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級住宅區——「跑馬地」的前世今生

2020-12-16 枸妹秋音Fy

香港高級住宅區——「跑馬地」,英文譯為「Happy Valley」,意為「快活谷」。但實際上,「快活」之名與賭馬之樂無涉,而是源自一場發生在港島上的死亡:

百餘年前,因這場死亡而開闢的「快活谷」墳場,埋葬的絕大部分是英人。墳場以一天三具屍體的速度被一點點堆高,「屍體不斷往更高的山坡上播種」,最終在1850年初告滿。而與覓得埋骨之所的英人不同,彼時的華人,卻面臨著「死無葬身之地」的尷尬境地,這種境地,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覓地而死的香港人:即使買不起房,也要「死有葬身之地」

在那些日子裡,從不缺死人

鴉片戰爭以前,港島的人口只有寥寥數百。原住民聚居在為數只有二十的村落裡。跑馬地的前身,黃泥湧就是其中之一。

英國外交大臣 Lord Palmerston 勳爵甚至把它描述為「一塊沒有房子的貧瘠之地」。他預測,「香港永遠不會成為一個貿易港。」

1841年1月25日,在登島的翌日,英軍便宣布正式接管香港。

一行人打算覓地落腳。而三面環山的黃泥湧,被認為是「整個島上唯一一個有樹的地點、一個美麗的地方」,因此被「幸運地」選作軍事和商業的部署地。

然而,在英軍接管農田、修築軍營的過程中,黃泥湧的農田排水系統遭到破壞,低洼地區成了蚊蟲滋生的理想溫床。

大量外籍軍民很快被瘧疾、霍亂和傷寒感染。再加上,遠道而來參與鴉片戰爭的英軍無法適應炎熱潮溼的天氣,故當時的死亡率極高,大多英國士兵活不到31歲。

於是,英國當地開始用「why don't you go to Hong Kong」,來詛咒人「你怎麼不去死」。

開埠伊始,覓地安葬染病死去的英軍成了當務之急。

英國人決定另覓營地,同時將這片不詳的「發燒沼澤」闢為墳場,並取名「快活谷」。

軍醫愛德華 ·克裡在1841年6月18日的日記中寫到:「可憐的老布羅迪,今天下午葬在香港的新墓地『快活谷』裡。」

兩天後,克裡醫生又記錄了第二場葬禮:「我的另一位朋友,第18團副官威爾遜,剛剛從廣州趕來,斃於莫名高熱,葬於布羅迪之旁。」

與此同時,殖民地政府為了慰藉在港英人的思鄉愁緒,決定在香港興建跑馬場。

1844年,殖民地政府強制購買了墳場對面的一片農田。很快,稻田被清理乾淨,溪流被抽乾,「水深廿呎的地方變成了道路」,賽馬開始了。

當地人失去了世代以來賴以為生的土地,只好流落到市區做苦力。Richard Collinson中尉在2月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到:「政府顯然不關心中國人。」

就這樣,墳場和馬場比鄰而建。墓碑前的泥地上,有時布滿了馬的腳印。

而「跑馬地」的英文譯名「Happy Valley」,「快活」之名實際上與跑馬無涉,而是源自旁邊的「快活谷」墳場。

據一名駐港英軍的記錄,1850年代初,「在七、八月,每天有三具屍體運往這裡。很多同胞被葬在看臺對面,賽道旁邊的墓地裡。」

山坡的低位很快被填滿。「屍體不斷往更高的山坡上播種」,墳場在1850年代中葉便告爆滿。

華人與亂葬崗

與此相比,早期來港模造和建設的華人勞工,雖然同樣染病死亡,而境況卻大不相同。

除了駐港英軍外,早年葬於香港墳場的主要是政府官員和傳教士。而香港的「一般華人」,是不能下葬在香港墳場的。

據當時的立法局華人代表劉鑄伯所說,能安葬於此的,「大都是華人社會的上層人士,在香港出生、擁有英籍、與英人社會存在密切關聯」。

1850年代後期,殖民地政府陸續為外籍人士和少數族裔設立墓園,大都布置得如花園般漂亮,看起來像是「大英帝國最美麗而憂鬱的一畝土地」。

而惟獨華人墳場的設置計劃始終未見蹤影。

彼時,殖民地政府實行華洋分治,對華人社會的管理大多不聞不問。社會界限森嚴,外國人主要聚居在太平山山頂。

而華人不允許住在山上,只能住在山腳。

集體墓葬的「墳場」和「墓園」,是西方工業革命後才出現的「舶來貨」,對於港島乃至全國來說,都是聞所未聞。

大多數華人依舊沿襲開埠前的傳統,死後在山坡找一處「風水地」落葬。

於是,當時大部分的亂葬崗,也都集中於華人聚居的上環山腳一帶。

然而,開埠數年間,翻天覆地的改變遽然而至。

1851年,港島人口升至三萬三千人,絕大多數是從珠三角地區來港謀生的貧苦勞工。另一方面,從1840年代末起,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華人經香港前往外地謀生。

華人勞工的人口不斷增長,殖民地政府又沒有認真關心他們的殉葬事宜,一時間,「島上舉目儘是山墳」。而解決問題的曙光,最後由一封報章投函而起。

1856年,《德臣西報》有讀者投訴:瘟疫流行,華人大量死亡,因草草下葬,深不及二呎,且大都沒有蓋上棺木。遇到大雨,屍體被衝到馬路,使路人不安,更汙染了水源。

各方壓力之下,殖民地政府在該年6月,以「防止一些令人討厭的事情」為由,提出開埠以來第一項針對華人的殮葬法,並在當時人煙杳少的山頭開闢了華人墳場,由英國人集中管理。

而在華人殮葬法推出前,不少自發組織的義莊、義冢,則為來港謀生的華人義務保存遺體。

當局又規定,「政府可隨時收回土地或用作他途,指令撿拾骸骨遷葬他處」。即是說,所有已設置的華人墳場,只屬臨時性質,政府可以隨時收回。

對重視先人墳塋安寧的華人來說,這自然是「為難人」。

因此,直到十九世紀末,也沒有一位「有體面」的華人選擇死後在港下葬。葬於香港的華人,大都是無力又無奈的底層勞工。

踏入20世紀後,華人社會人口由十三、四萬,倍增至48萬。越來越多華人富商,希望在香港落地生根。對香港缺乏一處合意的葬地,他們當然清楚不過。

抱著「返鄉無望」的心態,中上階層要求一塊土地讓自己在百年歸老後永久安葬的呼聲越來越高。

華人領袖的請願聲此起彼伏。

在龐大的輿論壓力下,1909年,香港墳場闢出一處較偏僻的角落,容許非信奉基督教的華人下葬。

1913年,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也爭取到上述權利。自此,落地生根又沒有改信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華人,大多安葬於此。

因此,又有人說,在香港墳場,連死亡都是一種跨文化的體驗。

在往後的日子裡,更多由華人自己管理的墳場陸續設立。

「港九各處是墳場,總有一間系左近」,形容的是香港居民與全港100多個長眠之所,比鄰而居的「親密感」。

從南來避亂的華人,到模造香港的平民百姓,一個個墓碑,無言盛載著一段難以言說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泰國著名學者阿涅撰寫《香港的前世今生》希望香港暴力示威者們正...
    泰國著名學者阿涅·勞塔瑪塔接受記者採訪時痛批亂港分子忘記屈辱歷史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敏):近日,泰國皇家學術委員會委員、泰國政治改革委員會前主席、著名學者阿涅·勞塔瑪塔撰寫的文章《香港的前世今生》發表在泰國伊薩拉通訊社網站,隨後被多家泰國媒體轉載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袁勇麟教授暢談協和的前世今生
    《協和的前世今生》專題教育講座 楊競雯/攝談及學院的「今生」,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同學認真聽講 劉夢卿/攝新生入學講座《協和的前世今生》 國際商學系同學認真聽講座  謝寧靜/攝
  • 香江漫話:新亞書院的前世今生
    中新社香港6月19日 題:新亞書院的前世今生  作者 李琳  提起香港的新亞書院,人們總會習慣性地舉頭凝視那座位於中文大學的山頂之上、匯集海內外的知名教授和學子。62年前,新亞書院卻在山下,在一片喧譁混亂的老區中,以租賃來的簡陋校舍,收容著一批因為戰亂而流亡香港的大陸學者和青年。
  • 廖閱鵬: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你夢回前世,總結今生!
    最近在最右上,看到了一則消息,許多人聽了廖閱鵬的前世今生催眠曲,都看到了自己的前世,我覺得很神奇,便趁著月黑風高之夜,孤身一人躲在被窩裡,悄悄的打開了喜馬拉雅收音機,點開了前世今生催眠曲,帶上耳機,準備一場穿越之旅。
  • 高級住宅區有什麼特點?
    開發商售賣小區樓房的高檔和我們高中地理所學的關於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是不是一致呢?這方面的考題主要出現在高一地理第二冊人文地理第二章《城市與地理環境》中的《城市空間結構》一節內。至於「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在我國的生活中很少提及,至於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的現象,在我們國家表現也不是太明顯。主要存在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裡面。
  • 人人值得一看——談前世 | 贈書《前世今生》
    佛在經上常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你要知道這前世的因果,你看看現在受的就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想想來世什麼樣的果報,現在造的因就是。 你看看現在這個世界,這果!你就曉得前世造什麼樣的因;再看看現在社會大家造的因,我就曉得將來社會會有什麼果報。歷史是一面鏡子!這決定不是假的。
  • 輪迴的實證:貝滿中學老師的前世今生
    左邊前世照片,女校算術老師;右邊今生照片,某部門主編邊前世照片,女校算術老師;右邊今生,某部門主編左邊是前世照片,還是個名人,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在女校當英文老師;右邊今生照片,成普通人了,某部門核心員工。這世跑到自己前世的墓前轉了轉,不過貌似也沒得到啥靈感。
  • 花中皇后的「前世今生」
    花中皇后的「前世今生」 2020-05-26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生的愛人就是前世埋葬你的人
    在一次拜佛之時,請求佛祖為他指點迷津,於是,佛祖把他帶回了前世。書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從這兒路過的人,都會看上她一眼,然後搖搖頭,走了。其中有一個路人,將衣服脫下,給女屍蓋上,走了。又路過一人,在女屍旁邊挖了一個坑,小心翼翼地將屍體掩埋了。書生不解地望著佛祖,不明白為何讓他看這些。
  • 精選5本前世今生文,無論前世,還是今生,我想一直在你身邊!
    今天為寶寶們整理了5本前世今生文,快一起來看看吧。如果寶寶們想看什麼類型的小說,可以在留言區告訴九九哦,九九會整理分享給大家。01《洞房前還有遺言嗎》作者:且墨<文案簡介>卿如是:我是你的祖宗,我們之間是不會有好結果的,這樣是會遭天譴的。
  • 催眠治療與前世今生
    那麼,說回到我現在的工作上,我是一個催眠治療師,也是一個系統整合療愈師,自然我是相信輪迴的,所以從世間的層面來說,前世今生,在我看來無疑是存在且真實不虛的。同時,我更相信的是「空性」,也就是出世間的角度來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為什麼這樣說呢?
  • 10個角度揭秘前世今生,我信了!
    邏輯無法講通,科學未能解釋,也許終究逃不脫那四個字——前世今生。對於前世今生,有的人堅信,有的人堅決不信,還有的人半信半疑,你如何認為呢?對於前世今生,曾有法師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要知道一點,輪迴這件事情,就好像是珠穆朗瑪峰上面的皚皚白雪,並不是好多普通人能夠一眼看出來,還是需要具備很多因緣條件才能夠親證、實踐,這一點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那既然如此,我們還就想要證明,那怎麼辦呢?」
  •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生長壽為何因  前世買物放生靈今生短命為何因  前世宰殺眾生命今生無妻為何因  前世偷奸謀人妻今生守寡為何因  前世輕賤丈夫身今生奴婢為何因  前世忘恩負義人今生眼明為何因  前世舍油點佛燈今生瞎眼為何因  前世指路不分明今生缺口為何因
  • 設計師鄧兆萍:高級服裝定製的前世今生
    設計師鄧兆萍:高級服裝定製的前世今生 2014-01-08 10:14:31 來源:中國紡織網   「第一夫人」引發的時裝熱不僅讓國內服裝業火了一把,也讓一個稍顯陌生的詞彙走入了國人的視野
  • 香港跑馬地墳場,只埋葬外國人的墳場
    香港有賽馬,這都是很多人知道的事情,而賽馬的地點在香港灣仔區的跑馬地,每周三,周日這裡總是異常熱鬧,跑馬的熱鬧場面一如往常。但是在跑馬地相隔對望的一塊墓地,卻少被人提到,本這樣在中國人看來不吉利的地方,卻意外受到另一種歡迎,就連這裡的守墓者會希望遊客拍照,讓更多人來這裡遊墓。跑馬地古稱黃泥湧,英文名稱快活谷,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灣仔區中南部,是香港早期開發的地區之一。
  • 小兒推拿的前世今生(前世篇下)
    小兒推拿的前世今生(前世篇上) 上一期我們講了小兒推拿的史料積累期,那麼當資料積累到一定程度,那麼就會交叉混合產生出新的學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小兒推拿的形成期。這個時期主要從明清時代開始。下一講我們就要開始聊一聊小兒推拿的今生了,共同了解一下近現代小兒推拿的發展。
  • 「天門冬 」的前世今生!
    「天門冬」的前世今生!「天門冬」的前世:古籍中「天門冬」的記載:「天門冬「天門冬」的今生:「天門冬」怎麼吃果實類:熟透的紅色果子可以直接吃現在大家知道「天門冬」的前世今生了吧?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的閱讀,希望本文的知識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的農業知識,請您持續關注我!
  • 今生夫妻的愛情是前世的「因果」,一切都是緣分
    佛陀說:今生萬物皆是前世的因果。前世的因果,今生的命運。佛陀說:婚姻真的是過去註定的嗎?很多都是前夫和前妻,所以這輩子也是夫妻。也有情侶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委屈和債務,具體原因要分析。做夫妻是過去的一種宿命,有些夫妻種了更多的善緣,所以這輩子的恩愛。有些夫妻因為感情不好經常吵架,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嚴肅,這是因為前世的不良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