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事務多年未結算 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2020-09-05 鹽山普法

  【案情】

  2006年,石某與他人合夥投資建設利來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位於該縣某鎮的王家電站。2006年11月20日,餘某受石某邀請,並經石某之手投資了15萬元,用於王家電站的建設。在王家電站建設過程中,餘某未參與經營和管理。2007年5月份,該水電站因故停止建設。2013年,石某與其他合伙人對王家電站建設合夥事項進行了結算,餘某不認識其他股東,未參加結算,也未單獨與石某就合夥事務進行結算。2019年6月19日,餘某要求石某就合夥事務進行結算,並按照投資比例返還剩餘投資款,石某稱,餘某多年未提及退款事宜,現已超過訴訟時效。

  【分歧】

  該案爭議的焦點是,合夥事務多年未結算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第一種意見認為,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理由是:餘某在此前多年均未提及退款事宜,現突然提出要求退投資款,早已超過訴訟時效。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未過訴訟時效。理由是:餘某與石某一直未對合夥事務進行結算,餘某可以隨時要求與石某結算,本案並未超過訴訟時效。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認定本案性質的關鍵之處在於正確理解和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應當從權利人能夠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請求權時開始計算,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權利人的權利受到損害。只有權利人的權利受到損害的情況下,權利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才具有必要性;如果權利人的權利沒有受到損害,即使權利人誤以為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人民法院也沒有必要予以保護。

  二是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如果權利人客觀上受到了損害,但其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就不會請求人民法院保護其民事權利,訴訟時效期間也不應該開始計算。所謂「知道」是指權利人主觀上已經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事實。所謂「應當知道」則是一種法律推定,應指基於客觀之情事及根據權利人智識經驗,應盡的合理注意義務,權利人應當知悉其權利被侵害的事實,但因其自身過失而未知情,在該情形下,法律推定權利人知道其權利受到損害。所謂「合理注意」,是指以普通謹慎人的標準衡量權利人的認知和行為能力,同時,還應考慮權利人的主觀心態、智識能力等主觀因素。

  三是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義務人。如果在權利人不知義務人的情況下起算訴訟時效期間,則人民法院會因該案件不符合起訴的條件而不予受理。如果權利人在三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沒有查詢到義務人,則很容易導致權利人的權利因訴訟時效期間屆滿而無法得到人民法院的保護。

  本案中,餘某與石某多年一直未進行結算,對石某與其他股東的結算事宜亦不知情,其權利在客觀上受到了損害,但其主觀上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自己權利受到損害,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未經過。

  綜上,筆者認為合夥事務多年未結算未過訴訟時效。

相關焦點

  • 【以案釋法】合夥事務多年未結算 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在王家電站建設過程中,餘某未參與經營和管理。2007年5月份,該水電站因故停止建設。2013年,石某與其他合伙人對王家電站建設合夥事項進行了結算,餘某不認識其他股東,未參加結算,也未單獨與石某就合夥事務進行結算。2019年6月19日,餘某要求石某就合夥事務進行結算,並按照投資比例返還剩餘投資款,石某稱,餘某多年未提及退款事宜,現已超過訴訟時效。
  • 父母去世多年未分割遺產訴訟時效怎麼算
    庭審中,田先生的大兒子表示,本案早已超過訴訟時效。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父母去    世多年未分割遺產是否已過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繼承的訴訟時效按繼承法的規定執行。但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未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視為接受繼承,遺產未分割的,視為共同共有。可見,遺產未被分割前的法律屬性為共同共有。
  • 只要當事人提起訴訟,訴訟時效即中斷,無論是否撤訴
    ,無論是否撤訴裁判要旨: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不論其此後是否撤訴,均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1.黃海明向法院起訴時已過訴訟時效,原審法院認定未過訴訟時效明顯錯誤。黃海明於2016年7月6日向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後因未交訴訟費按撤訴處理。根據《民事審判指導與參考》觀點「當事人起訴後未依法繳納訴訟費,經催告仍不繳納,法院裁定按撤訴處理,不能引起訴訟時效中斷」。本案訴訟時效已過,法院應按規定駁回黃海明的訴訟請求。
  • 以案說法丨貨款結算後出具的欠據未約定付款時間,訴訟時效如何認定?
    爭議焦點被告許某對拖欠貨款6648元無異議,但辯稱已付清貨款。並對訴訟時效提出抗辯,認為訴訟時效應自2012年1月13日結算之日起計算,距原告起訴已6年有餘,已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法院判決本院經審理認為,本案屬於買賣合同糾紛。
  • 繼承遺產在未分割的情況下是否適用訴訟時效規定?
    【爭議焦點】  本案爭議的焦點有兩個,一是本案原告對王某遺產提起訴訟是否已過訴訟時效?二是該視頻遺囑效力如何?  【裁判理由】  關於爭議焦點一,被告認為王某已經於1997年去世,至今已超過20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的規定,二原告已無權就王某的遺產提起訴訟。
  • 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訴訟時效如何計算?
    在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未約定還款期限是否能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而不予償還?此時,蔡某辯稱: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利息支付時間約定不明的,視為一年一付,故借條出具之日至起訴之日期間的利息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訟爭借款已超過最長訴訟時效期限,不應得到法律保護。
  • 聊民法典25: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最高法院認為可以進行債務抵銷
    合夥指南|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22篇文字聊民法典25: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最高法院認為可以進行債務抵銷第九章 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在實務中已經普及推廣到一定程度了。現在幾乎所有的準備訴訟的當事人十有八九會自己先想到這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的事有沒有過訴訟時效。
  • 聊民法典25: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最高法院認為可以進行債務抵銷
    >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22篇文字聊民法典25:過了訴訟時效的債權,最高法院認為可以進行債務抵銷第九章 訴訟時效訴訟時效,在實務中已經普及推廣到一定程度了。總而言之,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相關的民事權利就失去了通過民事訴訟手段請求人民法院給予保護的權利。20多年前我剛開始做律師的時候,那時候法律界對於超過訴訟時效期間有一種說法,叫做「失去勝訴權」,意思就是權利人因為訴訟時效過了而會敗訴。不管學理上怎麼認為,在實際效果方面,這個描述是比較準確的。但是,法律實務是基於經驗而來的,並不是那麼絕對的。
  • 未分割遺產權屬糾紛不適用訴訟時效規定
    其生前留有一份有效遺囑,主要內容為:全家房屋共六間,張某堂(長子)分得堂屋東側兩間,張某森(二子)及張某升(三子)分得堂屋西側三間及過擋一間。張某澤去世後,各繼承人一直未對該房屋進行分割。被告張某森於 2016年 5月 20 日向不動產登記中心要求權利登記,確認該房由其所有。原告張某升於 2017年8月10 日提起訴訟,請求分割訴爭房屋,被告張某森辯稱原告張某升的訴訟請求已過訴訟時效。
  • 追索工程價款糾紛的訴訟時效問題
    一、工程款尚未結算的,何時起算訴訟時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日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 訴訟時效屆滿,借款人部分還款,能否恢復或復活剩餘債務訴訟時效?
    最高院認為:銀行提供的債務逾期催收通知書,經鑑定無法確定籤名是否由陸某本人書寫,不能據此證明銀行催款通知書已送達貿易公司。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 2 條規定,銀行無證據證明訴訟期間內向貿易公司主張過債權,本案已過訴訟時效。銀行提供的收貸憑證,能證明貿易公司於2004年自願履行部分債務,其餘債務未予償還。
  • 建築工程訴訟時效是多久?
    在建築工程過程中發生糾紛,當事人有權利提起訴訟。但是訴訟提起時間一定要有規劃,如果超出了訴訟時效,就會失去勝訴的權利。建築工程訴訟時效是對建築工程範圍內的權利的保護。接下來,由董玉紅律師為大家進行解答。
  • 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欠條 訴訟時效要怎麼計算?會過期嗎?
    2012年12月30日,經雙方結算,楊某欠賴某某16000元運費未支付,其表示暫時無資金,等有錢時再付,並向賴某某出具欠條一張,上載明「欠條:今欠賴某某運費共計16000元整,欠款人:楊某,2012年12月30日」。後賴某某一直未向楊某催收運費,時至2018年7月,賴某某欲起訴要求楊某支付運費。
  • 欠條過了3年訴訟時效還有效嗎,還能要回錢嗎?
    欠條是普通債權,適用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制度,一般的欠條訴訟時效是3年。那麼,如果欠條過了3年的訴訟時效還有效嗎?網友諮詢:5年前借給朋友5萬元錢,按照約定已經過了訴訟時效,去年我又找他重新籤了一張欠條,請問這樣還能把錢要回來嗎?
  • 法院:欠條未寫明還款期限,訴訟時效分3種情況區分
    一般而言,欠條是對雙方經濟往來的一種結算,是一種表明債權債務的憑據。但欠條的出具有不同的情形:一種情形是在債務已屆清償期的情形下出具欠條,該情形下,欠條是對已發生的債權債務關係的確認,當事人之間並未因為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而產生新的債權債務關係。
  • 主債權訴訟時效屆滿之時 未及時行使的抵押權消滅
    因此,該判決書不能證明原告關於其已向被告控制的公司還款470萬元的訴訟主張。原告(借貸方王建宏、劉玉蘭)的訴訟請求為:註銷原告名下深圳市羅湖區怡景路怡景花園14號201房產項下的有關被告抵押權登記。原告主張,根據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之規定,抵押權應在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應保護。由於原告的借款已過了訴訟時效,且被告沒有向原告主張抵押權,因此本案的抵押權應當被註銷。
  • 保證期間是否適用訴訟時效中斷
    借期屆滿後,盧某逾期未償還借款本金,僅陸續支付了部分利息款至2009年12月31日止。農村信用社向盧某及肖某、邱某等四人催款未果,遂於2010年5月17日提起訴訟:要求盧某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並要求肖某、邱某等四人承擔保證責任。
  • 最高法院:欠條未寫明還款期限,訴訟時效分3種情況區分
    在上述兩種情形下,對訴訟時效起算點的認定也不同:在債權已屆清償期情形下,債務人未依約履行,已侵害了債權人的權利,故訴訟時效起算。在履行期限未屆滿義務的情形下,因債權人尚不享有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權利,故訴訟時效尚未起算,當然,債務人出具欠條的行為也不具有訴訟時效起算的效力,更談不上具有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了。
  • 當事人未提出訴訟時效抗辯 法院不應對此進行釋明
    鶴壁趙先生來電諮詢:  1998年,我做生意時拖欠鄰村李某貨款3000多元,後來我的生意不做了,欠李某的錢也一直未還,李某也未向我追要。2008年12月,李某突然將我告到法院,要求我償還欠款3000多元及利息,我當時答辯只認可欠款3000多元,否認利息。後來,法院判決我償還李某3000多元及利息。
  • 離婚協議中財產給付未約定履行期限,其訴訟時效何時起算?
    編者說: 2016年4月,王某與李某籤訂了離婚協議就共同財產分割達成一致,但未約定財產給付義務的履行期限。當日,王某與李某辦理了離婚手續。2019年5月,王某到法院起訴,要求李某履行離婚協議中的財產給付義務。李某以本案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請求法院駁回王某的訴請。本案是否已過訴訟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