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更難,對安全的要求更高!
本文約1700字 閱讀預計需要4分鐘
近日,C-IASI發布了關於《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徵求意見的通知。
與2017版規程相比,2020版預計將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車外行人安全指數和車輛輔助安全指數四個維度,調整、新增測評環節。接下來,艾迪哥將針對這四個維度的變化來進行解讀。
01
豐富測評方式 測出「修得起」的車
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 2020版更新細則:
1.2020版將2017版保險槓低速碰撞的監測項變為正式測試項,增加保險槓靜態試驗工況和保險槓全寬動態工況。
2. 增加評價維度,由耐撞性、維修經濟性擴展為結構耐撞性、可維修性、維修經濟性、碰撞兼容性評價。
從測試環節來說,2020版規程主要在於豐富了測評維度,進一步地模擬了日常街頭碰撞這一用車環境,更符合日常用車的實際情況。從測試評價來說,2020版的更新一方面不僅讓「受碰撞的車輛恢復到正常狀態所需的經濟成本」的計算更精準和科學,同時也不再局限於可維修性,而是對車身設計提出要求,不僅需要提升自身的防撞性,還要考慮對對方車輛的攻擊性。
簡而言之,車身設計是否合理,維修經濟性是否合理,這是新的測評工作將要驗證的。
02
評價難度再提升 要拿優秀更難了
車內乘員安全指數 2020版更新細則:
1.正面25%偏置碰撞
1)新增乘員側正面 25%偏置(又稱右側小偏置)碰撞,並列為選做項(需參考C-IASI後續發布的 2020版管理辦法)。
2)新增後排女性假人(作為監測項,僅採集數據)。
2.車頂強度,調整載荷質量比評價維度,獲得一般評級的限值從2.50調整到3.00,獲得良好評級的限值從3.25調整到3.50,優秀、較差的評級限值無變化。
3.車內乘員總體評價,總體評價標準提升,獲得優秀的要求最低需保證子項目三優一良,獲得良好的要求提升正面25%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為雙良好或一項優秀一項一般,獲得一般的要求提升正面25%偏置碰撞和側面碰撞為雙一般或一項良好一項一般。
在2020年的規程中,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乘員側小偏置碰撞。為了提升25%偏置碰撞中的安全性,車企通常會對此進行針對性升級,然而由於副駕駛不在測評範圍內,副駕駛往往不會得到相應的加強。因此,對主副駕駛都進行測評,有利於促進主副駕安全性一致。IIHS 2018年才將乘員側的測試列入正式項目,考慮到車型開發周期等情況,目前該環節的測評為可選項。此外,2020版規程中測評環節和評價標準的難度有小幅度提升,這將對2020年測評車型提出更高的要求。
03
綜合國內外道路研究,聚焦行人主要傷害點
車外行人安全指數 2020版更新細則:
將上腿型試驗由監測項調整為評價項,進一步加強車輛對人體骨盆部分的考核,從而更加全面地評估測試車輛對車外行人各部位的保護能力。
在行人安全方面,2020年主要增加了上腿型試驗,加強了對人體骨盆部分防護的考核。在中國道路交通環境中,人車混行十分常見,加之複雜的路況和薄弱的交通法規意識,這也就導致了涉及行人的交通事故高發。從國際車輛行人保護安全性能的測試評價規範以及中國道路安全發展現狀實際來看,事故中的傷害主要集中在人體小腿、大腿和頭部等,2020版規程的更新將主要集中於上述的重點傷害部分,促進車企進行針對性提升。
04
豐富ADAS測評,關注道路弱勢群體
車輛輔助安全指數 2020年版更新細則:
1.新增自動緊急制動(AEB)車對行人與騎行者(AEB-VRU)、車道輔助(LSS)、整車前大燈測試(Head Lamp)及附加項目緊急救援服務系統(E-call),共計四大系統。
2.評價辦法調整為「測評得分+全系標配加分」,計算綜合得分率。
在目前市場中,ADAS駕駛輔助不僅大規模應用,也成為了提升駕駛安全性的一項重要技術應用。在2020年版更新中,主要對主動安全部分進行測評,整車前大燈測試針對國內夜間能見度,自動緊急制動針對國內高發的行人事故,更符合國內道路交通特色工況和中國駕駛員行為。從評價方法的調整來看,2020版規程的更新不僅測評車型是否配備輔助配置,同時也測評駕駛輔助的表現水平。
目前,C-IASI正在就《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規程(2020版)》向相關單位及專家徵求意見,在完成意見徵求工作後向社會正式發布,並且將會根據新版規程展開更全面的汽車安全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