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
古人的才華毋庸置疑,他們結合自己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親身體驗,將這些經歷加以匯總用來啟發後人,一些較為經典的作品則被載入教科書中供學生研讀學習。
繼《孔雀東南飛》被刪,「氓」再次引發爭議,《氓》又怎麼了?
教科書中的選文,不僅是讓孩子們學習古人在詩詞方面的造詣,更多的是學習研讀他們的思想。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科書也在與時俱進、更新完善,比如今天所說的《氓》。
很多九零後的小夥伴對《孔雀東南飛》並不陌生,這段悽美的愛情故事令很多人動容不已,原本歌頌的是純潔無暇的愛情,卻在家長的強烈抵制中被刪除。原因是:家長擔心「男女殉情」會成為孩子們厭世的反面教材。
家長反響強烈,教育部門根據社會建議,將《孔雀東南飛》從書中刪除,轉而以《氓》來代替。本以為《氓》可以平息家長憂慮,結果《氓》再次引發了家長的熱議。很多家長對此擔憂不已:文章雖好,恐怕會對孩子們造成恐婚心理,這篇文章留不得。
《氓》如何波及婚姻?家長為何如此抵制?
三大原因令人無奈,網友直呼:這屆家長真難帶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氓》的創作背景,它是一首上古時期的民間歌謠:是一位棄婦痛訴在婚姻中的不幸經歷,從婚前相愛到婚姻暴力,女主以無比沉痛的語氣痛斥了丈夫的絕情絕義。這首詩放入教科書中的起初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珍惜男女平等的現代生活、讓大家了解封建時期的真實場景。殊不知,這篇文章讓眾多家長如驚弓之鳥一般惶恐,他們說出的三大原因令人無法反駁。
1.放大暴力
現在的網絡科技較為發達、信息傳播較快,孩子們每天的信息接收量極大,很多高中生普遍早熟,對於《氓》中男主不冷不熱的冷暴力,很多女生會極為抗拒。
暴力問題是全社會抵制的不良現象,無論是人身傷害還是精神折磨,這種暴力讓很多青少年敏感抗拒。
物質充足的現代社會中,很多孩子的抗壓能力較弱,為了給後代無憂無慮的成長環境,全社會都在齊心協力地打造文明城市、美好校園。
教科書作為學生接觸未來的直接載體,它會打破孩子們的美好想像。
尤其是女主人公的悲慘遭遇,必定會引發眾多高中生的反思,這種反思帶有對暴力男子的痛恨,也帶有對婚姻的恐懼,放大暴力著實不妥。
2.打破想像
青少年時期正是三觀培養的關鍵時期,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來說,負能量事件能引發他們的豐富想像。
脆弱、多疑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處於中學時期的孩子的壓力較大,很多孩子背負家庭的期望,本身就處於迷茫期的他們對未來充滿不安。
這篇文章直接將婚姻之後的狀態呈現出來,一些心思細膩的女孩子讀完這篇文章後會本能的抗拒婚姻,誰都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遭人拋棄、怨天尤人的怨婦。
孩子們努力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有一個好的未來,縱觀這篇文章,滿滿的都是被社會毒打的苟且,這會很多孩子會痛心不已。
3.成為理由
在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中,大齡剩女的數量高居不下,很多能力出眾的女子在學有所成之後努力工作、事業有成。
對她們來講:能夠自力更生就無需男人去養,加上這篇文章的渲染,很多女子恐怕會更加排斥婚姻。
小結:
無形中直接抹殺了孩子們對愛情的美好想像,並不是所有的婚姻都是文章中描繪的那般不對等。
結合當時的大背景來看,當時男尊女卑,女子身份卑微、地位低下,女主才會有此處境,世間的真愛還是很多的。
縱觀現代社會的婚姻情況,很多女子寧願選擇孤獨終生都不願意將就婚姻,不婚主義者比比皆是。再讓孩子們學習這篇文章,不是火上澆油嗎?
通過家長們有條不紊的描述,網友們也一致贊同:《氓》確實不合適,為了減少「單身貴族」的誕生,還是取《氓》。你覺得應該從教科書中刪除《氓》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