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

2020-12-13 人民網

原標題:施一公: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

  圖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院士發表中國創新人才培養演講 新華網 曾偉龍 攝

  新華網武漢9月16日電(曾偉龍)「研究型大學,從來就不以就業為導向。」9月16日上午,在武漢舉行的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暨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湖北發展峰會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院士表達自己對創新人才培養的看法。

  他說,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接受就業引導教育。對此,他覺得太不可思議。「堂堂清華大學,都要引導學生去就業,讓學生腦子裡時時都繃著一根弦——叫就業。」

  他認為,「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從來不應該在大學裡談就業。」就業是個出口,大學讀好自然能就業,你怎麼可以以就業為目的來辦大學?就業是個經濟問題,而大學是個培養人的地方。

  他指出,其實大學很簡單,就是培養人的地方,特別是一所研究型的大學,是培養國家棟梁人才,各界領袖的地方。以就業為導向,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往掙錢多的地方和領域去鑽。

  「當你以就業、掙錢為價值觀的時候,我覺得這樣的教育很失敗。連我培養的最好的學生都說,『老闆,我畢業後想去金融公司。如果所有的精英往就業方向走的話,我認為這樣的國家會出問題。」

  「專科學校是培養專業人才,而大學,是培養大家之才,培養國家領袖的地方,怎麼可能是簡單地為了就業而做打算呢?」施一公呼籲,中國教育需將技能人才與研究人才的教育方式區分。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是培養精英的場所,不應該把就業作為一個主要目標和導向,大學發展的根本在於多樣化。(原標題:清華大學施一公院士: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清華大學新聞網12月9日發布消息稱,施一公以校長助理身份,會見匈牙利羅蘭大學校長巴納·德布勒森一行。  清華大學官網並未公布該校校長助理信息。據清華大學新聞網歷史消息,此前有校長助理經歷的楊斌、薛其坤、吉俊民等人已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  校長助理是個什麼職位?
  • 施一公北大辭官的背後:七君子的西湖大學夢想漸行漸近?
    以研究院為起點,施一公曾透露,西湖大學(籌)將於2018年正式成立,定位為「小而精、高起點和研究型、有限學科:聚焦科學技術」。 另外,因為民辦教育大環境,研究主攻方向、資金支持等的差異,想要複製史丹福大學以及加州理工大學的神話,也頗為困難。還有更多人擔心,從事基礎研究往往在就業上會犯難,建議西湖大學(籌)先迎合市場,以計算機、商學院為基礎開辦招生,有一定基礎和影響力再往基礎研究上擴展。倡議人辦學理念撞車 要就業還是不要就業?
  • 清華院長施一公: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我認為出了大問題!
    為何會出臺這些意見,也正是因為我們之前所暴露出的種種不足,在此不禁想到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院士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年會上的演講。他說過這樣一句話,讓人印象極其深刻:「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出了大問題。
  • 施一公:當所有精英都爭著做金融,教育就出了大問題
    首先我想講,大學是核心。我想講的第一個觀點就是,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從來不該在大學裡談就業。就業只是一個出口,大學辦好了自然會就業,怎麼能以就業為目的來辦大學。就業是一個經濟問題,中國經濟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提供多少就業,跟大學沒有直接關係。大學,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就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是培養國家棟梁和國家領袖的地方。讓學生進去後就想就業,會造成什麼結果?就是大家拼命往掙錢多的領域去鑽。清華70%至80%的高考狀元去哪兒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連我最好的學生,我最想培養的學生都告訴我說,老師我想去金融公司。
  • 施一公夫婦身價超15億,可他為什麼總被黑?
    但大學畢業的施一公並不打算從事科學研究,在一次演講中,他稱當時:「一心一意想下海經商」這或許也是他後來創業、變身資本家的一個伏筆。事與願違,一心想從商的施一公踏上了赴美留學之路,並於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
  • 施一公:河南也能有「小而美」大學
    作為一名河南人,施一公告訴大河報記者,河南也可以出「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學。那麼,河南離出現「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學還有多遠?    正式獲批    「小而美」大學芳華初現    西湖大學是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非營利性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西湖大學以博士生培養為起點,適時開展本科生教育。
  • 宗慶後: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些年,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 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學,但是她的校領導對於足以亮瞎你的雙眼。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
  • 施一公校長給出了答案
    清華大學曾經的副校長施一公講到:清華70%、80%的高考狀元去哪了?去了經濟管理學院。施一公認為,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轉的時候,我認為是出了大問題。第一:清華北大是培養各個行業精英和領袖的地方,不是為行業輸送螺絲釘的。
  • 不學生物才不知道,原來學術圈爆了施一公這麼多黑料
    2018年4月16日,西湖大學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浙江杭州召開,校董會選舉施一公為西湖大學首任校長。一個很皮的回答施一公是話題人物,有人崇拜,有人不屑,崇拜的理由,大家這些天已經看了很多,但是也會看到,並不是所有人都持正面態度,對最近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校長新聞的評價裡,不乏有人冷言冷語,如果你覺得不可理解,那麼下面對「施黑」觀點的梳理,會給你一個大致的原因。
  • 施一公:不希望西湖大學「大」,希望十年後達到加州理工規模
    首任校長施一公也是「自帶光環」: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主動辭去公職轉投西湖大學。他在競聘演講中說:「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西湖大學就是我生命中的這件大事。」19位博士生成為「西湖一期」一流大學一定要有大師。
  • 河南人施一公:河南可以出小而美的一流大學
    3月6日,被譽為「男神」科學家的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坦言。  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從河南老家、科研動力、大學生就業到航空港建設的人才支撐,施一公打開了話匣子,對家鄉人直抒胸臆。
  • 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道阻且長 育人育心
    2008年,從美國普林斯頓回到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曾如是表示。今年1月,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全力以赴籌辦西湖大學。他在昨天的競聘演講中說:辦好西湖大學是我肩上義不容辭的責任。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西湖大學就是我生命中的這件大事。我已經做好準備,毫無保留地付出我的全部心力,以不忘初心、無問西東的務實態度,帶著全社會、國家、政府和全體師生員工的重託,使西湖大學成為國家和民族的驕傲。
  • 施一公當校長的這所網紅大學,即將招本科生,其中有1個紅牌專業
    談到施一公,很多人都把他當成為一名網紅科學家。施一公有實力、有才氣,還有顏值。他是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35歲時就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而且,施一公現在是「四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曾經是清華大學的副校長,名滿天下,卻選擇在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時,毅然從清華大學辭職,投身於西湖大學的籌建。
  • 宗慶後爆料稱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近日,一所新成立的民辦大學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她就是新成立的西湖大學。這是一所不以培養學生就業為目的的研究型大學。雖然是一所新成立的大學,但是她的校領導對於足以亮瞎你的雙眼。校長是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施一公辭去我國第一學府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一職,擔任一所民辦大學的校長,這讓很多人議論紛紛。不過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卻爆料稱,施一公是為了錢。
  • 曾是清華大學副校長,如今辭職創立大學,立志建立中國「哈佛」
    2017年,施一公在一次年會上給出了西湖大學的定位,跟其他綜合性大學不同的是,西湖大學被施一公定位在了"小而精,具備高起點和研究型的有限學科,聚焦科學技術的大學"。這也跟施一公創辦大學的建校歷史短,起點有限有關。
  • 施一公的吶喊:中國潛伏的最大危機
    中國大學出問題了!所有精英都想幹金融了,這是中國潛伏的最大危機。人人向錢看了!而中國又缺乏智慧財產權的激勵和保護機制。年輕精英的天賦潛能在悲號!大國經濟基礎不穩!我們大學可以開會自行決定已經進入世界一流大學,但是全球大學最新排名,北京大學92與清華大學98,只是勉強擠進全球大學前100。施一公的吶喊,應該被聽到!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
    從2015年3月,施一公等7名教授聯名提出建設西湖大學的建議,到如今大學落地生根,從最初建立教育基金會尋找捐贈人,到通過8次全球招聘從5000餘申請者中選聘68名博導,施一公傾注畢生心力,才讓這所學校初見規模。20日當天,自稱「人生只為一件大事來」的施一公,向記者講述了3年來的不易。「道阻且長,迎難而上。」施一公的話裡,透露著堅韌和勇氣。
  • 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號稱5年超過清華,如今施一公做到了嗎
    位於浙江杭州的西湖大學,創辦不久,名氣確實不大,單從名字上看還容易讓人以為是所野雞大學。但這所大學卻是以學術研究為責任,國家大力支持的新型高等院校,建設耗資兩百億,創始人施一公熔鑄了許多心血在其中,創建時號稱五年超過清華大學。如今怎樣呢?
  • 施一公為創建西湖大學狂投200億,揚言5年內力超清華,結果怎樣了
    每一個成功背後都有巨人的身影,1967年5月5日施一公出生於河南鄭州,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2013年12月19日評選為中國科學學院院士,對腫瘤發生和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方面頗有研究。在施一公等人的努力之下,成功創辦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打造「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單位,擁有獨特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注意學科交叉,使各個學科之間相互融合,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精煉學科,從而形成自己獨有的學科特色。
  • 施一公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全職執掌西湖大學
    此消息已經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證實,但他表示,在辭去副校長之後,他將繼續保留在清華的教授職務。他同時表示,這是為了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籌建中的西湖大學,「腳踏兩隻船」也不符合他一貫的做事風格。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饒毅、潘建偉、錢穎一等10人於2015年發起,是西湖大學的前身與籌建依託主體,由施一公擔任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