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這位仿古青花瓷大師,作品以假亂真,被日本博物院收藏

2020-12-22 獨藝無爾

景德鎮無疑是瓷都中的瓷都,歷年以來,這裡生產了很多代表中國瓷文化的優秀瓷器,也湧現出很多技巧嫻熟、品德高尚的瓷器大師。楊廣源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楊廣源先生生於1942年,至今已經77歲高齡。景德鎮以生產青花瓷著稱的「楊福生瓷號」便是他父親的傑作。景德鎮非遺項目「傳統特種工藝瓷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就是楊廣源先生。

1958年,楊廣源作為首屆學生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青花專業學習,師從聶杏生、鄒鎮欽、青花大王王步等青花名師,後分配在東風瓷廠從事美術設計。

如今,這位在青花瓷事業上奮鬥了50餘年的景德鎮老先生已經是青花瓷界的大師級人物,除了非遺傳承人這個身份,他還是中國藝術收藏與鑑定專業委員會古陶瓷研究員,也是江西省工美學會特聘古瓷專家。

這位非遺大師擅長釉下青花綜合裝飾,在東風瓷廠美研室參加全部國禮瓷製作,仿古瓷製作達到幾可亂真的地步。顧名思義,仿古瓷就是仿製古代瓷器,在這一點上,不僅在景德鎮,可以說在全國楊廣源都是數一數二的非遺大師。

在國內古陶瓷界,科班出身的青花瓷仿古名家楊廣源技藝精湛、功力深厚。因為他對唐宋元明清歷朝的陶瓷器型、胎體、釉面、繪畫風格都熟悉並能熟練掌握,這些被稱為非遺的技藝他已經爛熟於心。有行家說:這在景德鎮是無人可比的。

楊福生瓷號是民國年間著名老瓷號,其父楊福生當年也是大師,以圓、琢器產品造型新奇而聞名海外,至今仍有工藝品收藏者尋訪注有「江西楊福生出品」款識的青花瓷藝珍品。非遺大師楊廣源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其父影響,因而一生對青花瓷產生濃厚興趣。尤其擅長釉下青花綜合裝飾,集雕、刻、堆、畫、半刀泥、鬥彩、釉裡紅、顏色釉等非遺技法為一體,技藝熟練。

廣學兼蓄終有源,非遺大師楊廣源曾師從王步、聶杏生、鄒鎮欽等青花瓷名師,受到良好的傳統青花技藝的教育,特別是得益於景德鎮陶瓷美術青花大師王步的指教,著力於將非遺中國畫技藝糅入瓷畫創作。數十年的實戰,楊廣源已形成了白己的青花瓷畫特色,較早在薄胎瓷上採用青花裝飾取得成功。多年從事仿古青花瓷製作、繪畫,功力深厚,頗有經驗。

20世紀80年代,他悉心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仿製了上百個品種,幾千件非遺仿古瓷,分別被日本雪罔堂和高島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1980年,在全國學會上,故宮陶瓷鑑賞大師耿寶昌、馮先銘、王莉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梅健鷹、高莊,浙江美術學院教授鄧白,對楊廣源的青花仿古瓷,大加讚揚,認為楊廣源大師的仿製技藝達到了清代仿製水平。

中日合編的《中國工藝美術叢書景德鎮瓷器》,刊載了他的青花仿製品元代青花《荷蓮》玉壺春瓶。

1983年「仿元明青花瓷」獲第二屆輕工部優秀新產品金龍獎,此後其作品歷年斬獲各級大獎。中央電視臺《中國文化》、美國中文IPTV電視頻道的節目《藝術中國》拍攝其專題片……各種邀約接踵而至。

但是楊廣源先生知道,他最應該做的,是把這門仿古青花瓷這門手藝傳承好。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協會北京舉辦「宮廷琺瑯彩御窯瓷展覽」
    2019年5月6日至5月12日,景德鎮陶瓷藝術家協會將於北京報國寺舉辦「宮廷琺瑯彩御窯瓷展覽活動」。協會共組織了十位陶瓷藝術家帶來了兩百多件陶瓷藝術品,這些都是當代景德鎮最頂尖的陶瓷藝術作品,他們有青花,粉彩,窯變、綜合裝飾陶瓷器皿花瓶和一些實用的餐茶具。
  • 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將於近期在石舉辦 郝小學
    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將於近期在石家莊舉辦 新媒體聯盟訊(郝小學)旨在弘揚中國陶瓷文化,展現江西景德鎮陶瓷藝術成就,讓石家莊人民近距離了解並鑑賞景德鎮陶瓷藝術的「2018中國(石家莊)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 將於4月20日在四季旅居旅遊文化廣場舉辦,展期至5月2日。
  • 景德鎮的傳統四大名瓷之一,被稱為中華瑰寶的青花瓷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1300攝氏度還原焰高溫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淨素雅。
  • 廠貨收藏:70年代廠貨景德鎮外貿出口瓷手繪青花雲龍雞心瓶
    青花瓷是用氧化鈷為呈色劑,在瓷胎上繪畫,然後在上面施以透明釉,在高溫1200°C—1300°C還原下一次燒成,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成色穩定的特點。成品呈藍色花紋的釉下彩瓷器。「出口瓷」是在1972年由周恩來總理布置、輕工業部統籌的以出口創匯為目的燒制的瓷器,品種多為仿古瓷。此瓶為釉下青花手繪,配祥雲,花卉,龍飾等,高度45CM,煤窯燒制,很是氣派。
  • 2018中國石家莊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4月20日開幕
    「2018中國(石家莊)第五屆景德鎮陶瓷藝術大師作品鑑賞會」即將於4月20日在石家莊開幕!展覽參展作品均為國內優秀陶瓷藝術家的精品之作,共計500餘件。活動當天將舉辦陶瓷藝術品鑑賞、陶瓷文化交流等藝術交流活動。展期至5月2日結束。
  • 景德鎮窯元青花牡丹獸頭罐 掀開早期延祐期青花瓷面紗
    【周方清工作室】藏一、研究背景: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延祐期已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能夠在器型胎體上,用鈷料描繪紋樣,然後施透明鈷釉,並在高溫1200℃左右一次燒成。並以它獨特的工藝製作,它的構圖簡單,具有流暢奔放的典雅特點,這類珍貴稀少的青花瓷越來越引起收藏界重視,為海內外古陶瓷愛好者爭相購藏。這件元青花牡丹獸頭罐是元代延祐期的(1320年)前後由景德鎮湖田窯燒制的作品。
  • 「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展覽旨在將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落選品、廢品、供餘品(修復件或殘片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以期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窯瓷器生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為觀眾提供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鎮御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
  • 景德鎮主題酒店 千年「青花瓷」風韻
    青花瓷擺件江南冬日,走進千年瓷都景德鎮。青花主題酒店就在市中心廣場附近。我辦理入住手續時,意外地收到一份小禮物——青花瓷茶杯,很是精緻。前臺服務員說,每一位入住的客人都會收到這樣一份禮物。不算寬敞的大廳裡,由青花瓷板繪製而成的《陶成圖》作為主題牆,四塊瓷板條幅迎門懸掛,配上青花瓷的花瓶、燈具,風格古樸,典雅溫馨。置身其中,仿佛走進了一個小型的「陶瓷博物館」。前臺服務員輕聲細語,溫文爾雅,更是讓人深切體味到瓷都文化的千年遺風。驚喜還不止這些。走進客房,牆上掛著一些實景圖片和文字介紹,或有關陶瓷,或有關景區,展現著這個古老城市的歷史脈絡。
  •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此次展覽依次分作「溯本清源——趙孟頫的藝術淵源」、「書畫交輝——趙孟頫的藝術成就」、「松雪遺韻——趙孟頫的藝術影響」、「雲泥有別——趙孟頫書畫辨偽」四個部分,將以趙孟頫的書法、繪畫作品作為核心,將給他的書畫創作以啟迪、受到他的藝術觀念與技巧引領的藝術家們的佳作為外緣,通過諸多數百年前的藝術佳作,多層次、多角度地呈現趙孟頫超邁群倫的書畫成就,並勾勒出其藝術的淵源和對後世的影響,從而陪伴觀眾們全方位地了解這位大師的藝術面貌
  • 這位被《人民日報》表揚的青花瓷匠人,從業60年,作品太驚豔
    做為瓷都,的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瓷的項目很多,而在非遺的瓷當中,青花瓷無疑是最負盛名,也最特殊的一種。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非遺匠人,就是從事了一輩子的瓷行業,喜歡的朋友接著往下看,記得關注我哦。這位青花瓷匠人叫做黃賣九,1938年出生在一個從祖父到父親都畢生從事瓷行業的陶工家庭,那時候,家裡經常會買一些白胎回來加工。
  • 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陶瓷類)
    1960年考入江西景德鎮陶瓷學院,作品以工藝精著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以工藝精著稱。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世人稱道他的人物瓷畫「件件是精品」。唐自強,1940年出生於湖南長沙,196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雕塑專業先後在景德鎮陶瓷雕塑瓷廠、江西省陶瓷工業公司工業美術研究所和江西省陶瓷研究所工作。
  • 盤點:景德鎮拍賣價格最高的陶瓷大師前5名
    收藏瓷器就像買房子,最具收藏價值的大師作品就像市中心黃金地段的房子,價格高升值快,而那些普通大師的作品就像待開發地段,如果你有眼光,那升值也是早晚的事情。今天燕子給大家介紹幾位景德鎮現當代「最值錢」的瓷器大師,如果您想收藏潛力大的瓷器,可以給您一些思緒。
  • 這位「老古董」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的國寶,為國家搶救「中秋貼」
    他的一生令人稱讚的有兩件大事,一是他監督燒造出「居仁堂」和「觶齋」款識的粉彩瓷器;二是他贖回溥儀抵押在日本銀行的《中秋帖》和《伯遠帖》,保護國寶未流入日本。清 郎世寧畫 弘曆中秋賞月行樂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如此重要的一件作品,其身世也跌宕起伏,充滿了戲劇性。1911年以後至1924年溥儀出宮之前,《伯遠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貴妃所居的壽康宮,溥儀出宮之時,敬懿皇貴妃將此帖攜帶出宮,經由她娘家侄孫賣給古玩商,輾轉賣給一位叫做郭世五的收藏家。這位郭世五,就是日後被稱為北平四大收藏家之一的郭葆昌。
  • 國人、老外都愛的青花瓷,前世竟然跟穆斯林有這麼多關聯……
    青花瓷還以另一種面目彰顯著自己的存在感。它總是被擺在景德鎮瓷器店最顯眼的位置,以好用、不掉色作為宣傳點,有時你也會在北京潘家園看到這些碩大、成雙成堆的青花瓷。日本歷史學家杉山正明認為,元朝是現代社會的開端。他舉了一個例子,忽必烈有「經濟立國」的思想,與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從地中海到西太平洋編織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路貿易網絡。
  • 同樣是瓷器,宣德青花瓷憑什麼這麼高貴?
    青花瓷很美,美到什麼程度呢?視覺美感一直是人們辨賞青花瓷的直接緣由。古人云:「五彩過於華麗,殊鮮逸氣,而青花則較五彩雋逸。」青花瓷雖然色澤單一,但看來並不覺得單調。對於藝術家而言,青花瓷是很好的視覺材料,其多變的圖案與考究的設色令人驚嘆。
  • 異域風情,鐫刻在景德鎮陶瓷上的歐洲姓氏
    作為首次外銷到歐洲的青花瓷,克拉克瓷大約在嘉靖後期始燒,持續百年。這類青花瓷器型以盤為主,少量碗、瓶、罐、盒等,盤、碗普遍為菱口,胎體細薄堅硬,開光裝飾配以中國傳統紋飾是其最顯著的特點。明萬曆年制克拉克瓷盤 局部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曹建文收藏的這件明朝萬曆年間生產的克拉克瓷盤,盤面開光、繪畫略顯粗糙,底部粘沙。
  • 世界瓷都,千年古鎮,江西景德鎮最值得遊覽的六個旅遊景點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地處安徽、浙江、江西三省交界處,是浙贛皖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城市之一。民國時期曾與廣東佛山、湖北漢口、河南朱仙並稱中國四大名鎮。在這裡,巨幅的瓷壁畫勾勒出瓷都氣派,連大街上的路燈柱、紅綠燈竟然都是青花瓷做的。而琳琅滿目的瓷器店更是富麗堂皇,走進去,即便什麼也不買,也覺得很有收穫,像參觀了一回瓷器展覽一般。
  • 村民挖出24件明代青花瓷 由三星堆博物館收藏日後展出
    目前,這批文物已被轉交至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收藏。5月3日,村民孟某家中有人去世,在組長麥某的自留地裡選了墓地,南興鎮仁壽村5社的村民馮立根應邀與另外3人負責挖坑,當挖土的時候馮立根感覺到土裡有硬東西。「當時,我們挖出了一個40釐米深的坑,突然被一塊大石頭卡住了。」馮立根介紹,他費力用鋤頭把石頭移開,「結果發現下面竟然有些空,裡面放了一個陶缸。」
  • 珍貴的青花瓷 | 「大明宣德蓋碗」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豔、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