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本《背影》被教授提議刪除,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2021-01-09 帶你走進教育界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除了小學生,鮮少有人不知這句話的出處。

這句話出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是經典中的經典,不僅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並且入選中學教材。

猶記得當初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一起朗誦,儘管讀了很多遍,但還是有不少同學留下了感動的淚水;要知道在語文課本中,能如此打動人,催人淚下的課文少有。

幾十年來,《背影》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無數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這篇課文時,一邊感到無奈,一邊勾起了深深的回憶。

然而,卻有一位教授提議,將這篇課文從中學教材中刪除,原因更是讓人「哭笑不得」。

一、因為父親跨越平臺去買橘子,嚴重違反了交通規則,可能會給中學生傳遞不正確的價值觀。

二、《背影》中父親形象大多是消極的,如「 blo腫」,「蹣跚」等,沒有美感,更是文人無病skills吟。

實在難以想像,竟然會有如此荒謬的言論,盡幹一些吹毛求疵的事。在學術上,我不敢對這位教授評頭論足,但在這件事情上,我卻有著自己的基本常識,先不說百年前是否有交通規則一說,光這一言論就顯得該教授教條主義。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專家學者要求刪除《劉胡蘭》、《誰是最可愛的人》、《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等課文,要求歷史刪除嶽飛、文天祥等人物,而給出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也有不少網友家長怒懟專家教授,如果非要吹毛求疵,課文中大量飲酒詩篇的課文也會引導學生不良行為,孔夫子未經許可辦學,武松打虎都應該刪除……

不難發現,現在的一些專家教授,思想上出現了自相矛盾,他們認為中小學生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要把不良導向的課文進行刪除;另一方面又覺得中小學生「頭腦簡單,理解力差」,把一些複雜的課文進行刪改,簡化。

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想把現成的,簡單的內容灌輸到孩子的大腦裡,這是不負責的行為。

有時候看到這些言論,感覺挺可笑的,也挺可悲的。

專家教授的看法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大眾,大眾也不願意被代表。

時代不同,社會不同,背景不同,用現代人的眼光去評價過去人的行為,很可笑的行為。如果人人都這樣吹毛求疵,從古流傳下來的文學名著詩詞歌賦都應該「刪掉」,什麼電影電視劇都別拍了。

幾十年前,我們學這些課文,沒有任何問題,然而現在問題全出現了,不知道是教育思想的進步還是退步呢?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大學教授提議: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建議課本刪除《背影》
    只要是上過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這篇文章主要是講朱自清,從南京回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並替他買橘子的故事。文字最感人的一段是,朱自清的父親為了買橘子艱難爬上月臺,這一段充分的體現出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
  • 大學教授要求語文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是朱自清父親的二個舉動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非常經典的散文,是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中老師讓我們必須背誦的一篇文章,文章講述的是令人非常感動的父子之情,文章中令人影響深刻的一段就是老父親送兒子去車站並替兒子買橘子的片段。有人對這篇文章大唱讚歌,也有一位教授卻認為語文課本應該刪除《背影》這篇文章,這麼好的散文,為什麼要刪除呢?2003年的一篇報導,稱中學生最不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背影》,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而且形象還不瀟灑。為什麼說他違反交通規則呢?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裡必學作品。 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父親對兒子的愛完全表現了出來,打動了無數人。然而,如此經典的一篇散文,卻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掉,這是為何呢?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一家晚報有這樣的一則報導:
  • 大學教授要求語文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是什麼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教科書也在跟隨潮流不斷刪減變化,刪減內容不僅是根據課本知識的適宜度、還要結合眾人的意見,集思廣益方可適應環境變化!在近期,有大學教授提出要將朱自清的《背影》刪除,這篇曾經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文章,究竟有何不妥之處引發教授聲討?
  • 某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竟然是朱爸爸違反交通規則
    中國現代散文家朱自清,關於他的回憶性散文《背影》,最近有媒體平臺爆料稱,某大學教授認為該作品應該刪除,原因竟然是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規則。說實話,筆者看到這條消息,第一感覺是驚呆,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語文課本中的《背影》
    最近,北京外國語大學丁教授發表公開言論,建議刪掉語文課本中朱自清的《背影》。說這篇文章不痛不癢,上不了儒雅大堂,而且朱自清的父親違反交通,這是在誤人子弟。
  • 知名教授發文批判《背影》,說父親行為不雅,文章應從課本中刪除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大事,中國的教育發展至今,已經越來越好,更加符合當代青少年的認識需求和國家人才培養的需求,這點從語文課本的一次次改版就可以看出來。語文是我們從小開始就要一直學習的科目,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大道理也是通過語文課本傳遞的,被選錄在語文課本上的文章無一不是文學素養高、得到大眾一致認可、能起到教書育人目的的。
  • 大學教授建議從課本中刪除《背影》,原因很簡單:朱自清父親違反了...
    相信很多人對於中學課本上朱自清的文章《背影》非常熟悉吧,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寫的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內容是講述自己離開南京到北京上大學的時候,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的場景,照顧自己並去買橘子的一件事
  • 大學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原因:朱自清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
    近些年來語文教材改革,很多的經典課文都從書中消失了,前者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藥》以及《故鄉》相繼被&34;人教版語文課本,之後《賣油翁》又因其中的一句&39;解牛&39;斫輪&34;被刪減。而此前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又被刪除,引起了大家的一番談論,據說這還是一個大學教授給的建議,其理由有如下幾條。
  • 大學教授贊成從語文課本中刪去《背影》,四個理由讓人啼笑皆非!
    隨著時代的變化,語文課本也在發生著相應的改變。比如魯迅先生的很多晦澀難懂的文章就從語文課本中刪除,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處在一個飽受爭議的位置。特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丁啟陣副教授關於贊成刪去《背影》的四個基本理由卻讓人啼笑皆非。
  • 大學教授要求刪除《背影》,只因父親買橘子違反規則?
    我與父親不想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朱自清先生擅長寫散文,人文風景、習俗傳統,以及世間情感都能化作他筆下婉轉深刻的文字,他的文章更是可圈可點,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和流傳的佳作。其中尤其出名的就是被編為語文課本必學的《背影》。
  • 朱自清《背影》曾被建議刪除,原因竟是因作者父親違反交通規則
    而在前些年,這篇優秀的散文曾被提議刪除,將其移除中學生語文課本中,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光大網友的抨擊,文化自信可不是說說的,不能無腦的抵制我們的一些優秀文化。朱自清先生與他的妻子一:背影的真實含義《背影》這篇散文中,關於父親的那個背影語文老師說了很多,我也覺得好,可究竟好在哪,我並不太懂
  • 教授建議刪除教科書中的《背影》?因為朱自清的父親做了這事?
    ——米·左琴科(蘇)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1011,閱讀約3分鐘眾所周知,朱自清的《背影》一直是中學語文課本的必學作品。這是朱自清寫於1925年的一篇回憶散文。這篇課文影響了無數人。朱自清用平實的文字充分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感動了無數人。然而,有大學教授建議刪除這樣一篇經典散文。為什麼?筆者注意到,早在2003年,武漢某晚報就有這樣一篇報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在中學生投票測試中得票率很低。於是,不少專家學者建議將這一條從教科書中刪除。
  • 專家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專家教授說出理由,被網友反駁
    對於父愛,而人們最感同身受的,是中學語文課本中的一片感人肺腑的散文,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在1925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用樸素的文字,真摯的感情,體現出父愛的關懷與愛護。《背影》是很多人上學時,就最為喜歡的文章之一,人們慢慢長大了,真正為人父母之後,才徹底明白朱自清的《背影》,感嘆道是文章精品中的精品。然而,有一位專家,叫丁啟陣的教授,卻建議將《背影》從課本中移除,其發表了一篇博士論文,題目叫做《我贊成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一時間引起了輿論譁然。
  • 大學教授建議刪除朱自清《背影》,網友:豁達的人看到的是父愛
    《背影》這篇課文我想絕大多數90後和00後都有印象,該文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回憶性散文,主要內容就是說自己當時要到北京求學,父親到火車站送他的故事。整篇故事沒有華麗的詞藻,但讀起來每每讓人動容。這樣一篇很富有教育意義的文章也一直是語文課本中的必讀課文。
  • 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
    導語:教授建議課本刪除《背影》,理由是無病呻吟,而且違反了交通規則。說到朱自清,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了,他的代表作為《春》《背影》等,被譽為「白話美術文的模範」。而且朱自清的《背影》,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因為我們在上中學的時候都有學習過這篇文章。而且大家都很清楚,這篇散文敘述的是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並替他買橘子的情形。而且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存在的真情,也就是父子關係中最真誠、最動人的天倫的覺醒。
  • 北京某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課本中刪去,理由違反交通規則
    昨天是朱自清逝世72周年,距離朱自清的散文《背影》1935年問世至今已有75個年頭。北京某大學教授建議把朱自清《背影》從語文課本中刪去,理由只是因為裡面的父親違反了交通規則,其背影符合中國人「審美病態」……原來,最早在《語文建設》上有一篇孫紹振教授的文章《〈背影〉的美學問題》。文章中孫教授對朱自清的名文《背影》非常推崇。
  • 專家建議將朱自清的《背影》刪除,原因何在?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而在眾多描寫父愛的文章中,現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一篇《背影》,把父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篇散文多次入選語文課本,我們也曾經拜讀過。《背影》,是朱自清在1925年創作的一篇回憶性散文,敘述的是父親送作者到浦口火車站,照顧著他上車,並替作者買橘子的場景。
  • 課本刪除《背影》?著名詩人余光中:朱自清算什麼「散文大師」!
    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朱自清《背影》中非常經典的一段話,語言平實質樸,但卻飽含深情,感動了一代又一代學子。但進入21世紀之後,這段話卻為朱自清和《背影》這篇文章招來了不少非議,甚至差點被語文教材刪除。
  •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教授建議刪除課文《背影》,看完原因,網友:我笑了 前言: 我們往往在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後,都是會發出佩服的語氣,投入羨慕的目光,這些人們能寫出如此好的作品來,必定也是相當有學識才能呈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