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意外中的意外,好在結果無恙。
昨天9時,吳先生跟往常一樣準時坐上K1185次新空調快速列車(上海南開往南昌),想在11點之前趕回老家海寧。
對於經常往返上海和海寧之間的吳先生來說,這趟紅皮空調列車實在太熟悉了,一般它都會準點於10:32到達海寧站。
但意外發生了。
K1185次列車10:20停靠嘉興站後,列車空調等照常運行,唯一不正常的是,火車停在站點上不動彈了,足足半個小時過去了,站臺上好像還來了幾個白衣大夫,車廂內的乘客有點坐不住了。
問列車員,均告知不清楚發生什麼事。不久列車開始廣播說,因火車司機突發急病,司機被送往嘉興的醫院搶救,換班司機還在路上,列車因故晚點,鐵路部門表示歉意。
大約12:25,K1185次列車才緩緩駛離嘉興站,25分鐘後,吳先生抵達海寧站,要比平時晚2個多小時。
事件
上海鐵路局致歉
K1185次新空調快速列車,車體產權歸屬南昌鐵路局,但火車司機和事發地都在上海鐵路局轄區。
昨天下午,上海鐵路局發布消息:8月29日10:30許,杭州機務段司機徐華建在擔當上海南至南昌的K1185次列車值乘任務時突發急病,立即通過無線電呼叫鐵路調度人員,並將列車安全停靠在嘉興站。
鐵路部門迅速採取應急措施,將司機送往醫院救治。
目前,司機徐華建身體狀況已趨於穩定,無生命危險。受此影響,K1185次列車晚點約2小時。對於列車晚點給旅客造成不便,鐵路部門表示歉意。
據了解,徐華建今年33歲,平時健康狀況良好,在5月份單位組織的例行體檢中各項主要指標正常。
乘客回憶:
難忘與欣慰同在
還好人車都安全
先看事件親歷者吳先生給快報發來的兩條信息。
昨天11:47:上海到南昌的K1185次列車,駕駛員突發心臟病。我們是乘客。停著一個多小時了,當時我已經看到擔架了,我想什麼事情。現在在嘉興停著,我們是7號車廂的。
昨天12:23:我剛打電話來,你們怎麼還不來採訪?現在因為長期不開車,乘客開始鬧了。我們也很同情列車員的。但是他們一直不開車,也跟乘客解釋不清楚。這種情況我之前也從來沒碰到過。
「我做生意長期在外跑,坐飛機迫降,我碰到過兩次,但坐火車遇到司機發病而延誤時間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吳先生說,剛開始,車廂內乘客沒得到停車合理解釋,有幾個性子急的人開始大喊大叫,還有的嚷嚷著要下車!
這個時候,那位30多歲的女列車長還是蠻辛苦的。她挨個到各車廂講原因,勸大家冷靜,並一個勁道歉,乘客們情緒終於穩定下來了。畢竟,人家司機生病是個不可抗力呀。
在等候司機開車的2個小時裡,車廂內秩序還是井然的。
7號車廂只有一個婦女因當天下午3點要在金華趕去溫州的火車,才被改籤安置,其他乘客都是耐心等待。
「其實我覺得還算慶幸,火車司機在停靠站時才發的病,保證一車乘客平安,這是大家最大欣慰,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吳先生心有餘悸地說。
列車長:不清楚火車司機調配
K1185次列車長姓黎,剛調到這趟列車做列車長沒多久。
她說,K1185次列車有18節車廂,昨天基本滿員,有1000多名乘客。
別看是列車長,能管全車,但管不了火車司機,甚至連火車司機是誰,哪裡人都叫不出。
因為火車司機歸屬客運調度,由沿途各個車務段分段安排的,平時列車長跟火車司機業務不相往來。
黎列車長說,她也是第一次碰到火車司機突發疾病這種情況,按照鐵路部門規定,列車晚點半小時向上級報告,啟動預案每隔10分鐘廣播一次,並向旅客道歉。
提問
替換火車司機為何需要2小時?
司機出車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司機出現意外怎麼處置有沒有預案?
一位鐵路人士介紹,隨著鐵路現代化,現在電力牽引的火車頭,基本上是單司機。考慮到火車司機是特殊工種,責任重大,鐵道部有規定,只要在火車司機崗位幹滿9年以上的,退休年齡可以提前到55歲。
同時,鐵路部門還對火車司機健康要求特別嚴格,每年要組織體檢(項目跟普通公務員體檢區別不大),每次開火車上崗前,還要進行情緒檢查,看看情緒是否有異常。
至於替換一名火車司機為何需要2小時?
原因在於,火車司機基本是沿途各個車務段分段安排,每個司機固定開某段(要熟悉沿途信號、路況)。像K1185次列車司機由杭州、金華、上饒、鷹潭、南昌等多個機務段包段完成。
徐華建師傅歸屬杭州機務段,他身體不適後,只有從杭州機務段臨時調配同樣熟悉這段路況的司機,再把司機從杭州送到嘉興,路途上要花費時間。
不過昨晚6時,鐵路部門說,徐華建師傅已康復出院啦。
火車司機出車前要進行心理測試
這樣的險情也讓人捏了一把汗,列車上有上千名乘客,萬一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麼保證火車司機的身體不出狀況?一旦出現狀況有什麼安全保障?
我們請教了浙江師範大學工學院交運系主任姚湯偉副教授,浙江師範大學工學院的前身是金華鐵路司機學校,這曾是華東五省一市(註:山東除外)唯一一所專業培訓鐵路機車司機的學校,華東鐵路線上的三個司機,至少有一個是這個學校的校友。
姚老師昨天下午已經看了微博上的消息,聽了我的介紹後,他說「這是意外,碰到這種情況時,緊急處置非常要緊」。
姚老師說,內燃機列車,目前在規定的站點間行駛,一般都是單司機操作,和雙司機甚至多司機相比,確實少了份保障,但因為技術發達後,單司機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操作動作,而且現在機車行駛都在區間調度的嚴密監控之下,司機出意外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姚老師說,剛考上機車司機,只能先做副司機,不能單獨駕駛機車,高強度的工作中,面臨的是嚴格的安全考核。部分機車配置的是雙司機,多選擇新考上的司機。只有兩年以上無安全事故,才可以報考單司機。
司機突發疾病的情況偶有發生,比如今年1月份,柳州機務段就有一名火車司機突發疾病死在工作中。今年5月4日清晨,由哈爾濱開往廣州方向的T238次旅客列車即將駛進唐山臨時客站時,該趟列車司機劉利民緊急呼救「心臟不好受」,並請求列車停車後救治。
再比如去年11月的一天,火車司機鄧忠華值乘42505次列車停至峰福線永平站時,突然肚子疼痛異常,難以忍受,無法繼續值乘。由於司機處置得當,信息傳遞及時,保證了機車安全正點運行。之後檢查他是腎結石急性發作。
姚湯偉說,碰到這種意外情況,司機一般會呼救,如果能駛進站點則駛進指定的站點;如果不能繼續工作,則會進行現場處置,甚至制動,這個時候,運行控制系統會發出指令,確保鐵路客運最小行車間距的安全距離,也就是說,在兩個信號機的空間內,不會出現兩輛列車。
緊急處置後,如果司機確定不能繼續工作,最近的機務段會派出接替工作的司機,有突發疾病的司機則會被送往醫院搶救;如果發現不是人的問題,而是機車的問題,則會進行機車的簡單維修或更換。
應該說火車司機不光是對體力有要求,對心理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姚湯偉說,正因為如此,新版的《司機操作規章》規定,司機在出乘前不僅規定要嚴禁飲酒,保證充分睡眠,還要經常接受三個問題以上的心理測試,就連前一天是否跟老婆吵架了這樣的家庭問題,也被列入了禁止之列。
但讓人感到有缺陷的是,這些出車前的測試,都是心理方面的問題,火車司機除了規定時間的體檢之外,對每次出車前的身體健康狀況,並沒有一個基本的普查,這無疑給司機的行車中突發疾病埋下了隱患。因此,火車司機出車前僅有心理測試還是不夠的。
據都市快報 記者 陳文龍 江勝忠 製圖 李本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