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心上幼兒園,園長生氣地對媽媽說:你會害孩子丟失安全感

2020-07-31 執筆撫暖陽

孩子都是表裡如一,天真可愛如一張白紙,他的表現都會說明一些事情,反映出他的一些現象,比如自信!

第一類孩子,他到了一個陌生的好玩兒的環境,看到很多玩具,但是不敢探索。他始終離不開父母,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這種不自信跟安全感有關,更確切的說法是親子依戀關係。說到依戀,那就一定是發生在兩個人之間的孩子對媽媽有依戀,媽媽對孩子也一定有依戀。

孩子開心上幼兒園,園長生氣地對媽媽說:你會害孩子丟失安全感

曾經有一位媽媽帶著三歲的兒子去上幼兒園,其實孩子都沒有哭,而且看起來孩子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很好奇。但是這時媽媽跟園長說想看一看孩子,說幾句話,園長說好的沒問題。於是媽媽便跟孩子說自己要去買菜順便去辦點事情,很快就回來接他,孩子也欣然答應了。

結果這位媽媽邊走邊不停地回頭,對孩子說:寶貝兒,媽媽走了啊,媽媽真的走了啊,越說眼眶裡越溼潤。最後惹的孩子跑過去,抱著媽媽的大腿哭,於是上演了一場依依不捨的催淚戲。媽媽說:兒子媽媽也捨不得你,媽媽再也不離開你了。

所以我們看到底是孩子捨不得媽媽,還是媽媽離不開孩子呢,媽媽的安全感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不足的媽媽往往對孩子有很強的控制欲和佔有欲,導致分離時媽媽極度痛苦,這也會讓孩子更加懼怕分離。

入園的分離是對媽媽與孩子依戀的一次考驗。安全型依戀的孩子往往適應幼兒園和新環境的能力更強一些。而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就容易表現出適應力弱和不自信。因為安全感是自信心的根基。

孩子開心上幼兒園,園長生氣地對媽媽說:你會害孩子丟失安全感

第二類孩子是遇到生人羞怯地躲在你身後,說話時低著頭,眼神躲閃,聲如細紋。

我們先來分析,如果是單純的不願意打招呼,但對對方還是感興趣的,會看著對方眼神沒有躲閃,那不是不自信,她只是不懂得社交禮儀。而大多數孩子五歲前是不理解為何要打招呼的,這個單靠說教也並不能起任何作用。要等到孩子的社會經驗和社會性思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他自然而然就會了。

另外,孩子的打招呼方式不局限於言語,可能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是孩子在向對方問好。我們需要學習客觀的分析孩子,但是如果你的孩子確實連看也不敢看,表現出羞答答的樣子,並且明顯處在恐懼中。這裡也要排除一下,有人確實看起來挺兇神惡煞的,大人看了都害怕,更別說小孩子了。除此以外,孩子看那任何其他外人都是需要你保護,說話聲音小得像蚊子,那麼這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這份不自信也是跟安全感最相關,同時也包含著一些孩子對自己價值的不認可。這類孩子的父母往往對孩子的內向性格不接納,在孩子做的不如自己預期時,總是會說教孩子或改變孩子。這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還會損害孩子的自信心,解決這一現象的思路是我們要學習真心實意地欣賞孩子,學會正確地表揚孩子。

孩子開心上幼兒園,園長生氣地對媽媽說:你會害孩子丟失安全感

第三類,孩子缺愛而導致不自信的表現,是孩子沒主見,總討好別人。

這種孩子看起來會很聽話,但當他的內心沒有得到滿足時,他也會很難過。比如別人把他心愛的圖書拿走了,他也想看,但表達不出來,他妥協時是非常委屈的。但他從來沒有學會去爭取東西,家裡人也不太關心孩子的需求,使得孩子早早就學會了討好別人,才會獲得愛。

我曾經聽到一個媽媽很自豪地誇自己兩歲半的孩子會哄自己,只要媽媽不開心了,孩子就會說媽媽別生氣了,寶寶乖,寶寶聽話,媽媽說的時候是很開心的。但我聽著是很痛心的,這樣的孩子早早失去了自己。又何從建立自信呢?

好了,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午休,老師無意摸到孩子口袋的東西,報告園長後:退園吧
    如今,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上學,但是一些孩子都還小,剛開始有意識能力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幼兒園,老師就要特別的關注這些小孩。園長認為這位老師並沒有錯,然而對家長這樣的做法感到非常的生氣,隨後找來了這位孩子的家長,詢問這位家長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不信任我們的幼兒園,那就讓孩子退園吧,我們不收了。這位家長也並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還理直氣壯的和這位園長說一定會找比你更好的幼兒園。
  • 幼兒園老師給孩子「換衣服」,無意間發現「這個」,園長:退園吧
    前言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就要開始獨立的生活和學習,很多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後,也會經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吃不好,睡不好,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看到新聞案件中一幕幕孩子被同學欺負,被老師虐待的情景,很多父母都非常擔心,在孩子回到家之後
  • 2歲孩子走丟幼兒園卻不知情?家長質問,園長:不知道孩子會開鎖
    之後物業將孩子送回了幼兒園,從孩子三點多出走,到四點多被送回,幼兒園根本沒有發現孩子丟了,沒有人出來尋找。家長翻了幼兒園群,裡面也沒有任何關於孩子丟失的信息。為此家長很是痛心,流著淚說:幼兒園老師實在是太淡定了,這次是自己孩子丟了,明天不一定丟的是別人的孩子。
  • 【iQ HOUSE幼兒公學園長專訪】你會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
    其中一個孩子七七,臉上淚痕還沒幹,鼻子還在抽搭著:「老師,林林他打我!」林林一臉生氣,悶聲不說話。坐在身邊的老師,拉著兩個孩子的手,聽到七七的話,平靜地對七七說:「好的,我知道了!」很明顯,這是孩子們在成長過程種經常會遇到的社交衝突。
  • 孩子在幼兒園做出「奇葩」舉動,惹園長心痛不已,原因媽媽要反思
    看著孩子在幼兒園做出的「奇葩」舉動,不免會引起老師的擔心和痛心。孩子在幼兒園做出「奇葩」舉動,惹園長心痛不已有位幼兒園園長發布了一則視頻,並說道:今年幼兒園剛來一個小女孩,每次一到餐廳吃飯,小女孩就全程捂著嘴,說喝水也捂著嘴,從始至終都非常拒絕吃飯和喝水這件事。
  • 幼兒園園長和家長都推薦孩子看什麼書
    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大灰狼畫報》編輯部邀請8位幼兒園園長和8位家長為你薦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推薦的都是什麼書吧!園長推薦王璐、塗匯崎江西廣電新都會幼兒園園長當小孩充滿熱情地去做想做的事,家長應該多肯定他,並給予大力支持,不要以刻板印象來框住孩子。也許你的一些寬容,會為孩子打開一片自由的天空。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
    ,覺得神獸終於歸籠了,是對於一些小班的幼兒園孩子來說,因為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在前幾天也會很不適應,出現大哭大鬧,甚至還要父母拖著去幼兒園的現象。不睡覺,想爸爸媽媽而苦惱等等,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身也會非常焦慮,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其實,這也和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有關。
  • 孩子幼兒園丟失,老師竟無人發現,老師:純屬意外
    作者:溫言編輯:傾城一笑導讀;孩子到幼兒園學習,相當於家長把孩子全部託付給幼兒園老師。幼兒園的孩子年紀都很小,老師需要仔細地保護,避免一個轉身孩子出了什麼意外。而這件事情幼兒園竟然一直沒有回應,就連孩子丟失又被找到都不清楚,第二天家長來到幼兒園問老師的時候,也是非常平淡地回了一句;純屬意外。
  • 幼兒園孩子衣服掉出錄音筆,園長:退園吧,這孩子不適合上幼兒園
    文|艾米前段時間,洋洋媽媽在網上看了一則幼兒園虐童案例:某幼兒園發生了一件幼兒中毒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老師和園長因為個人利益衝突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於是這個老師為了報復園長,就給班裡面所有的小朋友碗裡都下了毒。孩子們吃了有毒的飯菜個個上吐下瀉。
  • 女娃長"蝨子"被退學,家長找幼兒園要說法,園長:想想其他孩子
    導語:身為家長,自然想讓自己的孩子一直健康。當然了,當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之後,家長就想讓孩子能有很多新朋友,哪怕是在外面也能過得開心。不過有的時候,孩子在學校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家長知道了之後,難免會有些生氣,想去跟校方爭論一番。
  • 資深幼兒園園長直言:我不會讓我的孩子3歲上幼兒園,有3個原因
    這個從業很久的資深幼兒園園長就直言: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上幼兒園,並不是我不想收孩子,而是有這三個原因這位幼兒園園長說的是這三個原因:原因一:這個年紀的孩子自理能力欠缺雖說是把孩子放在幼兒園,但是老師是無法全程在孩子身邊的,因此孩子一般都需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這樣的話,才能在老師沒有照看的時候自己好好呆著,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自理能力的話,孩子的人身安全係數則會大大降低
  • 孩子故意做錯事?雙親家庭中孩子更容易丟失安全感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每一個孩子也都是父母雙方愛情的結晶,父母也會竭盡所能地給予孩子愛,但其實是對孩子的愛,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培養孩子的道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其中的辛苦和心酸自然不言而喻。孩子成長道路上我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都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協力解決,我的朋友曉雯最近在帶娃的過程中就遇到了一些問題。
  • 資深幼兒園園長: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不需要擔心他會被欺負
    幼兒園園長:有這些特徵的孩子不用擔心1、會察言觀色的孩子在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聽懂大人說的話了,而且,也開始對大人的情緒有了認知,當大人生氣的時候她們會降低存在感,當衝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們又會嬉皮笑臉的逗你笑,讓你想生氣都沒法子。
  • 資深幼兒園園長: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家長不需要擔心他會被欺負
    幼兒園園長:有這些特徵的孩子不用擔心1、會察言觀色的孩子在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聽懂大人說的話了,而且,也開始對大人的情緒有了認知,當大人生氣的時候她們會降低存在感,當衝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他們又會嬉皮笑臉的逗你笑,讓你想生氣都沒法子。
  • 資深幼兒園園長坦言:有入園「哭鬧症」的孩子,多半來自三種家庭
    家庭氛圍壓抑、父母工作忙、愛吵架、愛打罵或區別對待孩子的家庭會將安全感從孩子身邊無情剝奪走。要知道,小朋友幾乎所有安全感都來自父母,在充滿愛和安全感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清楚地明白父母不會拋棄自己,但如果孩子在家不能獲得足夠安全感,被送去幼兒園對他來說就像被「拋棄」,對分離的恐懼致使孩子情緒失控。
  • 資深園長:所謂的尊重孩子,絕對不是不能對孩子生氣
    孩子做了不對的事情,我們不需要對他破口大罵、嚴厲處罰,但也不應該掩飾或否定自己的生氣,面對孩子犯錯,資深園長何翩翩給老師、家長兩個原則。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在臺灣蒙特梭利幼兒園擔任園長,曾在紐約生活與工作,並取得紐約大學(NYU)的幼教碩士與3-6歲蒙氏教師證。身兼三子媽與園長的雙重身份,生活中有壓力、有挫折,但有更多感動與成長,用文字讓大家感受到在育兒的路上並不孤單,願意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改變,身為父母的我們就是收穫最豐富的人。
  • 讓劉歡園長告訴你: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更好的發展
    ,都是新鮮的,幼兒園有一個好的辦園理念和氛圍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把習慣性格的培養大於學習知識,孩子從小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受益一生的,會影響他的一生。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的陪伴,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哪怕我們剛開始累一點,我們也要讓孩子陪伴在我們的身邊,父母親力親為帶起來的孩子壞習慣少。而家長一定和幼兒園的關係是:信任、理解和支持的正能量的關係,如果我們老師做了一些感動你的事情,你可以給她一個擁抱,給她一句稱讚:你真棒,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 十年經驗幼兒園園長:上幼兒園不哭的孩子,是因為父母做了這些事
    見慣了那些上學「嚎啕大哭」的孩子,碰上了乖乖上學的孩子時,很多家長都表示酸了,別人家的孩子就連上學都這麼省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後來幼兒園的園長告訴了我們原因,我們才恍然大悟,不妨一起了解下吧。給孩子充分的愛那些上學不哭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被家長給予滿滿的安全感,他們知道父母很愛自己,不會丟下自己,永遠會在自己身邊。即使是要去上學了,也只是短暫的和家人分離,放學後,家人自然會來接自己,就不會因為和家人的暫時分別而驚慌失措,哭鬧不止。
  • 幼兒園園長支招:這樣做讓孩子入園更順利
    所以家長要和教師一起穩定幼兒的情緒,積極配合教師工作,讓幼兒減輕入園焦慮,還有幾種方法是比較可行的:每天按時接送,幫助幼兒養成天天入園的好習慣,幫助幼兒熟悉幼兒園和班級的環境等等。經常用鼓勵的口吻告訴幼兒:「你今天表現真好!你真棒!你今天只哭了一小會兒,對不對?」孩子入園哭鬧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態度去面對,下面我們就向您提出「三個不要」。
  • 紐約幼兒園園長:我們從不讓孩子分享,卻養出高情商孩子
    那個媽媽也接話說,可不是嘛,估計紐約也就只有這麼幾家幼兒園會如此奇葩了。然後我們都會心地笑了。 「你要分享,不能小氣的」,這句話估計是每個家長和老師在孩子2歲後時常掛在嘴邊的。但小D的幼兒園就很另類,當時她們的園長直接和家長說,在我們的課堂裡,老師不會說「分享」這個詞。分享應該是孩子自然選擇的行為,而不是我們對於孩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