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V」知著,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2020-12-23 中國青年報

  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實現了從500億、600億、700億、800億的四連跳。

  四連跳!這份亮眼成績單請「籤收」

  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增速經歷了從負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區間運行的轉變。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快遞業務量1月份低位運行,首現負增長;2月份快速恢復,轉為正增長。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重回30%以上。

  自9月10日達到500億件開始,每月更是都登上一個百億級臺階,實現「四連跳」直至突破800億件大關。

  據了解,今年第800億件快件是一箱來自湖北黃岡羅田的土特產,將於12月22日上午送到位於湖南長沙的收件人手中。

  1-11月郵政行業運行「成績單」

  1-11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928.5億元,同比增長14.4%;業務總量累計完成18752.9億元,同比增長29.2%。

  1-11月,郵政服務業務總量累計完成2543.7億元,同比增長12.6%;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累計完成232.6億件,同比增長3.5%;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累計完成372億元,同比下降4.8%。

  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41億件,同比增長30.5%;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869.2億元,同比增長17.0%。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10.3億件,同比增長11.1%;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614.3億件,同比增長34.8%;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6.4億件,同比增長27.8%。

  在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這一份成績單格外亮眼。國內消費回暖、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正在世界舞臺上熠熠生輝。

  快遞業務量之所以能夠重回高位增長,離不開行業的復工復產,也離不開消費市場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發展。購買、發貨、送貨、收貨,讓快遞這碗水動了起來。

  消費者「點」起來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有多個省市和地區統籌地方政府和社會資金推出消費券相關活動,累計發放超百億元。其中大多選擇和網際網路或電商平臺進行合作,通過線上的方式來發放。

  △廣州市政府聯合京東11.11 發放20億政企聯合消費券

  發放消費券以政府財政購買的方式變相給消費者打折讓利,可以激勵消費購買,提振消費動能。

  推進快遞行業發展,我們也要從「頭」開始。

  商家「忙」起來

  有買也有賣,交易這個循環才能跑起來。從疫情期間的愛心助農,到「雙十一」的電商狂歡,商家們賣賣賣的腳步從未停下。

  疫情期間,武漢「解封」之後,湖北多個地區都出現了農產品滯銷問題,「謝謝你為湖北拼單」活動「應聲而來」,通過流量扶持、價格補貼等舉措,帶動湖北食品、農產品銷售。

  截至4月28日,蘇寧易購湖北特色商品訂單增長勢頭迅猛,累計已幫助湖北農戶銷售約5000萬餘斤農副產品,其中洪湖蓮藕、秭歸春橙、小龍蝦、周黑鴨、熱乾麵等均為熱銷單品,訂單排名前五的城市為上海、成都、南京、長沙、廈門。

  在四川,進入11月,本該是石榴鮮果採摘的尾聲。但是在今年,當地村民一直忙著從果園轉戰到各大石榴凍庫,挑選優質的果子。「雙十一」期間,當地六七十家種植戶利用電商渠道進行銷售,石榴幾乎銷售一空。

  有買有賣,你的包裹「蓄勢待發」。

  機器「開」起來

  交易量可以從一方面為快遞業的發展推波助瀾,但是快遞產業內的自我「加速」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0點30分付尾款,0點35分收貨,我的快遞怕不是鄰居送的吧?」這個速度你還有印象嗎?

  如今,全流程智慧物流正在改變快遞行業:在倉儲端,有智慧機器人幫助人工揀貨;在幹線運輸環節,有大數據工具計算運輸路線;在中轉環節,各快遞公司自動化流水線總長超過6000公裡,自動化分揀設備從1層增加到4層,每小時可分揀7.6萬件包裹;在末端配送環節,無人車、無人機、智能驛站、智能穿戴設備等新技術日漸普及。

  我們的快遞,不只是說說而已。

  快遞「跑」起來

  還記著騎著白馬送快遞的阿依特波力·阿斯哈爾嗎?

  他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的一名快遞員,經常要騎馬穿越二十多公裡的無人區把貨品和生活物資送到村民家裡。騎著白馬硬核送快遞,力保包裹的準時到達。

  截至目前,我國郵政快遞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實現了村村通郵,全國快遞網點的鄉鎮覆蓋率達到了96.6%。

  一輛輛快遞車,從南到北,正在慢慢跑遍全國。

  新業態「長」起來

  疫情之下,直播帶貨、短視頻種草等銷售模式正在和居民購物越走越近。「無接觸配送」這一要求,也讓快遞櫃的需求量快速增長,智能自取等無接觸取貨方式得以快速發展。

  今年以來,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建設快速推進,全國累計布放智能快件箱42.3萬組,建成快遞末端公共服務站10.9萬個。

  △在湖北省襄陽市,有一位客戶正在使用快遞櫃取快遞

  加速!跑過中國快遞的「最後一公裡」

  從買家的買,到商家的賣

  從快遞的快,到快遞的廣

  「四連跳」背後的巨大活力,離不開你我的努力

【責任編輯:李澎】

相關焦點

  • 從快遞大數據看中國經濟復甦
    」■ 文/許良鋒 (作者單位:國家郵政局郵政業安全中心、快遞大數據開發應用工程實驗室)■ 關鍵詞:快遞,數據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回望充滿挑戰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之後的後疫情時代,線上經濟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 微博的大數據挖掘:知著、見微、曉意
    本屆大會將秉承「效能、應用、創新」為主題,旨在通過開放、廣泛的分享和交流,著力於促進中國企業用戶提高應用Hadoop的能力和水平,降低Hadoop技術應用門檻和投資預算門檻,推廣大數據的應用價值。  在下午的一場分論壇演講中,來自北理工數據挖掘實驗室主任張華平發表了主題為《微博的大數據挖掘:知著見微曉意》的演講,其介紹了對大數據概念的理解,我們如何對大數據進行分析管理,以及張華平團隊自主研發的數據搜尋引擎JZSearch。
  • 經濟數據亮眼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中國多項經濟指標實現首次「轉正」,多項指標增速再創新高。  外媒對此廣泛關注並作出積極預測:中國經濟平穩復甦為2020年動蕩中的全球經濟增添一抹亮色,中國經濟持續增長有望為2021年全球經濟復甦提供強勁驅動力。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12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非常亮眼的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數據。這些數據給經濟學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蔡昉: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但經濟復甦存在三個不平衡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侯潤芳)在12月14日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上,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蔡昉表示,失業率從上升到下降經歷了一個倒V字型曲線,意味著中國經濟V字型復甦基本成型。
  • 中國經濟會實現V型復甦嗎?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詳解
    12月15日,在《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以下簡稱《經濟藍皮書》)發布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蔡昉談到了對經濟發展趨勢曲線的看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學部委員蔡昉圖片來源:中國網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社科院在當天發布的《經濟藍皮書》中指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迎來普遍的恢復性增長,但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
  • 京東大數據:假日經濟助力消費復甦 盡顯中國經濟活力
    京東大數據顯示,旅遊生活、運動戶外、家裝家電、食品飲料、珠寶首飾等五大板塊今年雙節期間齊發力,使假日經濟助推消費復甦,盡顯中國經濟活力。國慶中秋黃金周集中釋放了被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有助於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促進經濟持續復甦。  不過從具體消費行為來看,這屆消費者是越來越理性,越來越「難伺候」了。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走在了全球前列,為非洲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鑑。中國通過大數據等手段對疫情進行防控,同時實現復工復產。非洲國家應該向中國學習,通過創新的數位化手段,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兩不誤」。
  • 亮眼數據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坐穩全球經濟復甦頭把交椅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中國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中國全年的GDP將增長,外匯儲備將保持穩定。全球財務長委員會在其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調查報告中,上調了中國經濟展望預期,認為中國正逐步擺脫新冠肺炎疫情陰霾,實現經濟增長。這一調查的受訪者們還把中國經濟展望從第三季度的「穩定」上調至「溫和改善」。
  • 不是V型也不是U型?美國經濟將出現不均衡復甦,40%經濟學家警告疫情...
    來源:匯通網匯通網訊——在上一次市場調查中,沒有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復甦將實現v型復甦,但是可能會呈現U型等其他形態。不過自那時起,市場對於經濟將以何種形態實現復甦的觀點再次發生了改變,目前大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可能會呈現出平方根水平翻轉後的經濟增長軌跡,這意味著美國經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因為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越來越大,40%分析師甚至認為可能會出現最糟糕的情況。
  • 國家郵政局:快遞業務量「三連跳」盡顯中國經濟活力
    李芬芬500億、600億、700億……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從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實現了「三連跳」,今年人均快遞量已達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快遞業務量增長是商貿流通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新發展格局構建過程中旺盛的消費需求。
  • 中國經濟為什麼能V反彈?下半年怎麼走?
    路上開始堵車了,車水馬龍重現街頭,購物和下館子擼串的人多了,快遞開始送上門了,玩鬧嬉戲的小孩多了,小區開始有裝修的了,馬路對面工地傳來了機器的轟鳴聲,還有鋼材碰撞的咣當聲……  不管是宏觀的數據,還是微觀的感受上,中國經濟復甦回暖的氣息越來越濃,經濟活力和脈搏越來越強。長沙「夜經濟」逐漸復甦。市民在夏季的夜晚出行品嘗美食。
  • PMI數據傳遞中國經濟加快復甦積極信號
    我國PMI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經濟呈現持續穩定恢復態勢,質量持續向好。經濟數據的持續改善,體現出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也有良好的修復能力。
  • 日本經濟V型復甦可能性已經幾乎消失?
    日本內閤府最新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季度日本經濟環比下降7.8%,按年率計算下降27.8%,為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認為,日本經濟復甦進程緩慢,難以實現V型復甦。
  • 法國媒體:11月出口數據確認中國經濟復甦
    來源:央視中國7日公布11月進出口數據後,法國主流媒體予以關注。法國第一大報《費加羅報》的報導表示,中國11月出口增速同比達到21.1%,是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這確認了中國經濟的復甦。主流經濟類日報《回聲報》在報導中表示,根據中國海關數據,中國出口已經連續6個月實現增長,11月的出口增速幾乎是10月出口增速的兩倍,達到自2018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中國的進口也連續三個月實現正增長。報導表示,由於其他國家再次出現疫情,使得中國醫療設備和物資、用於遠程辦公的電子產品出口都大幅增加。
  • 中國外貿復甦令人驚嘆,國際大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
    中國外貿正面臨一場愈演愈烈的「貨櫃荒」,外貿復甦之下,中國出港貨輪紛紛滿載而去,然而返港貨櫃寥寥。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以至於大量外貿工廠開始自行限產;而大量空置貨櫃卻在海外堆積如山,造成塞港。
  • 泰國專家:中國前11個月進出口數據表明中國正帶領全球經濟復甦
    中國海關總署7日公布,我國今年前11個月進出口同比增長1.8%,達到29.04萬億元。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東協研究中心學術主任、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彼迪表示,中國進出口數據的增長情況和巨大的總量表明,中國是帶領全球走出新冠疫情的陰影的一股主動力,將會對促進全球經濟復甦帶來積極影響。
  • 【地評線】多彩時評:首超800億件,快遞成績單激蕩中國經濟澎湃動力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2月21日,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800億件,再次刷新快遞年業務量紀錄。  作為全球電子商務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
  • 獨家專訪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全球V形復甦很難,但中國例外
    「在疫情狀態下,經濟的下滑發生得太快,復甦也開始得太快,如果這時候還看月度和季度數據,那就太晚了,會錯過經濟變化的趨勢。」總之經濟衰退越深,被瓦解的東西就越多,就越難以實現V形復甦。當我們觀察市場對疫情衰退後全球復甦的預期時,我們發現,市場預期的不是一個完美的V形,但至少是一個不完全形態的V形。但以歷史經驗看,實際上是很難出現一個不完全的V形復甦的。
  • 「中國經濟復甦是全球的成功案例」
    國慶中秋長假期間,中國國內消費市場恢復再加速。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8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透過「黃金周」窗口觀察中國的外國媒體認為,中國經濟社會正加快恢復到正常軌道,中國經濟顯示出強大動力和韌性,也將助力世界經濟恢復。
  •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 2020-12-19 19:01:15 ——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哈拉雷12月19日電 專訪:中國經濟亮眼成績為非洲經濟復甦帶來希望——訪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  新華社記者張玉亮  辛巴威中非經濟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納德·魯沙布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