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打敗公辦學校的不是民辦學校,而是高房價和老師的「責任心」

2020-12-14 騰訊網

這些天,網上吐槽老師的視頻又多了起來,這個源於國慶節期間,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後的感言,被紛紛模仿,體現了社會對於老師的不滿。

老師,很多也是家長,作為老師,又是家長,會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表弟的孩子要上小學了,問我去鎮上的民辦學校怎麼樣?我一口否定了!我從來不建議孩子從小就送到私立學校,而且還是住校那一種,這對於孩子的傷害,是無形的。

況且,私立學校的高收費,也是一般家庭難以承受的:這所學校每年收費2萬多元,再加上生活費和其他開支,一年3萬元左右,如果在這裡上9年,一共要花費接近30萬,這在農村能蓋起一座樓房了。關鍵是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也不是很好,以後能不能考上高中還很難說,即便是考上高中,民辦學校很多學生後勁不足,這在高中階段非常明顯。

但是, 表弟非常無奈地說:「我們能有什麼辦法?去城裡上學,需要買房,現在的學區房價格都非常高,而且往往是小學好的地方,初中不一定好,初中好的地方小學不一定好,小學和初中都好的『雙學區』,房價都要3萬一平方了,對於一個三四線城市的農村人,我們哪能買得起?再說,孩子上了公辦學校,天天讓家長輔導作業,我們哪有時間輔導?即便有時間,我們初中文化水平,也輔導不了啊!」

這種無奈,也許只有經歷的人才知道!我們抱怨很多家長不重視教育,但是重視教育,又談何容易?

現在,在很多城市, 民辦教育越來越火,大有「打倒」公辦學校的趨勢,這些民辦學校不僅拔尖錄取,而且還會收高額學費,儘管如此,老百姓還是願意把孩子送到民辦學校,而不去「免費」的公辦學校,這足以說明問題。

民辦學校縱然有很多弊端,站著高中看,很多民辦中小學最大的弊端就是「應試教育」讓孩子缺乏後勁,他們竭澤而漁,拔苗助長,因為成績就是「生命線」,沒有成績就無法生存,有的學校出不來成績,甚至「不擇手段」,導致這些學生成績「虛高」,除了少數優秀的學生外,很多學生其實是被人為「拔高」了,他們缺少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而民辦教育雖然在義務教育階段很成功,但是很少有辦高中成功的,所以這些學生很多都要進入到公辦高中,最後是「贏在起跑線,輸在終點線」。

但是,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這些,即便了解了也沒有用,如果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上,還談什麼考大學?

如果有好的公辦中小學,大家一般會把孩子送到這些學校,但是這些學校都是「劃片招生」的,隨著而來的就是「高房價」,讓多數人是承擔不起的。 當然,即便是能買起房子,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在公辦學校,家長感覺最多的就是學校「事多」!

首先是下載各種APP,完成本來應該是學生在學校完成的作業,比如防溺水教育,現在都需要家長來完成,孩子反而成了旁觀者,而且很多學校,為了實施素質教育,開展了很多活動,這些活動本來就好事,但是結果卻把很多負擔轉嫁到家長身上。

家長最頭疼的就是輔導孩子作業!這裡如果說公辦學校的老師責任心不強,很多老師肯定不會同意,因為沒有哪個老師會承認自己責任心不強的,公辦學校的老師,多數也是非常負責的,平時也是各種事務纏身,非常辛苦。但是相比民辦學校的老師,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也可以說雖然公辦學校老師責任心也很強,但是民辦學校老師責任心更強,不管背後的驅動因素是什麼,這個毋庸置疑。

從教育規律看,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學生習慣的養成階段,這個時候如果有家長的配合,能夠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作為家長是明白這個道理的。但是這絕不是把老師應該承擔的責任推給家長,學校責任無限向家庭延伸,讓家長給孩子輔導作業,這種延伸是不對的,這對於家長提出很高的要求。

家長要有時間,又有能力才能輔導孩子的作業,但是現實中這樣的家長又有多少?小學低年級,本來應該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但是學校卻要3點半放學,除了一些家庭主婦和自由職業者,誰有時間這個時候去接孩子?即便讓老人來幫忙接孩子,但是接了孩子誰來輔導?於是很多人把孩子送到了學校周邊的「學屋」、「小飯桌」,但是這些地方的老師,都是臨時聘用的老師,他們怎麼能和學校老師相提並論呢?結果導致很多學生,從小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雖然上了「名校」,但是成績依然平平。

更讓家長接受不了的是老師在群裡批評家長不輔導作業,這在私立學校應該是不會出現的,批改作業是老師最基本的工作,只有批改了作業,才能知道教學效果,把這個工作推給家長,本來就不是很合適,如果因為家長沒有完成督促和監督,而在群裡指責家長「失職」,這就更讓人無法接受了。家長可以幫助老師檢查孩子作業的完成情況,但是批改作業,訂正作業,這絕對應該是老師的事情。

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但是在個別地區,個別學段出現的問題,但是對教育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相比於高房價,這個因素才是家長願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一人上學,全家動員,家長像背上了一座山,本來工作已經非常辛苦,還要讓老師和孩子折磨,所以很多人選擇了民辦學校,如釋重負!

真正打敗公辦學校的,不是民辦學校,而是高房價和老師的「責任心」,現在的教育,確實需要反思了。

相關焦點

  • 淺淡東莞初中學校公辦與民辦
    問東莞公辦與民辦對比:①初中分公辦與民辦。公辦現在師資力量還是相當不錯的,老師教學經驗也是相當豐富,責任心強,其實與民辦比,二者不具備可比性,公辦是公立性學校,學費除了住宿費,生活費,書本費,學費一學期都相當少,有學位及積分入學外地人,九年義務教育本地生居多,造成學生水平層次不一致,學生接受能力差別很大,又不得不收,因為是義務,沒有選擇性。
  •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民辦和公辦哪個更好?
    按學校性質可以分為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按學校歸屬管理單位不同可以分為中央院校和地方院校,或者省屬院校和市屬院校;按照所處地域的不同可以分為城市學校和農村學校,或者東部地區學校和中西部地區學校;按照辦學層次不同可以分為重點學校和一般學校,等等。在眾多的分類之中,我們平常關注最多的就是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區別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民辦和公辦哪個更好?
  • 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到底有哪些優勢?
    一、考民辦學校的優缺點 優點:1、面向全市招生,公平競爭;2、學校的老師比較有責任心;3、師資好、生源好,學習氛圍好;4、因為收取擇校費,學校硬體設施普遍較好。 缺點:都收取擇校費;有些學校離家遠。
  • 專科學校應該選公辦還是民辦?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
    即將面臨初中畢業季,很多初三的同學和家長也開始關注一些專科類院校,老師最近遇到家長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到底哪個好?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到底哪裡不一樣?今天老師就把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大家可以根據各自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 公辦學校好還是民辦學校好,為什麼家長更願意讓孩子讀民辦學校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願意去讀好一點的私立學校,而不是公立學校呢?一一對比一下你就知道了。首先,在字面意思上理解公立學校是要比民辦學校要好的,在資金等方面都要比民辦學校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且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去讀民辦學校!公立學校不香了嗎?
  • 禁止民辦學校「掐尖」錄取後,會有哪些變化?聽聽老師怎麼說
    教育部禁止民辦學校「掐尖」錄取以後,各地教育部門都發布具體通知,2020年,將有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不準「掐尖」錄取:和公辦學校同步錄取;劃片招生,有住宿條件的可以有50%以上的片區外招生;電腦報名,超過報名人數的,實行搖號;嚴禁採取各種形式提前招生。
  • 公辦教師打工民辦學校的秘密
    國內知名網站優酷網9月中旬突然瘋傳一組《山西教育醜聞》的視頻,其中關於山西大學附屬中學《幾十名公辦教師為何到民辦學校打工》一則最聳人聽聞,引起多家媒體和有關部門重視。本報記者循此進行調查,發現情況比視頻所傳嚴重得多  2009年,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成立的「太原志達中學」是國內知名企業依法舉辦。
  • 公辦學校教師和大型民辦學校教師,哪個待遇好,為什麼?
    如果單從工資來看民辦學校的工資必然強於公辦學校。但如果從福利以及工作強度來看民辦學校肯定沒有公辦學校好,但事實是公辦學校需要有編制才能有更好的福利,而在我們國家,編制比較難考。很多老師都是合同制(公立學校)老師,並不是體制內的老師。
  • 長沙小升初:公辦民辦學校的優劣勢分析
    其中最糾結的當屬「到底選擇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長沙奧數網編輯認為,不管是民辦校還是公辦校都各有利弊,家長需要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最後為孩子選擇哪個學校。   一、考民辦初中   分析如下:   優點:   1、面向全市招生,甚至外市也可以參加考試,公平競爭。
  • 報考高職擴招,選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呢?公辦和民辦有何區別?
    選擇學校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很多學生和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面臨讀公辦學校還是讀民辦學校的選擇,更多人都覺得公辦比民辦的好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呢?民辦院校是由社會集團、集體及個人投資,自負盈虧是國家高等教育體系有益補充的一種教育體制。 公辦是由國家撥款輔助的我國教育體制中的主要形式。民辦學校課程趨向素質化教育,教學活動豐富,形式較多,教學設備環境優勢明顯。民辦學校是營利性的,學費較貴。公辦學校固然是體制內,稍顯僵化。但已經做出改變,教學活動在逐漸豐富。
  • 高職擴招: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
    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公辦學校好還是民辦學校好?希望通過我的文章能讓你們有更清晰的思路。 首先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的學歷同樣是收到國家的認可,在考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考研的政策是一樣的。其次由於辦學的主體不同,公立大學是有經費支持的,學費相對較低。而民辦大學是自負盈虧的,學費相對較高。
  • 高職擴招: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
    在很多學生選擇學校的時候,家長和學生都會面臨一個選擇,讀公辦學校還是讀民辦學校?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什麼區別?公辦學校好還是民辦學校好?希望通過我的文章能讓你們有更清晰的思路。首先公辦大學和民辦大學的學歷同樣是收到國家的認可,在考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和考研的政策是一樣的。其次由於辦學的主體不同,公立大學是有經費支持的,學費相對較低。而民辦大學是自負盈虧的,學費相對較高。
  • 留意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發出的招生公告,相信你會窺見其中奧秘
    有心的人,可以多留意當地最好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發出的招生公告,相信你會窺見其中奧秘。中國的教育就會如同西方國家基礎教育一樣,淪為統治階級用於階級固化的一種手段,國家教育最終還是會走向民辦教育培養精英,公辦教育託底的模式,民辦學校教師高工資,更好生源,更好的素質教育,更好的質量;公辦教育任何適齡兒童都可以進,真正實現全民免費教育,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
  • 民辦學校成績為何好?民辦有公辦沒有的優勢,公辦只能吃啞巴虧!
    說起來,越來越多的地區民辦的成績超過公辦的。民辦進入良性循環,公辦陷入惡性循環,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民辦學校有一招專治各種不服,而公辦卻一聲都不敢吭,這又是為什麼呢?二、好師資民辦學校既然是民辦的,那麼雖說是一種公益性質的,但是也是要考慮營收的。自然收費就不便宜了。學校有自主的收錢和花錢的權力,市場經濟的結果就是,老師工作也許會更累一些,但是收穫自然也會更豐厚一些。
  • 2020年中考擇校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區別
    1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的區別   1.資金來源不同   公立學校:資金由國撥;私立學校:資金是辦學投資者私人投入加上高額學費(經物價局核定的標準)。   2.師資穩定性不同   公立學校:相對穩定;私立學校:流動性大,哪裡待遇好,就到哪裡去。
  • 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國際化學校,到底哪個學校適合我?
    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國際化學校……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優勢。最適合我的孩子的,到底是哪所學校? 12月2日周日9: 00,一場主題為「如何直面擇校焦慮」的論壇將在上海民辦常青藤學校舉行。
  •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的差距在哪裡,有必要取消民辦學校嗎?
    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有區別,而且區別很大。從目前情況看,還不可能取消民辦學校。民辦學校性質是私立,而公辦學校是公立。民辦學校的創建投資均為個人(股東)投資,一切設備購置經費主要由私人(股東)負責。公辦學校建設,設備購置一切均由國家財政承擔。民辦學校的教師由民辦學校法人,股東,校長們決定招聘。工資待遇由民辦學校全權負責。民辦學校的學生享受國家困難補助和學生公用經費補助。公辦學校的教師由國家統一招聘,公派管理,工資待遇由國家財政負擔。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實行學雜費全免,而民辦學校是全額收費,而且收費很高。
  • 國有民辦學校體制調整方案出臺 18所學校轉公辦
    除了初中和小學有3所高中也轉為公辦  在此次公布的大名單中,29所國有民辦學校中有18所轉為公辦,佔調整學校的一大半。而除了一直以來被家長關注的國有民辦小學和初中外,還有3所高中也同樣轉為公辦,它們是:源清中學、杭二中分校和杭四中分校。
  • 民辦學校學費貴,該不該讀?貴的不是學費,而是選擇的成本
    當然不再是投資人掏腰包,而是在就讀的學生身上收取。3.民辦學校需支付高額的工資。民辦學校要盈利,首先要有生源;要有生源,就得有口碑。口碑從哪來?主要是學校的辦學水平,也就是升學率。升學率要高,就必須要有優秀的老師作支撐。
  • 減負背景下,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各有各的花招,老師真的不容易當
    減負目前已經成了大趨勢,公辦學校自然需要完全遵守,即使是民辦學校也一樣需要遵守教委的規定,比如開學2周內不準考試等等。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不僅制定了政策,還有專門人員去各學校巡視,了解學校的具體情況,甚至找該校的學生了解學校的各種情況,包括作業,考試等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