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預測千年後,人類是這樣子,「醜」的難以接受

2020-12-17 互聯狗

世界萬物都在進化,從地球有生命的那一刻開始至今,生命的形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數的物種在時間的長河中稱霸一時,也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消失,比如稱霸全球的恐龍,就隨著全球氣候變化而逐漸滅絕,成為了現在全世界博物館中靜止不動的骨骼化石。

人類從開始有文字、圖像記錄的文明至今還沒有超過1萬年,但是自開始有人類這個物種之後,我們的形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早期的原始人看起來更像是現在的大猩猩和類人猿,只是皮膚和毛髮和他們有些不同。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世間萬物都逃不開進化這個大趨勢,那麼人類是否還會進化呢?一部分人認為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人類早就已經停止了進化而是更多依賴科技帶來的生產力,但是實際上這是一種認知誤區,人類從未停止過進化,其中最明顯的進化就是壽命。

要知道,至少在一兩百年前,人類的平均壽命還沒有現在這麼長,能活到60歲都算高壽,哪像現在60歲老人這麼普遍。當然有的人會說那是因為醫療的發展和發達才給人類的自然壽命續了命,但是我們沒辦法否認人類也在享受科技、醫療進步的同時,自身也在適應對於病毒的免疫力,這也是一種進化。

既然人類從未停止過進化,那麼未來的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一些來自英國的科學家們對於人類未來的相貌進化進行了一次極為大膽的推測,不過按照他們推測出來的樣子,人類並非是朝著更加俊美的方面去進化,而更像長臂猿那樣的「怪人「,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些科學家推測的人類未來的樣子究竟有多怪。

英國科學家預測千年後,人類是這樣子,「醜」的難以接受。

首先,是不斷進化的身高

人類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全球人類的平均身高都有了幅度不小的提升,這不僅僅是因為進化的原因,各個種族之間的通婚和夥食營養的優良也導致了人類身高的正在長高。根據英國科學家們的推斷,他們認為人類在1000年以後,平均身高都會達到1.8米以上,全球各地的人種都會變成」高人種「,那麼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如果未來1000年以後的NBA仍然存在,那麼關於籃球的籃板高度勢必要進行調整——畢竟人人都一米八了,灌籃豈不是會變得很輕鬆嗎?

相關焦點

  • 2千年後的人類,將迎來世界末日?科學家的解釋太扎心了
    文/行走天涯2千年後的人類將迎來世界末日?也許有人會說人類的智慧超群,但是在大型的自然災難面前,人類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很可能還比不上動物,就比如說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兩次慘痛的大型地震,就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難道那個時期的人類不夠智慧嗎?顯然不是這樣子的!
  • 英國科學家預測2050年將研製出會做愛的機器人
    英國科學家預測2050年將研製出會做愛的機器人 2008年01月03日 17:28 來源:國際在線 發表評論   關於性愛玩具的概念未來將會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按照某些科學家的預測
  • 新生兒讓爸爸「醜到自閉,難以接受」,為什麼剛出生的嬰兒都醜?
    「醜到自閉症,難以接受」,看到新生兒後,父親派朋友發洩他的情緒。 他妻子的預產期快到了,王先生根本不敢離開。安頓好妻子後,王先生仔細看著孩子。然而,當王先生看到孩子的樣子時,他不敢相信那是他的女兒。他懷裡的孩子有著深黃色的皮膚,少量的頭髮和大豆大小的眼睛。此外,他的身體布滿皺紋。看完孩子後,王先生送來了一群「醜到自閉症患者,不可接受」的朋友然而,當他女兒長大後,王先生發現孩子的皮膚不僅是白色的,而且他的面部特徵是開放的,不再起皺,而是肉質的。這讓人放心。
  • 科學難以解釋的5個文物,包括地動儀,印度德裡鐵柱為何千年不鏽
    當「科學」一詞出現之後,「封建迷信」就陸陸續續消失,但是地球上的世間萬物並非所有都可以用科學解釋,這5個文物科學就難以解釋,其中包括中國的地動儀,印度德裡鐵柱為何能千年不鏽呢?
  • 未來人類是什麼樣子?人機結合、新人類或是趨勢,但科學家很擔心
    200萬年後人類會成什麼樣子,哪些器官會消失?這就是我們說的「人機結合」的問題,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未來大多數人可能都是「人機模式」的延續,這就不是屬於進化的樣子了,而是屬於「人類改造」,變成真正的「人機超人」。
  • 英國科學家稱21世紀末人類只能在南極棲息
    英國政府科學家諮詢團科學家戴維·金日前警告稱,人類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地球的溫室效應,21世紀末將只能在南極棲息。  據韓國聯合通訊5月3日報導,戴維·金教授認為,地球已經進入溫室化時代。他預測,今後的6千萬年地球將處於「第一次高溫時代」,屆時地球上再也不會有包括冰河在內的所有的冰,而亞洲、歐洲、南美、非洲、澳洲等大陸的溫度急劇上升,人類只能棲息在南極。  他說,如果人類不控制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到2100年人類將受到因二氧化碳急增而導致的地球溫室化的影響,直接面臨生存的威脅。  導致地球溫室化的主犯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 1萬年後的人類長什麼模樣?科學家公布模擬圖,看完讓人難以置信
    1萬年後的人類長什麼模樣?科學家公布模擬圖,看完讓人難以置信!人類的進化是漫長且遲緩的,從猿到人的過程經歷了數百萬年,目前人類已經很久沒有大幅度的改變。但對比早期的猿人看,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現在的我們可能會認為以前的猿人很醜陋。
  • 100萬年後的人類有多強大?科學家給出猜想圖,人類已不懼怕死亡
    假設用進化論解釋生命起源之謎是正確著,那麼就意味著目前地球上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持續進化著,包括擁有高智商的人類,如果人類還在持續著進化著,那麼未來人類的樣貌肯定會發生改變,根據人類從100萬年前的南方猿人進化成為現代人類,樣貌發生巨大改變的時間應該是100萬年,以現在人類的樣貌為準,100萬年人類將會進化成為什麼樣子呢?
  • 科學家表示,現實中的你比鏡子中更醜,這是真的嗎?
    科學家表示,現實中的你比鏡子中更醜,這是真的嗎?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一種感覺?我們在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樣子看起來似乎是360度無死角的,然而當我們在用手機自拍時卻發現,自己的顏值真的是有點感人,似乎看起來比鏡子中的要醜得多。以至於有人猜測我們是不是被鏡子欺騙了,真實的我們其實更醜?一些心理學家對這種現象作出解釋,他們認為這很有可能與我們人的自我認知逃脫不了干係。我們之所以看到鏡子中自己的顏值有所提高,很有可能是受到自我暗示的影響。
  • 紀念死者有多種方式,而青銅時期的英國,選擇的方式讓人難以接受
    科學家在研究中發現,在同一個時期,處在青銅時代的英國,也有著自己獨特懷念先人的方式,那就是通過死去親人的骨頭來紀念。青銅時期的英國人所收藏的骨頭長什麼樣子?在科學家的考察研究當中,他們發現了一根被挖空的人類腿骨。而他們當中有人認為,這根骨頭很有可能被青銅時期的英國人用來製作成樂器。
  • 科學家預測:2029人類開始實現永生,知識可以移植,一夫一妻將逐漸瓦解
    作家、發明家、計算機科學家、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去年在接受《花花公子》雜誌專訪時表示: ★ 在不遠的將來,技術將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更健康,血液中的納米機器人將可以糾正DNA錯誤,人類將在2029年開始實現永生,遠距離的性愛將發生。
  • 英國科學家演算得出結論,但人類技術尚無法探測銀河系中至少存在36...
    滿足這些條件後,假設智慧文明至少需要45億年至55億年時間才能出現,科研團隊計算出,銀河系中很有可能存在36個活躍的智慧文明。科研人員認為,36這個數字比想像中要少很多,但至少不是「0」。「這是很了不起的。」康塞爾斯說,儘管只是推測,但外星生命在外觀上將與地球生命相似:「看到他們,我們不會感到驚訝。」人類文明壽命多長?
  • 科學家界有哪些已經被證實,卻又讓人們難以接受的科學理論?
    可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出現了一些完全超出人們認知的科學理論,這些理論已經得到證實,可是卻讓人們難以接受,那麼有哪些科學理論是如此的呢?下面我們就舉一些例子。一、雙縫幹涉實驗的神秘,對於這個實驗,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上過高中的朋友都做過這個實驗,這是物理學家非常著名的一個實驗。
  • 預測學能幹什麼?科學家用生命證明,僅僅只能預測自己的死亡日期
    預測學,也稱卦學,佔卜學和星象學等等,在人類的絕大部分時期,人們都很相信預測學,在中國古代,凡是國家大事,必定會先預測吉兇,尤其是戰爭前期。當人類進入科學時代後,為預測學提供了理論基礎,人們更相信預測學了,原理就是,樹上的一片樹葉離開樹枝,科學家就能根據各種數據計算出它落地的時間,以及地點。在早期的科學家眼裡,整個世界都能用科學表達出了,甚至假設了一種叫做拉普拉斯的妖,它能預知世界萬物,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
  • 英國科學家利用人類細胞構建完整的胸腺
    科技日報記者 馮衛東據《自然·通訊》雜誌發表的一項概念驗證研究,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和生物工程支架,重建了人類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器官——胸腺,該項研究朝著構建可用於移植的人工胸腺邁出了重要一步
  • 流利說科學家神預測,AlphaGo獲勝「沒套路」
    雖然看上去柯潔輸的並不多,但聶衛平以及常昊夫婦都表示這其實是AlphaGo的設定問題,AlphaGo只追求安全穩健簡單。換句通俗話說就是,你輸多少是AlphaGo算好了的,知道它的威力有多強大了吧。而早早在媒體上預測AlphaGo必勝的兩位谷歌前員工,流利說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林暉博士和首席算法工程師孫懌博士在現場近距離觀戰後表示,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大家的關注點不再是機器是否會贏,而是機器將用什麼姿勢戰勝人類。
  • 對人類生活貢獻最大的科學家是誰?
    有很多關於科學家排名的問題,比如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大多數科技史工作者會把這一票投給牛頓,唯一一位能夠和牛頓抗衡的就是愛因斯坦。如果要問這兩位偉大科學家誰對人類的生活貢獻大?這下答案就毫無疑問了,一定是牛頓。
  •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都那麼醜?三個月後卻變成了這個樣子
    很多媽媽在看到自己剛生出來的寶寶的樣子時,大部分會覺得怎麼這麼難看,這麼醜,像個小老頭。電視劇裡不是這麼演的啊,電視劇裡剛出生的寶寶都是白胖,可愛的樣子啊。要說這個真的是被電視劇給誤導了。電視劇裡播出的剛出生的寶寶,基本都不是新生兒,而是兩三個月的嬰兒。新生兒太弱小,樣子也皺巴巴的,體抗力也小,所以很少會用剛出生的新生兒入戲。
  • 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我們知道了飛向星空也不一定能找到家,登月成功反而更加證實那裡容不得人類安家落戶。不過在對太空的探索中,當代科學家也給我們帶來了好消息,雖然門前的月球不能居住,但只要我們能走得夠遠,就能找得到一個新家。其他星球上有沒有生命?
  •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英國科學家:氣候變暖對發展中國家影響重大 2015-08-10 07:50:51研究南極冰層的英國科學家丹尼爾·普萊斯博士近日抵達中國,和公眾面對面分享他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