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面對焦慮型依戀?

2020-12-18 紅兔小豆

今天凌晨2點,我剛剛結束一個電話諮詢,是一個困於愛情的女生。

她和男朋友在一起三個月,最近陷入了爭吵,原因是:

吃飯的時候玩手機,吵架。

發微信給男朋友,回復慢了,吵架。

參加飯局回家晚了,吵架。

在溝通當中女生反覆說著這樣幾句話:

「他一開始不是這樣的,一定是不愛我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每段感情都這樣,只要她不回我信息,我就覺得她跟別的女人在一起。」

先不去評價這段感情中誰是誰非,相信很多女孩子在感情中都經歷過類似的心情。

在親密關係尤其是戀愛當中,太多人深受焦慮型依戀折磨。

除了上面那個案例,在感情中的焦慮型依戀還包括這些:

患得患失,得到後就開始腦補各種失去的場景,用佔有的方式去表達和理解愛;

依賴感強,想要跟戀人時刻保持聯繫,想知道ta在哪裡,在做什麼,跟誰在一起;

敏感多疑,總是覺得對方不夠愛自己,一句話沒說對就容易歇斯底裡;

喜歡試探感情,嚴重的甚至習慣於一有衝突就提分手,但目的不是為了分手,而是享受對方挽留自己慌亂的樣子;

習慣於犧牲式的付出,可這種付出往往是自我感動,而不能讓對方認可。

焦慮本質上是一種恐懼:害怕被拋棄導致的恐懼。

這種恐懼導致了戀愛中的患得患失和掌控欲,從而讓對方倍感壓力,導致感情梳理甚至破裂。

心理學上把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性格分為三種:安全型依賴人格,焦慮型依賴人格,迴避型依賴人格。

大概65%的人都屬於安全型依賴,在戀愛中會依賴對方但也會保持理性的部分。

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是焦慮型依賴人格,對親密關係的依賴程度遠超常人,用情至深,態度會變得過於執著甚至偏執,心思會變得患得患失甚至脆弱。

如果你們還沒在一起,那麼必然會導致自我感動式的一味付出,渴求通過日復一日的追求去感動對方。

如果你們已經在一起,那麼必然會因為對這段關係的期待過高,依賴過深導致對方在這段關係裡疲憊不堪。

好的關係是基於共性和吸引,雙方其實都會體會到輕鬆地愉悅,壓迫,捆綁和一味付出只能讓這段關係喘不過氣來。

所謂情深不壽,大概如此。

心理學成因上,焦慮型依賴人格的人,面對親密關係呈現出的焦慮主要是源於對於被愛的不自信。

人的性格養成,多半是原生家庭影響:

可能是做過留守兒童,父母長期不在身邊;

可能是父母對自己的要求格外苛刻,給予愛時需要滿足一定標準和條件;

可能是家裡還有兄弟姐妹,而父母有明顯的偏愛;

也可能是曾經用心愛過一個人,遭遇過慘烈的背叛,心理上有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症狀。

潛意識中是自卑的,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所以才會用盡各種方式去驗證對方的在乎,從而讓戀人疲憊不堪。

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焦慮型表現,其實從幼兒時期就開始出現了。

該怎麼克服焦慮型依賴人格:

1.移情

除了戀愛之外,你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世界,自己的愛好和自己的社交圈子。

一般而言感情會經歷四個時期:共存,反依賴,獨立,共生。

感情一定會在熱戀期之後經過」反依賴「期,感情穩定,一方會更想多一點獨立事件,安全感低的人就會覺得被冷落,拼命折騰,所以很多感情就在第二或者第三階段衰亡。

讓自己有更加獨立的精神世界,是為了避免在這兩個階段跟對方產生衝突。

到了共生期之後,雙方經過磨合找到了穩定的相處之道,可以互相扶持,共同成長。

2.清晰的規則

在戀愛中雙方明確好具體的行為邊界,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什麼事是渴望能做到的。

很多女孩子都希望自己不用說太多一個眼神對方就能主動來滿足自己,說實話,這種要求對於很多直男來說有點高。

安全感是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則,做得好有獎勵,做不好有懲罰, 規則清晰可見,更利於感情延續。

3.讀懂你的愛人

很多時候安全感的缺乏,是因為戀愛中的兩個人,對於愛有著不同的接受和表達方式,從而導致了認知偏差,都覺得自己是更愛對方的,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

美國著名的婚姻輔導專家蓋瑞·查普曼在《愛的五種語言》中,把人們表達愛的方式分為了5種,分別是「肯定的言辭」「精心的時刻」「接受禮物」「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如果雙方的語言不一致,表達愛的時候,另一半就如同聽「外語」一般,自然不可能得到認可。而殘忍的現實是,很少有雙方的主要愛語都是同一種,所以需要找到彼此的愛語。

關於愛語的解析,可以詳細參靠今天發的另一篇文章:愛的五種語言。

4.內心更加強大

安全感不僅來自於外界,更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我們面對感情,需要達到一種認知,你很好,可是缺了誰,地球照樣轉動;離開誰,我都可以過得很好。這才是安全感的內核,可是達到這種認知,需要資本,需要歷練,需要成長,需要智慧。

以上

來源:紅兔情感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焦慮型依戀行為,正確面對與處理焦慮型依戀
    什麼是焦慮型依戀2. 如何面對與處理A. 使自己不再是焦慮型依戀B. 怎樣對待焦慮型依戀的戀人焦慮型依戀的行為特徵1.所以,在反思過程中,焦慮型依戀也往往很難清晰的發現自己的行為特點,更加難以反思到自身的「問題」。如何面對與處理(本文重點)就像文章最初提到的思路那樣,我們分為兩個重點講述。但在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要先改變自己的態度。
  • 焦慮型依戀人格如何更好的戀愛?
    焦慮型依戀人格往往很容易成為挽回的那一方。因為時常處於焦慮與不安當中。今天錦鯉我講下焦慮依戀人格的特點。焦慮型依戀的特點:1、特別沒有安全感 ,總是懷疑自己即將被拋棄。2、會過度關注伴侶的一舉一動。這也就是為什麼焦慮依戀的人,一方面非常的依賴伴侶。一方面又害怕依賴伴侶。焦慮型依戀的人應該如何自處?焦慮型依戀,之所以會這麼痛苦,是因為,焦慮型依戀的人對於親密關係的要求過於理想化了,他希望伴侶永遠是按照他所期待的方式去執行他的意願和命令。
  • 焦慮型依戀與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最近有很多女生給我留言說:「宸哥,看了你的文章之後,突然發現我是傳說中的焦慮型依戀,而我男朋友就是妥妥的迴避型。這感覺太酸爽了。」對於這種情況,我特別理解她們的感受。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如果一個人是焦慮型依戀,一個人是迴避型依戀,兩個極端的人碰在一起。這是典型的「矛盾的愛情」,那感覺不只是酸爽,簡直可以算是火星撞地球了。
  • 如何挽救焦慮型依戀人失去的愛情
    在最近的評論中,有很多小夥伴問,"老師,我是焦慮型依戀"的男人,怎麼挽回對方啊。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焦慮型依戀的男人被分手後,怎麼挽回對方。那咱們先來普及一下什麼是焦慮型依戀。什麼是焦慮型依戀?Ⅰ、收起焦慮依戀,挽回對方,先從做自己開始。焦慮型依戀,在親密關係中會常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如果感受到,對方對你的愛很少,就容易挑對方的毛病,產生矛盾。● 戀愛中,一直是處於低位,過度付出,又期待回報。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不會有好結果?
    最近很多人問我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的問題,把自己對號入座。但大多其實只是短期有了一些焦慮情緒和迴避情緒,這本質上,和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是有很大區別的。真正的焦慮型和迴避型依戀類型是由於原生家庭和成長環境導致的,難以改變,焦慮強勢和迴避壓抑的狀態往往是親密關係裡的常態。
  • 焦慮型依戀人格」—怎樣才能擺脫焦慮型依戀?
    心理學上通常將人類的人格特性分為三種:安全型,焦慮型以及迴避型。其實遠叔早前也和大家探討過不少關於焦慮型依戀人格今天藉助這個話題,再來好好說說,如果你是焦慮型依戀人格,你應該怎麼來糾正自己。三種人格裡面,除了安全型以外,他們內心都會有兩種聲音在呼喚他們,我們通常稱之為次生和原生情緒。
  • 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註定相愛相殺嗎?
    據這麼多年我的案例諮詢經驗,男生迴避型居多,女生焦慮型居多。而且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不是相愛相殺,而是一場災難。那到底什麼是迴避型依戀和焦慮型依戀呢?在心理學上,根據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劃分為三種人格:安全型依戀人格,焦慮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人格。大約有65%的人屬於安全型依賴人格,他們在親密關係中既能夠依賴對方,也能夠保持足夠的理性好好愛自己。
  • 親密關係中的焦慮型依戀風格怎麼破?
    我在舊文《親密關係中的四種依戀風格全解析,迴避?焦慮?》中簡單介紹過依戀風格,但重在整體而不深入。今天專門探討焦慮型依戀風格。開篇先備註兩點:第一,心理學上這些劃分只是理論性的概念,現實中多數人不會絕對是某一類,不同階段可能有不同表現。而且不是一成不變,會隨著內在成長而變化。所以不能一遇到問題就貼標籤。
  • 焦慮型依戀人格愛上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
    這種關係介於心理學家稱之為:焦慮型依戀人格與迴避型依戀人格之間。在這類夫妻關係中,存在著持續不斷的推拉遊戲。焦慮型依戀人格很典型地或多或少會抱怨他們的伴侶反應不足,指控他們感情上的疏離、隱瞞、冷酷、身體上也冷落。迴避型戀人對他們的伴侶保持著相對安靜,但在他們厭煩時,他們會抱怨。
  • 戀愛中總是粘人的你,是焦慮型依戀類型嗎?
    然而這些行為,卻讓小編想到一個詞,焦慮型依戀關係。 焦慮型依戀是一種不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曾討論過另外一種不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今天,我們就來著重介紹一下什麼是焦慮型依戀。
  • 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該如何相處?
    我是一個治癒好的焦慮型依戀者,而我的伴侶則是一個同樣也治癒好的迴避型依戀者。 所以針對這兩個依戀類型還是比較了解的 ,今天來跟大家剖析一下。說實話迴避依戀的人不在少數,想要和他們建立關係就要知道他們心理的真實想法和他們一貫的思維方式才可以 。
  • 焦慮型依戀人格:聽說你總在親密關係裡沒安全感?
    而她的不恰當的情感表達方式,其「罪魁禍首」則是:焦慮型依戀人格。談起焦慮型依戀人格,則不得不提英國精神病學家John Bowlby曾經提出的依戀理論。指的是個體與一個特定的人的持續聯繫,這個特定的人是當孩子或者個體感到脆弱或需要保護時就會去尋找的那個人(照料者)。在嬰幼兒時期,與自己產生依戀的,一般是自己的照料者。
  • 分手複合挽回愛情攻略——焦慮型依戀人格必備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似乎很常見,但是不要忽視這些常見的粘人招數,它可能是焦慮性依戀人格的戀人給你發出的一系列分手通告。對於戀人的24小時監控是典型的焦慮型依戀人格的戀人的殺手鐧。什麼是焦慮型依戀人格?
  • 是否為焦慮型依戀所困,像鄭爽一樣,試試這份依戀型情侶配對指南
    母親作為個體生命初期的主要撫育者,會影響著孩子的依戀類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不同的母親會怎樣影響自己孩子的依戀關係?敏感溫柔的母親,通常都能夠及時地回應嬰兒的需要,嬰兒也得到了持續的照顧。表現出,媽媽來了我高興,媽媽暫時離開,也能一個人玩耍。這樣的嬰兒能夠和母親形成,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 男生追女生時,粘人的女生佔有欲強,是不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呢?
    所以說三種依戀型人格的性格大多數是和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一般父母和諧的家庭,孩子大多數是安全型,其他兩種不太健康的依戀人格大多數形成原因是因為童年家庭不和諧。 特別是焦慮型依戀人格是特別常見的,在兩性相處中往往比較容易出現摩擦。
  • 焦慮型如何挽回迴避型愛人
    宸哥一邊吃著瓜一邊忍不住用自己專業的情感諮詢師的角度在想,傻姑娘這不就是焦慮型依戀撞上了迴避型依戀嗎?可能很多被分手和被挽回的對象都是這兩種,之所以你們一開始找不到挽回的下手點,就是因為對於自己跟被挽回的對象處於沒有一個正確認知的問題。今天宸哥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跟焦慮型依戀。
  • 如何用兩步挽回焦慮型人格的伴侶
    之前我有講過關於焦慮型依戀人格在親密關係中的表現以及該如何自救,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伴侶是焦慮型依戀人格,那麼你該如何與他相處呢?其實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惑,有時候你會發現伴侶時好時壞,時而對你體貼有加時而無理取鬧,也有些情侶因為無法容忍對方的作鬧最終選擇了分手。
  • 2步擺脫「焦慮型依戀」,建立一段更好的關係
    這叫「焦慮型依戀」人格這叫「焦慮型依戀」人格,這類人格的表現為常常在一段感情裡面常常處於焦慮和不安的狀態,特別的沒有安全感,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懷疑自己的價值,而且會時常懷疑伴侶的出軌,很喜歡和伴侶能夠和自己親密無間,會經常佔有對方的私人空間,而且經常為了一些小事而和對方大吵大鬧,這類型的人就叫做「焦慮型依戀」人格。
  • 戀愛中的焦慮型依戀,該怎麼克服?
    小烊相信很多戀愛中的女孩子也會出現小娟這樣的情況,在與戀人相處之後,會很享受對方的照顧,一旦分開便會心裡空落落的,住在一起的時候只要他不在,連覺都睡不著,害怕他離開就不會回來,約會的時候他遲到一會也會陷入無限的幻想,甚至會發出奪命連環call……這就是典型的對感情過於焦慮,所謂的「焦慮型依戀」。
  • 愛就一個字,我要你答八百次 | 你也是焦慮型依戀人格嗎?
    『焦慮型依戀』是在用焦慮掩飾被拋棄的恐懼。焦慮型依戀的人,可能因為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回應方式不敏感及時、不持續或者時好時差,所以長期處於被忽略或者被拋棄的恐懼當中。這種恐懼稱為是原生情緒。心理學成因上,焦慮型依戀人格的人,面對親密關係呈現出的焦慮主要是源於對於被愛的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