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為殘障孩子們製作娃娃,告訴他們「你不奇怪」
或是,長大後你是否潛意識裡,也希望能成為像芭比一樣的白富美?「娃娃」對一個小孩的影響是很大的,它是治癒的來源,是審美的培養,更會和我們的個人身份認同對話,但問題是,世界上的小朋友千千百百種,膚色不同、性別不同,有的健康有的殘缺,如果我們只有「標準娃娃」,對其他孩子們似乎不太公平。
-
志願者走進公益咖啡館 與殘障人士一起工作,體會他們的不容易
9月24日,在我市第二屆「樂業五邑」創業創新大賽的決賽賽場上,益杯咖啡殘障人士公益咖啡館項目從3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三名的佳績。這個項目由蓬江區慈善會、蓬江區殘疾人聯合會支持啟動,旨在通過公益咖啡館,為殘障人士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及輔助性崗位支持。這家咖啡館現已為11名殘障人士提供工作技能培訓,並為培訓通過的殘障人士提供輔助性就業崗位支持。
-
七旬理髮匠收留守兒童殘障孩子為學徒 被贊正能量
免費教 滕大爺說,他教孩子們手藝,孩子們也可以幫他的忙。他都是免費教他們,還會管吃住,每個月還要給零花錢。現在,滕大爺的學徒中已有20多個在自己開店。滕發良說,學徒主要是留守兒童、沒人管的娃娃以及殘障孩子等。他表示,免費教學徒理髮手藝,「每個月還會給他們錢,學徒自己當老闆的已經有20多個了。」 視頻引來了網友們的點讚。一位網友表示:「授人以漁,給大叔點讚。」另一位網友稱讚滕發良「真是個正能量的人」;還有網友留言表示:「作為同縣人我很自豪。」
-
探路者 為更多的殘障朋友可以無障礙出行他們一直在路上
輝哥是目前「螢火蟲無障礙行」的負責人,他告訴我們,無障礙行在南京已經搞了八年左右,「原本的出行真的很困難,自從南京地鐵開通後,大家看到了希望」最早提出要搞「無障礙探路」的人叫飛天遊豬,他也被南京一些殘疾朋友譽為「南京無障礙第一人」他生下來就查出「運動神經源損傷」與輪椅為伴,而不忍心自己就這麼生活一輩子,當南京地鐵一號線開通後,他知道自己的春天來了,可是由於一號線的「無障礙設施」不是多全面,「無障礙出行
-
他們捐出的洋娃娃「治癒」了很多老人
然而,這些本來屬於小孩子的玩具,卻對美國的一些老人起到了溫暖的「治癒」作用。 大概15年前,家住美國肯塔基州謝潑茲維爾的珊迪·坎伯恩發現,她婆婆珀爾·沃克自從搬去敬老院後,變得越發孤僻,不愛說話。她和丈夫試了很多方法,想讓婆婆高興起來。「什麼都試過了,舊相冊、老故事……哪個都不管用。」珊迪說,「很難看出她的情緒變化。」
-
芭比娃娃在美國失寵,就因為她...
他們是「所有人」,其中不乏盲人娃娃、殘障娃娃、白血病娃娃等。但,又不僅僅是所有人。其中「榜樣型」的娃娃想要不斷突破自己的限制,成為「最好的自己」。對於這種積極想要不斷超越現實的人,在好萊塢,他們被打造成英雄,在玩具界,他們叫做「American girl」。
-
情系殘障孩子 為折翼天使打開夢想之窗
每一個殘障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雖然他們的身體並不完整,可他們的心中也綻放著小小的夢想。正是每個普通人平凡的夢想,編織成「中國夢」的偉大藍圖。也許這些殘障孩子的夢想沒有顏色、不甚清晰,但始終有一雙溫暖的手,為他們指引前路,為他們打開夢想之窗,為他們的夢想勾勒出美麗的線條。
-
國慶薦片⑤|《醜娃娃》很治癒,你能聽出王力宏高曉松的配音嗎?
將於10月4日公映的電影《醜娃娃》,或許可以給你一些答案。在好奇寶寶小希的帶領下,歐哥、阿福、維奇、道格、八寶等可愛的醜娃娃們樂觀自信、大膽秀出自己本色,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場多彩奇幻又溫暖治癒的旅程全面展開。電影《醜娃娃》此前聯合封面新聞舉辦了超前鑑賞會,好萊塢的製作品質以及電影本身寓教於樂的劇情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花式好評。
-
如果給你一個周末,你會選擇和他們一樣嗎?
新湖南客戶端11月5日訊(陸薇)11月5日,一個難得的大晴天周末,很多人選擇出去遊玩,而來自清水塘社區紅領巾志願服務隊的十多位小志願者們卻選擇一個不一樣的周末:在長沙市一中旁的憨兒樂·茶物語旗艦店和殘障人士一起做公益。
-
實體娃娃能治癒孤獨嗎?或許,是這樣的
在電影《充氣娃娃之戀》中,瑞恩·高斯林扮演了一個在孤獨和社交焦慮中掙扎的可愛的年輕人拉斯。在電影中,他購買了一個充氣娃娃,並與它建立了一種甜蜜但不尋常的友誼。他從朋友、家人和鄰裡那裡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嘲笑。
-
致敬2019教育的燃燈者,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他們,像他們那樣助人
【#2019教育的燃燈者#,他們點亮孩子們的夢想】她託住倒塌路牌,學生安全了自己卻受傷昏迷8小時;她在臺下帶舞,卻因孩子們即將畢業偷偷抹淚;他退休後騎行義賣26年,籌款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老師。為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他們竭盡全力。轉發致敬!
-
「矽膠娃娃體驗店」他們到底在挑逗誰?
當筆者試著將近日很火的關於「愛愛樂」矽膠娃娃體驗店的視頻,分享給某位資深「小相公」時,得到了他這樣的回答。「人可以去看病,治病,娃娃有沒有問題那就是誰用誰知道了,這東西得看老闆的『良心』,我這兩天也看到相關新聞,有報導說有些店都不清洗,所以肯定不會去。」但無論你去或是不去,「矽膠娃娃體驗館」已經開始悄無聲息地在「遍地開花」了。
-
《沉默的孩子》:殘障兒童真正需要的照顧,是恰到好處的尊重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作為一個正常人,你能真心理解殘障兒童的處境嗎?如果你不曾體會過他們的生活,《沉默的孩子》這部短片可以告訴你。短片的主人公是一位四歲女孩莉比,她是一個聾童,而和她一起生活的家人都非常健康。儘管物質條件充足,可父母不懂得照顧莉比,交流障礙很大,莉比脾氣因此變得很不好。
-
想念孩子們的老師,編織了23個可愛娃娃代表孩子們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以為暖心的老師與孩子們的編織故事,一起來看看吧~疫情之下停工停學,但不停愛,來自荷蘭哈勒姆的老師Ingeborg Meinster-Van der Duin,居家隔離期間很想念孩子們,偶然在網上看到一些毛線編織娃娃的圖片,一時興趣決定學一下,於是就有了這樣一組有愛的可愛娃娃們。
-
治癒後,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醫護人員自始至終對她悉心照料,幫她買日用品。家人也給了她莫大的力量。他們每天都同她微信視頻,告訴她:「已經有患者治癒了,你這麼年輕,一定也能治好。」琳琳是個堅強的女孩兒,她越來越相信,「自己一定能治好」。6天後,她的體檢指標恢復正常,隨後出院。她說:「我從發病開始,一直沒有往壞的方面想,我相信我能治好。現在我出院了,證實了我的想法是對的。」
-
老師帶著殘障學生開包子鋪 不為掙錢卻成了「網紅店」
在湖北省枝江市,有一家特別的包子鋪,這個包子鋪每天只營業三個小時,經營者則是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數學老師周延清,以及他的5名殘障學生。包子鋪開業至今11天,已受到許多顧客青睞,成為了當地的「網紅店」。周延清說,開包子鋪不為掙錢,就為給學生們一個鍛鍊平臺,讓他們能有個手藝,以便今後能更好的生活。
-
孩子們哭,是因為他們知道哭會令他們得到想要的
孩子們哭,是因為他們知道哭會令他們得到想要的1:其實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什麼是「假如」,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重新設計;你離他很近,但你卻愛而不得,願意把他拱手讓人,只為了讓他幸福;幸福,是用來感覺的,而不是用來比較的。
-
殘障人士「不勵志」的故事,你願意聽嗎?
有一次,老闆說了一句『受不了了』,亦然就對其他同事說『楊阿姨瘦不了了,太胖了怎麼辦』。」 2019年6月5日,在上海黃浦小劇場裡,一場脫口秀正在進行。來自廣州的鄭欣怡站在臺上,「吐槽」自己的同事亦然時引得臺下一陣笑聲。而她口中這個「腦迴路清奇」的同事,實際上是一位自閉症人士。她所參加的這場名為「殘障有人曰之不勵志脫口故事匯」是一場專門以「殘障」為主題的演出。
-
寶寶有這3種舉動奇怪,可能是在用動作告訴你,他們身體不舒服了
新生兒還不具備語言能力,他們如果有需求一般要靠哭鬧來引起父母的注意,進而讓大人猜測他們的想法。不過嬰兒的這些動作剛開始家長並不懂其中的意思,看到他們"異常"的舉動時反而會覺得很奇怪。例如,平時孩子揉搓耳朵、蹬腿等等動作。
-
卡米拉讓喬治夏洛特養成奇怪習慣,凱特氣壞,再也不讓她帶孩子了
英國劍橋公爵夫婦威廉凱特有三個非常可愛的孩子,分別是7歲的喬治王子、5歲的夏洛特公主以及2歲的路易王子,即使威廉夫婦承擔著重要的王室職責和繁重的工作,但他們仍努力成為孩子們生活中親力親為的父母,然而喬治和夏洛特從他們的「祖母」卡米拉那裡養成的奇怪習慣卻把凱特氣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