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這首詞言簡意賅,用詞考究,意味深遠,居然是她16歲所作

2021-01-11 愛聊歷史吧

李清照是北宋著名的詞人,她出生在有名的書香門第,生活富裕,學識淵博。宋朝是經濟最為繁榮的時期,哪個朝代男女較為平等,滋養了許多流傳千古的文人墨客,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她憑藉著優越的先天條件,良好的家庭環境,濃厚的學術氛圍,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詞作,被後人譽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早年間生活悠閒,詞作主要描寫自己待字閨中時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對未知的生活充滿希望。在她與趙明誠一見如故結為夫妻之後,兩人恩愛了一段時間,還留下「賭書潑茶」的佳話,甚是幸福。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夜之間金兵入侵滅了宋朝,李清照不得不和夫君顛沛流離過上了逃亡生活。

在逃亡的過程中,因為趙明誠擅離職守被發落到偏遠荒涼的地方,李清照無法接受丈夫臨陣脫逃的做法出言諷刺,趙明誠不久之後抑鬱而終。李清照開始了她孤獨漫長的後半生。

李清照晚景悽涼,後期作品也大都令人感到悲傷。今天我們先來讀一讀她在十六歲那年所作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體會一下李清照幼時有多麼多愁善感吧。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01描寫生動形象

全詞的大意是,一夜風雨,電閃雷鳴,我依稀聞到了海棠花的氣味,寒風夾著頑皮的雨水鑽入充滿醉意的房間,我扶著頭慢慢醒了過來,吸進一大口夾雜著雨水的潮溼空氣,頭疼似乎並沒有得到緩解。

我抬眼看了看窗邊的帷帳,意識漸漸回到了身體中。原來昨晚我和幾個朋友飲酒作詩,玩得晚了些,回到家中便趁著酒意沉沉睡去了。難怪醒來頭痛,定是昨晚酒醉害的。

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遲疑地喚來正在窗邊捲起帘子的侍女。微弱的陽光穿透風雨落在屋裡,好似蒙上了一層雨意。我問她院中的海棠花是否被雨水打落了?侍女走了過來,笑了笑說沒有啊,還是昨天的樣子呢。

她的身影透過微光落了一地斑駁,攪得我有些心神不寧。我低下頭,有些不相信她說的話,喃喃自語:是真的嗎?怎麼會呢?這一整夜的風雨摧殘,即使海棠沒有全部凋零,但時節所致,也該是綠葉繁茂,而花朵卻所剩無幾了吧。

02全詞言簡意賅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整首詞只有短短三十三個字,卻有人物、有場景、有對白、有感受,體現了李清照高超的文字功底和語言組織能力。

詞中的海棠花是李清照內心的象徵,一夜風雨,李清照漸漸長大、迷茫,她好像海棠花一樣飽受洗禮,遠離了過去那個幼稚、迷茫的自己。

宴會結束,她酒醉醒來不免有些孤獨之感,再看到窗外風雨飄搖難免更加憂思。一首簡短的詞作,將青春期的少女內心刻畫得如此生動,恐怕也只有李清照能做到了吧。

03用詞考究

由於李清照並未親眼看見窗外景象,「應是」二字表明她根據判斷確定院中花朵飽受摧殘不得不凋零,怎會常開不謝呢?表達了詞人的惜花之情,還有內心苦悶不被侍女察覺理解的含義在。

「知否?知否?」疊用,寫出了李清照聽到侍女的回答時疑惑不安的心情,「綠肥紅瘦」更是全詞最精妙的所在。

用「綠」代替雨後瘋狂生長的枝葉,「紅」指代逐漸凋零的花,「紅瘦」表示春天漸漸消逝,「綠肥」象徵著枝繁葉茂的盛夏即將來臨。簡短的四個字給人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妙不可言。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結語:一場宴會酒醉離別,李清照借詢問海棠的場景表達了自己對花的憐惜之情,體現出她對世間萬物的熱愛、珍視,也反映出她多愁善感的性格。

簡短的33個字寫盡了她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刻畫了一個十六歲少女在離別後意識到人生苦短。聚散終離,世間許多事情不受自己的喜好影響,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青春期少女敏感的心思,令人回味不盡。

相關焦點

  • 李清照16歲的詞,成為了經典,字裡行間都是少女感,讓人讚嘆
    據歷史考證,她的這首詞寫於16歲,還未成年,才情可見一斑,當然,她能有這樣的才情,與她受到的薰陶和教育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李清照生在一個「豪門」,可謂是家中掌上明珠,不用考慮到任何關於生活瑣碎的事,這讓她度過了非常美好的時光,才能有這樣的少女感流露。
  • 同樣是遊湖,李清照16歲時,和51歲寫的詞,意境截然不同
    而就是這兩首作品,成就了後世人眼中的李清照。前一首是李清照追憶16歲時候的遊玩之樂,且這一首,就讓她從此之後一作成名;後一首則是人過中年,51歲的時候的再次遊湖的心境,也使其成為了文壇上不朽的作品。這時候,我們從詞中的用詞用字,就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李清照,遠遠沒有了少女時候的情趣、與遊玩的無所顧忌。而是失落、傷心。「花已盡」、「物是人非」、「淚先流」、「載不動」、「愁」,這些字眼,就能夠看得出,李清照在遊湖時候,或者是在寫下這首詞的時候,都無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 十幾歲的李清照信手拈來之作,連犯寫詞「兩大忌」,卻驚豔了詞壇
    李煜是一代君王,他的詞極盡本色,言淺情深,讓我們知道原來帝王也能如此有文採,後世送他一個「詞中之帝」的美稱;李清照是一介女流,她的詞清新雅致,別具一格,讓我們見識了古代女子也有這般才情,後世送她一個「詞中之後」的美譽。二人雖為詞壇一帝一後,但在小編眼中,李清照卻有略勝一籌之處,勝就勝在她早期的作品。
  • 李清照這首詞寫桂花,別出心裁,句句霸氣,成為千古名篇
    今天介紹的這首詞是由著名詞人李清照所作。她在這首詞中歌頌桂花,詞中句句為桂花「鳴冤」,認為桂花這種植物應該被更多人所知曉、喜愛。李清照我們都很熟悉,她是宋朝極富盛名的女詞人。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詞人,在當時乃至今日的文壇上面影響力都特別大。今天這首詞中李清照描寫的主體是桂花。這是一種花朵很小,顏色又淡的花。因此很多人都常常注意不到。李清照注意到了,並讚嘆它高潔的品質,又以桂花自比,說明她是真的很喜歡這種花。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下這首詞。
  • 李清照訴說姐妹情的一首詞,開篇破筆,收尾深遠,比情詩更有韻味
    這首詞的題目雖為「寄姊妹」,但其寫作背景仍有爭議,一說是李清照在滯留青州時遙寄給遠在萊州的丈夫的,一說是李清照在奔赴萊州途中寫給留居青州的姐妹的。經專家考證宋代文人曾慥的《樂府雅詞》與元代文人劉應李的《事文類聚翰墨大全》等古籍,最終才採取了後者的說法,即是易安訴說姐妹情深的力作。
  • 李清照未滿18歲時,寫了一首詞,名動京城,如今被改編成歌曲
    說到這幾句詞,大家肯定會想到一部熱播的電視劇。在2018年 ,由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大火,其中的主題曲更是火遍各大短視頻平臺。這首歌的一部分歌詞,正是沿用了宋代詞人李清照,年少所作的一首詞,加以改編而成。
  • 李清照這首詞,向丈夫撒嬌有多妙,讀罷才知道
    比如今天我們要賞析的這首,就是一首早期李清照和自己的丈夫撒嬌的作品。這首詞那怕是現在的人讀來,估計都會有一些不好意思了要。這首詞就是李清照的《減字木蘭花》。《減字木蘭花》 宋 李清照「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 李清照這首詞太厲害,成詞時間至今爭議不斷,寫的太美令人驚豔
    李清照在我心中都是白月光的存在。喜歡年少時期的李清照,那時候的她明亮的像一顆星星,吟詩作對把酒言歡,天下最精靈的少女都在她一首首的詞中了。「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之後再回家已經太晚了。還喜歡她婚後的樣子,把家庭的愛和夫妻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 李清照的這首詞,略顯稚氣,甚至忘情地批評屈原
    李清照在文壇的地位非常高,被譽為「詞國皇后」、「千古第一才女」。人們對她的熟悉,更多的還是因為在南渡之後的作品,詞風轉為悽婉動人,內容以悲嘆身世,情調感傷為主。其實,李清照能取得如此成就,並非完全因為經歷坎坷,而是有著非常深厚的家學淵源。
  • 李清照這首詞,巧妙地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在藝術表現上大膽創新!
    那麼這其中,要數李清照最是能夠讓人記住的這麼一個人物,她雖然出生在北宋,可是她並像一般的大家閨秀,而且是水活得如一個男子一樣,照樣吟詩作賦,喝酒賞花,這在那個時代,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這也可能是與李清照的父母有關,正是由於他父母胸懷寬廣,才成就了李清照,使得她成為了一代偉大的女詞人,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詞作,並且她的詞作,對於後世的影響,也是極其的深遠。
  • 李清照:論詞
    近人輯有《李清照集》。《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李格非傳》後附傳。 【題解】 李清照不但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傑出女作家、著名詞人,而且以一篇《論詞》奠定了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北宋以來詞學創作繁榮,但詞學理論的發展則明顯滯後,大都是一些比較零散的論述,也因此,李清照這篇較為完整的《論詞》專文便顯得格外醒目和珍貴。
  • 李清照這首詞,整首詞寫得活潑而不失優雅,正是詞中別具一格之作
    慶清朝慢,詞牌名,李清照這首詞是正格王觀《慶清朝慢·踏青》的變體。這首詞大約寫作於詞人結婚前後。這段時期,李清照生活自在,精神愜意。有些詞作中涉筆這段日子時,往往筆調輕快。這首詞全詞詠寫芍藥花,描寫暮春三月芍藥花的嬌媚,表達賞花人賞花惜春的心境,其間暗寫詞人生活意趣。也有評家認為這首詞詠寫的對象是牡丹花,表達主題與詠芍藥花一致。
  • 李清照有多牛?一首詞讓丈夫3天不出門,詩詞大會蒙曼兩字評價她
    李清照到底有多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一個女子是否能算是頂級才女,是要看她能否比得上李清照分毫的。清代有位農家才女,名叫賀雙卿,本來名氣並不算太大,存世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她寫詞有個特點:愛用疊字,這就很像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了。
  • 你們是因為什麼才愛上李清照的,是因為她的詞?她的性格?
    李清照,她是宋代著名的女詞人,丈夫因為早年病逝,她的生活就孤苦無依,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裡,她作出來的詩都是講述她的身世,詞中的感情也是比較悲傷的,有的也會講出對當時金兵打入中原,她們不得已去往南方,只能靠著詞來抒發對中原的想念,她的那些詞中運用的是白描手法,是在當時詞中別有一番風味的
  • 李清照瞧不上前人所作詠梅詞,故自己提筆創作,竟然流傳千古
    李清照可以說是古代比較「技高人膽大」的女子了,得到這樣的稱號還是源自於她曾寫過的一篇議論文《詞論》。在這篇文章中,她一口氣將詞壇的6位高手批了個遍。因為看不上其他人的作品,所以李清照乾脆自己提筆作詞,並且行文頗有些自負之意。這首詞就是《孤雁兒》。寫下此詞時,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已經因病離世,時年45歲的她為此悲痛欲絕,成日只能伴隨著詩書詞句排遣悲傷與寂寥。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然而,現實卻與這個印象大相逕庭。她不僅愛打牌、愛喝酒,而且還非常的狂,她究竟狂到什麼程度?
  • 3首李清照冷門愛情詞,寫出女子的柔情,留下千年閨怨
    據歷史的記載,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流的詞人,也是最為人知的詞人,人人都稱道為「女詞人」。相信當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背誦李清照的詩詞,比如「一剪梅」應該很多人都知道吧,而且這首詞還被後人變成了歌曲。當然李清照也有很多詩詞相對冷門,並不廣為人知。第一首《念奴嬌·春思》,這首詞還被提名為《春日閨情》內容上自然寫的是李清照對其丈夫趙明誠的思念。
  • 她是宋代四大女詞人之一,27歲殉情,詞16首評為《漱玉詞》後第一
    張玉娘雖有李清照類似的家境、並不遜色的才情,兩人也同樣的惠質蘭心,但她的人生遠不似李清照那樣跌宕飽滿,歷經滄桑。李清照活了至少70歲,而張玉娘27歲便香消玉殞。李清照自然老故,張玉娘卻是主動絕食。一代紅顏在她短暫的27年人生裡,除了留下100多首詩詞的《蘭雪集》,便只有那段曠世之戀。
  •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
    李清照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李清照是宋代有名的女詞人,她的每一個作品都是讓世人心醉,因為父親精通經史,善於散文的編著,母親飽讀詩書,因此在雙親的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的文學造詣可非一般,她的很多佳作都非常的具有代表性,讓人們不禁在她的詞調中追憶屬於她的往事,她的詞每一首都很美,但是只有這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美到讓人心碎!它便是《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讓人忍不住細細品味一番。
  • 李清照「狂妄」之作,一篇文批了6位詞壇頂級高手,後世爭議千年
    李清照的霸氣和膽識其實也不用多說,《夏日絕句》中「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10個字,就是一代才女的骨氣;而《題八詠樓》中「水通南國三千裡,氣壓江城十四州」的14個字,則是一代才女的膽識。但這兩首經典,卻並不是最囂張的李清照,她還有一首被史學家斥為「狂妄」之作。這就是其最受爭議的一篇文章,名為《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