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這句話之所以可以流傳千百年之久,是因為它透露著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為什麼這麼說呢?百善孝為先我們都聽過,孝是我們人倫道德的基礎,是我們作為人而言,最基本的一種善念。孝可以生發一切善,也可以抑制一切惡。一個懂得孝道的人,是很容易與天地大道相通的,生活和事業也會更加順利。
而為什麼說萬惡淫為首呢?「淫」之所以被稱為萬惡之源,是因為它會催生一切惡念,「邪淫」會刺激增長我們的貪慾,從而導致我們心中的貪慾不斷增長,而為了滿足這些貪慾,我們就會做出各種殺盜淫妄的罪業。
佛門中說道,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善惡因果終有報,作為邪淫這個惡因惡果的典型,其果報自然也是非常的顯著和慘烈。這2種人在邪淫面前,福報消耗很快,因果報應非常明顯,千萬要注意。
求官、求學之人
我們知道,在古代功名與利祿是直接掛鈎的,古人學習,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取功名,獲得一官半職。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求學與求官兩條不同的路,在古代其實是同一條路。
而求官、求學兩種人,在面對邪淫時,如果不能及時制止,那麼就會非常影響未來的發展。有這麼一個古代的真實的事情,就可以為我們提個醒。
在明朝,有一位書生前去南京應試科舉,他所住的旅館的對面正好是南京城一位武官的家宅。這位武官宅院中的大小姐因為常常偷看書生,於是就對他升起了愛慕之情,相中了這位書生。於是大小姐就託自家的丫環在書生考試完成後,傳達了與書生晚上見一面的想法。
書生因為擔心這樣的行為會損耗陰德,於是婉拒了丫環,而與他住同一屋的另一個人,卻因為生性輕佻,於是偽裝成書生前去赴約了。
因為天黑燈暗,丫環沒能看清來赴約的人,就匆匆帶人進了小姐的閨房,而這位書生的舍友,便與小姐共處一床度過了黑夜。
到了第二天清晨,巡邏回來的武官見自家女兒的房門沒有關嚴,於是就進房查看情況,結果看到自己女兒的床上躺著一個男人,於是憤怒的拔劍把男子斬了。
到了第二天科舉考試發榜時,這位沒有去赴約的書生,名列榜首。如果書生當時因為女子的邀請,就輕易亂來,那麼第二天被斬的就是這個書生了。
因為這一念之差,同住一個屋的人,一個登上了狀元的榜單,一人則成為孤魂野鬼登入了鬼榜。僅僅一邪念,榮辱苦樂就有了天差地別,陰陽兩隔。
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明白善惡之念就在一念之間,看似簡單一瞬間,其報應卻有著生死之隔。常常犯邪淫的人,在看完這個故事後,要不得不謹慎思考自己的行為與果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