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不再鎖「抽屜」 天心區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區」

2020-12-20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9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張福芳)9月14日,2020「湖湘杯」網絡安全應急演練大賽舉行,綠盟科技從21支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得大賽一等獎。今年3月,這家網絡安全界「大拿」、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正式入駐長沙市天心區,並將在天心區軟體產業園打造非接觸式新型城市網絡安全運營中心,天心區高新技術企業再添一員猛將。

天心區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挖掘創新資源和潛力,吸引百度、用友、新浪潮、軟銀酷哇等一批高新技術企業落戶。截至目前,全區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5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各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8個,其他國家級、省級行業重點實驗室、科研基地等創新平臺100餘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逐年上升,去年達到99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6.9%。

去年底,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區」,天心區出臺科技創新新政,還樂當「科技紅娘」,為區內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加強合作牽線搭橋。同時,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以專利或著作權出質形式,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對研發投入年度增量在500萬至2000萬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獎勵10萬元;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一次性分別獎勵20萬、10萬元……

「這些政策對我們來說是大利好。」將手中的《長沙市天心區關於促進科技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區」若干政策的實施辦法(試行)》看了好幾遍,長沙陽環科技實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劉琴十分高興,稱該辦法條條是「真金白銀」。

地處天心區的湖南省林科院,有20餘個省部級以上創新平臺,每年科研成果「一大把」。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昌珠說:「天心區政府搭建『政企產學研』交流平臺,促進了科研成果轉化,讓它們不再鎖在『抽屜』了。」

為加強科技交流、促進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前不久,天心區還專門成立科技創新聯盟,長沙理工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等高校與天心經開區、省京湘電力開發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合作,攜手推進科技創新,致力將天心區打造成為創新之區。

相關焦點

  • 光明新區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
    2018年1月30日,光明新區召開2018年工作會議,總結2017年工作,部署今年重點任務,提出了加快建設質量型創新型智造強區、現代化國際化綠色城區的發展目標。「十年建設篳路藍縷,當前光明正處在十年再出發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大會上,光明新區黨工委書記王宏彬坦言,只有通過系統總結經驗、找準問題、謀劃未來,光明才能更好地發展、行穩致遠。
  • 加快建設更加卓越的創新型大學
    浙江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需要繼續遵循辦學傳統,發揮比較優勢,勇擔時代使命,以加快建設更加卓越的創新型大學來同時推進育人與創新,解答好「發展什麼樣的大學」「如何走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道路」等根本性問題,進而為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教支撐引領。
  • 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變局就有大挑戰,也蘊藏著大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又給世界政治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穩定產業鏈、打通創新鏈,增強抗風險能力和發展新動能,加快實現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任務更加艱巨、複雜。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設雨林生態特徵的創新型產業集群不失為一劑良方。
  •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動力——衡陽市雁峰區建設創新型區紀實
    ,通過抓實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創新載體與平臺建設、科技創新惠民工程四大工程,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並打造新型能源及電力裝備現代化產業鏈,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今年初,雁峰區成為衡陽市唯一獲批建設的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雁峰區一以貫之堅持以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全區從要素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雁峰區委書記周玉軍說。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下午2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今天我們非常高興請來了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先生,請他向大家介紹「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科技部副秘書長賀德方先生,重大專項司司長陳傳宏先生,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先生,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首先有請王部長做介紹。
  • 自強奮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 | 清華大學第十八次科研工作討論會閉幕
    邱勇在大會上作了題為「自強奮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的總結報告。他指出,創新是大學的硬實力,沒有一流的創新能力就沒有一流的大學。大學要創新引領,就必須用一流的創新成果支撐國家發展;大學要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就必須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創新體系。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因培養人才而誕生,以追求學術為己任。
  • 在京科研院所參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座談會召開
    北京市科委黨組書記、主任許強介紹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情況,與會科研院所代表圍繞參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一致表示要發揮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標準創製等方面的優勢,為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 東莞全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今年4月,東莞發布了《東莞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及第一批11項配套政策,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在粵港澳大灣區有較大影響、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作用突出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到2025年,建成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城市。
  • 堅持「三個面向」戰略方向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通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六是深刻理解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的論斷。以問題為導向,以需求為牽引,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縛科技創新發展的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七是深刻理解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論斷。自主創新是開放環境下的創新,絕不能關起門來搞。
  • 白雲|加快重點創新項目建設,高標準打造「一園一城一示範區」
    記者從會上獲悉,白雲區將全力參與「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利用一流高校科技資源,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實驗室、創新中心、科研平臺;加快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省新興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北大科技園、哈工大大數據集團、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等重點創新項目建設;高標準打造「一園一城一示範區」等重大發展平臺。
  •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建設創新型國家
    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到2020年,使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能力顯著增強,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 抽屜鎖打開方法抽屜鎖單鉤開啟
    1、抽屜鎖之明鎖的打開方式  在抽屜中,對於給抽屜上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所謂的明鎖,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暗鎖,那麼明鎖抽屜鎖怎麼撬開呢
  • 構築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制度基石
    時報時評王南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推進科技創新有關情況匯報,並就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進行部署。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新徵程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的重大變化,整體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率顯著提高,由過去的跟跑為主逐步轉向在更多領域中並跑、領跑,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2.2%提高到57.5%,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引領世界潮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奇蹟」已經成為教科書經典案例。
  • 引領未來勇創新 我國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述評
    我國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述評  新華社記者 鄒聲文  新形勢,新階段;新起點,新挑戰。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步入關鍵時期之際,黨中央作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決策,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
  • 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_中國城市建設網_城市建設雜誌社...
    大家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各司其職、各盡所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切實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臺,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整合優化科技資源配置   「科研選題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 以評促建 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蓄勢擴面加快升級
    以評促建 擬建100個集群 形成若干萬億級產業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蓄勢擴面加快升級我國創新型產業集群迎來新一輪的高質量發展契機。與此同時,關於產業集群建設,將採取以評促建的方式,對109家試點及培育單位展開考核,加快促進產業集群創新升級。以評促建 109家試點迎大考關於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最近相關部門出臺了考核意見。
  • 潮州加快建設創新型城市 推進自主創新工作
    昨天(17日)下午,潮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自主創新工作會議,傳達貫徹廣東省自主創新工作現場會議精神,總結全市自主創新工作,部署進一步推進全市自主創新工作,加快建設創新型潮州。他指出,加快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必須緊緊圍繞實現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緊緊圍繞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力求突破。  駱文智要求,要把發展高新技術作為推進自主創新的重中之重。我市工業體系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資源型工業體系,要堅持把運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工作的重點,加快高新技術在傳統產業中的推廣應用,推動產業技術升級換代。
  • 成都市將出臺26項改革任務加快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
    市還確立了政策支持重點方向,即加快軍工高新技術與地方優勢產業融合、承擔國家軍民融合重大項目、軍民融合創新產品市場開拓和軍區融合創新產業平臺建設。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重大科技成果在蓉產業化,開展軍工成果處置權、收益權管理改革試點等。
  • ...丨喚醒沉睡科技成果,綿陽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該公司負責人郝貴生坦言,公司選址綿陽是基於其在科技底蘊、人才資源、創新環境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利於初創科技企業將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為市場「爆款」產品。技術人才、發展資金、市場空間作為拉動科技企業發展的「三駕馬車」,缺一不可。 2019年偉博科技成立之初僅有不到10人的團隊,現在其業務已廣布全國多個省市。公司能突破瓶頸,快速成長,與一樓之隔的兩用技術交易中心密不可分。
  • 江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強化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在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高質量發展、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科研誠信建設和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等方面出臺了系列政策舉措,進一步突破制度障礙,調動了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快,開展減輕科研人員負擔專項行動,進一步落實減負放權。五年來,我們不斷深化科技開放合作,全面融入全球創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