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線是初中數學中最重要幾種線之一,在中考中屬於必考知識點。角平分線本身涉及的知識點不多,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難度不大。
在角平分線的學習中首先需要掌握角平分線的定義、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
1.定義:把一個角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兩個角的一條射線。
分析定義:在做題中,看到角平分線,首先就需要聯想到相等的角,2倍角和1/2角的關係。
2.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是考試必考知識點,過角平分線上的點向角兩邊做垂線是角平分線中最常用的輔助線。
因此,看到角平分線不僅僅要想到相等的角,還要想到做垂線,相等的垂線段,全等三角形等。3.判定定理: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平分線上。
角平分線的判定定理是判斷一條射線是否是某個角的角平分線的方法,也是證明點在線上常用的方法。
4.內心:三角形三條角平分線的交點稱為這個三角形的內心。
三角形的內心也就是三角形內接圓的圓心。畫三角形的內接圓,只需要作出三角形的兩條角平分線,交點位置即為圓心,過交點向任意邊作垂線,垂線段的長度即為內接圓半徑。
除了這些基本的知識點外,在考試中角平分線通常涉及到以下常用的幾何模型,綜合性強一些,掌握常見的幾何模型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做題速度和效率。
對角平分線常用的幾何模型和輔助線做一簡單的總結和歸納:
1.三角形兩內角角平分線:
2.三角形兩外角角平分線:
3.三角形內外角角平分線:
4.角平分線+平行線→等腰三角形:
5.過角平分線上的點作角兩邊的垂線:
6.角平分線的兩端過角的頂點取相等的兩條線段構造全等三角形:
7.過角平分線上一點作角平分線的垂線,從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典型例題:
七道例題,每道例題對應相應的模型:
模型是在掌握基礎知識點、方法和思路基礎之上的提煉和升華,是經驗的總結和積累,掌握常用的幾何模型可以幫助我們快速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效率。可運用模型,但不能依賴模型,對幾何模型的學習和掌握必須要深入,需要掌握其來源、原理、適用條件和範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