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轉債的「最後48小時」是怎樣的?

2020-12-20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市場回顧與展望

轉債市場策略展望

一輪行情,最後48小時會發生什麼?傑西-利弗莫爾曾說,「一輪行情,大部分市場運動發生在整個過程的48個小時之內,這是最重要的持有頭寸的時間。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內一定要持有頭寸、身處場內」。在股市上這句話很容易驗證,這最後兩天的時間包含了市場一致化的熱情,以及踏空者的恐懼感。當然,不是說這48小時一定會走完行情的一半以上,而是這樣的時間節點確實值得投資者等待——無論投資者是不是已經轉變了觀點。

而在轉債市場上,類似的情況也存在著(後面我們將結合近些年的情況展開說明)。一個很有意思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能看到,這48小時還未來到,那可以安心地等下去,反過來,如果它已經到了,我們就可以觀察離場的時機——很好的想法,但可惜,當天的K線圖總是出現在屏幕的最右端,這樣的時刻是否已經來到,沒有那麼直觀。不過,這不妨礙我們用一些規則,外加一些更細緻的觀察,來接近事實的真相。下面我們做一些嘗試和復盤。我們對每輪行情的「最後48小時」篩選規則如下:

1、既然是一輪行情的終點,這樣的日子要出現在轉債指數多頭排列的狀態之下。至少當天開盤、收盤價位要在5日線之上,且5日線也要高於20日線;

2、既然這最後的一段行情充斥著情緒因素,且情緒要指向一個比較亢奮的狀態,那麼至少這兩天不應該有太明顯的折返,正常來說應當是兩顆無可爭議的陽線(而非十字線或者高開低走等等);

3、轉債的一個特點:起點總是雙輪驅動,因此起點本身就會比較強勁。那麼我們不妨以起點為標準去要求這個終點:最後的兩天合計漲幅,不小於行情初段時期比較關鍵的二連陽的累計漲幅;

4、交易量需要達到近30個交易日至少85%分位數。

符合條件的情況並不多——但也不少,至少2014年以來,轉債市場的每一段行情,都會出現這48小時。我們不妨由近及遠,一段一段來看:

1、今年1月~4月,起點是1月4日至5日,兩日累計漲幅2.1%。此後看似出現兩個「最後48小時」,但實際在3月底的那一個已經跌破了5日線,事後看更有一些自救的意味。於是,這段行情真正的最後兩天是在今年2月底的那兩天。當時市場成交還在迅速擴張(即便那兩天已經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巔峰),但後來回落。等市場在迎來下圖最後一個紅框時,一個明顯的量價背離出現了。當時還發生了兩件事:1)年初定義的easyball已經完全消失;2)高溢價品種開始啟動,連續10個交易日有3%級別的漲幅。

2、2018年1月份,這可能是被討論的行情中最短的一段,但如我們之前所說,尷尬就在於,那一年也就這一段了。行情的起點也是全年開端的2天,累計漲幅達到了2.3%,市場熱情被激發。在2018年的1月23日和24日,行情達到了前述標準。不過隨後轉債指數在短暫回落之後,又經歷了一段衝刺(下圖最右邊的紅框),但那一次高度明顯與前一次有差異(且已經發生在10日均線之下)。

3、2017年年中,起點是6月初的兩天,累計漲幅在1.9%這個水平附近。當年的8月初,達到前述標準的2天出現,很快轉債指數跌破了那48小時的起點。和前述兩段相似的是,不到一個月之後,轉債指數又進行了一次衝刺,但同樣未能形成突破,且這一次的量價背離十分嚴重。

幾點討論和總結:

1、最後48小時也存在於轉債市場,與人的心理規律有關。它的出現不必然意味著行情的結束(但實際距離也不會太遠了),但對於風險偏好不太高的投資者來說,「快錢」已經賺到,隨後行情幾乎必然會降速。而即便對於風險容忍度較高的投資者而言,這種宣洩式上漲出現過後,從交易上也應該更苛刻地去看待市場;

2、48小時出現之後留下的兩顆日線也將成為行情的「關鍵點」,如果跌破,無異於給當時入場的人群潑了盆冷水。當時的入場資金也將很快變成套牢盤,阻礙著後續行情的發展,屆時應該離開。反過來,如果轉債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消磨後,重新突破了這個關鍵點,則是一個入場信號——2014年,市場就是這樣以剛克剛地走上去的;

3、交易上如何去做,結合其他指標和觀察也可以很快找到答案,比如:這48小時裡,是領先的、主流的還是滯後的品種在漲?當滯後品種也能交出不錯的答卷時,我們一般都建議離開(我們也基本不會推薦投資者去考慮所謂的滯漲品種,原因就在這裡);

4、投資者可能已經發現,「最後48小時」過後,市場還能出現類似級別的兩天。這兩天很重要,但大部分的情況是,要麼量已經降了一個臺階,要麼衝高高度不夠,無法打開新的空間。實際上這更像是出於資金的自救需求,轉債的歷史上,這往往是兌現收益的最後窗口。

對於市場,我們保持此前的看法,屬於轉債的配置性買點已經過去,進入持有或者比拼交易的時間段。目前,創業板迎來周線級別阻力區域的挑戰,但挑戰與機會並存——完成突破後周線和月線形成共振,而消費龍頭的大幅調整似乎也在為這樣的機會做著準備,投資者不妨看一看前述的時刻是否又會出現。此外,兌現時機上,投資者還可參考此前的《這一輪,將以怎樣的形式終結》來決定是否兌現。結構上,此前轉債投資者相比股票投資者有一定優勢(估值低,保護性、不對稱性強),但現在任務變成拉近與股票之間的距離,因此買入標的要麼股性強(溢價率低)、要么正股擁有上行趨勢、要麼流動性夠好(此前有一期周報專門討論流動性,供參考)。

一周市場回顧

本周股市在周一突破關鍵整數點位後情緒有所收斂,全周基本收平,周四(本周最後一個交易日)主要指數先抑後揚,在整數點位上得到支撐。整體來看,本周市場藉助上周的降準消息實現了慣性的延續,但關鍵阻力區的壓力已經在指數層面有所體現,背後是前期領漲板塊(主要體現在創業板)上必要調整需求和其他板塊(主要體現在上證50)的有效續接不足。成交量方面,周一過後日成交連續三天下降,本周日均成交約6300億元。板塊方面,本周輕工、通信、化工、地產以及非銀領漲,食飲、農牧及軍工墊底,周二農牧及醫藥板塊領漲,周四地產、券商、食飲領漲,計算機、電子等科技小幅回調。本周轉債指數上漲0.68%,平價指數上漲1.34%,藍標、東音、中來以及三力轉債領漲,轉債整體平價溢價率下降1.35個百分點。此外格力轉債啟動下修,藍標及崇達觸發贖回。

轉債/公募EB一級市場跟蹤

?本周新公告了5個轉債預案,分別為火炬電子(6億元)、思特奇(2.71億元)、歌爾股份(40億元)、比音勒芬(6.89億元)、興森科技(6億元);證監會新受理3個轉債預案,分別為君禾股份(2.1億元)、三祥新材(2.05億元)、百達精工(2.8億元);仙鶴股份(12.5億元)、金牌廚櫃(3.92億元)、振德醫療(4.4億元)、重慶建工(16.6億元)、聯得裝備(2億元)、克來機電(1.8億元)通過發審委審核;此外永創智能(5.12億元)、金輪股份(2.14億元)拿到核准批文。目前核准待發個券共15隻715.3億元,大部分規模在10億元以下,已過會未核准個券共24隻787.5億元。

私募EB信息追蹤

?本周無新受理私募EB預案。

相關焦點

  • 【天風研究·固收】轉債日報(5月21日)
    轉債交易情況  周三上證指數收於2883.74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0.51%。中證轉債指數收於341.95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88%。上漲前三個券分別為新天轉債(21.48%),橫河轉債(20.37%),通光轉債(10.11%);跌幅前三個券分別為新萊轉債(-11.29%),晶瑞轉債(-6.78%),高高能轉債(-6.63%)。
  • 「固收+」基金2020大爆發破解:高收益低波動的固收+最討喜
    「今年『固收+』量挺大的,很多股份制銀行發力,前段時間已經賣了很多這樣的產品,明年國有大行可能會接力『固收+』,國有大行的量將更大,『固收+』產品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大幅增長。」一位管理著超百億「固收+」基金規模的基金經理表示。那麼,投資人在潮湧的新基金中,怎麼才能找到一支優秀的「固收+」策略的基金呢?
  • 原來英科轉債暴漲是數學題啊
    原標題:【中金固收:轉債】每日信息提示及點評   就單獨說一下英科的情況吧。
  • 「固收+」基金大發展 規模大幅增長
    「今年『固收+』量挺大的,很多股份制銀行發力,前段時間已經賣了很多這樣的產品,明年國有大行可能會接力『固收+』,國有大行的量將更大,『固收+』產品在未來一段時間會出現大幅增長。」今年「固收+」基金火了!規模大幅增長。「在很多非標業務受限、銀行理財打破剛兌、P2P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下,『固收+』產品成為了很多穩健型投資者的選擇。
  • 「固收+」基金怎麼賺錢?到底加了什麼?
    近年來,「固收+」成為投資者耳邊的一個熱點詞彙,與此相關的基金產品發行也明顯提速,市場需求旺盛。那麼「固收+」到底有多神?又到底加了什麼呢?從字面意義來看,固收+可以從拆分成兩個部分來理解——「固收」和「+」,對於固收部分,主要是配置於傳統的債券,採用票息槓桿策略或是一定的信用挖掘等,提供給投資人相對穩定的收益;「+」則是指同時配置其他收益風險特徵的產品增厚收益,包括可轉債、股票和金融衍生品等,形成一個有別於傳統債券的收益特徵。在控制波動和回撤的前提下,提供收益彈性。
  • 投資圓桌:2021年固收市場全類別投資機會之 「固收+」投資策略
    「固收+」投資策略曹巍浩:歡迎回來,進入本圓桌的第二部分,就是「固收+」專場。曹巍浩:可轉債是「固收+」的,非常活躍,「固收+」,「+」的來源來自於哪兒?王丹:組合的超額收益簡單拆分,拆成兩個方面的收益來源:第一個就是擇時,資產配置方面帶來的收益。合適的資產配置,它能夠有效的防止風險和使得你的組合的收益不會與市場產生比較大的偏離。
  • 千億資金配置經驗加持,中歐基金黃華的「固收+」秘籍
    2個多小時的訪談中,黃華對於投資的理解、對於團隊的整合、對於固收+業務的看法、對於想做好一件事情的強烈願望,都落在一件一件具體的小事上,「這個世界上努力之後沒有回報的事情太多了,我這些年的努力還是給我帶來了不少回報,所以我很感恩。」 此外,對於可轉債的配置、打新基金以及明年的債券市場,也都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 拆分後的「固收+」投資策略,你有了解過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固收部分的投資和純債基金應該區別不大,但是在我們跟蹤的基金經理中,大部分對「固收+」中的「固收」定義更為保守:即幾乎很少承擔風險的債券投資,通常指中短期利率債或者中高等級、中短期限、央企國企的信用債。
  • 丁孫楠:前瞻布局穩健為先 打造固收增強類產品樣本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基金經理面對面〡前瞻布局穩健為先 打造固收增強類產品樣本來源:上海證券報思路清晰敏捷、語速不疾不徐……作為債券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女將,已深耕近具體反映在投資上,便是注重大類資產配置,債券部分通過抓住純債和轉債的市場機會,對久期和倉位進行靈活調整。從過去3年的表現來看,新添利基金的確貫徹了絕對收益的理念,精選優質債券、著眼長期,並通過前瞻布局,獲取了可觀的長期業績。
  • 文燦股份(603348.SH):股票及可轉債明日復牌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文燦股份(603348.SH):股票及可轉債明日復牌
  • 凝聚投資大咖,明星產品群星閃耀,深度解密王牌固收團隊的鍊金術
    截至2020年10月底,工銀瑞信旗下的固收類基金(除次新基金)成立以來均實現了正回報,滿五年的「固收+」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均在6%以上;近一年公司「固收+」產品一半以上收益超10%;連續11年都有「固收+」產品獲得「金牛獎」的基金公司,斬獲三大報權威獎項31座……《投資時報》記者 湯巾
  • 國金證券田露露:低利率環境等三箭齊發提升「固收+」策略配置價值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3日,第十二屆國金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年會舉行,國金證券金融產品研究中心 分析師田露露出席會議並就《穩中求進—「固收+「公募基金專題研究》發言。她表示,經濟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修復通道,低利率環境創業板註冊制下打新收益貢獻,三箭齊發提升「固收+」策略的配置價值。發言要點如下:經濟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修復通道,低利率環境創業板註冊制下打新收益貢獻,三箭齊發提升「固收+」策略的配置價值。
  • 「實戰」中國頂尖30位債券、固收類基金/基金經理(精華版)
    今年國慶期間,我們給大家帶來一份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整理的《85隻債券、固收類的主動管理基金》,但是還是比較多,大家還是比較迷茫。同120位權益基金經理最後壓縮為34人精華版一樣,我們本期內容也做一個債和固收的「精華版」。
  • ...廚藝「給生活加點健康甜」 中歐基金跨界打造「固收+」低風險品牌
    7月6日至8月3日,中歐基金聯合下廚房APP發起的為期1個月的「中歐固收+ 給生活加點甜」系列廚藝比拼大賽受到用戶的廣泛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固收+」產品力求以較小的風險,給資產加點收益,就像以較少的熱量,給悶熱的夏日加點甜。中歐基金跨界發起廚藝比拼賽,讓用戶在製作甜點過程了解「固收+」產品的特點,培養理財意識,是一次創意不錯的品牌推廣。
  • 博時基金「固收+」系列不斷擴容 多隻產品近3年年化收益超10%
    長期以來,博時基金在固定收益投資領域進行了深入布局,形成了成熟完善的固收投研架構,打造了一批業績出色的明星固收產品。根據海通證券數據,截至2020年3季度末,博時基金近五年固收基金加權平均淨值增長率26.35%,在海通證券13家固定收益類大公司中排名第二。
  • 中金固收:美國財政刺激強弩之末
    要聞 中金固收:美國財政刺激強弩之末 2019年8月4日 07:46:50 中金研究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中金固定收益研究」。截止7月,美國已連續增長了121個月,自從1854年以來的最長時期(NBER統計)。
  •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固收+策略,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固收+,通俗的來講,就是固收類資產如純債基金打底,佔主要倉位。「+」就是其他類風險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了股票、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定增、打新、可轉債等等。今天,就以市面上一個採用「固收+策略」的基金組合——中歐「固收+」組合,評測一下這類策略表現如何?策略:以純債基金+二級債基+股票基金三類品種的基金配置實現「固收+」策略,通過組合投資降低風險。風險/收益定位:中低風險固收+,目標收益5-7%。
  • 魚和熊掌兼得,爆紅的固收+,收益如何做到8%?
    資本市場永遠都有爆款產品,2020年的爆款屬於「固收+」。爆紅的固收+股票:2020年股市大漲大跌,投資者需要一款「有一定的安全墊,收益跑贏股市但波動更小的產品」。——「固收+」應運而生。通過名字不難看出,「固收+」包括 「固收」 和 「+」 ,其中固收為主,「+」為輔。固收很容易理解,就是傳統的債券,主要包括國債、企業債等收益相對穩健的產品。
  • 「固收+」大擴容,難題也來了
    超額收益明顯打新策略對組合收益貢獻度較高基金公司持續布局「固收+」基金。Wind數據顯示,12月以來發售的「固收+」基金已有13隻,佔新發基金總數的近三成。北京一位銀行系公募固收投資總監表示,「固收+」基金中偏債混合型基金可以打新增強。今年股市行情回暖,新股上市數量較多,上市後漲幅較大,打新的增厚回報相對較高,帶來不錯的超額收益。北京一位績優「固收+」基金經理表示,她管理的「固收+」基金一直在積極參與打新。
  • 東方紅資產管理饒剛:「固收+」並非簡單的股債混合
    饒剛帶領東方紅固收團隊過去幾年率先布局了「固收+」產品,一方面理財產品淨值化、剛性兌付打破後,投資人對於「固收+」產品需求會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流動性寬鬆的環境下,權益資產長期回報可期,這類產品也能夠發揮東方紅權益投研的優勢。但是「固收+」不是簡單的股債混合,發展過程也不會一帆風順,饒剛認為需要經歷牛熊周期後,才能驗證一個團隊真正的投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