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怕女孩恐婚,他們提議刪除課文《氓》

2021-02-07 學而思網校大語文

語文課本中有這樣一篇勸誡女子不要痴迷於愛情的經典佳作——《氓》,但最近卻被有些家長建議從課本中刪除。

而原因居然是,擔心這篇詩歌描述的愛情婚姻悲劇會激發女生對異性的不信任,會讓心思細膩的女生本能地抗拒婚姻。

現在就讓我們來複習一下,《氓》的這句經典: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意思就是說,男子沉溺愛情可以隨時抽身,而女子沉溺愛情卻難以自拔。

我想應該就是這句警示女生不要陷入愛情,迷失自我的犀利觀點,成為了家長們舉報的靶子。

而這些年來,陷入非議的語文課文並不止《氓》這一篇。

和《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的經典愛情長詩《孔雀東南飛》因為其中: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等描述殉情場面的詩句,被認為有誤導青少年愛情觀的嫌疑,而被從課本中刪除。

而且詩中也隱藏著子女反抗封建家長專制,而中學生正好處於叛逆期,本身對家長的管束就有一種「逆反心理」,如果讀到《孔雀東南飛》中的故事,更加堅定自己的反抗和反叛。

在最新的教材中,這篇已經被刪除了。

 

如果說刪除《孔雀東南飛》是為了不影響孩子尚未成型的愛情觀,倒可以理解。

但千古名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竟也因為部分家長認為有「開車」之嫌,而被提議刪除。

語文君在這裡真的想說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語文教學是全面的,而家長卻只揪著其中的一點做文章是不可取的。

家長們一邊擔心孩子恐婚,一邊又擔心孩子早戀。

有家長也跳出來指責課本裡的《蒹葭》《關雎》等課文。

如此純真無邪的愛情,如此真摯樸素的語言,如此生動有趣的畫面,卻被家長振振有詞地指責,「這不是名正言順地教孩子們約會談戀愛嗎?」

可是,放眼整個初中到高中的課文編排,也藏著教材編委會的心思。

中學生的特點是什麼?

被青春期撞了腰,大家開始萌發性意識和對愛情的渴望。

然而,另一方面,這個時期的學生心智不成熟,血氣方剛,容易衝動,一旦墜入情網,容易視之為人生的全部。

但教材編委會並沒有一棒子打死愛情,而是描繪了愛情的美好。

編委會也在初中的教材中安排了兩篇課文。

第一篇《關雎》,講述了一位男子初初動情,不可自拔的美好場景。那裡面的愛情多麼美好純潔啊!哪怕是暗戀,也是如此動人。

第二篇是《蒹葭》,則描述了男子追求時的堅毅。這種為愛痴狂而充滿勇氣,多麼地讓人動容。

到了高中,用《氓》來告訴孩子們,愛情的確是甜蜜的,但一旦步入婚姻,由於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等等問題,愛情可能會遭遇挑戰乃至走向崩潰。

如果說,初中教材旨在告訴學生愛情的理想主義一面,而高中教材則補充了愛情的另一面,即現實主義的愛情與婚姻。

人的思想走向極端,在於只接受某一人、事、物的一面而沒有看到另一面。

如果對愛情儘是理想主義的浪漫,則極容易對愛情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

所以《氓》正在孩子心智相對成熟的高中階段,給孩子揭示了愛情和婚姻的另一面。

除此,也在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愛情的失敗。

《氓》的女主人公怎麼做的呢?

在婚變後回憶起當初的愛情,沒有抱怨,反而抱有一絲懷念和感動,以棄婦的身份指出,愛情並非人生的全部,不應該陷入無窮無盡的哀怨之中。

所以,瀟灑轉身,追求新的生活才是正確的選擇,愛得熱烈,走得決絕。

毋庸置疑的是,家長們對孩子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

 

在生活、學習各方面都替孩子考慮周全,把他們當作溫室裡的花朵,容不下一絲外界的風雨和幹擾。

 

怕涉及愛情、反叛的課文影響孩子的心智,影響孩子的學習。

 

課本裡沒有愛情,成長中沒有性教育。這是絕大多數中小學孩子的成長現狀。

 

從家長舉報學校的性教育課本,到現在舉報涉及到愛情婚姻的課文。

 

讓我想起了那些孩子上大學不準孩子談戀愛,孩子一畢業就讓孩子結婚的家長。

 

我國性教育的缺失恰恰是因為一屆又一屆的父母在關乎「愛情」「性」「婚姻」等方面的話題難以啟齒。

 

為什麼?說白了,就是因為家長的懶惰。

 

為了不去給孩子解釋什麼是愛情,為了不用引導孩子如何與異性相處,索性把與愛情相關的種種事情屏蔽在孩子的世界之外。

 

不知道如何給孩子講,索性就不講。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最後影響是孩子啊。

 

那麼他們將通過什麼渠道了解呢?可想而知。

 

教育本身是「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成長並非是火花迸射的一瞬,而是精雕細琢的長期過程。

 

對孩子最好的保護,永遠不是屏蔽,而是陪孩子一起面對。

相關焦點

  • 課本已刪除《孔雀東南飛》,那可能會讓女生恐婚的《氓》為何不刪
    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已從高中課本中刪除,對於這件事很多網友都有自己的看法。 《孔雀東南飛》被刪除後,引起了不少家長對課本中愛情詩的關注。作為一個一線教師,筆者聽到了他們的不少觀點。有人對小學課本中是否該出現「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樣的詩句有爭議,但畢竟葉紹翁這首《遊園不值》本意是寫景,所以自然是不能刪的。
  • 課本已刪除《孔雀東南飛》,為何《氓》也引發了家長的熱議?
    ——《氓》 古人的才華毋庸置疑,他們結合自己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親身體驗,將這些經歷加以匯總用來啟發後人,一些較為經典的作品則被載入教科書中供學生研讀學習。 繼《孔雀東南飛》被刪,「氓」再次引發爭議,《氓》又怎麼了?
  • 語文課本《背影》被教授提議刪除,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猶記得當初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一起朗誦,儘管讀了很多遍,但還是有不少同學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要知道在語文課本中,能如此打動人,催人淚下的課文少有。幾十年來,《背影》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無數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這篇課文時,一邊感到無奈,一邊勾起了深深的回憶。然而,卻有一位教授提議,將這篇課文從中學教材中刪除,原因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 高中語文說課稿:《氓》
    一、說教材 《詩經兩首》是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課,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通過反覆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熟悉課文內容並加以強化。問題和討論能使師生互動,激發發散思維,並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些教學方法的妥當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同時,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課文的配樂朗誦範讀,展示相關文學常識,可以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有助於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並且能豐富課堂容量,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 恐婚是什麼原因?是因為不夠愛嗎?
    社會上一些人存在恐婚的心理,這是什麼原因呢?恐婚是不是不夠愛呢?因為恐婚的理由推遲婚姻,這種說法可能實在是有點難以說得過去,那麼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問題吧。姑娘,一定要記住結婚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愛情。
  • 戀愛多年我卻恐婚,現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嗎?正
    「去除恐婚水」既不是「盲目結婚水」,又不是「趕緊結婚水」。喝了這瓶「去除恐婚水」之後,我們會用一顆平常心,用理性去思考到底要不要結婚?無論結不結婚,都是給雙方一個交代。因為,這才是最公平的選擇。不想和怕是兩回事,怕結婚不代表不想結婚。我們可以讓他不怕,但不影響他不想。恐婚的人不想結婚?錯!
  • 大學教授建議課文刪除朱自清《背影》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凡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過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這篇經典的課文傳承了幾代人的書本上,朱自清用最簡單樸素的語言描述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而長大後的自己卻沒有父母做點什麼,《背影》這篇課文教育著我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不要等到父母離開了才想起:子欲養而親不待。
  • 故事新編——《氓》
    劉姐姐壓低聲音,像是怕驚動了什麼似的:「你可不知道,前兩天我聽說王屠被狗咬了,那胳膊上都能看見白花花的骨頭,真是嚇人,當天晚上就死了,死的時候聽說大喊大叫的旁人都不敢近身去看!」婧驚的啊了一聲,隨後不自覺的看了看自己的胳膊,低下了頭沒再說話。
  • 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但比較尷尬的是,最近竟然有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買橘子的故事確實是很感動。但是它穿過鐵路這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語文課本刪除《背影》這一篇文章,這聽起來像不像沒事找事?其實話也不能這麼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目前是收錄在初二的語文課本上。
  • 「氓」為什麼會始亂終棄(丁建華)
    為什麼會始亂終棄丁建華 內容提要:學習《詩經·衛風·氓》,我試著讓學生改變敘述視角,讓「氓」來講述這個故事,結果出現了反轉,學生都為氓的始亂終棄找到了理由。前三次,我一直按照教參上說的(氓是個「負心漢」,氓「始亂終棄」)教我的學生,儘管我也有困惑:氓為什麼始亂終棄?氓與女子的關係不能保持初見時的樣子只是氓一個人的責任嗎? 直到看了蔣勳先生的《蔣勳說文學》我豁然開朗。先生說如果我們只將女子看成棄婦,我們就把詩讀窄了。這首詩其實是女子對自己一生的回憶。 我仔細想想,太有道理了。
  • 恐婚症怎麼辦才好,恐婚症要如何克服
    恐婚症雖然是心理問題,但還是可以被克服的。恐婚症怎麼辦才好,人們把這種說成是現代社會一種心理疾病。要知道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是生活在那種別人的關懷,所以他們也就不擅長照顧別人和承擔一些責任。
  • 韓庚王曉晨攜手演繹《還沒愛夠》,揭開恐婚男青年的內心世界
    要是你是一枚恐婚的現代男青年,你的現女友跟被你逃過婚的前女友成為了朋友,你又該如何面對?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由韓庚和王曉晨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恐婚男青年韓庚因為工作原因再次遇到了五年前被自己悔婚的前任王曉晨,剛好這個時候的韓庚正在被現女友逼婚,三個人因為婚姻這件事糾纏在了一起,一個關於恐婚一族的故事也悄悄展開。
  • 家長建議刪除課文《荷塘月色》,因文中有8個字:對孩子影響不好
    聯名建議刪除,因為文中有8個字每每課本內容改動都是大家頗為關心的事,有寶寶的家庭更為關注,這意味著孩子未來會學到什麼內容。有家長聯名建議刪除課文《荷塘月色》,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過了十幾年後,文學家們又覺得正是因為普通人想不到,才顯得朱自清高明,所以又加回來了。
  • 如懿喝過「去除恐婚水」
    《奇葩說》11月23日的辯題是:戀愛多年我卻一直恐婚,現在面前有一瓶「去除恐婚水」,我要喝嗎?這一期請到的女神是陶虹,但我覺得如果是周迅來可能更合適,因為如懿真的喝過「去除恐婚水」,所以周迅更有發言權。
  • 十二星座恐婚指數排行榜
    最近幾年,恐婚一族日漸增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相信第二句話。到底是什麼讓我們對婚姻產生了恐懼,十二星座中哪些星座會恐婚呢?Gif | on Soogif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巨蟹需要的是靈魂深處的共鳴,需要一個完全懂得和理解他們情緒的另一半,而婚姻是一份鄭重地承諾,他們並不願輕易期許。比起一個人孤獨終老,更糟糕的是與一個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
  • 「恐婚」一詞再上熱搜,這屆年輕人不明白了,結婚有什麼好的?
    兩人已育一11歲女孩。 「南京女大學生在雲南失聯事件」警方發布通報,21歲女大學生李某月,被其24歲男友夥同另外兩人誘騙至勐海縣城郊外山林殺害埋屍。 這屆年輕人不明白了,結婚有什麼好的?
  • 當「恐婚」男韓庚遇到「逃婚」女王曉晨,《還沒愛夠》探討恐婚問題...
    當「恐婚」男韓庚遇到「逃婚」女王曉晨,《還沒愛夠》探討恐婚問題引共鳴! 由王迎執導,韓庚、王曉晨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還沒愛夠》正在各大衛視熱播中,該劇講述了「恐婚」男青年陳炯與「逃婚」女青年姜小汐相互理解,相互鼓勵最終成功克服了恐婚症而邁入婚姻殿堂的故事。
  • 半成以上的90後女孩恐婚,不戀愛不結婚,卻想養個娃兒!
    當下的社會現狀是:男女比例失衡逐漸突出,年輕的男女大多數都晚婚,甚至恐婚。隨著個人受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人的思想變得更加開明,充分理解了婚姻是人生的選擇項,但並不是必選項,對於婚姻的態度和包容度都有所提升。
  • 不背不背,怕了怕了,英語課文怎麼背?
    這樣子的英語課文,翻譯成中文我都背不下來!廚房裡有什麼?有好多東西!在左邊?在右邊?Mrs. Smith's kitchen is small.There is a refrigerator in the kitchen.The refrigerator is white.lt is on the right.
  • 恐婚的人,到底在恐懼什麼?
    恐婚的人,大多是因為後面兩個要點的無法突破而拒絕婚姻的。因為TA的認知體驗來源於父母在婚姻中的互動,而且這些體驗大多是是負面的。所以,潛意識裡就認為婚姻是不和諧、不快樂的。TA也在內心裡擔憂,自己一旦進入婚姻,就要過上父母那樣的生活,而那是自己從小就害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