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6.立體幾何中幾何體體積的求法(一)——相關點法

2020-08-28 何數

2016年全國三卷文科數學第19題

方法的名字是我自己取的,不喜勿噴。你們看懂就好


第(1)小問讓我們證明線面平行。首先明確思路,即

證明線線平行又有兩種基本思路,一是中位線,二是平行四邊形。具體在操作時就是有中點找中點,做中位線。而本小題兩種思路都要用到。

本題先做中位線,再證平行四邊形


第(2)小問,就要運用相關點法求體積了。點N是PC中點,那麼點N到平面BCM(ABCD)的距離是點P到平面BCM(ABCD)的一半,即PA的一半。又因為同底,所以V N-BCM=1/2V P-BCM


總結:

1.證明線線平行又有兩種基本思路,一是中位線,二是平行四邊形

2.當題目中出現中點等信息時,考慮用相關點法,轉化為大三稜錐的體積

相關焦點

  • 用公式法求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是立體幾何的重要內容之一,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是高考常考的熱點.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主要有:基本幾何體的體積公式法
  • 高中立體幾何---巧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三個方法
    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是立體幾何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考的熱點問題之一。由於在解決具體問題中所遇到的幾何體不一定都是我們已經掌握的柱體、錐體、臺體、球體等簡單的幾何體,有時給出的已知條件也不是很直觀的,有時要求體積與三視圖、直觀圖等知識相交匯,這就需要我們能根據題設條件選擇適當方法,現簡述探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三種方法,希望同學們面對體積問題能做到有的放矢,探求自如。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求幾何體體積與表面積命題分析和解題模板
    立體幾何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一般是兩道小題,一道大題.小題常以三視圖和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尤其是球)為載體,求解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考查考生的直觀想像能力與數學運算能力。⑦用公式或定理,利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或勾股定理,求相應的幾何度量(如稜長、高等)。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積公式等求面積,並代入相應的柱體、錐體、球體的表面積或體積公式,從而求得幾何體的表面積或體積.
  • 文科立體幾何求體積題目中常用的轉化法
    在使用全國卷的省份中文科數學立體幾何大題第二問一般是考查與體積相關的問題,有關體積的求法常用的思路有以下三種:1.選擇適合的面做底,合適的線段作高直接求出體積,或者通過輔助線作出所需的高線,求出所需的長度
  • 「割補法」,巧解幾何體的計算問題
    (同步自公眾號的《第10講 基礎應用之「常見空間幾何體計算」》)1.基本問題說明 (本文屬必修2)常見的(特殊)幾何體,包括多面體(稜柱/錐/臺)和旋轉體(圓柱/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是立體幾何經常出現在題目中的一個基本問題
  • 【高中數學的「術」與「道」】之兩大類三稜錐體積的求法
    不知道上次圖文中給出的那個求體積的題目看懂了沒有,關於高考中立體幾何大題求體積的問題一般出現在文科中,但是理科在前面的小題也可能會出現
  • 空間向量在立體幾何中的應用(理)(下)
    【評述】對於容易建立坐標系的線面平行問題的向量解法,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然後證明法向量與直線的方向向量垂直即可.對於探究性問題,通常先假設結論成立,設出相關點的坐標,利用相關知識,列出關於坐標的方程,若方程有解,則存在,否則不存在.設點的坐標時,利用點在某線段上,設出點分線段所成的比,用比表示坐標可以減少未知量
  • 立體幾何的基本技巧—「截」「展」「拆」「拼」
    在高考中,立體幾何問題常常結合最值問題一塊考察,容易出現在立體幾何的內接或內切幾何體,常用的立體幾何的基本技巧—「截」「展」「拆」「拼」。對於圓錐和球和多面體的截面,注意一般過球心,過旋轉軸,過「切」「節」點。2.「展」指的是側面和某些面的展開圖,在有關沿表面的最短路徑問題中,就是求側面或某些面的展開圖上兩點間的距離,注意展開方式不唯一。3.
  • 多面體體積求法
    多面體體積求法       多面體求體積關鍵在於我們要找到方便求解的體高,也就是找到一個頂點到對應底面垂線段的長度。體高根據不同條件,根據求體高方法可分為:(1)平行法,通過找到和底面垂直線的平行線找到體高;(2)轉換頂點與底面找到合適體高;(3)把一個幾何體拆分成幾個幾何體分別求體積;(4)把一個不規則幾何體變成幾個規則體的體積差;直接能夠求得體高的多面體,在此不討論。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命題分析與趨勢研究
    (2)題量、分值相當,文、理科差異縮小統計表明,近三年高考的18份數學試卷中的立體幾何試題的題量和分值差異不大,各卷題量基本按照「兩小一大」(兩道選擇題或填空題、一道解答題,22分)或者「一小一大」(一道選擇題或填空題、一道解答題,17分)布局,其中只有2019年全國一卷文、理科的分值為17分其餘16套試卷的分值均為22分.基於《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
  • 各類幾何體的體積與表面積的計算問題
    >3.必記結論(1)一個組合體的體積等於它的各部分體積之和或差;(2)等底面面積且等高的兩個同類幾何體的體積相等.求柱體、錐體、臺體體積的一般方法有:(1)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可直接用公式求解的柱體、錐體或臺體,則可直接利用公式進行求解.(2)若所給定的幾何體的體積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則常用等體積法、割補法等方法進行求解.
  • 高考數學立體幾何知識點總結
    高考立體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道(選擇、填空題3道, 解答題1道),共計總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識點在20個以內。選擇填空題考核立幾中的計算型問題,而解答題著重考查立幾中的邏輯推理型問題,當然,二者均應以正確的空間想像為前提。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幾何考題正朝著「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計算」的發展。
  • 第一節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第二課時 幾何體中的點線面) 教師
    【強基固本  贏在中考】     第一節   生活中的立體圖形(第二課時  幾何體中的點線面)【學習目標】通過實例,進一步認識幾何體中的點、線、面,初步感受點、線、面之間的關係.【重點】認識點、線、面,初步感受點、線、面的關係.
  • 2020高考數學立體幾何最全知識點總結,今年就考這些!
    高考立體幾何試題一般共有4道(選擇、填空題3道, 解答題1道),共計總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識點在20個以內。選擇填空題考核立幾中的計算型問題,而解答題著重考查立幾中的邏輯推理型問題,當然,二者均應以正確的空間想像為前提。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的進一步實施,立體幾何考題正朝著「多一點思考,少一點計算」的發展。
  • 數學立體幾何解題技巧
    (3)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題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在證明線線垂直時應優先考慮。  2空間角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主要步驟:一作、二證、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證、二算。  3空間距離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1)求點到直線的距離:  經常應用三垂線定理作出點到直線的垂線,然後在相關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藉助於面積相等求出點到直線的距離。  (2)求兩條異面直線間距離:  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線,然後求其公垂線段的長。
  • 高中數學:立體幾何解題技巧
    ⑵利用題設條件的性質適當添加輔助線(或面)是解題的常用方法之一。  ⑶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題中使用的頻率最高,在證明線線垂直時應優先考慮。2.空間角的計算方法與技巧  主要步驟:一作、二證、三算;若用向量,那就是一證、二算。
  • 高中立體幾何解題技巧,好用,轉走!
    (1)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平移法:補形法:向量法: (2)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 作出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關鍵是作垂線,找射影轉化到同一三角形中計算,或用向量計算。 用公式計算。
  • 高考數學平面向量和立體幾何學什麼?考什麼?
    第04課平面向量加減法三角形法則研究三角形外心垂心所成向量的重點例題.第05課利用方程思想與平面幾何解決共線向量定理中向量拆分難題.第06課利用共線向量定理判斷三點共線及求參數取值並判斷同向與反向.第07課共線向量定理三點共線的兩大思路及相關例題.第08課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考點解析.
  • 立體幾何圖形求表面積問題
    立體幾何圖形求表面積問題幾何體的表面積問題可以轉化為從不同方向看物體的形狀圖問題,但是注意有些特殊面被遮擋但依然存在的特殊情況存在。1.如圖,該幾何體是由14塊稜長為1cm的小正方體堆積而成的,求它的表面積(含底面)。分析:求幾何體的表面積,即求幾何體面的個數(小正方形的個數)。根據三個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可知小正方形個數是6×2+6×2+9×2=42(個),所以表面積是42×1=42cm2。
  • 【高中數學必修2研讀】之「第一章:空間幾何體」
    ;總結三視圖與直觀圖是密切相關的,可由其一得另外一個;6)引導學生思考中心投影下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畫法,並給出「實例(正方體)」引導學生思考兩種投影方式下直觀圖的聯繫與區別;7)設置「探究」從獎盃的三視圖還原幾何結構,並畫出直觀圖;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三視圖與直觀圖各自的特點,及其關係;8)課後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