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遠比你想像中複雜,別讓這些誤區耽誤了娃兒

2020-12-23 騰訊網

新生兒黃疸是小寶寶出生後的常見症狀,寶寶變成了「小黃人」,全家著急又上火,如何判斷是否需要治療?要不要去醫院?要不要斷母乳?所有疑問接踵而來,如何判斷呢?

一、新生兒為什麼會出現黃疸?

1. 首先,黃疸是一種症狀,並不是一種疾病,是新生兒中較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2. 新生兒黃疸的主要原因是胎兒在母體內是一個「相對缺氧」的狀態,所以紅細胞數量要比成人多很多。在出生後,這些過多的紅細胞在短期內會大量破壞,從而使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新生兒肝臟功能還不成熟,膽紅素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膽紅素是橙黃色的,所以在皮膚和黏膜上呈現出黃色,這就是黃疸。

二、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別

1. 生理性黃疸是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

2. 若出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3. 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病理性黃疸需要找出病症,對症治療。

三、生理性黃疸為什麼不需要治療?

1. 理論上來說,隨著新生兒的逐漸長大,肝臟功能逐漸發育完全,這些積蓄的膽紅素會逐漸全部排出,這就也是為什麼生理性黃疸不需要幹預就可以自動消失的原因。

2. 新生兒黃疸的發生率,早產兒明顯大於足月兒,是因為早產兒的肝臟代謝功能還未發育成熟,所以相較足月兒黃疸的發生率和症狀都較為明顯。

四、病理性黃疸的危害有哪些?

1. 膽紅素具有神經毒性,如果膽紅素升得過高,會透過血腦屏障,引發腦部神經功能障礙,包括膽紅素腦病和核黃疸。由於神經系統損害是永久的,不可逆,所以預防膽紅素升高是關鍵。要讓醫生查出引發黃疸的病症,及時對症治療。

2. 常見導致病理性黃疸的病因包括:

新生兒溶血:如母嬰血型不配,生成時擠壓傷等

肝臟結合膽紅素能力下降:如Gilbert症候群,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

膽紅素排洩減少:如膽道異常,囊性纖維化等。

3. 對於病理性黃疸的成因非常多且複雜,這裡我們就不詳細說明了,總之如果嬰兒出現了黃疸長時間不退並伴有吃奶不好、體重不增、大便色白等症狀。這些表現都提示孩子有可能患有其他導致黃疸的疾病,需要就醫檢查。

4. 如果孩子出現了拒奶、反應差、嗜睡、尖叫、抽搐、發熱等情況。這些症狀往往是膽紅素腦病或者其他嚴重疾病的表現,需要立即就醫,不可延誤。

五、母乳性黃疸需要暫停哺乳嗎?

與母乳相關的黃疸分兩種,一種是母乳餵養性黃疸,通常由於早期餵養不足,導致新生兒腸蠕動不足,胎便排出不及時,從而造成膽紅素排出延遲產生黃疸。這種情況的黃疸常與生理性黃疸重合,只需增加餵養量,然新生兒多吃母乳或添加配方奶,保證足夠的奶量即可。

另一種叫母乳性黃疸,一般在出生一周後出現,持續時間較長,有的甚至要2-3個月才會完全消退,暫停母乳2-3天可以觀察到明顯的黃疸減輕,但因其具體發生機制還不明確,所以母乳性黃疸只能由醫生通過綜合因素分析診斷。

關於母乳性黃疸要不要暫停母乳,應該根據新生兒血清總膽紅素來判定,通常的血清總膽紅素TSB>257μmol/L(15mg/dl)時可暫停母乳3天,改人工餵養,但要注意暫停母乳期間寶媽還是要定期用吸奶器吸奶,以免奶量減少。

很多新生兒停3天母乳後膽紅素明顯下降,恢復母乳後又會上升,但反彈後的膽紅素往往會比停母乳之前要低一些,所以也不需要再次停母乳。

六、關於黃疸治療的一些誤區

1. 可以自己在家照藍光燈嗎?

當然不可以!!!首先,網購的藍光燈等未必符合醫療標準,安全性上沒有保證。其次,藍光一定要在醫院由專業人員的監控下使用,避免出現風險和副作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是很難處理突發狀況的。未經醫生檢查隨便使用各種方式退黃,很容易掩蓋寶寶病情的觀察,耽誤診斷和治療。所以一切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要擅自亂用。

2. 多曬太陽真的可以減輕黃疸嗎?

曬太陽本身確實有一定的退黃作用,因為太陽光中含有藍光和綠光的成分,而照藍光就是退黃最有效的方法。然而這是在光照充足且照射時間足夠長的情況下才有作用,而將新生兒的皮膚直接暴露於日光下存在曬傷的風險,紫外線也會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對嬰兒眼睛也會造成傷害,所以綜合評價的話,曬太陽是一種效率低且不安全的退黃方式,不建議提倡。

3. 喝葡萄糖水是否真的有效?

坊間流傳「喝糖水退黃」,事實上,葡萄糖水對黃疸非但沒有任何幫助,還會造成吃奶減少,排便減少,反而不利用退黃。而且葡萄糖是單糖,吸收很快,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影響孩子味覺等問題。

4. 茵梔黃口服液千萬不要再喝了

口服茵梔黃的退黃原理其實與瀉藥類似,讓孩子多排便,將多餘的膽紅素排出體外。所以新生兒服用茵梔黃口服液後通常有腹瀉、嘔吐、腸胃功能紊亂等問題,嬰兒的皮膚嬌嫩,總是腹瀉還會損傷小屁屁,得不償失。

5. 益生菌對黃疸無效

益生菌雖然有「調理腸道」的作用,不過現在並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口服益生菌對新生兒黃疸有用,雖然促進排便可以加快膽紅素排出,但新生兒每天排便次數本身就很多,再吃益生菌其實也沒什麼用不是嗎?

6. 母乳性黃疸能不能打疫苗?

對於單純母乳性黃疸的孩子,只要情況良好,沒有其他嚴重的併發症是不影響預防接種的。但目前大多數社區的疫苗接種點對膽紅素數值都有嚴格要求,超過數值就不給接種,所以可以和醫生溝通,看是否需要治療或者延長接種時間。必要時也可以暫停母乳3天,讓孩子的黃疸先降下來再接種。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怎麼退?這些誤區要避開,別讓孩子白遭罪
    新生兒黃疸是大多數的新手父母遇到的第一個難題,面對眼前的「小黃人」,家人都是心急如焚。而在民間流傳著很多治療黃疸的方法,這些父母恨不得所有的方法都能試一遍。可是這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方法,不光治不好黃疸,還可能會耽誤病情,千萬不要盲目使用。常見的這四個治療黃疸的誤區,家長千萬別中招。
  • 新生兒黃疸病因治療與誤區
    導語:新生兒黃疸病因和危害媽媽們都應該事先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療與護理寶寶,同時也應該避免進入治療誤區、輕信民間謠傳。但當寶寶出生後,肝臟功能還不成熟,體內的紅細胞卻破壞多,每天生成的膽紅素又遠高於成人,所以,寶寶就沒有能力處理那麼多膽紅素,再加上又失去了母親的幫助,那麼,這些大量產生的膽紅素就會在短時間內蓄積形成一個高峰,於是出現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黃疸對寶寶有傷害嗎?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程度都不太重,也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
  • 新生兒黃疸,跟孕期飲食有關嗎?或許你需要這5個關於黃疸的誤區
    每天閨蜜都需要把奶吸出來,要她老公把這些「糧食」送到醫院給寶寶吃,可能寶寶要在醫院呆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會有黃疸問題,如果黃疸嚴重還需要住院進行觀察和治療,其實很多媽媽都會像我閨蜜一樣,如果孩子有了黃疸,她們會一直進行反思,是不是在孕期的飲食出現了問題,從而陷入焦慮中。
  • 新生兒黃疸,藍光到底照還是不照?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現象,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多數家長對新生兒黃疸有所了解,但是仍然存在不少認識誤區。 在臨床上,因為這些認識誤區,導致病理性黃疸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進而導致膽紅素腦病以及腦癱等一系列後遺症的病例仍不少見,耽誤了寶寶的一生。
  • 關於新生兒黃疸的3大誤區,希望你沒中招
    十個寶寶九個黃疸,因為黃疸幾乎是每一個寶寶都要經歷的一道坎。但是寶媽們還是對黃疸存在著一些誤區的,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各位寶媽們對新生兒黃疸的三大誤區吧!首先第一個誤區就是,有的家長認為寶寶的黃疸是因為媽媽在懷孕時吃了什麼不該吃的東西,所以才會讓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並不是這樣的,之前閨蜜向我訴苦到,她的婆婆總是埋怨她在懷孕的時侯沒有忌口,亂吃一些有顏色的東西最後才導致寶寶出生後黃疸很嚴重,我聽完之後真的是哭笑不得,如果按照閨蜜婆婆的邏輯,那是不是吃了綠色蔬菜的寶寶出生後就會變成綠色的寶寶了,其實引起寶寶黃疸真正的原因是人體血液中的一種名叫總膽紅素的東西超過了一定的數值
  • 關於新生兒黃疸,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兒黃疸。相信大部分寶媽在寶寶剛出生時都遇到過寶寶黃疸高,很多寶媽一聽說孩子有黃疸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腦子裡會出現N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黃疸啊?這可怎麼辦呀?怎麼幫寶寶退黃疸?我家寶寶黃疸怎麼還不退呀!這是什麼情況呀?嚴不嚴重啊?
  • 新生兒黃疸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
    新生兒黃疸症狀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 新生兒黃疸怎麼退?2大誤區坑了多少媽!
    新生兒黃疸怎麼退?2大誤區坑了多少媽! 別再抱去曬太陽
  • 對於寶寶的黃疸治療的幾個誤區,要多注意
    關於治療黃疸的一些誤區,新手媽媽們要多注意。黃疸他分的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對新生兒寶寶的黃疸他是會出現的比較早。正常生理性黃疸一般是在寶寶生後兩天到三天才開始出現。病理性黃疸一般是寶寶二十四小時之內它就出現了。
  • 新生兒黃疸怎麼治_新生兒-尋醫問藥母嬰頻道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正在不斷的提高,所以,這需要一些準媽媽進行關注,並且注意孩子的一些身體健康及時的進行預防,以免因為這種現象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也應該通過方法及時的進行診治,那麼,新生兒黃疸怎麼治?茵梔黃口服液退新生兒黃疸,沒有科學根據!
  • 新生兒為何有黃疸?新手爸媽該如何面對?!
    答疑一:新生兒為什麼會黃疸呢?新生兒發生黃疸的原因是因為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身體的調節系統還不完善,過高的血色素會在出生後短短幾天迅速下降,引起肝臟的負擔增大而來不及處理,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出現以全身皮膚甚至眼白髮黃。答疑二:新生兒黃疸需要治療嗎?
  • 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什麼方法可縮短黃疸的時間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的家長對新生兒黃疸的問題有所疑問,有些家長表示自家孩子的黃疸很快就消退了,而有的家長確表示,本以為黃疸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沒想到卻久不消退,最後只能去醫院進行治療。帶著這些疑問,小編最近去採訪了中山市博愛醫院的兒科醫生,希望對以上問題能夠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解答。  在受訪過程中,該名醫生表示,大多數新生兒黃疸是生理性的、母乳性的,家長自行調整即可痊癒。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新生兒黃疸的觀察和護理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
  • 關於新生兒的黃疸,你的處理方式可能錯了
    有一天粉絲在群內問我她的孩子黃疸入腦了,現在怎麼辦?我就問之前是怎麼處理的,她說孩子出生時有黃疸了,醫生讓照藍光,但是家裡人都不同意,因為看到很多孩子都有黃疸,別人都沒有照,都會自己消。家婆還聽別人說要喝糖水,給孩子用一些草藥水來煮。就自己在家折騰。
  • 新生兒黃疸別大意
    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是指在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使得膽紅素在體內積聚,從而使血液中膽紅素水平升高。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指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一般不超過兩周。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可延遲到3-4周消失。黃疸部位局限於面頸部,也可波及軀幹,呈淺黃色,但新生兒情況好,無其他特殊症狀。
  • 讓新手爸媽緊張不已的新生兒黃疸,究竟多嚴重?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neonatal jaundice),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約5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可出現不同程度黃疸。
  • 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黃疸寶寶怎樣護理
    新生兒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有的是很好解決的,有的讓廣大的家長朋友很煩心,那麼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是什麼呢?黃疸寶寶怎樣護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的原因1、膽紅素生成多紅細胞破壞多:胎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紅細胞代償性增多,但壽命短,出生後血氧含量增高,過多的紅細胞被迅速破壞。血紅素加氧酶含量高:在生後7天內含量高,產生膽紅素的潛力大。
  • 新生兒黃疸愈演愈烈,新手爸媽如何治療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指剛出生的寶寶,出現皮膚泛黃的現象,它是新生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現象。它是寶寶出生後,紅細胞,代謝破壞的一種表現。幾乎每個寶寶都會出現黃疸,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它又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下面一起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
  • 新生兒黃疸知識大全,新手爸媽快收藏!
    得了黃疸該怎麼辦?家裡老人都說黃疸沒事的,黃連水,曬曬太陽就會好的,到底要不要緊?什麼時候需要去就醫?在家又該如何護理?一、什麼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指會經歷一個皮膚肉眼可見的黃染過程,新生兒黃疸多由未結合膽紅素升高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