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海洋星」不管你是孤獨症還是語言遲緩,爸爸永遠不會放棄你

2020-08-21 海洋星爸爸日記

2020.8月記

小小海洋星,這是爸爸第一次通過文章的形式表達自己對你這些年來的內心世界;

這是你一歲兩個月的時候,我們第一次帶你出遠門,美麗的普者黑;那時的你全程抱著走完所有的景點

在你三歲半之前,每當爸爸在家陪伴你的時候,總是害怕你安靜的樣子,眼神中帶有些許的空洞,很想與你開心快樂的分享這世界的美好,但卻感受不到你對我的情感……

時常沉思在某些我不理解的實物中

朋友、親戚和老師都說我們很細心很耐心又願意付出時間,我總會說:「孩子的童年很重要,我只是儘量多的陪伴他」,「他情況特殊,我要帶他多見一些新事物」.....

不管周末還是假期,只要時間允許,總想帶你去看看世界

但沒有人知道我在逃避直面你的缺陷,我在逃避你帶給我的心理壓力。

幼兒園和生活中讓人不理解的種種,情緒與行為

這四年來,除了媽媽的全職陪伴,作為父親的我每天下班後第一時間就往家裡趕,想每天在有限的空餘時間裡陪在你身邊,但我有時感覺你從來沒有到過我身邊,我們之間就像有一扇緊閉的門,我一直在敲打想把你拉出來,但我始終做不到。

因為你喜歡水,我和媽媽利用了有限的假期陪伴你去看大海

在我身邊時,我感覺不到你;暫時離開你時,又感覺我在失去你;即將要見到你時,我又會有一種莫名的害怕和恐懼。

洱海旁的你,我們彼此沉默

或許你就像一顆天上的星星,孤獨地發著光,我每天都能看到它,但它總是觸不可及。

終於等了快四年的一聲「爸爸」,帶給我的卻是莫大的傷心。

心情難以形容

你一直在以一種不同的方式成長和生活,但在我身上卻經歷了不少的內心蛻變;

發現你的不同—我們努力改善、等待—後來醫院的確診,使我們焦慮、無奈、迷茫、逃避、恐懼—到現如今的接受、從容、看開;

一切一切你的改變,都在向著好的方面發展

這些年所謂的科學幹預和我們努力付出根本沒辦法解決你的很多問題;

很多次我覺得你很可憐,你總是習慣孤獨地把自己封閉在你自己的世界裡。而現在我覺得可憐的人是我,我要面對你帶給我的種種壓力;

而你,只需要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一直很快樂。

更何況今後在你的成長道路上,我將會給你更多的陪伴、理解與包容,見證你徹底摘帽的那一天。

8月26日就是你滿四周歲的生日,爸爸提前祝你生日快樂!

永遠愛你的爸爸媽媽

或許這就是一個結束,也將會是一個嶄新的開始!《重生吧,海洋星》

相關焦點

  • 如何區分語言發育遲緩與孤獨症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1.語言發展的起步晚,發展的程度低於正常水平正常的情況下,絕大部分的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會有指代地叫「爸爸」「媽媽」了,但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沒有準確的叫「爸爸」「媽媽」時間,還會落後於正常兒童很多!
  • 孩子只會寫字卻不會說,這是失語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我們知道,文字和語音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語言系統,二者缺一不可。按照比較嚴格的規範來說,「文盲」並不屬於掌握語言人群的範疇,因為他們缺失書面表達能力。也有一種情況是患上感覺性失語症,只會說話不會書寫。反過來說,只會書寫不會說話的情況算是什麼呢?
  • 孤獨症自閉症兒童有哪些表現
    2、對外界反應異常往往表現得「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對外界事不關己,若無其事,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也有一些孩子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變化,對不以為然的小刺激,他們會反應強烈,也有人對某些氣味、色彩、形狀、質感等反應過於興奮或恐懼。
  • 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方法
    來源:網絡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治療方法  一、孤獨症兒童語言障礙的表現:  1、與人的目光接觸和專注力弱;  2、學舌式說話;  3、存在多方面的發音問題;  4、語言理解能力弱;  5、語言表達障礙;  6、混淆代名詞你/我/他。
  • 上饒孤獨症幹預:讓別人知道我家孩子是孤獨症=公開「處刑」?
    ,在兒子治療的兩年多內受盡了鄰居的指指點點,我也因此和幾個鄰居都鬧翻了……自從孩子患上孤獨症後,孩子爸爸經常謾罵我而且對我家暴!事實上,很少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如果你對他的發展狀況非常擔心,你最好立即尋求孤獨症專業人士的諮詢和幫助。觀望和等待只會使你失去為孩子及時進行幹預治療寶貴的時間。
  • 語言發育遲緩是自閉症嗎?失語症又是怎麼回事?
    提起語言發育遲緩,很多人肯定會先愣住,這是什麼病?怎麼沒聽說過?在我看來,不知道這類語言障礙實屬正常,畢竟語言病理學在我國還未被大眾廣泛認知。可是如果已為人父母,就不會不知道這個難纏的傢伙了。
  • 孤獨症兒童在遊戲時攻擊別人,爸爸媽媽要這樣引導
    但是,如果遇見有攻擊傾向的孤獨症兒童時,就不是孩子之間單純打鬧這麼簡單了。 孤獨症兒童出現攻擊行為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導改善有的孤獨症兒童出現攻擊行為,是因為自己處於壓力環境中,攻擊別人是他們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另一些孤獨症兒童,他們出現攻擊行為,是希望獲得關注,或者這是他們與其他人打招呼的方式。
  • 我有孤獨症,但我不只有孤獨症
    「Bryce 超出了我所了解的孤獨症孩子能夠完成的範圍,我也曾帶過孤獨症的學生,他的創造力和組織能力遠超過其他人。」然而這位老師並不是單純地誇獎Bryce,他放低了聲音:「但我更想說的是,『孤獨症』這個詞會讓人產生一種預期,這種預期可能低於孩子的能力。我這樣說你能明白嗎?」是的,他說得非常明白。
  • 六一節:別忘了那些特殊的孩子 關注孤獨症、發育遲緩、腦癱兒童
    (原標題:六一節:別忘了那些特殊的孩子 關注孤獨症、發育遲緩、腦癱兒童)
  • 外向孤獨症 熱點孤獨症 你是潛在患者嗎
    外向孤獨症的八大特徵:手機不離身、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 從小懂得很多道理、 有時神經有時鎮靜、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傷心但不會被發現、安慰很多人自己卻沒人安慰、懷念從前討厭現在、有時候會笑的沒心沒肺,有時候卻沉默寡言等……很多網友紛紛表示「中招」,醫學上甚至將這種表現劃入心理疾病。
  • 孤獨症孩子在公眾場合做出不當行為時應該怎麼辦?
    一位孤獨症孩子媽媽對大賽爸爸說:某天下午帶孩子去早教機構玩,旁邊有個小女孩在堆積木,我兒子跑過去把她的積木給打散了,很快又跑回我身邊。因為我孩子情況特殊,對於孩子的行為,我當時也沒教育他,而且確實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他。
  • 星寶故事丨雖然是孤獨症/自閉症,但是沒關係
    經過兒童醫院的檢查,他是輕度自閉症+發育遲緩。他的語言水平和社交能力,僅相當於1歲10個月的孩子——當時他已經3歲3個月了。我崩潰了。在我哭了整整一夜後,以最快的速度採取了行動,因為我了解到黃金幹預期是2-7歲,絕不能浪費一分一秒。雖然是孤獨症,但是沒關係,我們努力戰勝。
  • 孤獨症兒童不懂愛?不,你的孩子只是不懂表達他對你的愛
    的確,有很多世界聞名的天才,都患有孤獨症,如牛頓、愛因斯坦、貝多芬、莫扎特等。有人稱它為精神癌症,但癌症或許還有藥可以挽救,而孤獨症無藥可醫,只能行為幹預。*圖片源於電影《海洋天堂》其中最高贊的泡泡爹,他說「如果不是擔心我離開後,沒人照顧你的話,做你爸爸是件很幸福的事,
  • 《穿越孤獨擁抱你》講述孤獨症孩子成長曆程
    2006年,由作家張雁撰寫的國內第一本描寫孤獨症群體生活的紀實文學《蝸牛不放棄》問世。在此後十數年間,這本書成為國內孤獨症領域的科普入門書之一,七個孩子和家庭的故事感動了萬千讀者。十年後再版的《蝸牛不放棄》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肯定,獲2016年騰訊華文生活在好書獎。
  • 孩子有交流障礙不願和人說話,是孤獨症前兆還是語言發育遲緩?
    性格決定了孩子在幼兒時期待人接物的方式,雖然有些內向的孩子在接觸外人時會害羞躲閃不愛說話,但父母要把內向和語言能力缺失區分來看待。有時候,孩子不是不愛說話,而是不會說話,這兩者的區別有如雲泥。不愛說話是性格原因,而不會說話則是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
  • 當孩子出現這些疑似孤獨症的特徵,家長應該怎麼做?
    生活和職場上的各種巧合,讓我投身到了孤獨症兒童教育的工作中。現開闢此專欄,在此不定期更新一些關於孤獨症兒童教育的手記和感想;若能留給家長或同行一些參考,則深感榮幸! 有些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一些傾向孤獨症的可疑特徵時,習慣性地在網上求助。
  • 專家解答:當心語言發育遲緩
    當媽媽終於忍不住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卻是讓人絕望,孩子被診斷為語言發育嚴重遲緩,不排除孤獨症的可能。「去醫院的時候,我心裡還是有一點忐忑,可當聽到醫生的話,還是接受不了哭出聲來!當初要不是家裡人總說「貴人語遲」,能早點去檢查的話,也不至於拖到這麼嚴重。」小米媽媽為此後悔不已。
  • 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還是自閉症?
    主要原因在於大腦受到損傷或者大腦發育不良,導致兒童在正常的發育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語言進行交流,主要表現為無法說話或者只能夠使用簡單的單詞交流,少數患兒還有多動、煩躁等表現。語言發育遲緩亦會影響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以及身心健康。語言發展遲緩是自閉症嗎?語言遲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在解答上述疑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兒童語言發展的過程。
  • 世界孤獨症日:專家提醒寶寶說話晚需警惕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獨症日。孤獨症是大家常說的自閉症,規範的診斷名稱是孤獨症譜系障礙,英文縮寫為ASD。近些年,孤獨症發病率還在不斷上升,已經變成了常見病,是一個值得所有人都重視的疾病。4月2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馬揚就相關話題進行科普。
  •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會叫「爸爸媽媽」等於會說話?未必
    一聲「爸爸媽媽」,道盡了多少家長為人父母的心酸,也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到了一個新的頂峰。儘管孩子以後還會喊更多次的「爸爸媽媽」,但只有這第一句讓他們記憶深刻,哪怕到了生命的盡頭也不會忘卻那個不太清楚的稚嫩童聲。懷胎十月、一朝分娩,這期間的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也。正因如此,父母們對於孩子的成長也傾盡了全部的愛,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但也想聽聽孩子能夠叫他們一聲「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