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我相信工廠「用工荒」的事情還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在這段時間裡,我國各個地區的工廠,實際上多多少少都存在「用工荒」的現象,而且很多年輕人對工廠也比較排斥。甚至有些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意進入工廠。而且,現在有一些工廠,連那些主管級別的人都辭職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曾經我也是一家工廠的管理層員工,後來也從工廠離職了,而且,我是一名人們口中的90後。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這幾點,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首先,工廠管理層的位置也不是那麼輕鬆的,要知道,在工廠裡面,每天雜事、瑣事非常多。甚至連後勤工作也要自己操心。當初那家工廠的規模比較小,也就40名員工左右。由於是在偏遠地區租下的廠房,所以連一個食堂都沒有,每天的午飯都是靠著集體訂餐。每天光是和餐廳聯繫就要花費較長的時間。不為別的,主要是統計人數比較耗時間。
其次,能夠達到管理層級別的,肯定是有一定能力的,這並不是我自誇,當初我也是從工廠的「畫圖工程師」開始的,後來才一步步走上管理層。可是,工廠最善於壓縮成本,能用一個人解決的事情,絕不會用兩個人。於是,我走上了管理層的職位,反而還要同時承擔畫圖工程師的工作。最關鍵的是,自己的權利雖然上升了,但是當權力無法轉換成金錢的時候,權力就顯得一無是處。
簡單總結了一下,這哪裡是走上了管理層,根本就是在老闆沒花錢的情況下,招到了一個主管級別的人物。從這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來,在工廠存在一個非常尷尬的現象。你的能力越強,你的工資性價比就越低。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一個人的效率是普通人的兩倍,但是你的工資卻並沒有翻倍,可能只是普通人的1.5倍而已。
這麼一算,是不是自己的工資性價比降低了?此外,在工廠待過的人應該都知道,工廠的休息日太少了!本應該是三天的節假日,結果被壓縮成一天,有時候晚上還需要進行加班。一天的工作時間有時候可以達到13個小時以上。人不是機器,也是需要休息的,這樣的工作強度,和當下的年輕人格格不入。
哪怕是這些工廠現在招到了年輕人,這些年輕人也會因為承受不了工作的壓力而離職。讓一個人工作13個小時以上,還不如實行兩班倒,這樣還能有年輕人加入,畢竟現在很多年輕人並不討厭上夜班。總的來說,工廠招不到年輕人也不是沒有原因的。總結一下,就是想讓馬兒跑,可又不願意餵草。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