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聯網黃志如:教育信息化4.0時代

2020-12-14 中國教育裝備網

  由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主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商務委員會共同承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協辦的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於2020年10月23至25日在中國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

  教裝展展出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等各教育階段所需的產品,為參展企業提供收集信息、洽談貿易、交流技術、拓展市場等多項服務,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企業家提供相互學習、增進友誼、合作交流的機會。

  中國教育裝備網作為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的官方網絡媒體,積極關注本次展會。藉此之際,本站記者對深圳市育聯網職業教育發展有限公司CEO黃志如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訪問。

  採訪中,黃總告訴記者,教育信息化1.0和2.0時代,是任何一個國家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經階段,在不斷的創探索和尋找一個能夠幫到學校改善管理的現狀,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和促進我們學生成長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但是最終的效果確實是跟理想有一定的差距。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黃總覺得要從多個方面去進行分析。第一,是基於我國的教育體制和決策模式,是根據國家的文件和政策進行相應的探索,往往就缺乏了對於整個教育行業全維度的考量和規劃,所以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是零零星星的點組成的。第二,是跟我們的認知水平沒有經過系統化的學習和訓練,也沒有成型的經驗可借鑑,最後也導致了應用的結果也是零散。第三,就是缺乏有效的這樣的一個激勵機制,沒有對教師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和素質進行行之有效的訓練,沒有強制性的措施,沒有信息化的應用水平的進行考核和獎勵等,最後導致了整個中國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大於產出,收效甚微。

  如果要改變這個問題,還是得需要從意識層面著手。首先高層決策者要對教育信息化有一個全局的認識,教育信息化的本質不只是簡單的工具應用,也不只是兩個硬體設備的改造,而是需要從人員需要通觀全局,從信息化素養,信息化意識,信息化應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到信息化戰略和組織保障,以及信息化的流程管理等進行統籌的規劃設計,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和高度來看待學校的管理,站在學校的維度去看待部門的管理,站在部門的角度去看待每一個班級的管理。只有視野能變得更加的立體和豐富,你才能跳出我們現有的經驗主義模式,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面去解決當前的問題。

  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以及對於其他行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的引進,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主動去學習和適應,將所有的外部資源和方式方法,結合現有的管理進行一個融合改造,才能前瞻性地解決現在所面臨的一些教育管理的問題。

  國家的教育信息化1.0時代把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跟我們的教育結合起來,白板改成了互動tv,做了語音教室、智能教室、同步課堂等一大批硬體工程,但沒有效果,最後達到的目標和結果就只是三通兩平臺。教育信息化2.0時代,就是盤活1.0所投入的這些資源,實際的狀況,人臉識別一卡通、安防系統、閱卷系統、考勤系統、評課系統,還有其他的資產管理系統等。學校需要哪方面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就上這樣的一個系統,感覺是用起來了,最後的結果卻發現不同的數據的沉澱在不同的應用系統裡邊,很多的數據最終沒有辦法去把它理順。例如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學校使用了釘釘、騰訊,還有問卷星等系統,填報很簡單,可能幾分鐘就可以完成問卷調查,卻要花5個小時去進行數據的統計,這個效率和結果是大打折扣的。

  所以教育信息化應該借鑑其他行業的成功經驗,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的引入外資,一方面把國外的資金引進來,發展製造行業,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了西方企業的治理模式和管理經驗,也學習了西方關於ERPCRMo a e hr這種管理軟體對於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提升作用。在如今的製造行業企業的組織模式裡,越來越崇尚扁平化的管理和去中心化,像區塊鏈一樣,每一個人都應該成為中心。

  中國的教育領域雖然跟過去比已經有很大的改變,但目前還是處於一種比較封閉的狀態,整個中國教育管理模式還是在國家政策的主導下,是一種相對集權式的職能管理模式,行政集權的管理模式,整體的教育管理是缺乏動力的,跟世界經濟發展態勢是有一點點脫節的,比起製造行業、商業、地產業、物流業、服務業、零售業要落後至少二三十年。眾所周知工業已經從1.0進化到4.0時代,大規模個性化製造和量身定製。而之前3.0和2.0,我們是大規模的批量化標準生產。實際上目前我們的教育信息化2.0時代也是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結果就是一個系統a學校能用卻不適用於b學校。而教育信息化最理想的狀態,我認為跟工業4.0是不謀而合的,應該摒棄大規模的批量化生產,深刻去解讀這個行業的規律,去解析教育的本質和學校管理的特點,把所有具有共性的東西進行高度提煉,來實行教職工、學生、人力資源以及行政財務等各個方面的管理。最終實現最核心的業務——教書育人。

  育聯網提出來教育信息化4.0時代,是根據所有行業發展的特色和規律,基於一對一的定製化的服務、SaaS系統的必然趨勢,通過CRM專業服務來滿足不同行業進行的一個定製,在共性上實現個性需求,在個性上能有共同的共性,作為底層的數據架構做支撐。教育信息化4.0時代應該是去引領和定義一個時代,把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通過我們的努力去給時代類賦予新的含義,創立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育信息化運營體系,推動整個中國教育信息化的升級和迭代。

  3.0是一個數字經濟時代。學生的學習數據、行為數據、思想數據、心態的數據、生理數據、學校的管理數據、學生和老師的數據,家庭的溝通互動數據,這些數據會成為我們3.0時代的一個顯著特徵,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數據的大規模集聚的時代。教育信息化4.0也會基於我們之前所產生的3.0時代的數據,那麼也是大規模個性化定製的智能時代。我們之所以提出直接進入4.0時代,人類很多時候都是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通過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造性的勞動去創造未來一切的未知的可能,這也是4.0時代的一個偉大創造,它更具有歷史性的使命的意義,它可以引領我們利用3.0時代的數據,更好的服務我們,提供一個計算的分析方向和規則。

  而要成功的實現跨越,就需要深度地去理解教育這個行業,對學校的業務能夠進行深入的解讀,對管理流程進行跨界整合,對運營標準深蘊於心,了解每一個學校的特殊條件和特殊目標。在充分的溝通的基礎上,我相信從2.0時代直接進入4.0時代,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可以為企業贏得更多的時間,讓學校能夠佔領先機,更快的用更好的科學系統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幫助學校的管理提高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要做教育大數據,首先就需要有大數據本身的數據基礎,也就是數據來源。而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在學習最後的一個成績分數,也在他學習過程的表現。類似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思維模式以及類品德修養等該怎麼去預見,它到底被培育到一個什麼樣的階段和狀態,這些數據才是我們教育大數據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這些數據從何而來?如果沒有對於每一個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所需要的各個維度數據及時全面的收集,以及教育工作主體——我們的老師,他的工作、心態、他教書育人的專業水準等各個方面全維度的評價和記錄等,教育大數據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所以說,現在很多城市做的教育大數據,只是做了個表面。而對於學校人數、學校分布區域的簡單統計,真正涉及到教育的核心教書育人以及教育的輔助功能,應該如何去採集、篩選、分類、歸納,如何按照一定的規律規則進行計算,才是我們教育大數據所需要的最基礎數據源。

相關焦點

  • 育聯網智慧教育4.0助力未來學校的構建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教育系統與全球經濟社會的現實需求越來越脫節,需要一個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培養符合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2020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在報告中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對新經濟中的教育進行了顛覆性重新定義。育聯網率先提出教育信息化4.0概念,育聯網強調「4.0一定是未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也是整個Saas軟體發展的必然趨勢。」
  • 教育信息化4.0時代的新徵程!
    「十二五」以來,以「三通兩平臺」為標誌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在發展中也出現了不少新的問題和困難,如孤立分散的教學資源信息壁壘高、不成體系,信息化教學活動形式單一、教學模式不足,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流於形式、未形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教學常態,教學行為數據粗放式管理、教育管理與決策缺少有效支撐等問題。
  • 育聯網助力粵西教育系統升級 與封開展開教育信息化交流研討
    為促進封開與深圳兩地的教育交流與發展,深入山區傳播管理理念,推動粵西地區教育信息化升級。8月2日,深圳育聯網董事長肖武、CEO黃志如博士等一行人組成的育聯網教育信息化代表團來到肇慶市封開縣,出席了在封開縣縣委辦公大樓會議室召開的「封開教育信息化交流會」。
  •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 教育信息化2.0領跑者
    隨著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戰略的實施,智慧校園建設已逐步成為學校的基礎建設項目,更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優質教育資源的嚴重缺乏,迫切需求市場中出現一種可以讓各學校直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的平臺;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進步,讓集教育管理、家校互動、教育資源共享為一體的智慧化校園信息系統成為一種可能。
  • 訪談|育聯網黃志如:智慧教育這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日前,由育聯網Educiot和終身素養教育平臺聯合推出的「【洞察 · 升級 :教育信息化4.0智慧與力量】系列訪談」中,教育信息化專家黃志如博士接受了專訪,對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目標進行了解讀和展望。
  • 智慧教育大講堂《預見 • 遇見》
    在近期深圳舉辦的智慧教育大課堂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從行業規律,行業發展對教育信息化4.0做了全面的解析與分享。本期特分享給大家,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前往育聯網公眾號。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們,歡迎來到育聯網智慧教育大講堂。
  • 學校管理專家:育聯網SOM智慧教育系統
    借鑑企業管理經驗,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成為當今教育管理的重要議題。管理的精要在於管理人性,讓每個人都能充分發揮積極性、創造性,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在精細化管理成為學校發展趨勢的今天,育聯網SOM學校智慧管理系統以其剛需、高頻、便利、透明、全面的特點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管理的痛點,從而被譽為「學校管理專家」。
  • 社交用微信,工作用育聯網:SOM系統極簡實施流程曝光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以下簡稱SOM系統)是一個讓學校從海量數據向智能管理升級的信息化4.0系統。這個系統以系統管理理論為依據,借鑑企業管理經驗,為精細化管理在學校的實施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包括管理模式、組織架構、工作流程的梳理,以及師生評價標準的制定等,將教育界說了多年的精益治校真正落到實處。用育聯網SOM系統能夠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 教育信息化2.0究竟該怎麼落地?
    我們的老師們應該怎樣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方式、教學的平臺,贏得學生的喜愛,同時擁抱時代、擁抱未來,也給自己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會?教育信息化1.0可以是一個粗放發展的時代,各種軟硬體層出不窮,造成了資源浪費。在經歷過1.0時代的陣痛,教育信息化2.0時代更加規範。
  • 教育信息化與家校共育融合,欽家智能校服平臺助力學校新樣態打造
    ……一場教育信息化主題研討會,充分展示國內許多學校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並以實際行動加快校園信息化步伐。7月4日,由校長會、企業微信、騰訊教育聯合主辦的「構建家校溝通渠道,探索未來教育新模式」教育信息化主題研討會,在上海順利舉行。欽家智能校服安全平臺受邀參與此次會議,與現場眾多專家、名校長、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分享。
  • 工業革命4.0時代下,智慧教育如何拉開發展新格局
    在工業4.0時代,集成、智能、創新、融合等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詞,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大數據、區塊鏈、3D列印等信息技術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關鍵力量。(二)工業4.0時代教育變革的趨勢和走向在討論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教育變革的趨勢和走向之前,有必要重新回顧教育的發展歷程。
  • 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
    育聯網SOM學校運營管理智慧系統,通過建立大數據標準與服務規範,實現IOS、Android、Web、PC、TV、物聯設備等多種終端的數據採集與融合,通過統一身份認證、統一平臺權限配置、統一服務中心流程引擎、統一物聯接入平臺等服務支持,實現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智慧校園、智慧管理、智慧運營、智慧決策的一體化,幫助學校實現精益治校。
  • 教聯網時代的生命教育:智能與生命的雙和諧
    教聯網時代學生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異化主要包括生命關係的冷漠化、生命精力的分散化、生命素質的失衡化以及生命價值的混亂化。教聯網時代生命教育的價值追求在於促進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素養的均衡發展,推動科技教育與人本教育的齊頭並進,關注科技革命與生命進化的相輔相成。
  • 教聯網時代的生命教育:智能與生命的雙和諧
    教聯網時代學生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異化主要包括生命關係的冷漠化、生命精力的分散化、生命素質的失衡化以及生命價值的混亂化。教聯網時代生命教育的價值追求在於促進學生信息素養與創新素養的均衡發展,推動科技教育與人本教育的齊頭並進,關注科技革命與生命進化的相輔相成。
  • 工業4.0的時代的營銷思路是什麼?
    全球經濟和科技新時代的跨越式發展,將以更快的速度淘汰那些不願改變、不懂如何改變或改變緩慢的企業。當全世界幾乎把目光都放在工業4.0的升級換代中時,工業4.0簇擁著全球化經濟體已呼嘯而來,技術被不斷創新、行業被不斷細分、產業鏈被不斷解構,市場和環境每天都高速更迭,企業面臨的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糟糕的時代!
  • 後疫情時代,盟託育開啟課後託管機構信息化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經濟發展不均衡導致了現代教育面臨著教學資源高度集中、師資缺乏、教學方式枯燥單一等一系列問題。託管機構在解決家長接送難問題的同時,其專業高效的作業輔導也成為了K12教育的重要補充。託管機構想要謀求發展,不被時代所淘汰,就需要緊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將信息化管理植入其中。
  • 工業4.0時代下工業自動化控制的未來發展前景
    在18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英國的工業革命的興起,一種新的動力機器--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1760-1860年工業1.0時代,主要標誌是水力和蒸汽機,實現了機械化;1861年-1950年工業2.0時代,主要標誌是電力和電動機,實現了電氣化;1951-2010年這段時間工業3.0時代,主要標誌是電子和計算機,實現了自動化;而如今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標誌著我們已經進入了工業4.0時代,自動化技術在國內的蓬勃發展。
  • 學聯網以產品和服務推動孟加拉教育信息化普及發展
    就在這片充滿人文風情又延承了傳統習俗的「水澤之鄉」裡,一場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正在開啟。學聯網作為全球引領的智慧教育全場景解決方案提供商,從孟加拉教育變革之初就開始關注信息化在當地教育產業中的應用模式及可行性策略,經過多年深耕市場、調研用戶,終於用產品和服務敲開了這個質樸民族的大門。
  • @校長:抓主要矛盾,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已成了大勢所趨,但是學校需要什麼樣的信息系統,仍然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謎題。有的學校投入幾百萬研發排課系統,只供教務處一年做兩次排課;有的學校認為教育信息化就是能夠實現文件傳遞、車輛管理、出差申請的OA辦公系統;也有的學校安裝了人臉識別考勤系統,認為這就是智能化、信息化。這些功能的實現真的能夠提高教育質量嗎?近日,育聯網創始人黃志如博士在智慧大講堂中,揭開了教育信息系統的真相。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特別是一些經費緊張的地區或學校,要進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就必須要有革命性的技術提升,才能使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什麼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這是相對於前4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路徑特徵而言的,這不僅僅是一個提法上的改變,而是面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在發展理念、建設方式上的一次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