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籽餛飩、白湯餛飩、高郵餛飩……揚州餛飩哪家強?

2021-02-16 熊貓愛美食

關於餛飩,如果要展開來寫,可以寫篇論文了。但是小編還是要先表個態:在揚州人心中,菜肉大餛飩不是餛飩,是水餃。

餛飩是純肉餡的,用筷子挑著往皮裡一抹,手一捏,前後不過幾秒鐘,一枚餛飩就包好扔餛飩堆裡了。

剛出鍋的小餛飩,點上幾滴辣油,冒著熱騰騰的鍋氣。那麼鮮那麼香,那一刻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小餛飩個頭單薄,做不了主食。在揚州人的飲食習慣裡,它不是餐桌上的主角,卻穿插在生活中每一個需要被食物慰藉的時刻:放學後和小夥伴相約來一碗,墊墊肚子又解饞;加完班、打完牌,想著巷口有一家餛飩攤做下午,心裡踏實。

那種一吸即可入口的滑爽,囫圇嚼幾下就敢下咽的溫潤,是其他麵食無法替代的,所以它一直沒有離開揚州人的生活。

本地人喜歡光顧的蔣家橋和共和春,都是以蝦籽餛飩聞名。

蝦籽餛飩並不是在餛飩肉餡裡有蝦籽,而是在湯裡放。湯裡還有多多的胡椒和大蒜。

在東園小館吃蝦籽餛飩,量特別足。單個餛飩都挺大個的。我問煮餛飩的阿姨,一份有多少個。「160克~180克吧。」阿姨給了很精準的數據,她說餛飩都是集中配送的。

餛飩上撒了很充足的蔥花,喝一口湯,醬油混著胡椒粉的味道,滲入餛飩皮中,與有咬嚼的肉餡一起,撐起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

老闆師從「樊川張記餛飩」,已有百年歷史。餛飩皮是手工擀出來的,據說薄到能在紙上看字。

正因為皮薄,所以包好的餛飩「白裡透紅」,非常粉嫩。

餛飩分小餛飩和雀頭兩種。小餛飩皮薄肉最少,一抿就爛,可以直接喝,雀頭和其他餛飩店裡正常的餛飩餡差不多。

皮子柔嫩,喝下去就能感覺到芹菜香、肉香、胡椒香……豐潤的香氣。

熬得奶白色的魚湯,包得精緻的小餛飩,香菜點綴。

先喝一口湯,鮮香的感覺盈滿舌尖,直抵心坎。舀起一顆餛飩,整個兒吃進嘴裡,肉香混著湯鮮,十分美味。

車橋是淮安的一個鎮,車橋餛飩,是淮安餛飩的代表,也很有特色。

車橋餛飩的皮子,講究薄如紙。

車橋餛飩的餡也很有特點。只取豬前夾精肉,用鐵棒將肉捶打成泥。

皮子雖薄,卻不爛不破,隔著皮子就能看到肉餡的粉嫩。入口爽滑,肉餡柔嫩。嘗過之後,會被圈粉。

據說以前是大棚沒有店面,大東門餛飩是無數附近居民的共有財產,從打扮的精緻的姑娘到穿著睡衣的大媽,從放學的熊孩子到接孩子的家長,都是常客。

以前開在大東門的位置,現在搬到隔壁了。

蛋絲、蝦皮、紫菜和高湯調成湯料,再把鮮肉小餛飩放進去煮,就是這所謂的「上海三鮮餛飩」。

安慶餛飩屬於柴火餛飩,用「接地氣」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了。

在碗中放入佐料,澆上湯頭,那一顆顆由蔥花點綴的小肉球浮在碗裡。

粉嫩色的肉餡從褶皺的皮子裡透出好看的光澤,有榨菜末,別有一番風味。

在揚州遍地開花的高郵魚湯麵館,這家在廣電南門對面,也是廣電的二食堂之一。

有小餛飩和大餛飩,點了蝦肉餡的魚湯大餛飩。魚湯很鮮美,餛飩餡也足。

猜,湯上面飄的綠色的是什麼?

說起莊橋餛飩,遠近聞名,江都也開了不下20幾家了。但其實正宗的莊橋餛飩,也只這一家。

開了整整17年的老店,餛飩是老闆夫妻倆個自己包的,用料講究,從不偷工減料。紅湯底,胡椒味不是太重。餛飩飽滿緊實,凹凸有致,肉餡較細膩。

同樣在三江百貨附近,還有小師傅餛飩、姐妹餛飩、樊川餛飩……真是餛飩一條街。

「來碗餛飩,調料全放。」

全放就是胡椒粉、香菜、醬油、蒜都要。店裡的餛飩分大小碗,大碗是35隻,小碗是25隻。

舀上一勺送進嘴裡,鮮鮮燙燙地一路開道,沒有那麼辛辣,一切都是正正好。

同樣是紅湯餛飩,感覺高郵的葷油湯就是香。

小編對高郵就是這麼偏愛呀。

我們Pick的這些餛飩店有老字號有新店,有揚州本地的,有周邊高郵的,有紅湯有白湯。歡迎在留言區繼續補充。

完美的餛飩,透薄的皮、肥瘦相間調味恰當的餡、鮮美的湯(不能有過多的味精),以上三個指標缺一不可。

知道你們要問哪家最好喝,下面精選的四家都是心頭好,推薦給各位:

樊川祖傳餛飩

五亭吟春魚湯餛飩

江都小師傅餛飩

高郵餛飩(據說還有比小六子更好吃的,等以後出個高郵餛飩測評)

相關焦點

  • 中華美食之餛飩
    揚州|蝦籽餛飩揚州的蝦籽餛飩,這裡的「蝦籽」,並不是在餛飩肉餡裡,而是在湯裡放。蝦籽也不是配料時與醬油豬油香辣粉蒜花一起放在碗裡,而是直接大把大把灑在大鍋裡與餛飩一起煮,然後舀到碗裡。秘制的蝦籽醬油,新鮮的小米蔥,香濃的葷油,搭配上嗅覺與味覺更為強烈的黑胡椒,光是佐料就已經色香味俱全。餛飩的內餡,採用了鮮豬後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後放入醬油、麻油、蔥姜等,徐徐滲入冷水中,用手臂攪拌,直至肉泥發粘即成。
  • 中國頂級餛飩大賞
    揚州|蝦籽餛飩揚州的蝦籽餛飩,這裡的「蝦籽」,並不是在餛飩肉餡裡,而是在湯裡放。蝦籽也不是配料時與醬油豬油香辣粉蒜花一起放在碗裡,而是直接大把大把灑在大鍋裡與餛飩一起煮,然後舀到碗裡。秘制的蝦籽醬油,新鮮的小米蔥,香濃的葷油,搭配上嗅覺與味覺更為強烈的黑胡椒,光是佐料就已經色香味俱全。餛飩的內餡,採用了鮮豬後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後放入醬油、麻油、蔥姜等,徐徐滲入冷水中,用手臂攪拌,直至肉泥發粘即成。
  • 中國各地餛飩特色鑑賞
    揚州|蝦籽餛飩揚州的蝦籽餛飩,這裡的「蝦籽」,並不是在餛飩肉餡裡,而是在湯裡放。蝦籽也不是配料時與醬油豬油香辣粉蒜花一起放在碗裡,而是直接大把大把灑在大鍋裡與餛飩一起煮,然後舀到碗裡。秘制的蝦籽醬油,新鮮的小米蔥,香濃的葷油,搭配上嗅覺與味覺更為強烈的黑胡椒,光是佐料就已經色香味俱全。餛飩的內餡,採用了鮮豬後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後放入醬油、麻油、蔥姜等,徐徐滲入冷水中,用手臂攪拌,直至肉泥發粘即成。
  • 如何製作最好的餛飩和餛飩湯
    味道是豬肉,蝦和魚的味道組合的頂點。湯像清湯一樣乾淨,但更豐富。有彈性的麵條和美味的餛飩得到了高級官員和社會精英的認可。當時他們被稱為廣州餛飩麵。Mak的麵條現在由Mak的第三代家族經營,並根據精心保護的家庭食譜製作餛飩和湯。Mak's Noodle被認為是香港最成熟的餛飩餐廳。
  • 夜光杯 餛飩結緣
    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南方人,開始喜歡上鄰家街道某個店中的餛飩時,他就開始跟那個地方結緣。小時候,在武漢最喜歡中山大道芙蓉酒樓的抄手。那時街頭還可以看見流動的餛飩擔子。老闆一根扁擔一頭挑著火爐鍋碗,另一頭挑著小木桌凳,走至路邊放下就是一個餛飩攤,現包現煮現吃。很多年後讀《笑傲江湖》衡陽城雨夜吃餛飩,才想起,那一副餛飩擔子,20世紀80年代還看得見。等在上海讀書生活工作,不知從哪天起,夜裡10點離開辦公室會去吃一碗餛飩暖身子。家附近是一家千裡香餛飩。老闆兄弟兩人大概20出頭,一人包一人煮。
  • 吉祥餛飩如何將餛飩做到極致?探索吉祥餛飩美食新思路
    傳承經典,吉祥餛飩專注餛飩美味在不勝枚舉的中華傳統美食中,有一款美食,流行於江南市井百年有餘,填補了上海人夜宵的空白,依託著走街串巷的小吃擔子,牽繫著平民百姓的飲食日常,這一美食就是餛飩。和其他小販不同,當時的餛飩擔主並不叫賣,而以敲竹梆代替吆喝,一根竹管做成的竹梆裝在餛飩擔前。
  • 早餐夜宵的必備佳品,做法簡單又好吃餛飩,讓你溫暖到心裡
    水餃和餛飩的區別最大的就是水餃皮厚,而餛飩皮薄,煮出來是透明的,水餃煮起來也比較費時間,需要加三次涼水,水開三次才能熟透,而餛飩的時間短的多。此外和餛飩比起來,水餃需要依賴不同的蘸料,而餛飩更注重於湯料的選擇。
  • 國家餛飩地理
    、肉燕、乃至餃子,是各地對餛飩千奇百怪的叫法。顧名思義,這是把餃子和麵條煮在一起的食物,但端上來後,第一次吃到的人往往會非常詫異:這哪裡是餃子,明明就是半透明麵皮的餛飩嘛。 事實上,這正是文人氣濃厚、講究「吃不求飽點心」的揚州風格,對宋代「角子」閒食文化的一種傳續。 而在1500多公裡外的廣東,人們把粵式早茶裡一種與淮揚「餃面」極其類似的食物,稱為「雲吞麵」。
  • 餛飩好吃餡難調,這幾種餛飩的做法讓人一口就愛上
    餛飩帶湯的做法是它最大的特色,餛飩鮮香,湯汁也是味美非常,尤其在寒冷的秋冬季節來上一碗,熱氣騰騰,既美味又暖胃。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種餛飩的做法,其中主要是餡料的調製。一、蝦仁餛飩蝦仁味道鮮美,口感嫩滑,是做成餛飩餡料很不錯的選擇,將洗淨的蝦仁打成蝦泥,包成精緻的小餛飩,配上鮮美的餛飩湯,是非常誘人的美味。
  • 餛飩的做法及配方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餛飩蝦皮扇貝小編教你鮮蝦煮餛飩怎麼做好吃帶圖解包菜80g北極蝦100g蔥20g姜5g醬油5ml美極鮮10ml鹽5g花生油20ml香菜少許香油少許清水適量餛飩皮適量豬肉150g做法1.豬肉剁成肉榮加入蔥薑末、醬油、美極鮮和花生油攪拌均勻
  • 大餛飩、小餛飩、砂鍋餛飩、煎餛飩…不重樣的上海餛飩隨你挑!
    阿拉上海的餛飩 有多少種呢? 這家餛飩店藏在小區裡,盧阿姨非常熱情,看到客人就會問「來切餛飩伐?」
  •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鮮蝦餛飩餡的做法竅門
    蝦的營養價值極高,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補腎壯陽,抗早衰,可醫治腎虛陽痿、畏寒、體倦、腰膝酸痛等病症。蝦中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
  • 糖水餛飩,甜蜜蜜的餛飩新吃法
    糖水餛飩By Norma北方愛吃餃子,上海人愛吃餛飩!我家諾寶就是不擇不扣的餛飩控。小妮子飯量不大,但是每次只要是吃餛飩,她總能呼嚕呼嚕的吃上一碗,所以我們家吃餛飩的頻率還是蠻高的。這快要到元宵節了,包完了湯圓我順帶就又包了餛飩,不料包湯圓盛了些芝麻和豆沙餡,包餛飩又剩了些餛飩皮,於是突發奇想拿這個兩樣結合一下,成就了這碗甜餛飩。 餛飩的餡現在也是各式各樣,什麼菜肉的、蝦仁的、鹹蛋黃的很多口味,但都是鹹口的,甜的餛飩外面我是沒見有的賣的。
  • 餛飩俗稱龍抄手,做餛飩皮時記住3點,做出來的餛飩滑嫩且不爛
    01餛飩其實是混沌餛飩是我國的傳統美食,源於北方,古人認為其是一種密封包子,沒有七竅,所以稱為「混沌」,後來依據中國造字的規則,又改成「餛飩」。03餛飩外觀餛飩和水餃沒什麼,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餛飩皮薄,煮熟後透明感非常強。通常能看見裡面的餡料是另外餛飩重湯料,而水餃則重蘸料。餛飩皮為邊長約6釐米的正方形,或頂邊長約5釐米、底邊長約7釐米的等腰梯形;水餃皮則為直徑約7釐米的圓形。
  • 上海的餛飩店,你覺得哪家最好吃?
    店裡餛飩種類超多,紅湯、白湯、開洋、薺菜、香菇餛飩、白菜餛飩…… 開洋餛飩也是必點,餛飩外皮厚實,內陷緊實且沒有過多調味,口感醇厚。放了小蝦米鮮甜香嫩,湯底還有紫菜蛋皮等輔料,味道超讚。除了開洋餛飩,紅湯餛飩和薺菜餛飩也很推薦!
  • 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前幾天一個喜愛美食的朋友跟我暢談了一下淄博的野餛飩,說了他對餛飩的認知,並對我細數了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等好多種餛飩的區別和不同。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在我經過多方查驗和證實以後我得出的結論是餛飩、抄手、南方餛飩、清湯餛飩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各地的叫法不同,以及還有各地的飲食口味習慣不同而略有改變而已。餛飩是一道中國民間的傳統美食,發展至今,名號繁多,製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和好評。一般用清水和面做皮,也有用骨頭湯和面的,麵皮極薄。正常用肉做餡、也有用菜、糖、蜂蜜等作餡,但是很少。
  • 三鮮味的餛飩怎麼做好吃?秘訣在這裡,這樣做的餛飩吃都吃不夠
    但其實粥相對比較粘稠,如果想要喝上一碗相對比較稀薄的熱湯同時又能達到飽腹的效果的話,推薦大家可以嘗試來上一碗三鮮餛飩。餛飩湯水鹹香可口,喝湯的同時又能吃上幾個餡美皮薄的餛飩,在嚴寒冬日裡是再美不過的事了!而且包餛飩在家裡也比較簡單操作。三鮮餛飩,鮮就鮮在它的餡上。
  • 無錫王興記餛飩店的前世
    此時,已是夫妻倆加3個工人和兩張半桌子的餛飩店了,便掛起了「王興記」的招牌,並且以大肉餛飩代替了手推餛飩。後來逐步改為白湯(肉骨頭湯)和紅湯辣油兩種,熱天再增加冷拌餛飩。為了滿足顧客的不同需要,後來又有紅湯辣油加線粉,有的再加雞蛋,在餛飩上放香乾絲和蛋皮絲;白湯加開洋、紫菜、胡椒粉等佐料,到6月初,新大蒜葉上市,再加上一些香料, 一碗餛飩端到顧客面前,色、香、味俱全,惹人喜愛。幾十年來,王興記餛飩始終保持了這種特色。
  • 餛飩&餃子|餛飩成了「嘉湖細點」的水點,分大小餛飩
    文 | 楊穎立1「餛飩」一詞最早見於三國時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其實張揖所說的「餛飩」並不是現今流行於市的「餛飩」,以其「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的表述來看,應是現今的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一書中就評論說:「做餛飩,與餃同」。如果說有區別也只不過存在於包法上:餛飩在麵皮上放餡後摺疊包成元寶狀;而餃子在麵皮上放餡後折皺包成偃月形。2正因為餛飩與餃子有著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餛飩在中國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唐、宋、元、明、清各個歷史階段的各種有關飲食的書籍中都有餛飩的記載。
  • 蝦仁小餛飩的做法
    今天打算給小王子嘗試小餛飩,小王子很喜歡吃大蝦,所以把蝦仁包在餛飩裡,做出來的味道鮮美無比。By 小王子的輔食料理用料大蝦 3隻胡蘿蔔 1小塊菠菜 1棵香菇粉 若干餛飩皮 若干7、7.將準備好的餛飩皮,平均切成四份。8、8.餛飩皮摸少許蝦泥,對摺隨意擠好。9、9.吃不完的餛飩可以放入冰箱冷凍起來。10、10.奶鍋加水燒熱,放入小餛飩,煮一段時間後,放入菠菜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