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校外培訓行業實屬不易。新年伊始,疫情來襲,作為人群聚集性行業,是聯防聯控的重點對象,疫情中不能正常學習但房租工資成本還在。沒有了新生加入與老生消課,也就沒有了現金流與利潤,停課時間稍微長些或用預收學費進行擴張或投資其他的,這次都撐不住了,而且也沒有金融機構願意出手相救,於是頻頻出現資金鍊斷裂而難以為繼,也就不足為奇。全能雙師課後輔導合作總監李東海認為,這種壓力在2021年不會減弱,存在問題的機構並沒有認真地去解決這些問題,所以2021年問題還會繼續。
「原本以為家長上半年帶娃帶瘋了,下半年會有一波報復性消費,哪裡知道我們這裡學校又推校內託,大部分孩子都選擇了去學校裡,我真的快熬不下去了。」小楊在湖南郴州開了4年的託管班,400平的教室能容納下80來個孩子,原本生意還不錯,今年卻遭遇疫情危機,「我一直想做點課程來增加收入,但是我們小地方,好老師太難找了,如果用學校老師上課,一來擔驚受怕,二來課時費太高,付完課時費等於打白工了。」
不少三四線城市的教培機構都面臨師資窘境,十二月份全國各地又啟動了嚴查培訓教育機構的專項活動,查收費、查安全、查內容、查資質,每一次嚴查,不是停業就是整改,不僅僅有經濟成本,還有時間成本。舉步維艱的小機構,堅強活下來,還是早早收兵?
「中國有一億小學生,我們統計有百分之六十的孩子,在每天學習過後,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課後作業,更談不上及時的學習鞏固,所以我們認為,小學生課後輔導的市場巨大。」全能雙師課後輔導創始人趙靜芳女士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她發現小兒子在寫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部分都是因為當天老師所講的內容沒有辦法及時消化,「我聯合業內的好友,特邀北師大的專家團隊,提供了每天複習的課程給到孩子,每天30分鐘的時間不長,但足以幫助孩子進行今天知識點的梳理,一個月下來娃寫作業的速度快了很多。」
全能雙師課後輔導合作總監李東海表示,目前全能雙師課後輔導已經在全國擁有了3000餘家使用機構,累計為百萬家庭提供了專業的小學生課後輔導課程,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聯絡東海老師獲取疫後幫扶福利,輕鬆開起課後輔導專業課程。
[廣告]免責聲明:本文為宣傳商業資訊,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亦不代表本網站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或投資行為參考,本網站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