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7最新綜述:回顧與展望

2021-03-05 醫藥魔方Pro

近日,華人抗體協會旗下期刊、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Antibody Therapeutics發表一篇原文標題為「Macrophage checkpoint blockade: a perspective on results from initial clinical trials and on CD47-SIRPα structure-function」的綜述論文[1]。

CD47/SIRPα領域近年來進展很快,最新的這篇綜述論文的通訊作者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Dennis Discher教授,該教授也是美國工程院院士。該文作者通過對CD47-SIRPα結構和功能特徵分析,結合目前已知的臨床前結果和臨床數據,回顧並展望了基於CD47-SIRPα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通路阻斷的研究策略和方向。

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通路是一個表達在巨噬細胞表面的信號調節蛋白α(SIRPα)和表達在靶細胞表面的CD47結合形成的抗吞噬信號軸[3]。近十年來,CD47-SIRPα信號通路已經成為了腫瘤治療的一個潛在靶點,且已有多個靶向CD47和SIRPα的候選藥物處於臨床前和臨床研究開發中。多個臨床前試驗結果顯示,靶向CD47的單一療法在同源小鼠模型上展示了一定的治療效果。但臨床試驗結果發現,除了一些皮膚癌和外周淋巴瘤,靶向CD47的單一療法對大多數的腫瘤是無效的。而聯合療法,比如靶向CD47的抗體聯合抗CD20抗體利妥昔單抗,能夠有效治療淋巴瘤,是一種比較有潛力的治療策略。

這篇綜述論文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CD47的結構和功能

2、SIRPα的結構和功能

3、CD47與SIRPα結合及其他配體

4、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及其抑制劑

5、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的臨床研究現狀

6、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的序列、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

7、未來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發展展望

作者以目前臨床上T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不足為切入,指出巨噬細胞在腫瘤免疫治療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巨噬細胞在實體瘤中廣泛存在且通過激活吞噬作用清除靶細胞。其中,巨噬細胞SIRPα與靶細胞CD47之間的「平衡」控制著巨噬細胞對靶細胞的吞噬作用。在本綜述中,作者分析了SIRPα和CD47的序列、結構和功能,探討了SIRPα-CD47在機體固有免疫系統中的作用,並總結了目前有關SIRPα-CD47的治療性抗體及臨床使用策略。

1、CD47的結構和功能

CD47又稱為整合素相關蛋白,在正常和病變組織中廣泛表達。CD47屬於Ig超家族成員,是一個由N端胞外IgV樣結構域,5次跨膜螺旋,和C端胞質尾區組成的膜受體糖蛋白。CD47的主要受體有三類:1.整合素;2.血小板反應蛋白-1;3. SIRPα;CD47與受體的結合影響細胞黏附、遷移、炎症調節及吞噬功能。當紅細胞缺失CD47時,能夠被脾巨噬細胞迅速清除,因而,CD47作為一個「自我識別」的標誌首次被發現。CD47與SIRPα形成的信號通路及其作用如圖1(英文原文圖1)所示。

圖1 「Don’t eat me」信號通路及其在固有免疫系統中的作用

2、SIRPα的結構和功能

SIRPα也是Ig超家族成員,是一種主要表達在髓系造血細胞如巨噬細胞、單核細胞、樹突狀細胞和粒細胞表面的跨膜蛋白。SIRPα有三個Ig超家族結構域,一個N端V樣結構域(D1)和兩個C1樣結構域;一個跨膜螺旋連接胞質尾區;末端區域能與CD47結合;其胞質尾區有4個酪氨酸殘基,能夠通過酪氨酸抑制基序(ITIM)傳遞抑制性信號。SIRPα有多個配體,包括CD47,Sp-A和Sp-D等。有研究發現SIRPα也參與胰島素的分泌和肌肉的形成過程;但目前闡釋最為明確的還是SIRPα通過結合其他細胞表面的CD47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3、CD47與SIRPα結合及其他配體

在鼠、兔和人等種屬,CD47是SIRPα最主要的配體,但親和力並不高。本文作者總結了目前已知的CD47和SIRPα的配體及其親和力(表1, 英文原文表1)。一般而言,CD47的N端IgV結構域與SIRPα的D1結構域結合。通過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發現CD47/SIRPα複合物三個特異的高密度結合位點,分別在CD47 β 鏈FG環區與SIRPα的BC, CD,DE和FG環區之間。此外,其他配體如整合素、血小板反應蛋白-1及血小板反應蛋白-1衍生多肽等也通過CD47的N端IgV結構域與CD47結合。SIRPα也可分別與配體Sp-A和Sp-D結合。目前已發現Sp-D與SIRPα的D3結構域結合,但尚不清楚Sp-A與SIRPα結合的結構域。

表1 CD47-SIRPα配體親和力

4、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及其抑制劑

免疫抑制性信號CD47與SIRPα結合後,磷酸化SIRPα的ITIM基序,然後招募和激活細胞質磷酸酶SHP-1和SHP-2,磷酸化下遊包括樁蛋白、非平滑肌-肌球蛋白2A等蛋白,降低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當IgG激活Fc受體後,通過在巨噬細胞內快速骨架重組和信號蛋白累積,在細胞表面形成「吞噬突觸」,從而對靶細胞、細菌和粒子等進行吞噬。作者通過檢索,對目前已知靶向CD47-SIRPα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如人源化抗CD47抗體,抗SIRPα抗體,SIRPα融合蛋白等進行了總結(英文原文表2)。

5、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的臨床研究現狀

三十年前,在卵巢癌患者的體內,首次發現放射性元素標記的抗CD47抗體能夠識別腫瘤。該研究揭開了研究CD47治療腫瘤的序幕。隨後,數十年間,CD47已經成為了臨床研究中腫瘤免疫治療的一個潛在靶點。目前已有多個靶向CD47-SIRPα的臨床1期和2期試驗正在開展。文中,作者對這些試驗報告中的關鍵策略和結果進行了綜述,發現抗CD47單一療法對大多數腫瘤無顯著治療效果,並且常導致紅細胞的大量減少等副作用。而聯合療法,比如Hu5F9-G4聯合利妥昔單抗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客觀緩解率和完全緩解率和治療腫瘤,是一種比較有潛力的治療策略。同時,作者也對基於候選藥物如TTI-621、TTI-622、CC-90002、ALX148等的單獨或者聯合應用的臨床試驗進行了深度總結(表2,英文原文表3)。

表2 CD47-SIRPα治療性抗體的臨床試驗


6、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的序列、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係

探究影響CD47和SIRPα的結合和功能的末端殘基,對開發新型檢查點抑制劑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作者通過序列對比和晶體結構分析,揭示了CD47和SIRPα與其配體跨種屬結合的結構基礎(圖2)。

圖2 CD47和SIRPα與其抑制劑的晶體結構

7、未來CD47-SIRP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發展展望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靶向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的單一療法和聯合療法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這反映了目前臨床上對新型、安全、有效的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和技術的強烈需求。而當前免疫檢查點CD47-SIRPα抑制劑的試驗數據顯示,我們仍需進一步尋找更合適的、更優異的候選藥物。作者們相信,在未來數年間,將有更多的有潛力的藥物被開發出來用於滿足不斷增長的臨床需求。

相關閱讀:

好文收藏!抗癌突破口——CD47抗體類免疫療法 | Nature最新綜述

參考資料:

[1] AbdelAziz R Jalil, Jason C Andrechak, Dennis E Discher, Macrophage checkpoint blockade: a perspective on results from initial clinical trials and on CD47-SIRPα structure-function. Antibody Therapeutics, 2020, 3, 80-94.

[2] Zhang, X.; Fan, J.; Ju, D. Insights into CD47/SIRPa axis-targeting tumor immunotherapy. Antibody Therapeutics 2018, 1, 27-32.

[3] Feng, M., Jiang, W., Kim, B.Y.S. et al. Phagocytosis checkpoints as new target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Nature Reviews Cancer 2019, 19, 568-586.


點亮「在看」,好文相伴

相關焦點

  • CD47最新綜述 | 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阻斷:基於臨床試驗結果和CD47-SIRPα結構功能的回顧與展望
    into CD47/SIRPα axis-targeting tumor immunotherapy」 (https://academic.oup.com/abt/article/1/2/37/5085238)CD47/SIRPα領域近年來進展很快,最新的這篇綜述論文的通訊作者為賓夕法尼亞大學的Dennis Discher教授,該教授也是美國工程院院士。
  • 10篇綜述回顧2020年光學研究熱點!|Advanced Photonics
    詳細微信推文本文聚焦分子單向旋轉操控、不對稱陀螺分子和手性分子的空間取向以及分子轉動排列回聲這三個前沿課題,對飛秒雷射操控分子轉動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綜述。K. Lin et al., 「Visualizing molecular unidirectional rotation,」 Phys. Rev. A 92, 013410 (2015).
  • 圖說|回顧2019,展望2020!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爐
    圖說|回顧2019,展望2020!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爐 2020-05-15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材料前沿最新綜述精選
    近日,來自武漢大學的楊漢西教授和華中科技大學的黃雲輝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概述了PBA框架作為SIB陰極材料的最新進展,並特別介紹了PBA材料的結構-性能關聯,同時討論了如何解決SIB中存在的問題。Energy Mater.綜述: 多金屬氧化物催化劑在析氧反應中的研究進展
  • 等離子體專題及綜述回顧
    西安交通大學27609李興文,魏文賦,吳堅,楊澤鋒,韓嘉旬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學診斷方法研究綜述李興文,魏文賦,吳堅,楊澤鋒,韓嘉旬.雷射誘導等離子體光學診斷方法研究綜述[J].高電壓技術,2015,41(06):1788-1797.
  • 阿拉善盟召開「考古工作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12月5日,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的的20多名考古工作者齊聚內蒙古阿拉善盟,共同回顧與展望阿拉善盟的文物考古工作,並就跨省區的考古合作進行探討。
  • 「特約綜述」華東理工大學王輔臣教授:煤氣化技術在中國:回顧與展望
    為了總結煤氣化技術在我國發展的正反兩方面經驗,梳理發展脈絡,展望未來方向。《潔淨煤技術》編輯部邀請華東理工大學潔淨煤技術研究所王輔臣教授撰寫綜述《煤氣化技術在中國:回顧與展望》。摘 要:系統回顧了煤氣化技術在中國150多年的發展歷史,從新中國建立前、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後3個階段,分別介紹了我國引進各類煤氣化技術的過程及其應用情況;以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後2個階段,重點概括了我國煤氣化技術領域的艱難探索、系統深入研究和技術示範與應用過程中取得的重要進展與成果;對我國自主開發的主要煤氣化技術的研發歷程、技術特點、應用情況及最新進展進行概要闡述,並對地下氣化
  • 【芥末翻】年初獻禮——回顧與展望
    我們無法忍住對過往的回顧,自然也禁不住對未來的張望。芥末翻亦是如此,索性讓我們一起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回顧篇:在2017裡,芥末翻陪大家一起度過了一段時間,那讓我們就沿著時光的腳印,順著這些關鍵詞找尋我們共同的回憶吧。我們將從教育目標、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育熱點這四個方面進行回顧,如果遇到感興趣的點,可以點擊關鍵詞直接連結到相關文章喲!
  • 回顧2020展望2021祝福句子
    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總結回顧2020展望2021_回顧2020展望2021祝福句子,希望你喜歡。總結回顧2020展望20211.2021年過去了,回顧這一年,什麼也有,酸甜苦辣味的,工作上不好不壞,生活上至從有了你大寶貝,多姿多彩,好快,這一年你5歲啦,感覺剛出生的你就在昨天,有苦有甜,感恩遇見丶感恩相見,不強求,希望2021年,讓自己更加努力,做不一樣的自己,平凡人也可以生活的不平凡。
  • Nature重磅:高分子材料最新綜述5篇!
    牛津大學的Charlotte K.Williams等人對利用可再生資源製備的可持續性聚合物做出了詳細的綜述。利用可再生資源生產的聚合物,其性能十分優越,但生產過程仍存在諸多挑戰,例如成本高,耐用性不足等問題。研究人員還對可持續聚合物的前景做了展望:可再生原料製備的可持續聚合物將在生態材料領域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人們需要將廢棄物進行更有效的回收利用或者生物降解。
  • 鄭泉水等在《自然》發表「跨尺度的結構超滑和超低摩擦」展望綜述...
    鄭泉水等在《自然》發表「跨尺度的結構超滑和超低摩擦」展望綜述
  • Nature Energy最新綜述:CO2還原的影響因素及反應機理
    作者回顧了電催化CO2還原方面的最新進展和挑戰,討論了在電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初始活化CO2的現有模型及其對產物選擇性的重要性。碳-碳鍵的形成也是電還原二氧化碳以製備高能量密度、高附加值化學燃料的關鍵步驟。該綜述表明,催化劑表面結構(包括微觀結構和介觀結構)、電解質效應(pH值、緩衝容量、離子效應)和傳質條件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影響了初始的CO2活化和C-C鍵的形成。
  • 文獻綜述寫作指南
    我們看文獻,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超越,所以應該看文獻裡最新,最領先的成果。 3.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並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
  • 文獻綜述論文寫作
    也可指這一科學活動過程中生產的產品-綜述論文 (review paper)。不管是發表在著名科學雜誌,由學科領域專家撰寫的綜述文章;還是研究生按照培養方案要求,為開展研究工作,熟悉研究領域的狀況和最新研究進展,而學習寫作的學位論文綜述,均包括4個方面的內容:導言;研究進展;未來展望和結束語。
  • 「抗戰研究70年:回顧與展望」討論會在南開大學閉幕
    12月1日上午, 「抗戰研究70年:回顧與展望」第五場、第六場討論會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挺閣繼續舉行。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院長肖紅松以「煙毒與抗日戰爭」為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趙慶雲以「井上清與中日史學交流」為題;重慶工商大學馬克思學院講師曾祟碧以「抗戰時期地方綜合財政研究綜述」為題;中央黨校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齊小林以「由物及人一一抗日戰爭時期戰爭史研究的某些思考」為題;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賀江楓以「《何梅協定》存在嗎?
  • 文獻綜述的格式組成及常見問題
    主體部分主:應較詳細地敘述綜述所涉及的各方面內容。可根據問題的性質,將內容分成幾個小部分,每一小部分加一個小標題,每一小部分對各家不同的觀點進行分析,比較其各自的理論依據或實驗依據,闡明問題的實質及作者的見解並加以評述。
  • 李神經英語論壇運行一周年回顧與展望
    李神經英語論壇運行一周年回顧與展望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不知不覺間,李神經英語論壇(Lishenjing English Forum)已經一周歲了。我們一起走過了春夏秋冬,一年365天, 120多個夜晚,在晚7點-10點時間段,每周的二、四、日,總是有某個老師在李神經英語論壇,用英語進行神經病學/神經科學知識的傳播。
  • 文獻綜述寫作指南(可下載全文)
    我們看文獻,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超越,所以應該看文獻裡最新,最領先的成果。做文獻綜述的目的不僅僅是證明這個觀點是你想出來的,而且你還得論證別人沒有想到過。綜述文獻是學徒工的事情,我們寫文章的時候要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那個基本的出發點是通過閱讀文獻獲得的。第一節   文獻綜述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包含什麼內容?
  • PPT丨2019-2020中國風能回顧與展望
    PPT丨2019-2020中國風能回顧與展望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來源:北極星風力發電網 2020-01-21 10:35:08
  •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年金融教育回顧與展望年會在京召開 2020-12-09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