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區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

2020-12-20 騰訊大粵網

新時代新徵程,光明新區鼓足幹勁,堅持「三步走」戰略,實施「五大戰略路徑」,全力打造「四城兩區」。

2018年1月30日,光明新區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總結2017年工作,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提出了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的發展目標。

「十年建設篳路藍縷,當前光明正處在十年再出發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大會上,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宏彬坦言,只有通過系統總結經驗、找準問題、謀劃未來,光明才能更好地發展、行穩致遠。

在廣泛深度調研基礎上,光明新區提出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新區要全面建成「四城兩區」,為今後相當長時期的新區發展指明了方向。「四城」即全力打造高端業態集聚的產業新城、引領源頭創新的科學新城、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新城、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兩區」即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報告還為實現這一目標規劃了「五大戰略路徑」,即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質量引領發展、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堅持民生優先發展、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三步走」戰略描繪新時代發展藍圖

根據光明新區發展現狀以及優勢,報告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的發展目標。

到2020年,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區域性教育醫療和創新高地、高技術產業基地;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深圳綜合性科學中心、區域發展極和重要的城市副中心。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成為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上的國家級科學城、珠三角重要的創新策源地、深圳北部中心。經濟發展高度繁榮,城市格調更具魅力,社會包容充滿活力,人民生活富裕幸福。

四個新城則對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的發展總目標做出了更進一步的闡述。

高端業態集聚的產業新城,未來的光明,產業空間集約高效,產業結構科學合理,產業競爭力強大,成為以實體經濟、先進位造為鮮明特徵的高質量發展城區。

引領源頭創新的科學新城,未來的光明,創新活力迸發,創新環境一流,創新輻射帶動強勁,成為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新引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新城,未來的光明,生態之美、自然之美、綠色之美充分綻放,城市品質獨具特色,市民生活舒適便捷,成為優美宜居、韻味十足的「不一樣」的城市副中心。

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新城,未來的光明,社會大局更加安定,文明風尚更加彰顯,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成為多元包容、溫暖和諧的幸福家園。

「五大戰略路徑」走出特色發展的光明之路

為實現上述目標,光明新區提出「五大戰略路徑」,希望走出一條特色發展的光明之路。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依託中山大學重點建設學科優勢,規劃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和前沿技術研發機構群,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創業載體,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聯動,加強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

堅持質量引領發展。突出發展實體經濟,以重大項目為帶動,以特色園區為依託,以優質服務為保障,大力發展高端、高新、高質製造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若干個千億、百億優勢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物流、金融、工業設計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區,立足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推動產城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產業層級、城市品質。

堅持民生優先發展。切實提高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斷完善就業、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各項制度,著力預防各類事故發生。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以推動國家綠色生態示範城區、綠色建築示範區、海綿城市試點等為平臺,高品質打造「公園之區」、高質量抓好汙染防治、高水平提升城市綠化。

位於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重要節點的光明城高鐵站。

2018年,光明新區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初步確定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以上。藍圖已經繪就,正待乘風破浪。光明新區將如何繼續推進「城市質量提升年」?如何為實現「四城兩區」發展目標打下基礎?

光明新區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推進經濟發展、城市品質、社會建設、生態改善等重點領域的質量提升,努力開創新局面。

瞄準制約發展瓶頸

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瞄準制約光明新區發展的瓶頸問題,紮實推進營商環境優化機制改革、實體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智慧城市+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任務。

抓好區、街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理順區、街事權關係,推動管理和服務力量資源下沉基層,構建職責分工更加清晰、組織架構更加合理、管理服務更加高效的基層治理體系。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

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

提升基礎創新能力

新區提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經濟提質增效。

堅持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突出抓好華星光電G11等重大項目建設,爭取儘快建成、早作貢獻。堅持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以更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投資額10億元以上的先進位造項目。

以華星光電、貝特瑞等企業為龍頭,以新型顯示、石墨烯等優勢產業為重點,加速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等若干具有光明特色的產業集群。

光明新區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提升基礎創新能力水平。主動對接深圳市科技創新「十大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光明在土地空間、聚集效應、轉化平臺、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對接深圳市大科學裝置群建設。加快推進深圳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華星光電新型顯示產業創新中心等建設。

加大「鴻鵠計劃」實施力度,加快培養引進更多高端創新人才、基礎人才和技能人才,對特殊人才採取「一人一策」政策。加快推進光明雲谷、光電企業加速器、科創中心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建設一批專業眾創空間,鼓勵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微軟孵化器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

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區

持續提升城市品質

光明新區提出對標國內外先進城區,著力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加強城市管理治理,持續提升城市品質。

在交通大會戰方面,重點打通雙明大道、東長路、周家大道(西段)等19條斷頭路,完成394條「兩不管」道路品質提升和20條道路水泥路面的柏油黑化改造。新增10條以上公交線路。推進慢行系統改善提升工程51個,新建自行車道32公裡,新建改造城市綠道30公裡。

在治水提質大決戰方面,完成14.6公裡茅洲河幹流一河兩岸景觀提升工程;加快玉田河、大凼水等剩餘9條一級支流(排洪渠)治理;完成226公裡汙水管網建設等。

在提升群眾「獲得感」方面,加快推進荔湖、大雁山等11個公園項目建設,啟動7個綜合性公園前期工作,繼續改造提升27個社區公園。確保新區第二中學、馬山頭學校等5所新建(改擴建)學校9月投入使用,全年新增學位4890個;新增普惠性幼兒園不少於10所,普惠園佔比超過80%;推動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正式開業,新增病床800張。

相關焦點

  • 光明新區:做好山水「文章」建設「公園之區」
    專題    1月31日上午,光明新區在新湖辦事處樓村社區荔湖公園舉行建設「公園之區」啟動暨2018年第一批公園項目開工活動。隨後,在新區管委會多功能廳會議室,舉行光明新區建設「公園之區」策略研究成果研討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率隊調研新區城市品質提升工作並出席開工儀式。
  • 歷城區這樣建設省會東部現代化強區
    全會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建成省會東部現代化強區的遠景目標。在「十四五」基本建成科創歷城、智造歷城、文化歷城、品質歷城的基礎上,再奮鬥十年,對標全市建設區域經濟中心、科創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努力打造省會東部科創高地、智造強區、文化基地、開放節點、品質新城,建成與「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省會東部現代化強區。
  • 努力建設現代田園都市
    關鍵詞 深圳「東北門戶、智造新城」「現代田園都市」 「以特別的引領作用、特別的擔當精神、特別的實幹業績,在新的起點上,把坪山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事業繼續推向前進。」坪山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備用了三個「特別」去強調坪山新區在「十三五」期間應有怎樣的作為! 值得關注的是,坪山新區未來將定位於全力打造深圳「東北門戶、智造新城」,努力建設現代田園都市。
  • 光明新區去年經濟民生「成績單」亮眼
    李華楠對光明新區2016年的工作予以肯定,認為新區紮實做好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形勢得到明顯好轉;大項目帶動大發展,華星光電G11項目、天安雲谷等重大項目紛紛「落地」;城市品質提升在28個社區全面「開花」,城市發展質量得到提升;幹部隊伍建設固本強基,基層基礎不斷夯實。 對於2017年的工作,李華楠要求新區廣大幹部群眾繼續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切實增強加快新區發展的使命感、緊迫感。
  • 光明新區 第二批21個強基惠民項目開工
    4月15日,光明新區舉行2017年上半年新開工項目暨第二批強基惠民項目集中啟動儀式。此次集中啟動的項目包括新區文化藝術中心等21個新開工項目,以及第二批505個強基惠民項目,總投資達69.7億元。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李華楠,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鄺兵等市、新區領導出席了集中啟動儀式。
  • 王強:加快建設海島型綜合立體綠色智慧水網
    省水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強:加快建設海島型綜合立體綠色智慧水網■ 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實習生 焦晴就如何貫徹落實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省水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強日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全省水務部門將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海南自貿港建設和水務高質量發展
  •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
    在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徵程中,新都作為成都新的中心城區,一路聚北,全面融入「一帶一路」願景,主動擔當,用一份份滿意的答卷奏響新時代下的跨越序曲。2017 年,新都入選全國工業百強區,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縣,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入選「2017年中國縣級政府政務誠信綜合水平百強縣」,名列全國第12名,四川省第1名。
  • 打造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 成都新都提出建設「一心四區」發展目標
    提出緊緊圍繞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總體目標,堅持「154」總體部署,突出「一心四區」建設,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國際範成北新中心城區。搶抓機遇 新都提出「一心四區」發展目標榮獲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以及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榮譽稱號……2018年,新都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總體平穩、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 光明新區:「文化+」引擎激發創新發展活力
    核心提示 作為深圳首個功能區,光明新區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綠色新城」總體目標,以大項目帶動區域發展、以區域帶動整體發展,經濟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同時,把握「文化強市」大勢,把文化作為發展高新產業、推動轉型升級的內驅動力。
  • 搶抓「雙區」建設機遇,中山翠亨新區繪就嶄新藍圖
    2018年底,中山市委、市政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和深中通道建設歷史機遇,將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為了進一步加快新區發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快車,中山市委、市政府經過多番思考,決定對新區發展重新謀劃、重新定位。中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決策部署,翠亨新區成為參與大灣區建設的主陣地。2018年底翠亨新區定位明確為「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新中心」。
  • 深圳光明新區全面發力衝刺首季開門紅
    原標題:光明新區全面發力衝刺首季開門紅   2月20日下午,深圳光明辦事處東周社區完成了困擾雙明大道建設長達十年之久的一處節點難題——佳的佳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廠房全面清拆,清拆面積逾11000平方米。這讓雙明大道建設全面提速,使雙明大道有望成為光明新區年內打通的首條斷頭路。
  • 光明新區:深化品質提升 助推城市蝶變---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按照比原特區內更高的標準、更快的速度、更嚴的要求,對標國際一流標準,推動新區城市品質由表及裡、由淺及深持續提升,久久為功,切實增強城市管理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打造與「現代化國際化」相匹配的城市形象,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綠色新城和質量型創新型魅力之區。 出行順暢便利 道路「顏值爆表」令人賞心悅目 鳳凰展翅,光明高飛。
  • 科研成果不再鎖「抽屜」 天心區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區」
    天心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挖掘創新資源和潛力,吸引百度、用友、新浪潮、軟銀酷哇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截至目前,全區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各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8個,其他國家級、省級行業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等創新平臺100餘個。
  • 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就有大挑戰,也蘊藏著大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又給世界政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穩定產業鏈、打通創新鏈,增強抗風險能力和發展新動能,加快實現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任務更加艱巨、複雜。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不失為一劑良方。
  • 總投60.63億項目開工,潁泉打造省級創新型城區!
    潁泉「十三五」成績喜人總投60.63億項目集中開工約60萬方阜陽國際金融城要來潁泉區加快建設省級創新型城區潁泉利好不斷,教育配套升級軌道交通、高鐵北站全要來一、潁泉「十三五」成績喜人!60.63億項目集中開工,打造省級創新型城區!
  • 加快建設更加卓越的創新型大學
    浙江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需要繼續遵循辦學傳統,發揮比較優勢,勇擔時代使命,以加快建設更加卓越的創新型大學來同時推進育人與創新,解答好「發展什麼樣的大學」「如何走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道路」等根本性問題,進而為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教支撐引領。
  • 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技能...
    ▶市總工會將推動邀請賽由區域性賽事向全國性、國際性賽事穩步邁進,讓成都產業工人的「內動力」轉化為實現新時代成都「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攻堅力」 在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一幅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 做好科創、智造、文化、生態、康養五篇文章 加快打造「五個濟南」
    「咬定『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標不動搖,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提及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報告中的這句話令代表委員們印象深刻。隨著加快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濟南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更加清晰。
  •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衡陽市雁峰區建設創新型區紀實
    >近年來,衡陽市雁峰區把創新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和領域,通過抓實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創新載體與平臺建設、科技創新惠民工程四大工程,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並打造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現代化產業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 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
    上海市委市政府、人民日報社指導,上海市委宣傳部、浦東新區區委區政府、人民日報社理論部共同主辦的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理論研討會11月26日在上海舉行。會議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進行了交流研討。本報今日刊發部分與會者發言摘編,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