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2020-08-01 安之騰

1.故事,是孩子的精神食糧


沒有哪個孩子,小的時候是不喜歡聽故事的。聽著故事長大的孩子,甚至要比吃著零食長大的孩子,還要幸福。


因為那故事,又不僅僅是故事,它們還飽含著給我們講故事的爸爸媽媽,對我們的美好期待。最美好的人生場景,大概就是這故事不僅僅感動了孩子,同時又感動了講故事的大人。


和孩子相比,大人複雜得多。正因為如此,被感動才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和大道理相比,故事不點破,卻能直指人心。它像一顆種子,種在孩子和大人的心間,等著雨露的滋潤,發芽、長大。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和這故事一起長大的,還有孩子。當孩子終於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角,看到了這世界的虛假,那故事便是孩子心中最後的一點火苗,燃著對這世界不棄的愛。


2.當媽媽,把自己煉成十項全能


其實生孩子,對於女人來說,是一種精神和體力上的雙重剝削,但還是有強者,能夠不被困境打倒,因為想要和孩子共同進步,便把自己連筋帶骨地打碎,然後重組。


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顧佳說:出了滿月的那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盼著孩子長大,盼著盼著,就發現,真正捨不得離開的,反而是自己。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我們不能永遠等著孩子長大之後,才來重新做自己。


人生苦短,來不及。我們只能順應環境,以一個媽媽的身份,重新拾起自己心中的那一份隱秘的熱愛,與孩子的教育相嫁接,結出絢麗的赤子之果。


澆灌它們長大,只能是一種物質,這物質無形,卻充盈在我們的心間,那便是愛。


3.赤子之心小武,用愛給予孩子最好的守護


給孩子講大道理,很容易。因為門檻低,講大道理逐漸成為了父母之愛的主要表達形式。但大道理難懂,有很多時候,就連講它的大人自己都不信,又怎麼能要求孩子也聽從呢?


因為聽不懂,所以就容易迷茫。孩子的迷茫,放在大人的眼前,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沒有哪個大人,會有耐心,蹲下來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變化,更多的家長以為自己已經給予了,再不能反饋的時候,便粗暴地打斷,強制地要求。


這樣做的人,大有人在。也因此,這也凸顯了以身作則的可貴。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小武,她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於童年的熱愛,於是,在生下兩個孩子後,她便常常親手畫一些故事給孩子們看。是心底裡深藏的熱愛,激發了她的潛能。這一畫,便一發不可收拾。她沒有想過,自己的作品,竟然能治癒這麼多人。對於一個繪畫者來說,這簡直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肯定。


歷來在繪本領域,我們更多地看到的可能是外國繪本作家的身影,中國的作家對此領域還甚少涉獵。也因此,小武的作品一經發行便備受關注。


作為著名童書出版人,同時又是法國老牌的童書出版社「開心學校」的前總編輯,阿瑟·霍布施米特,他在看過作品後,特別激動地評價:小武是一個很棒的作者!她擁有一顆赤子之心。


而讓阿瑟有如此高評價的作品,正是小武的這套《小小的故事》系列繪本。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4.小小的故事,大大的愛


由小武創作繪製的這套《小小的故事》系列繪本,一共包含三個故事,每一個故事成一個小冊子,故事簡單,卻意蘊深長。


4-1:《探險家》:勇敢是一種力量,熱愛生活的人不孤單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小武《小小的故事》中,第一個故事,便是《探險家》。如果讓你畫一本有關探險的書籍,想必一定會難為到你。但實際上,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的探險,不一定非要到探尋古墓的那種危險程度,但凡是生活中的小境遇,都可以稱之為是一種探險。


對於小橘貓來說,拿著放大鏡,走進鱷魚的肚子裡,想要看個究竟,就是出於好奇心的驅動,讓自己困於陷阱。


但正如有評價所說,表現困境的「險」並不是作者小武的目的,她其實是想通過探險這麼一件事情,來認可勇敢的力量。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我們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太怯懦,從而放棄了很多寶貴的機會。小橘貓在鱷魚的肚子裡,並非一無所獲,和他一起出來的小青蛙,讓小橘貓從此不再孤獨。而在險境來臨時,善意提醒的小鳥,又起到了關鍵性的營救作用。


他們這樣的一進一出,顯得頗為戲劇性。再去探險的時候,小橘貓已經有了夥伴,不再是一個人。


故事簡短,但對我們的啟發卻很大。畫風幽默誇張,色彩明麗,很符合低幼孩子的心理特點,對於兩歲到四歲的孩子來說,這大概就是他們能理解的,最好的故事了。


4-2:《我最喜歡的》:身體會長大,夢想無窮大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子總是愛做夢。但卻從未想過,有時候,人長大了,夢想卻變小了。


如何讓孩子的夢想,跟著孩子一起長大,這需要我們作為父母的,用愛去澆灌,用肯定的方式,去為孩子的夢想助力。


故事的主人公,小兔子,她喜歡後院的那群山,還喜歡自己種的粗壯的胡蘿蔔。他的願望,就是長大,而胡蘿蔔會讓他更強壯。


小兔子認真地吃著胡蘿蔔,他真的越來越強壯,到最後,他強壯到可以擁抱自己最喜歡的群山,把它們帶回家……


是的,小兔子把群山擁抱在懷裡,帶回了家。這很契合孩子的思維,這也是孩子夢想的可貴之處。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這一種夢想,是需要大人保護的。很多時候,我們不管多努力,也還是會失敗。但那又怎樣呢?若能有這樣的氣魄,這些暫時的困境,又有什麼讓人失望的呢?


長大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長大之後儘管有不得不妥協的無奈,但終究我們心中環抱群山的夢想不該消失。長大了,心也應該跟著大起來。


小兔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孩子做了示範,值得效仿。


4-3:《小女巫的大鵝》:打破常規,用愛突破藩籬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成年人的世界,布滿了規則。到最後,人仿佛成了機器,永遠跳不出限制的藩籬。


我曾特別喜歡的一位大興安嶺詩人,曾經寫過這樣一首小詩,我至今記憶猶新。


「馬走日,象走田,從局限走進局限,卻永遠走不出這方方正正的棋盤。」


人生大概也是如此。正因為限制多多,我們才更會感受到打破常規的可貴。


《小女巫的大鵝》中,小女巫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巫,她從來都沒有飛到天上去過。因為她害怕,害怕騎著掃帚的時候會摔倒,也害怕別人會笑話她……


這種心理,不正是跟我們想要嘗試一件事情,但又害怕失敗是一樣的情境嘛?結合著溫馨的圖片,就連最小的孩子,都為女巫不能嘗試飛翔而感到傷心。為什麼會傷心,因為,我本可以。


她真的應該去試一試,才不辜負自己來過一遭。


如果我們都懷著這樣的心態,那很多事情,就會容易很多。


大鵝成了小女巫的好朋友,他帶著小女巫飛上了天。掃把被扔進了垃圾桶。哇,原來,飛翔的感覺,是這樣美妙……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故事很美好,對我們有很多啟發。小孩子也會跟隨著畫中人物的情緒,感受到飛翔之後的快樂。


5.用赤子心,守護孩子的童年


我很欣賞《小小的故事》這套繪本,同時,我更欣賞繪製這套書籍的作者小武。她真是一個有愛的媽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守護孩子的童年,陪伴孩子長大。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最讓我佩服的,不僅僅是她繪本中傳遞出來的教育理念,同時,更有身為一個媽媽,跟隨孩子一起進步的使命感。


身為媽媽,若都能有小武的這種自覺,相信很多教育問題便不會惡化。道理誰都能講,但真正想讓孩子懂,還需要下番苦功夫才行。


小武別出心裁,既讓孩子們通過閱讀自己親手繪製的繪本感受到了媽媽的愛,同時,又通過對自我繪畫技巧和主題立意創立的鍛造,提升了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這個時代的媽媽,從來沒有誰能夠真正輕鬆下來。《小小的故事》,講述的卻是大大的愛。


母愛無疆,這力量,可以感化很多人。《小小的故事》,我愛它。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相關焦點

  • 女人當了媽,丟失自己最可怕;重塑自己,用繪本和孩子一起長大
    最美好的人生場景,大概就是這故事不僅僅感動了孩子,同時又感動了講故事的大人。和孩子相比,大人複雜得多。正因為如此,被感動才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和大道理相比,故事不點破,卻能直指人心。它像一顆種子,種在孩子和大人的心間,等著雨露的滋潤,發芽、長大。
  • 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
    大家好,我是龍媽我的小龍仔已經三歲了回顧這三年走過的路雖然看起來手忙腳亂、一地雞毛但對於第一次做媽媽的我來說真的是成長了很多很多時候都覺得,孩子的成長狀態往往都反映著父母的成長狀態。看著小龍仔一天天的長大和變化,我越來越覺得育兒真的是家長自我修養不斷提升、自身形象重塑的一個過程。
  • 繪本《彼得的椅子》,讓孩子自己長大!
    一個袋子,裡面裝著點心和小狗的餅乾,看來忠實是相互的,小小年紀的彼得竟然記得為威利帶上食物。還有藍色的小椅子、玩具鱷魚和小時候的照片。藍色小椅子是彼得僅剩下的沒有被屬於蘇西的東西了,玩具鱷魚也許是他最喜歡的玩具吧!那麼小時候的照片呢?代表著什麼呢?是成長的記憶吧。
  • 媽寶男和伏地魔,哪個更可怕?
    伏地魔,也就是「扶弟魔」,是指寧願挖空自己的小家也要補貼娘家兄弟,並且照顧兄弟一生吃喝拉撒娶妻生子,甚至兄弟的孩子都全部包辦的女人。有人說,媽寶男是媽媽寵壞的長不大的小孩,而伏地魔是娘家的經濟無底洞。那麼,媽寶男和伏地魔,哪個更可怕呢?
  • 面對「可怕的兩歲」的繪本探討
    但是對於沒有提前學習的媽媽包括我,我覺得我們能做就是先買書(市面上有一本《可怕的兩歲》,男孩的可以參考《養育男孩》)或者網上了解「什麼是可怕的兩歲?可怕的兩歲有什麼特徵和表現?想想我們該怎麼做?」也可以看一些育兒書(如《心理營養》《養育的選擇》《正面管教》《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等)先知己知彼,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合適的方法。
  • 入園前國外父母用這些繪本,教3-7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
    但在美國老師眼裡,開學前還有最重要的一課,決定了孩子的學校生活。它就是: Be assertive and speak up.意思是,孩子要敢於為自己說話,坦率表達自己的主張,爭取自己的權利,這在美國屬於社交教育的範疇。
  • 「油膩中年女」三大特徵,躺槍寶媽請反思,為人母也不能放棄自己
    結婚前購物車裡都是口紅、面膜、時尚的新款衣服,以及一些提升自己的書籍和課程,在結婚生子後,購物的物品變成了尿不溼、奶粉、衛生紙、孩子玩具、繪本......其次,還有家庭矛盾層出不窮,親子關係危機,被家人的不理解等,各種生活重壓讓寶媽們重負前行,再加上經濟上的壓力一系列問題逐漸磨平了媽媽們的稜角,丟失了自己的目標,生活變得頹廢。
  • 關於愛的繪本推薦,母愛的溫暖,父愛的剛毅,適合和孩子一起閱讀
    母愛,是人世間最無私的愛;是人世間最仁慈的愛;是人世間最寬容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話說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第二本 《有些時候,我特別喜歡媽媽》一本充滿濃濃母愛,讓人倍感溫馨的繪本,書中是不同的動物和母親相處的一個個場景的累積。有的是和媽媽一起逛書店,有的是和媽媽一起野餐,有的是讀媽媽的來信……字裡行間充滿濃濃的母愛。
  • 「嫁給一個媽寶男到底有多可怕?」聽聽這個離婚女人的大實話!
    可是結婚後,劉姐才發現老公不僅不懂得疼人,還事事都聽父母的話,是一個典型的媽寶男。一位離婚女人的心裡話:嫁給媽寶男,是我一生中最後悔的事!02本來結婚就是一堆的家庭瑣事,偏偏婆婆又是個沒事找事的主。在他們結婚剛一個月,婆婆就因為劉姐起床晚沒做早飯,把劉姐好好罵了一頓,說她就不像個女人,連自己的男人都不好好侍候。其實那天早上,劉姐是因為感冒不舒服多睡了一會兒而已。這樣的矛盾不止一次,後來又因為孩子,劉姐跟老公起了爭執,婆婆在一邊偏袒自己的兒子,用方言罵劉姐。娘倆兒聯合上陣,劉姐哪能吵得過他們,只能抱著孩子躲在房間裡哭。
  • 揮手告別壞情緒,轉身發現小美好-用繪本閱讀教會孩子成長
    為人父母,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長大。而從小就著手培養孩子科學的應對壞情緒,無疑是給孩子從小就搭建了一條人生的快捷之路。教會孩子從小就能積極的應對壞情緒,對於孩子人生路上將要面對的挫折和困難進行預估,這樣的教育理念,值得倡導。繪本教育是我一直提倡的,利用繪本閱讀來教會孩子成長是一種輕鬆而有效的方法。
  • 陪伴,我們在一起 | 第四十四期:會玩·慧讀- 繪本《長大這件事》
    面對家長的問題與困惑,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幼教分會和北京市婦聯主管的北京幼兒園女園長協會特聯合推出面向廣大家長的「好玩具一起玩」、「好繪本一起讀」的公益活動,組織全國幼教專家和優秀幼兒園園長,開設短視頻講座,每次向家長介紹一個好玩具與遊戲案例、一本好童書與閱讀案例。今天帶來「會玩·慧讀-繪本繪本《長大這件事》」,希望能夠幫助到年輕的父母們。
  • 來,看看中國給自己孩子畫的繪本
    適合孩子眼睛的繪本。最早知道熊亮的名字是從樊登小讀者上新的《一園青菜成了精》開始的。自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有點感覺和別的書不太一樣,慢慢開始特別想了解熊亮這個人。翻開下一頁,與小石獅一起出現的是村裡的老人和一隻貓。這時讀者才倏然發現,小石獅原來比貓還小。可它的年紀比最老的老人還大。小石獅安靜地佇立在那裡,在時間的長河裡見證了小鎮所有的變化。鎮上的孩子看到這個小石獅會感到安心,因為它永遠在那裡。孩子們長大了就會離開,也許會將它遺忘,而小石獅子卻記得每個人。
  • 孩子重複犯錯是在提醒我們看清自己——讀繪本《一遍又一遍》
    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說了一遍又一遍的事情,他還是一遍又一遍的忘掉」。我想,這也一定是讓很多父母抓狂的問題。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似乎也用這份「天賦秉異」的瞬間遺忘一次又一次的試驗著,直到他/她明白了,父母親是真的看到了他/她,並且真正地愛他/她,他/她也就真正長大了。
  • 2020寫給女人的勵志語錄,致自己!
    1、女人最好的化妝品,其實是男人對她的態度,只有女人心裡開心了,幸福才能洋溢在臉上。女人的狀態,是她背後的男人最真實的寫照。 2、女人,一定要和性感的女人做朋友,因為她美貌的背後,藏著她化妝的技巧,穿衣的搭配,養生的秘訣和夫妻生活的技巧!
  • 90後辣媽自己帶兩個寶寶 跟孩子一起長大(圖)
    在很多人眼中,「尚未長大」的90後們 ,如今年紀輕輕就當上爸爸媽媽,承擔著家庭的重任。近日 ,記者也採訪到了島城的一些90後辣媽們 。  90後辣媽,跟孩子一起長大   生於 1991年的金雪梅,今年24歲,雖然年紀不大 ,但已經是3歲孩子的母親,現在她又懷上了第二個孩子,即將擁有兩個寶寶。金雪梅告訴記者 ,「我是家裡的獨生女,爸爸媽媽一直寶貝得不行。
  • 嫁給「媽寶男」有多可怕?聽聽這5個女人的心裡話
    但不管如何,有一種男人,是女人寧願單身,也不要湊活的。這種男人,俗稱「媽寶男」,他集所有你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缺點於一身,女人嫁給他,真的會有流不盡的眼淚。02嫁給「媽寶男」究竟有多可怕,聽聽這5個女人的心裡話。
  • 趙薇新作《聽見她說》:某些「重塑」只能自己完成
    她,從小按照父母的期待長大,成為一名會計,到了年紀聽從家裡安排結婚生子,在事業上升期為了孩子和丈夫成為一名全職太太,可人到中年,卻和媽媽一樣面對丈夫出軌,中年失婚,丟掉孩子撫養權的困境。 此刻外界各種聲音幹擾,選擇忍耐還是報復? 她沒選,只能在疼痛之後覺醒,為自己爭取,為自己而活。
  • 應對孩子打人和挨打的實用方法,就藏在這些繪本裡
    整本書都在引導孩子們用正確的方法和別人溝通。書的一開始就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一雙手。手有大有小。形狀和顏色也大不一樣。你的小手可以用來做很多事。但是,你可以用其他方式表達你的情緒,而不是打人呀。當你和別人發生衝突時,你可以和他們一起想想辦法,聽聽別人的意見,想辦法處理問題。要是你的朋友欺負你,你就要選擇找別人幫忙。像是,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 給孩子的繪本|5個最適合在春天講的故事,和你一起等天晴
    給孩子的繪本|5個最適合在春天講的故事,和你一起等天晴 Elyn 2015-04-07 17:39 來源:澎湃新聞
  • 給孩子一點空間,讓孩子自己長大
    「你說說現在的孩子是不是太難帶了,為了兩個孩子,我特地辭了職專心培養他們,耗費了多少心血,結果就這樣?要教好一個孩子怎麼就這麼難呢?」我相信,現在很多家長就像這位寶媽一樣,為了更好地培養和教育孩子,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但結果通常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