能洗。
  • 律師收費合理與否,不能贏了官司才想問
    近日,一名工傷農民工獲得180萬元賠償款後支付90萬元律師費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質疑律師費過高,沒有人文關懷。對此,專家表示,根據相關規定,工傷賠償案件不適用風險代理收費。從農民工手握證據卻仍拿不到應有賠償的情形來看,沒有律師介入的情況下,法律也保護不了農民工的利益。這其中的緣由誰問過?再來說律師的風險代理。農民工的家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付費方式,多半也是對贏得官司沒報太大的希望,反正不用先付錢,「有棗沒棗先打上一桿子」的心理應該還是有的。另外對於賠償金額,農民工一方的心理預期是多少?90萬。也就是說,他們當初認為能拿到90萬的賠償就可以了。
  • 青年律師的機會很少,律師費又太貴,於是他做了一個解決方案
    她說,我打過官司,我們單位好幾個人打官司贏了,這個東西挺簡單。我問她是否有生意,她說基本每個月可以賺兩三萬。當時寫一個訴狀100塊,諮詢也要收費,開庭可能需要一千到兩千塊花銷,再算一下每天圍在仲裁委附近的人流量,大概算算也是這個數。我從十年前開始從事律師職業,之前並不是法律專業的。走上這條路算是機緣巧合。
  • 年輕律師如何拓展案源,做好這三點,案源「不請自來」
    最近和很多年輕律師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普遍都愛問的一個問題:案源拓展的渠道有哪些?想到自己也是從年輕律師走過來,這裡的「年輕」不是指年紀的大小,而是律師生涯中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的深淺與窄闊。在我看來,這一部分的年輕律師群體,應該專注的不是案源的拓展,而是專注做好累積和沉澱,簡單說此時的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的銷售人員,而應該是一個專注地學習者。這裡有三個建議:1、打鐵還需自身硬。
  • 明明打贏了官司,卻拿不到錢,怎麼辦
    老律師在整理案卷的時候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官司打贏了,卻因為對方沒有錢、沒有財產執行,勝訴判決成了一紙空文。對此,老律師不得不批評一些律師也太不負責任了,只管把官司打贏,完成自己的任務,卻不為當事人利益考慮,看到有如此同行,老律師是痛心疾首啊,遂趕忙憑藉自己幾十年「功力」整理出一套「絕世神功」,聊以拳拳之心以謝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