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主設計建造單樁基礎 啟程發往越南!

2020-12-2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該批樁基礎及套籠將安裝在越南BinhDai310MW海上風電場。該路線圖建議到2030年越南可發展出10GW的海上風電。南通泰勝藍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攬首批風機單樁基礎製作。

中國首批自主設計、自行建造的海上風電單樁成套設備,於9月28日在江蘇啟東泰勝藍島製造基地舉行了出口發運儀式。

該批樁基礎及套籠將安裝在越南Binh Dai 310MW海上風電場,項目由湄公河風力發電股份公司開發,股東為泰國Golf海灣能源發展公共有限公司。

項目位於越南檳知省Binh Dai District,Thua Duc Commune,中心離岸距離約7km,場區泥面高程約-2m~-11m,風機布置區泥面高程約-3m~-8m。項目計劃安裝74臺西門子歌美颯 4.5MW和金風3.3MW機組,方案設計單樁基礎48m深,直徑5m(無變徑)。

Binh Dai項目由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EPCI承建,合同總額36.11億。南通泰勝藍島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承攬首批風機單樁基礎製作,訂單總額超1.7億元,這也是泰勝藍島承攬的首個海外風電場風機單樁基礎項目。寧波東方電纜承接了越南平大項目的海纜施工工程,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供貨和施工,中標價格2.985億元人民幣。

負責此次運輸的中遠海洋運輸公司調配了德國BBC一艘重吊船將樁基運輸至越南近海海域,因項目為潮間帶風場,再由駁船運輸到現場機位。

首期施工由華東院合作方南通市海洋水建工程有限公司負責實施,該公司共派出五艘船舶參與項目建設,已部署了配備履帶式起重機的「海洋56」號駁船進行基礎和風機安裝任務,三艘錨艇和一艘小型駁船輔助施工。據悉,明年南通海洋水建將再派出一艘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或為在建的繞樁式起重安裝船「海洋68」號,該船起重能力800噸,預計2021年4月交付使用。

近日,一份丹麥能源署和世界銀行聯合發布的《越南海上風電發展路線圖》引起關注。該路線圖建議到2030年越南可發展出10GW的海上風電,還建議在越南建立漸進式的裝機容量部署目標,以協調政府層面的政策,使得行業有信心對基礎設施、供應鏈和技術進行長期投資。

早在2013年,越南和丹麥籤署了一項長期合作協議,目的是促進越南向低碳經濟轉型。丹麥能源署與越南電力和可再生能源局(EREA)於去年啟動了合作夥伴關係,目的是繪製越南沿海地區海上風電潛力地圖,總計160GW的海上風電技術可開發潛力包括:北部的廣寧省Quang Ninh(11 GW);河靜省Ha Tinh(4.4GW); 寧順省Ninh Thuan(25GW); 平順Binh Thuan(42GW); 茶榮省Tra Vinh(20 GW)。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新中國能源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2600噸起重機吊起1700噸海上風電巨型單樁!附未來單樁基礎成本競爭...
    9月4日,廈門工廠吊起了首批海上風電單樁,單樁重1700噸(不包括索具)。此臺2600噸的擎天吊,是由豪氏威馬設計並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全迴轉碼頭起重機。該起重機服務於豪氏威馬集團位於中國廈門港的生產基地。
  • 粵西首套海上風電單樁基礎鋼管樁在陽江投產下線
    6月22日,粵西地區首套海上風電單樁基礎鋼管樁正式在我市海上風電產業園投產下線,該產品的下線標誌著陽江海上風電產業園真正具備了大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的能力。上午,在陽江港港務有限公司7號泊位上,由中國水電四局(陽江)海工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單樁基礎鋼管樁被裝載上船,該管樁直徑達8.1米,整樁高97米,總重1567.29噸,準備運往三峽陽西沙扒海上風電一期項目16號機位安裝。
  • 海上鑽井平臺建造,中國自主設計實力究竟如何
    海上鑽井平臺建造設計 中國起步晚1987年HL威廉斯在加利福利亞海邊鑽採了第一口油井,拉開了世界上近海石油工業的序幕,至今已經經歷了整整一個多世紀。組裝能力增強 是否完全自主設計待商榷進入新世紀,我國的海上鑽井平臺建造實力也在快速提升。2011年我國建成了第一艘作業水深達到3000m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該平臺於2012年在南海正式開鑽作業。
  • 發往印度尼西亞 首份企業自主列印的中國-東協優惠原產地證書來了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21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近日,中國貿促會商事認證中心下發了《關於做好有關中國-東協自貿協定(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項下原產地證書籤發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明確自5月11日起,當目的國為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時,中國-東協自貿協定項下原產地證書籤發啟用電子籤章模式
  • 中國礦大留學生籌5萬隻口罩,從越南發往武漢
    現代快報訊"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們一起加油!"" 雖然我們距離很遠,但我心仍然屬於您,中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僅牽動著國人的心弦,很多外國留學生也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出倡議與祝福,並以實際行動支持抗擊疫情。
  • 基礎設計這15個常見問題,你都知道嗎?
    穩定性驗算問題:建造在斜坡上或邊坡附近的建築物和構築物,未驗算其地基穩定性。當地下水埋藏較淺,建築地下室或地下構築物存在上浮問題時,未進行抗浮驗算(地下室車道、地下水池的抗浮驗算比較容易漏掉)。2.根據電算結果進行基礎設計時尚應計入底層隔牆及基礎梁荷重或者承臺及覆土荷重。5. 抗拔樁設計方面的問題: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下室、大跨度空曠結構、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廠房剛接柱腳,存在著抗拔樁受力狀態,在設計中往往缺抗拔樁抗裂性驗算、抗拔樁靜載試驗及其配筋做法等要求說明。
  • 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建成近百年,至今仍發電
    中國水利學會正式授予洞窩水電站「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牌匾。12月15日上午,中國水利學會副秘書長吳劍向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陳俊頒發了這一沉甸甸的金色牌匾。▲「中國第一座自主設計建造的水電站」牌匾洞窩水電站於1925年建成,至今已經發電93年,累計發電3億多度。電站由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留學德國的瀘縣籍工程師稅西恆修建。目前所屬瀘州北方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海洋地質科考船交付使用
    11月21日,東莞麻湧傳來好消息:廣東中遠船務建造的綜合地質調查船「海洋地質十號」上周順利交付中國地質調查局所屬的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使用,為東莞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發展添上華麗一筆。「海洋地質十號」是由位於麻湧的廣東中遠船務承接設計建造的首艘科考船,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新一代海洋地質科考船,填補了全國小噸位大深度海洋地質鑽探船的空白,投入使用後將大幅提升中國海洋地質調查能力,對構建我國深海地質鑽探船舶體系,促進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 為什麼越南人說北京故宮是他們建造的?遊客:這個不可否認!
    眾所周知,每個人都去北京,故宮長城是一個景點,不僅因為他們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象徵,更多的是宏偉壯觀的建築風格,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特別是故宮,明朝的施工期間,為了完成10年之後,故宮博物館佔地面積720000平方米,放眼望去樓臺亭榭,青磚搭在白瓦上,施工的一絲不苟,不愧是皇帝曾經住過,也讓人感嘆紫禁城的建築設計質量。
  • 中國自主建造「雪龍」號兄弟船 兩船將結伴科考(圖)
    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示意圖。國家海洋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近日,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極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簡稱「新船」)在江南造船廠切割車間完成第一塊鋼材點火切割,拉開了新船工程開工建造的序幕。  我國已有「雪龍」號破冰船,為何還要建新船?新船「牛」在哪兒?能為科考帶來哪些改變?
  • 越南的峴港大教堂,粉色外表捕獲少女心,還是法國神父設計建造!
    說到越南,印象最深的是漫長的海岸線,海灘是它唯一值得炫耀的地方,但不要被它貧窮的外表所迷惑,真正的美在於貧窮的背後。帶著少女心,走進越南峴港,這座穿粉色外衣的教堂,絕對是童話裡的夢幻場景。教堂的名字叫峴港大教堂,是越南數不勝數的萌系教堂中知名度最高的,可以說是峴港的標誌性景點。可愛可愛的建築,在綠樹和現代建築的支撐下,形成了點綴的視覺效果,卻沒有違和感。但是,只要遊客來峴港,就會來這裡看,粉色的外表為它贏得了無數的粉絲。據說粉紅色會讓人視力變差,即使過了幾十年,教堂看起來還是很新。
  • 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最大LNG運輸船「泛亞」號下水
    停靠在7&8號碼頭 中國網4月15日訊 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獲悉,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國內最大「泛亞號」投產後,將主要用於澳大利亞到中國等亞太國家的LNG航線運輸,預計每年可為國內帶來150萬噸清潔能源。LNG運輸船被稱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公認的最難建造,高技術、高可靠性、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殊船舶。
  • 越南服役兩艘國產飛彈快艇 由俄羅斯設計(圖)
    資料圖:越南「閃電」級飛彈快艇服役中新網9月29日電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越南海軍服役了兩艘由俄羅斯設計、本土建造的「閃電」級飛彈快艇HQ-379該型飛彈快艇由越南巴松造船廠建造,裝備16枚3M24E「天王星E」反艦飛彈(射程130千米)、1門AK-176M76毫米自動艦炮、2門AK-630 30毫米近防艦炮。
  • 中國抗疫專家組啟程赴義大利|每日金聞
    每日金聞2020.03.12宏觀經濟【中國抗疫專家組啟程赴義大利】3月11日,由中國紅十字會1名副會長帶隊,以及由來自國家疾控中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疾控中心等地的專家及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紅十字會志願專家團隊攜帶相關人道救援物資,啟程飛赴義大利。
  • 「啟程」2017全國設計院校畢業設計作品聯展啟動
    當天下午,10名業界設計大咖與國內40多家媒體一同出席此次推介會,共同開啟本次畢業設計作品聯展的序章。經過精心地籌備,由百度教育旗下百度UE講堂主辦的「啟程」2017全國設計院校畢業設計作品聯展已獲得國內外40多名知名設計師、1000多所高校的支持。
  • 66米地連牆、80米單柱單樁……這個「全逆作法施工」厲害!
    開工以來,項目團隊順利攻克了江蘇省首例66米超深地下連續牆、80米大直徑單柱單樁施工等重要技術難題,確保了工程安全、質量,為地上地下雙向同步全逆作施工奠定基礎,並榮獲「江蘇省文明工地」稱號。每幅槽段採用高精度超聲波測壁儀分段控制槽壁垂直度,確保槽壁垂直度滿足設計要求,為66米鋼筋籠整籠入槽保駕護航。歷時89天,項目團隊順利完成62幅超深地下連續牆施工,為基坑安全奠定基礎。
  • 大型浮標船「向陽紅22」交付:自主設計建造 將參與重大海洋觀測...
  • FedEx未經授權,將兩個從日本發往華為中國辦公室的包裹轉遞美國
    近日,華為發言人Joe Kelly向路透社表示,FedEx快遞未經授權,將兩個從日本發往華為中國辦公室的包裹轉遞到美國。此外,FedEx還試圖轉遞兩個從越南發給華為亞洲某辦公室的包裹。華為表示,這幾個包裹裡是重要的商業文件,並非技術相關物品。
  • 服務「一帶一路」 助力越南海鮮開拓中國市場
    央廣網廈門5月19日消息(記者郭婕妤 通訊員林家輝)2017年1-5月,廈門機場口岸共檢驗檢疫越南鮮活水產品117批次,總重達16.5噸。「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越來越多沿線國家的優質產品進入中國市場,越南鮮活水產品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擁有狹長的海岸線,盛產海鮮,特別以南部海域捕撈的海鮮更為價廉物美。
  • 越南建築師利用竹子椰葉設計搭建價廉牢靠抗災屋
    中新網1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越南著名建築師武重義(Vo Trong Nghia)設計的房屋雖然與當地一般房屋同樣是用竹子與椰葉搭成,卻更能抵禦颱風、洪水與地震。而且成本少過40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