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之人都知道劉備是反覆無常的梟雄,那為何還要重用他?

2020-12-23 此間年少時分

咱們先從梟這個字說起,鳥從木,古語有云不孝鳥!而《漢書》也有記載,梟鳥食母,黃帝欲絕種滅根之說!燉梟作羹,吏民皆食。由此可見梟鳥異常兇狠且不孝食母,是為鳥中異類!

若說呂布三姓家奴,那麼劉備如何?遍觀其投軍歷史,先投劉焉,次投公孫瓚,然後則是陶謙、呂布,轉投曹操,後來入袁紹帳下,袁紹兵敗投劉表、孫權,入成都投劉璋,而後不忍心殺劉璋,勉勉強強、推推婉婉之際無奈眾人所推,只好做老大交椅,實屬無奈舉措!但是投歸投,隨便坑一把也是不過分的,對吧?

而說到劉備無信,則要說呂布臨死大罵:大耳賊最無信者,為之震撼。當然震撼歸震撼,劉備裝傻充愣,曹操一問,只說起呂布義父丁原、董卓下場如何?絕不提轅門射戟之事,由此可見劉備人品著實不錯!

而劉備轉投曹操,鬼謀郭嘉一眼就看出劉備是梟雄之人!斬,是必須的!但曹操不聽,認為此子必能為我所用,但隨後劉備衣帶詔就打臉了。好在劉備雙腿跑的賊快,風緊扯呼,逃過了曹操政治清洗。曹操大兵追趕,劉備無奈只好拋下老婆孩子熱炕頭,轉投袁紹。隨後一看袁紹,著實非曹操敵手,那咱們就投荊州劉表吧!劉表一看,人才,劉備真人才也!以上賓禮對待。但奈何劉表死的太早,這棵大樹倒塌,劉備只好轉投劉璋。這時候的劉備名聲絕對是爛大街了,劉璋不以為然,劉備我兄弟也!把酒言歡開小灶,誰會想到,一年後未免百姓生靈塗炭,劉璋只好大開城門投降呢?

其實說來說去無外乎各位大佬都認為劉備是有利用價值的,也都以為是認為自己可以駕馭劉備這匹烈馬,至於為何曹操不用呂布,難不成是呂布的耳朵不夠大嗎?

相關焦點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沒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緣由說給趙雲
    都說「時勢造英雄」,不管在哪一個朝代,都曾湧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他們的生平經歷一直都備受人們關注。記得《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得不說亂世真的是英雄名將的井噴期。歷史上的三國時期造就了非常多的歷史名家名將,他們共同書畫了那一段歲月。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直至逝世前才告知趙雲緣由!_諸葛亮
    由於當時蜀國在三國中的勢力弱小,但劉備的品性讓我們感動不已。在蜀國有一位將軍,他的才能和策略非常特別,但是沒有被重用。這個人是趙雲。劉備和趙子龍的關係是有一點複雜的,他們第一次相遇時就發現與對方的三觀很相似。
  • 為什麼有人認為劉備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看看他的經歷就知道了
    為什麼有人認為劉備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看看他的經歷就知道了。劉備的出身非常低下,這就直接導致了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地盤和勢力,所以他前期想要做大事,就必須要依靠他人的幫助。一方面身邊要有人才,另外一方面需要有實力的人幫助他才行。
  • 為何說劉備是三國裡面最會混社會的人?他的本事一般人還真學不會
    東漢末年,戰亂四起,群雄逐鹿天下,後逐漸形成三國鼎立之勢。三國之中,最為傳奇之人當屬劉備,為何呢?因為這個人真真正正是從一介屌絲逆襲成為一代帝王的,你不得不服氣,為啥就不是別人成為帝王,偏偏是劉備呢?因為他有如下別人沒有的本事。
  • (原創)那個反覆無常的小人讓你頭疼了嗎?
    傳說,從前有個人與一個森林之神薩堤羅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氣變得十分寒冷,那人把手放到嘴邊不斷地呵起熱氣來。森林之神忙問這是什麼原因,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人回答說:「天寒手冷,呵熱氣手可變暖和些。」後來,他們同桌一起吃飯,桌上的飯菜是熱氣騰騰,燙得很,那人夾起一點放到嘴邊吹。
  •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孟達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待孟達三國時期群雄崛起,劉備也是其中的一位,作為漢朝的宗室,他帶領關羽張飛兩個結義兄弟,還收服臥龍先生諸葛亮為其所用,以仁德美名傳天下,在梟雄林立的三國中爭得一席之地。
  • 劉備手下兩員大將,比關羽張飛還要猛,可惜從未得到劉備重用!
    第一位:馬超馬超和趙雲一樣同為五虎上將,而且一樣不受重用。馬超是馬騰之子,遺傳了父親的驍勇善戰,馬超從小就非常善戰。曹操曾多次邀請馬騰父子加入他的麾下,馬騰都拒絕了。當然,他們父子這麼受人歡迎是有原因的,馬騰有一支自己的軍隊,這支軍隊是三國中少有的精良騎兵。受時代影響,交通不發達,想要培養出一支精銳的騎兵需要耗費許多物資,所以魏蜀吳三國都沒有多少騎兵。後來,因為摩擦馬騰帶著馬超背叛了原來的主子去投奔了劉備。以誠相待
  • 夷陵之戰中,為何劉備麾下都是資歷很低的將領?劉備已經盡全力了
    由於蜀軍乃是跨境作戰,長期遠離蜀地,將士們都頗為思念家鄉,加上當時暑氣逼人,將士們十分難受,劉備不得已而將軍營設在深山密林處。陸遜見此良機,他當即火燒連營七百裡,就此擊潰劉備,並贏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要知道劉備此番攻打東吳,幾乎是拼死一搏,然而讓人奇怪的是,他東徵時麾下將領的資歷都不高,比如馮習,張南,吳班和傅肜等人在此前都沒有什麼戰績,讓人感覺十分平庸,而黃權和馬良雖然有一定的名聲,但他們倆仍不是蜀漢當時最強的將士。反觀東吳方面,不管是陸遜,還是朱然,徐盛,朱桓,都在夷陵之戰前有一定的戰績。
  •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待孟達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待孟達 三國時期群雄崛起,劉備也是其中的一位,作為漢朝的宗室,他帶領關羽張飛兩個結義兄弟,還收服臥龍先生諸葛亮為其所用,以仁德美名傳天下,在梟雄林立的三國中爭得一席之地。但是後世卻有不少人認為劉備的仁義並非真仁義,實則是假仁假義。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得一可得天下,為何劉備獨佔三人卻敗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東漢末年董卓亂政治,天下就開始了諸侯爭霸的時代,各路諸侯開始的時候還打著討伐董卓光復漢室的口號,後來乾脆自己稱帝了,袁術率先稱帝,所以他先涼了。諸侯割據的局面維持幾十年,最後變成了三足鼎立,由劉備,孫權和曹操共同執掌天下。然三國紛爭不止,劉備,曹操都老死都還沒分出勝負。
  • 劉備一事無成,為何曹操卻十分看重他?他有什麼資格煮酒論英雄?
    三國演義中,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談論實勢英雄,已經成為大家口中的一段佳話。然而這個故事的發生背景卻很讓人疑惑,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人到中年,沒有地盤,沒有士兵,在諸侯眼中可謂是「一事無成」,但是為何曹操卻如此看重他?他到底有什麼資格能和曹操煮酒論英雄?
  • 馬謖久負盛名劉備棄之不用,諸葛亮卻偏偏重用
    雖然五位兄弟都各有所長,但馬謖似乎是最受諸葛亮青睞的,尤其是在劉備去世後。我們翻閱《三國志》或者閱讀《三國演義》都不難發現諸葛亮對馬謖欣賞至極。可問題在於,善於識人的劉備為何對馬謖的評價始終不高呢?劉備在臨終之時曾言馬謖徒有虛名不堪重用,但很明顯諸葛亮沒有聽進去,這也為日後的痛失街亭埋下了伏筆。從記載來看,馬謖雖然多少有些浮誇,但的確有一定的才氣。比如在諸葛亮疲於南徵之時,馬謖就建議諸葛亮以攻心為主,這才讓蜀漢軍隊免受重大傷亡,並且成功收復南蠻各族,為北伐創造了條件。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三國梟雄曹操,七次悲哭只有兩次真情流入?梟雄的心機你莫猜
    梟雄的心機你莫猜我們看《三國演義》,知道 劉備 經常哭哭啼啼,這是不爭的事實,只要發生了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知道到處哭。但是說到曹操,有記載的就有七次,總體比劉備還是堅強一點,其中一次哭袁紹、一次哭 陳宮 、一次哭荀攸,一次哭龐德,另外兩次都是為郭嘉和典韋而哭,都說曹操是梟雄,那麼這個梟雄怎麼可能輕易在大庭廣眾之下哭呢?
  • 龐統有經天緯地之才,為何在孫權、劉備那裡「面試」屢屢碰壁
    要知道,憑著當時司馬徽的地位來說。既然能說出這樣的話,可見這裡的「伏龍」「鳳雛」絕非等閒之輩。這裡的「鳳雛」就是龐統。縱觀龐統一生功績,無論是赤壁之戰助諸葛亮和周瑜大破曹操,還是後來協助劉備入主西川,從而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等,都說明龐統是一個百年難遇的奇才。可令人奇怪的是,滿腹才華的龐統在東吳孫權、西蜀劉備的「面試」中卻都沒被重用,這是為何呢?
  • 品三國04、劉備的啟蒙老師、一代梟雄劉焉的從政高招
    劉備立刻下令追擊,五萬人被五百人打的屁滾尿流。劉備大勝而回。  此時的劉焉想必大吃一驚,沒想到劉備竟然如此厲害。於是劉焉親自下城迎接,犒賞軍士。但是,在當時投降的黃巾軍「不計其數」,這些人都到哪裡去了呢?劉備五百兵還是五百兵,估計也死了一些,但僅僅是補充完五百的總數,投降的黃巾軍都被劉焉給收編了。在下文就講到劉焉命令鄒靖帶領五千人前去援救青州。
  • 劉備一年沒拿下漢中,為何此人一出馬解決了?
    文/用堅強的微笑來創造劉備一年沒拿下漢中,為何此人一出馬解決了?在三國的時候,漢中的這場戰役中,艱難的維持了整整一年之久,劉備卻始終不能把這裡給拿下,只因為這裡有一個名叫夏侯淵的守將,他靠自己頑強的抵抗,硬是讓劉備的大軍沒有一點兒脾氣,就在這個久攻不下的時候,劉備手底下的大將出場了,這位大將就像導火索,成功引燃了自己軍隊的士氣,他們就像是打了激素一樣勢不可擋,就連夏侯淵的守將都被人家給斬於馬下,夏侯淵最後大敗
  • 曹操生性多疑狠辣,謀士和名將為何都願意追隨他,而不去投靠劉備
    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軍之亂,各路諸侯都借著這個時機脫離了東漢朝廷的控制,開始了爭權奪利的混戰,在這些人中發展最好的就是曹操,曹操不僅兵多將廣而且手下能臣武將不計其數,跟人才凋零的蜀漢相比,曹操手下的人才儲備十分充裕,那麼生性狠辣多疑的曹操是如何招攬這樣大批人才的呢?這些謀臣和名將為什麼寧願追隨他,也不願投靠劉備。
  • 蒙恬臨死前留下兩句話,為何曹操每讀一次就哭一次?我們錯怪他了
    曹操,亂世之梟雄,生性多疑,反覆無常,心狠手辣,冷血無情。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就曹操這樣一個冷血的梟雄竟然對幾百年前秦朝大將蒙恬臨死前留下兩句話深有感觸,他每讀一次就哭一次。那麼,蒙恬在臨死前到底說了什麼,曹操為什麼每讀一次就哭一次,其中到底有什麼隱情呢?
  • 劉備一生為何不用趙雲?看看他幹的事,劉備沒殺他算幸運!
    趙雲是蜀國五虎上將之一,與劉備、關羽、張飛等人都是親如手足的兄弟。當初趙雲在公孫瓚手下效力,劉備帶著關張去投奔公孫瓚,這時候四人就已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劉備離開公孫瓚,帶走了趙雲。趙雲在劉備帳下立下大功,兩次挽救了劉備的兒子劉禪。但是劉備一直都將趙雲留在身邊,卻未曾重用他。劉備一生為什麼不用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