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8.7 讓人難以忘懷的電影,總是這麼潤物細無聲!

2020-12-11 真影視地平線

成長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從自我爭取到怯懦妥協,丟失掉初心的同時,不得不隨波逐流地強行融入世俗的集體中,這可能是大人所期望的結果,卻間接地撕裂著孩童的美好嚮往。

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往往很難讓人重複觀看,不是因為它不夠優秀,而是因為它太過於貼合觀眾內心的情感。總是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形成了這樣一個奇特的觀影感受——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種生活,這不是在用眼睛觀看,而是在用心靈經歷。

《小鞋子》和《一次別離》開始,對於伊朗電影我便深深著迷,前者立足孩童,後者立足成人,雖然視角不同,但生活總是相似。即便沒有龐大的敘事結構作為支撐,但憑藉著潤物細無聲的情感表達,也能讓處處展示的生活細節成為電影最出彩的亮點

伊朗電影人似乎很熱衷於回歸電影本真的創作風格,來源於生活卻並沒有往高於生活的角度發展,反而讓故事內容執著於平視化的敘述,這樣最大的好處,就是脫離政治化和宗教化束縛後,讓所有國家的觀眾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同樣如此,上映於1987年的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是導演阿巴斯走出國門得到世界主流媒體認可的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在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上捧回了銅豹獎、又先後獲得了影評人協會的費比西獎、坎城電影節藝術電影獎,而這次一舉成名的背後,是導演阿巴斯始終堅守的電影初心和對現實生活熱忱的關愛。

區別於《小鞋子》和《一次別離》中單一的視角呈現,《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則擁有著兩個相互對立的視角。一本作業本地歸還將現實生活分成了成人和孩童兩個世界。阿穆的執拗在成人眼中看起來就是個可笑的舉動,畢竟,作業本今天還還是明天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可在阿穆那裡,作業本不歸還,朋友林馬就可能被學校開除。這種單純的想法,不僅僅只是對友情的維護,更多的還是對淳樸善良的堅守。

成人眼中只看利弊,小孩眼中卻有對錯。阿穆從柯卡到波士堤的來回穿梭,串聯起了這座小鎮的眾生相,成人總在強調規矩和服從的背後,是早已喪失活力的刻板化生活模式,而從電影裡透露出的淡淡壓抑感,似乎是對扭曲價值觀惡性循環的某種隱喻

我想,現在的阿穆大概就是過去的成人,現在的成人可能就是未來的阿穆。

1

很喜歡電影開頭那段長達一分鐘的空鏡頭,輕微搖晃的大門後傳出陣陣嘈雜的孩童聲音,這種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畫面展示,除了能夠帶動觀眾的思考能力,也間接地將現實生活利用這扇大門分割成兩個世界,外面是死寂沉沉,裡面是活力四射,對比一目了然。

這樣的開頭,同樣出現在朱塞佩·託納多雷執導的《天堂電影院》裡。定格畫面加上畫外音,奠定了影片舒緩沉穩的主調,而撲面而來的生活化氣息,總在有意無意地將觀眾從旁觀者慢慢轉變為參與者,從而擁有了故事的真實性和情感的代入性

電影的故事內容是很簡單的,老師要求學生的作業必須寫在作業本上,這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守規矩的習慣,而已經三次被警告的林馬,如果還是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去做,就面臨著被開除的後果。在放學路上,阿穆陰差陽錯地將林馬的作業本帶回了自己家,於是,故事便圍繞阿穆想方設法歸還林馬作業本的行動軌跡展開。

原本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導演阿巴斯卻利用這件事情,慢慢的將現實生活分割成兩個相互對立的世界一個是以阿穆為代表的孩童世界,一個是以父母為代表的成人世界

雖然故事的發生地是伊朗,可故事內容卻並沒有利用動蕩不安的社會背景來博取觀眾同情,相反,阿巴斯很巧妙的將具體地點放在了伊朗西北部風景優美的小鎮上。這樣,撇去外部因素的過多幹擾,完全將故事核心回歸到對於人本身的探討上,最終傳遞出深刻且帶有共鳴的思想價值。

作為電影主要人物的阿穆,身上有一股無法撼動的執拗勁,他三番五次懇求父母幫助無果後,只能偷偷獨自前往人生地不熟的波士堤歸還林馬的作業本。在這裡,電影採用大量的全景和大遠景來展示阿穆翻山越嶺的瘦小身影,此時,作業本已經不單單只是一件物品,它已然成為了阿穆某種堅定的信仰

面對成人群體的搪塞與壓迫,阿穆不得不緊緊地依靠自己,在他尚且未被定性的價值觀裡,淳樸的情感和善良的本性都在催促著阿穆做著正確的選擇。歸還作業本是對友情的選擇,替父母做事是對親情的選擇,不忍林馬被開除替林馬完成作業是對善良的選擇

我之前說過,這部電影並非是一個人獨角戲,而是一群人的眾生相,所以,原本簡單的歸還作業的一件小事,卻不得不承受著來自成人世界的質疑和批判。

影片中,「遵守規矩」是成人們嘴裡經常說的話。阿穆的爺爺帶了煙,卻偏偏要求阿穆去回家取煙,在他看來,服從命令是必須遵守的準則;老師死板的要求作業必須寫在作業本上,而對於寫在紙上的,無論對錯統統算沒有完成,在他看來,按部就班和墨守成規是必須遵守的準則;媽媽總是打斷阿穆寫作業,指示阿穆去做各種雜事,在她看來,聽話和不拒絕是必須遵守的準則。

於是,電影利用阿穆的眼睛觀察著這個略帶詭異的成人社會。每個成人總在用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強行灌輸給下一代,缺乏尊重和關愛的成長環境中,孩童和成人之間的隔閡被瑣碎小事一點點地割裂開來。所以,在阿巴斯紀實性的拍攝手法下,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種喪失活力自我封閉且麻木不仁的小鎮生活。

在電影裡出現過一位願意幫助阿穆的老人,他行動遲緩且口齒不清,作為曾經小鎮居民大門的製造工匠,當很多人開始遠離小鎮搬去城市生活時,老人手藝面臨失傳的背後卻寓意著某種精神的凋敝。因此,從某種層面來看,這位老人大概代表著和阿穆一樣具有淳樸精神的最後堅守者,只是,老人正在慢慢被遺忘,而阿穆正在慢慢被扭曲。

2

在阿巴斯很多的電影裡,他都會熱衷的選擇孩童來作為第一主角,而且,在其他演員的選擇上,也儘可能地啟用那些非職業甚至是當地居民本色出演。去套路化的電影拍攝手法,除了能夠最大程度地還原生活的原貌,還可以利用孩童的眼光反觀成人的世界,這種採用簡單故事闡述總在被人忽略甚至刻意規避的生活哲理,還是非常有效的。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我覺得對這個「家」的解釋,一方面可以是表面看到的林馬的住所,另一方面也可以引申出關於精神家園的理解

大多數觀眾可以從阿穆身上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說的話不被重視,想像力被無情破壞,純粹的價值觀被填充進很多世俗觀念,甚至利用是否聽話來判定孩子品格的好壞,這種以犧牲純樸精神為代價的成長不免讓人唏噓。

影片中,小鎮縱橫交錯的房屋內鮮有人出沒,緊閉的大門背後是無人回應的落寞,而穿梭在其中的阿穆則成為了其中唯一具有活力的生命,這種利用孩童對成人世界孤獨與軟弱的諷刺甚至高明。我想,未來小鎮還會不斷有人離開,也會不斷有人成長,只是,未泯的童心在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強勢面前,淪喪的不僅僅是肉體,還有精神和思想。

結尾處,那朵夾在林馬作業本中的小花是阿穆送的,似乎帶給觀眾些許的希望,這大概是阿巴斯人文關懷的體現。他不想製造純粹的生活壓抑感,更不想讓某種一直堅守的傳統精神就此消失,所以,他還是將自己的期待放在了孩童身上。作為下一代,如花般綻放的生命力即便面對成人的壓迫,還是要學會堅守,可以順從,但不能沉淪,可以學會規矩,但不能妥協規矩。

這就是阿巴斯,一個被許多人讚譽的偉大電影人,從樸素的生活中展示人類最深刻的情感,回歸電影本真,找尋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真諦,最終,在孩童的世界裡負載上了深遠的思想價值。我想說,現在的阿穆大概是過去的成人,但我不希望,未來的阿穆成為現在的成人。

相關焦點

  • 潤物細無聲的上一句 「潤物細無聲」上一句是什麼
    詩中有一句詩為「潤物細無聲」,那麼大家知道這句詩的上一句是什麼嗎?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隨著春風在夜裡悄悄落下,無聲的滋潤著春天萬物。  雨夜中的田間小徑黑茫茫一片,唯有江邊漁船上的燈火獨自閃爍,顯得格外明亮。  天剛亮時看著那雨水潤溼的花叢,嬌美紅豔,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賞析  《春夜喜雨》這首詩描寫了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
  • 潤物細無聲
    潤物細無聲 潤物細無聲是我閱讀某炮兵學院丁寶泉教授撰寫的每一代人的前進,都是以一定的文化積累為前提,繼承前人的文化成就是人類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基礎。軍校教員同廣大教師一樣,肩負著使人類文化世代相傳的神聖使命。教員通過艱苦細緻的勞動,用較短的時間,把人類社會在漫長發展歷程中積累的文化遺產(包括文化知識、軍事理論、軍事技術、社會思想觀念、社會行為規範)系統、準確地傳授給學員。教員的教,主導著學員的學。
  • 理論學習需要「潤物細無聲」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學習也不能只圖完成任務,對那些理論只是翻看一番就算完成了學習,這樣的學習只是表面上的學習,是應付學習,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真正的學習是需要在「全」上系統掌握,在「深」上不斷解剖,在「細」上不斷鑽研,才能夠讓理論學習有廣度,有深度,有態度。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 情感的世界,不需要潤物細無聲
    大詩人杜甫曾說,好雨向來潤物細無聲,不為名,不為財。這種美好的境界令人神往。然而,在感情的世界裡,「潤物細無聲」則為大忌。做了,不為人知,就很可能會被人誤解,從而導致離自己的渴望更遠。可能有部分原因是如此,但更多的,還是有些付出已經成為習慣,成為一種很自然的行為,就像是春雨隨風潛入夜一樣,潤物細無聲,深藏功與名。有個很好的閨蜜曾說,她有一套花錢哲學。在家裡,平常的日常支出,她從來不參與,她寧願一次性給老公一筆可觀的錢。為什麼?
  • 「每日一習話」潤物細無聲
    2014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在同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廣大教師要用好課堂講壇,用好校園陣地,用自己的行動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學識、閱歷、經驗點燃學生對真善美的嚮往,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細無聲地浸潤學生們的心田、轉化為日常行為,增強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
  • 愛,潤物細無聲
    原標題:愛,潤物細無聲西安高新逸翠園學校七年級(1)班 薛戈菲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道最美麗的風景,儘管時光易逝,歲月滄桑,卻美麗依舊。在我的記憶裡,奶奶的愛就是最美的風景,這種愛沒有轟轟烈烈的事件,有的是瑣碎的關心,精細的呵護,輕輕的嘮叨和無限的寬容。一瞬間,記憶的匣子慢慢打開,美麗的風景綻放開來。
  • 弘揚文化自信 電影需要「潤物細無聲」的表達
    央廣網上海6月19日消息(記者 高藝寧)銀幕總數世界第一,年觀影人次突破13億,刷新多項世界紀錄……當前,中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坐二望一」,產量與美國、印度並駕齊驅,觀眾規模已超北美市場。隨著市場量級的不斷擴大,中國電影產業邁入了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變的新時代。  進入新時代,中國電影作品將如何堅持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 潤物細無聲之魏書與程璐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誰說我結不了婚》中魏書對程璐的關心,對程璐的愛便是如此。為了幫助程璐改變當前大齡單身的局面,魏書放各種大招」「吊橋式聊天法」「身體接觸法「等,理論層出不究。可他自己與程璐的相處,讓觀眾感受到的卻不是冰冷的理論,而是脈脈的柔情。
  • 《光榮時代》大結局:女人的愛情,總是潤物細無聲
    忙中抽閒,終於把《光榮時代》好好地品完,之所以看這部劇完全是被張譯吸引來的,這個瘦瘦弱弱的男人總能帶給我驚喜,讓人好不過癮的劇情背後,劇中張譯扮演的鄭朝陽和關之琳扮演的白玲的愛情也讓我深深動容。<貳> 相知何其有幸,到北平後的白玲主動申請要調到北平市公安局工作工作,因為那是鄭朝陽在的地方,雖然所有人都以為,只是因為工作需要,領導才把白玲這個情報學專家調到市局。在北平市局這個地方,這對歡喜冤家開始了真正的故事。
  • 潤物細無聲 寧靜其心
    眼前浮現出家人同歡的愉悅場景,那淳淳流淌的溪水,如永不停息的念頭,似歡樂,似飄無、似遠古、似寧靜.......清晨的寧靜,盤腿靜坐,有聲似無聲的音樂,就這樣潤物細無聲流淌在身體的細胞裡,活力滿滿的能量在不斷變換的音符中慢慢暖起來。指尖的跳躍也是越來越慢,全然放鬆,任其自由發揮。
  • 李倩不是不火,而是她飾演過的配角都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而李倩古靈精怪的長相也十分適合此類角色,19歲時在《大唐雙龍傳》中飾演豪爽而不拘小節,任性卻愛恨分明的宋玉致,成了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之後在出演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時,李倩飾演張國立的女兒,為了詮釋好角色,電影拍完了李倩也瘦到整個人不到80斤。馮小剛誇讚她,「這個角色只有李倩能演。」但即使得到了馮小剛的賞識,李倩也一直未能出圈。
  • 一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是否也滋潤著你的心田?
    古今文化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春雨貴如油。這是為何?且聽一番見解: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詞,便把人引入對這場春雨的期待,使人更加留意這容易被人遺忘的季節。這便是唐代詩人杜甫定居在成都浣花草堂時,所寫下的一首春夜降雨的詩。
  • 韓劇春夜更新時間 很欣賞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情
    韓劇春夜更新時間 很欣賞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情時間:2019-05-29 16:57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韓劇春夜更新時間 很欣賞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情 愛秀美 沉寂了許久,小編又開始關心韓劇了,推薦一部最近很火的一部高分韓劇《春夜》,男主是丁海寅,女主是韓志旼,就這個演員陣容還是可以的
  • 蔣雯麗新書《姥爺,我們天上見》書寫「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式親情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洋 蔣雯麗全新修訂版《姥爺,我們天上見》,回憶了童年與姥爺相伴生活的點滴記憶,書寫「潤物細無聲」的中國式親情。這本溫情的書,在寒冷的冬日裡給讀者們帶來了暖意。
  • 地鐵禁聲,文明潤物細無聲
    此前,個別地方通過立法對隨地吐痰進行罰款,而執法力量難以實現全覆蓋,結果相關執法只能不了了之。對包括街頭賣藝、流浪商販、散發傳單、亂停車輛、亂堆亂放等諸多不文明現象開展整治,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如何正確打開文明習慣的養成方式,顯然離不開主動自覺的行為,而每個人應多想想自己的行為是否對他人造成幹擾。
  • 潤物細無聲 感念師恩情
    四川新聞網消息 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東坡區蓮花小學積極開展「潤物細無聲,感念師恩情」主題活動。
  • 潤物細無聲的父愛!
    每個人的小時候,都有個宿敵——別人家的孩子。但這個魔咒似乎沒在我身上發生。因為我就是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衣服整潔、成績良好、彬彬有禮....但是,「別人家的孩子」,偶爾也會有叛逆的時候。小學三年級的前桌是對twins,每天都想法設法欺負我。在把我惹毛了之後,約他們放學在後操場決鬥。決鬥竟然是我獲勝。回家後,自然被家裡人發現打架了。
  • 勞動教育應是「潤物細無聲」
    然而,學校要看到,開設勞動教育課並非只是讓學生掃地撿垃圾這麼簡單,在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過程中,要注意兼顧科學性和合理性。真正能夠起到教化作用的勞動教育,應是「潤物細無聲」,注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勞動體驗。這就要求從學校到老師,從校園職工到同學,都能以形式契合實際,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開展勞動教育,以此實現育人目標。
  • 父愛如絲絲春雨,潤物細無聲(情感美文)
    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兒時的我,並不怎麼了解父愛,只知道,媽媽總是圍繞在我們的身邊,疼我們,愛我們。無言的父愛就像暖暖的春風,是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如絲絲春雨,潤物細無聲,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第一次見到父親哭是在我結婚的第二年,那一年我的小家庭吵得特別厲害,看著身心俱疲的我,父親心疼得難以抑制,為了不讓我看見而難過,一個人跑去房間慢慢平復情緒。作為子女的我,心底泛起一陣酸楚,告誡自己,以後絕不能再讓爸媽為我傷心了。
  • 詩詞| 春夜喜雨 杜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6.野徑:田野間的小路。7.曉:天剛亮的時候。紅溼處:雨水溼潤的花叢。8.紅溼處:指有帶雨水的紅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