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進入「海南正能量」專題>>
海南日報記者甘遠志用生命奔跑在新聞路上,勤勉、敬業的精神至今在瓊州大地激蕩
用良知與責任樹起新聞豐碑
核心提示報導的空白領域,他能跑成「熱門」;枯燥、難採訪的任務,在他的筆下成為最鮮活的題材。不是新聞的,給再多錢他也不動筆;該監督批評的,威脅、恐嚇也攔不住他。他始終以一個新聞人的姿態奔波在路上,用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責任和精神,為這個行業樹起了一面旗幟。
他叫甘遠志,海南日報經濟部主任記者,2004年9月4日在東方市採訪期間,突發心臟病,不幸逝世,年僅39歲。今天,甘遠志已離開他鍾愛的新聞事業整整10年,讓我們再次回顧這位「新世紀中國新聞史上的傑出代表」的感人事跡。
-本報記者梁振君實習生林詩婷
2004年1月13日,海南日報記者甘遠志在西沙群島採訪時的留影。本報記者張杰攝(資料照片)
2014年9月4日,海南日報經濟部主任記者甘遠志逝世10周年。在海南日報報業集團新聞大廈二樓第二展館社史展板塊,有一張甘遠志的巨幅照片,永遠地定格。照片中甘遠志懷揣著崇高新聞理想,背靠大海站在礁石上,意氣風發。
1095天,1051篇、100萬字見報稿。甘遠志的發稿量之高令人吃驚!作為「新世紀中國新聞史上的傑出代表」,在從事新聞工作的18年裡,尤其是2001年6月調到海南日報後,甘遠志以高度的政治覺悟、社會責任感和頑強拼搏精神,採寫了許多有分量有影響力的新聞作品。
2004年9月4日在東方市採訪期間,甘遠志突發心臟病,不幸逝世,年僅39歲。但他用一個新聞工作者的良知、責任與激情,為這個行業樹起了一面旗幟。
2005年2月6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雲山在《新聞閱評》上批示:「甘遠志同志忠誠於黨的新聞事業,認真履行新聞記者的神聖使命,忠於職守,敬業奉獻,忘我工作,成績卓著,樹立了新時期黨的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是新聞記者的傑出代表。他的名字將永遠鐫刻在共和國的新聞史上,黨和人民不會忘記他。」
業精於勤
200多天34個頭版頭條
「沒想到遠志離開我們已有十年了。」8月21日,面對記者採訪,海南日報社經濟部副主任官蕾傷感不已:「3年時間在一個辦公室共事,我們太過熟悉。作為記者,他一直在路上,不是在採訪,就是準備去採訪,他太需要休息了!」
「從沒有見過這麼敬業的記者!」曾與甘遠志打交道多年並成為朋友的省食藥監局藥品註冊管理處處長楊俊斌回憶:「他的本子總是記滿很多東西,每次從我這裡打聽到有用的消息,他馬上就興奮起來。」
有一次,瓊海食藥監局在當地查處到有商家無證經營藥品,涉嫌賣假藥。楊俊斌得知後隨即告訴甘遠志。當天下午,兩人立即坐車直奔目的地。「那天我們和瓊海的執法人員一直忙到晚上,甘遠志也一直在現場採訪,直至很晚才跟我們坐車回海口。」楊俊斌說。
不論早晚,隨時出發;不顧休息,先要寫稿。這只是甘遠志勤勉跑新聞的最普通一天。
「幾任記者都沒拿下的活,甘遠志很短時間就順利接手。哪裡有大項目,有重點報導,哪裡就有甘遠志。」官蕾說,以前報導的空白領域,他卻能挖出源源不絕的新聞;以前少有人問津的部門,卻被他跑成「熱門」。
在從事新聞工作18年裡,尤其是調到海南日報社後,甘遠志採寫了許多有分量有影響力的新聞作品。僅在海南日報社工作的1000多個日子裡,採寫稿件就達1000多篇。作品《碑,是人民樹的》、《洪災區採訪記》、《南充發生五二三嚴重事件》、《海南鐵路百年夢》、《掌聲,15次響起》等多次獲全國和省級好新聞獎,在社會上產生了廣泛影響。
2004年1—8月的200多天,甘遠志就採寫了34個頭版頭條。在他去世前的七八月份,他刊發在一版頭條的稿件就達16篇,佔了全報社記者一版頭條稿件的1/3。
「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沉到基層,再加上有紮實的理論功底,是甘遠志工作出眾的根本原因。」海南新聞界資深人士評價道。
堅持原則
為百姓說話不為利益所動
「做記者,就要為老百姓說話」這是甘遠志很看重的一條原則。甘遠志為人正派,清正廉潔。他常說,「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新聞記者要是與採訪對象扯不清楚,就喪失了獨立和權威。」
媒介市場的激烈競爭與利益驅動深深影響著記者的觀念和行為。作為記錄時代進步,傳播新聞信息,引導社會輿論的新聞記者,更應該獨善其身,堅持新聞理念與職業道德,在新聞報導中堅持公正客觀的原則,真實全面地報導新聞。
老家在四川的甘遠志是家裡的頂梁柱,他要養家餬口,上有父母,下有妻兒,每月所掙的錢都要寄給他們。
粵海鐵路公司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清晰記得,在粵海鐵1號調試階段,甘遠志每天背個採訪包在現場採訪。有次下大雨,他渾身溼透了,當時已近冬季,天氣很涼,但他一直堅持在現場採訪。「他從不提任何要求。大多數時候,小甘都是自己隨便找個地方吃飯。」該相關負責人說。
「跟甘遠志打交道那麼多年,從沒見過他向我們提要求,每次開會或跟我們下鄉採訪,他總是很積極,即使我們塞『車馬費』給他也不肯收。」楊俊斌回憶。
寫「發現油氣」系列報導,甘遠志自己花錢請來王國診老人,到東方、樂東實地採訪,並在樂東找到當年發現鶯歌海油氣田第一人;採訪中,有人需要錢,他都會慷慨解囊。
精神不朽
勤勉、敬業激勵新聞人前行
作為新聞工作者代表的甘遠志、丘航亮,以他們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詮釋了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和忘我犧牲的可貴精神。這種精神,正不斷激勵新聞工作者前行。
今年7月18日,超強颱風「威馬遜」襲擊海南,橋斷路毀、屋塌樹倒。颱風登陸當天,包括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在內的我省廣大新聞工作者不懼風險,堅守崗位,全力以赴,連續作戰,無私奉獻,用行動、用一腔熱血詮釋了守崗盡責、忠誠敬業。
「甘遠志是一個人又是一群人,所有的榮譽是甘遠志的又是記者這個群體的。」官蕾認為,追求真實、公正、正義,媒體行業和記者被人們賦予了一種重要的社會使命。甘遠志是一個標杆,一個代表,大多數新聞人都在兢兢業業地盡著自己的一份力,記錄社會發展,報導百姓生活,反映生活百態。
「作為報社記者,有人擅長用文字,有人擅長用圖片,有人擅長用數據……但我知道,甘遠志最令人欽佩的是他還善於用真情報導、用心血報導乃至用生命報導。對他來說,記者不僅是一個職業生涯,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他生命的一種形態。他將生涯、生活和生命融為一體,在新聞報導中傾注了生命的活力,堅持了生命的守望,體現了生命的價值。」省關工委副主任林澤龍認為,甘遠志把新聞看得比命還重,他用生命詮釋了對新聞事業的忠誠。(本報海口9月3日訊)
請點擊進入專題 為您心目中的英雄「點讚」>>
責任編輯:冉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