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折舊的概述
一、固定資產折舊概述 固定資產的折舊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逐漸損耗而消失的那部分價值。固定資產損耗的這部分價值,應當在固定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內進行分攤,形成折舊費用,計入各期成本。
-
酒店固定資產折舊的範圍
1.固定資產折舊的範圍 除下列情況外,企業應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按照規定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入帳的土地。 企業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
-
淺談企業固定資產折舊審計
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企業的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通過損耗而逐漸轉移到成本費用中去的那部分價值,根據企業財務通則、分行業會計制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企業必須按月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對一個企業來說,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在全年成本費用中佔有一定的比例,加強對固定資產折舊費用的審計是審計機關開展企業審計的一項重點內容之一。
-
固定資產折舊分析實例
已達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輸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估計價值確定成本,並計提折舊;辦理竣工決算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估計價值,不需調整已計提的折舊額。更新改造中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帳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不得再計提折舊。更新改造完成達預定可使用狀態轉為固定資產後,再重新確定使用壽命、預計淨殘值、折舊方法進行計提折舊。
-
彙算清繳中固定資產折舊的調整處理
本文將針對企業在固定資產折舊調整銜接處理方面所出現的典型問題進行分析說明並輔以具體案例,希望能幫助企業實現準確運用稅收政策降低納稅風險的管控目標。 一、折舊政策的變化及新舊銜接 相對於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規定而言,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固定資產折舊問題的規定有兩大變化:一是預計淨殘值,二是折舊年限。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的區別
為了在實務中能正確認識和把握固定資產項目,有必要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的關係進行分析研究。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反映的是固定資產淨值的減值情況,它是固定資產的帳面淨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與帳面價值不同)與企業期末合理預計的固定資產的可收回淨值(可收回金額或減值後的固定資產淨值)的差額。它使得期末固定資產按照可收回淨值計入資產總額,體現了謹慎性原則的要求。
-
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折舊方法。可選擇的折舊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直線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餘額遞減法。折舊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如果企業在對摺舊方法定期的覆核中,發現固定資產包含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有重大改變,則應當相應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變更時應報有關部門進行備案,並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的總結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例:乙企業有一輛專門用於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裡程為300000公裡,(假設報廢時無淨殘值),本月行駛3000公裡,要求計算該卡車的月折舊額。
-
房地產企業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
中華會計網校小編對房地產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核算進行了如下歸納: 1.帳戶設置 為了反映企業固定資產折舊情況,企業應設置「累計折舊」帳戶。該帳戶是固定資產的調整帳戶(抵減帳戶),反映的是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情況,也就是反映固定資產因磨損而造成的價值減少情況。 該帳戶貸方登記每期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額,借方登記固定資產因出售、報廢等而轉銷的折舊額。
-
如何調整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錯誤
a審計人員在審核b公司2019年帳務情況時發現,該公司帳上的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計提錯誤,而且從開始入帳時點延續至今,財務人員已無法按照正確的折舊金額進行入帳。又因為折舊錯誤,從而導致出售固定資產時固定資產清理金額也存在錯誤,相應的損益金額不正確。
-
土地估價師知識點:固定資產及其折舊的方法
它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總額均衡的分攤到整個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內各期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1-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固定資產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
工程經濟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計算
1、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淨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2、雙倍餘額遞減法: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2÷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初帳面餘額×月折舊率
-
對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如何計提折舊?
《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為固定資產折舊作出明確定義:「折舊,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的系統分攤。其中,應計折舊額,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如果已對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
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及帳務處理
,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帳面淨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帳面折餘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餘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淨值扣除預計淨殘值後的餘額平均攤銷
-
期初建帳時 固定資產的折舊問題
【問】我公司以前無帳,現準備建帳,關於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否應在建帳時估算累計折舊作期初數據? 【答】從原理上說,建帳伊始,各科目數據為零,然後以「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恆等關係為基礎對應編制會計分錄、登記會計帳簿、編制會計報表。
-
如何正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稅法規定除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和租入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外,以改建過程中發生的改建支出增加計稅基礎。 (8)盤盈的固定資產 準則規定固定資產盤盈應作為前期差錯處理,盤盈時,首先確定盤盈固定資產的原值、累計折舊和固定資產淨值,所以盤盈的固定資產根據取得時應確認的價值作為計提折舊基數。
-
2020山東《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2020山東《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2020山東會計考試備考正在緊張進行中,為了方便大家備考,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20山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歸納: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各位備考小夥伴們快來一起學習吧!更多備考乾貨,歡迎關注山東會計考試網。
-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16個誤區
解析: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4號)(以下簡稱64號公告)和《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8號)(以下簡稱68號公告)有關規定,在計算主營業務收入佔比時應使用新購進的固定資產開始用於生產經營當年的數據。
-
一級建造師考試計算題專題《經濟》: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
上述計算手機折舊的方法,其實是採用的【年限平均法】,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每一期,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都是相等的。除了【年限平均法】外,固定資產折舊還有另外三種方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接下來,我們直接通過練習題來掌握其計算方法。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會計核算的關係
【摘 要】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與累計折舊是固定資產核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又都是「固定資產」的備抵項目,它們共同反映著固定資產的現時價值,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因而在實務中對兩者的差別認識不清,存在許多模糊之處。本文在簡述兩者聯繫的同時,主要闡述了兩者之間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