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風情,鐫刻在景德鎮陶瓷上的歐洲姓氏

2020-12-11 窯望

震驚!韓熙載宴客用的青白瓷竟比達文西畫給耶穌的鉛釉陶早500年

陶瓷的東西方(中)

原創|於伶娜窯望

-1-

絲路瓷語

「絲綢之路」的開闢,使世界歷史上幾個文明古國的文化滲透到漢文化中,尤其是融希臘、羅馬、波斯、印度藝術為一體的「鍵陀羅式」佛教藝術,直接影響了魏晉南北朝以後的中國佛教藝術風格,也間接影響了中國的陶塑藝術。

從漢代張騫通西域到明初鄭和七次下西洋,中國與帕米爾高原以西的大片穆斯林地區之間,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十分頻繁。由於海外貿易和人員的交往,各自的文化因素相互吸收與融合,伊斯蘭文明之風吹進中國大地,最早且聲名最大的影響莫過於蘇麻離青的引進,這種源於西亞的鈷料讓中國瓷器上誕生了一抹風靡世界的藍色。

海上絲綢之路

明代正德九年(1514年),在葡萄牙航海家科爾沙的利率下,領歐洲第一艘海船抵達廣州,此後二三百年間,法、英、德、俄、美等十幾個國家的商船陸續來到中國。通過他們與官方、民間的廣泛接觸,進行頻繁的貿易交往和文化交流,帶來的歐美文明使陶瓷藝術在裝飾形式、裝飾風格和表現技法都有新突破。

清雍正、乾隆期間,外銷瓷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驅使景德鎮窯場競相效仿西洋和東洋的裝飾形式及風格,如唐英所說「仿西洋黃色、紫色器皿」、「仿西洋紅色、綠色、烏金器皿」、「仿西洋琺瑯畫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仿東洋抹金、抹銀」等。這種仿製,使景德鎮陶瓷在傳統紋飾畫法的基礎上新添了不少具有異國情調並流傳至今的裝飾品種。

-2-

定製瓷

廣彩航海人物紋盤

當歐洲商人將砝碼壓在景德鎮陶瓷上,為了更好地迎合歐洲審美趣味,更送來他國畫家在中國傳授西洋畫法,將外域紋飾植於中國的瓷器上,曾任景德鎮御窯廠督陶官的年希堯就是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的弟子。

在沒有學會冶瓷技術之前、看膩中國風之後,歐洲及其他國家會用另一種方式,把能代表各自文明與時尚的畫稿和設計樣式通過商船帶到景德鎮,請這裡的匠人定製他們想要的瓷器。由此產生了明清外銷瓷歷史上重要的兩個瓷種:克拉克瓷與紋章瓷

清光緒年制民窯外銷咖啡具

福建平和所產或稱作「漳洲窯」、「汕頭器」,卻不能叫「克拉克瓷」,這一稱謂僅限於景德鎮生產的具有開光裝飾特點的明清時期精細外銷瓷。作為首次外銷到歐洲的青花瓷,克拉克瓷大約在嘉靖後期始燒,持續百年。這類青花瓷器型以盤為主,少量碗、瓶、罐、盒等,盤、碗普遍為菱口,胎體細薄堅硬,開光裝飾配以中國傳統紋飾是其最顯著的特點。

這種開光的裝飾效果最早也是來源於西亞,15、16世紀的阿拉伯地區,早期為西亞的中東、伊斯蘭人生產,由葡萄牙人銷往歐洲、中東、東南亞、西亞、美洲,乃至全世界。

明萬曆年制克拉克瓷盤 局部

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曹建文收藏的這件明朝萬曆年間生產的克拉克瓷盤,盤面開光、繪畫略顯粗糙,底部粘沙。曹教授認為,這件克拉克瓷為低檔產品,無論做工、畫工都談不上精細。作為民窯生產的瓷器,克拉克瓷沒有受到官方的任何限制與阻礙,得以自由融合西方藝術手法與裝飾紋樣,形成樣式大致相同。

清 景德鎮釉上彩萊文家族紋章瓷盤
清 景德鎮英格蘭城市紋章瓷盤

紋章瓷是與克拉克瓷類似的另一類定製瓷。奧地利、西班牙的宮廷畫家設計的國王紋章,美國藝術家設計的紐約城紋章,俄國的雙頭鷹、法國的君子蘭、荷蘭的鬱金香等國家徽章,都成為景德鎮瓷工學習西洋畫法的藍本,在不斷繪製異域風情的同時,也促進了陶瓷藝術的多樣性發展。

中國陶瓷遠銷國外,直接影響各國的陶瓷工藝和瓷器風格,對歐洲人的生活與藝術產生了重大影響,外國陶藝受到中國陶瓷的啟迪,形成各具特徵的陶瓷藝術和陶瓷文化。法國路易十五時期的「洛可可」藝術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五良大甫款青花瓷

中國瓷器的外銷不僅影響了歐美大陸的生活文化,還助推了日韓等國冶瓷技術的發展。中國陶瓷和茶器傳入日本,影響了日本的陶藝,催生了日本茶道,正如日本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島健藏所說:「可以斷言,如果不談中國的影響,那麼我們根本無法說明日本的傳統工藝美術。」16世紀初在中國學習瓷器製造長達25年的五良大甫(中文名:吳祥瑞),回國後創燒的「伊萬裡」,17世紀中葉,仿造克拉克瓷的「芙蓉手」,以及最具日本民族風格的日本青花瓷「鍋島青花」和「藍九穀」,這些都是中國瓷器傳入日本後,當地人成功燒造出的青花瓷。

(寫作之初,筆者拜訪了兩位陶瓷文化研究方面的專家——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詹嘉和曹建文,基於他們對東西方陶瓷藝術交流的真知灼見才有了這篇文章,在此一併致謝!)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景德鎮陶瓷的歷史地位與發展戰略
    陶瓷是中國人的重大發明,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文明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早在歐洲人掌握瓷器製造技術一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製造出了精美的陶瓷。中國、瓷器的英文都是「china」,就是因當年陶瓷銷往海外,很多外國人不知道這種東西叫什麼,只知道來自昌南(景德鎮古代叫昌南鎮),於是將這種器物叫做「china」。
  •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在這裡領略陶瓷之美
    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一定少不了景德鎮。要快速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那裡的博物館看看,尤其是像景德鎮這種以瓷器聞名的地方。位於昌南湖畔的景德鎮陶瓷博物館的前身景德鎮陶瓷館,是國內第一家陶瓷專題博物館。「昌南自昔號瓷都,中外馳名譽允孚」,史上的景德鎮瓷器,享譽世界。
  • 景德鎮陶瓷雕刻技法「半刀泥」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景德鎮的一種陶瓷雕刻技法,它就是「半刀泥」,什麼是半刀泥呢?景德鎮稱一邊深一邊淺的刻花技法為半刀泥。半刀泥刻花,是在繼承景德鎮宋代刻花裝飾工藝的基礎上而發展起來的。圖案紋飾則簡練明快,手法以印花、刻花和堆塑為主。
  • 景德鎮陶瓷博物館一遊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們江西景德鎮地方!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景德鎮的地方。說起景德鎮大家肯定第一時間就想到陶瓷。不錯景德鎮的陶瓷名滿天下,那是從古到今的見證!在我們唐朝時期就有了絲綢之路。那時候的陶瓷都是經過船運送到世界各地的!
  • 景德鎮陶瓷大學
    1984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2016年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近年來,學校把握世界陶瓷藝術發展趨勢,依託景德鎮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蘊,先後主辦了10餘次國際陶瓷工程、藝術、文化、教育研討會,尤其是2015年,學校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成功舉辦了「海上絲綢之路—陶瓷之路」景德鎮陶瓷與「一帶一路
  • 景德鎮陶瓷的四大特點
    景德鎮號稱中國陶瓷之都,世界陶瓷之源。這無疑是對景德鎮瓷器最大的評價及肯定!大多數國人都聽說過景德鎮三個字,也都知道這個小地方盛產精美的陶瓷。但是景德鎮陶瓷哪裡好,怎麼好,有什麼特點或許大部分人都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麼今天就讓景德鎮土著的小編給各位愛好瓷器的朋友粗略的聊聊吧!
  • 異域風情的女孩名字,帶您領略漢字之美
    說起異域風情,我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一幅跳舞的畫面。在不少的電視劇中,那些擁有異域風情的女孩子都十分的能歌善舞。所以使用異域風情的名字給自己的女孩起名也會讓她擁有這一份美妙的特點。以下富有異域風情的女孩名字,分享給大家。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據《陶記》、《景德鎮陶錄》等古籍記載,景德鎮製作陶瓷始於漢代,唐至五代,景德鎮不僅生產青瓷和白瓷,還有晶瑩剔透的青白瓷。宋代,景德鎮「村村窯火,戶戶陶埏」。自元代開始至明清歷代皇帝都派員到景德鎮監製宮廷用瓷,設瓷局、置御窯,陶瓷業的千年繁榮都凝固在展廳的一件件流傳至今瓷器上。
  • 阿拉伯風格裝飾,異域的伊斯蘭迷人風情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阿拉伯風格裝飾,帶大家了解一下異域迷人阿拉伯風格裝飾與迷人的伊斯蘭風情。  一、什麼是阿拉伯風格裝飾   阿拉伯風格裝飾就是阿拉伯地區的裝修風格。由於阿拉伯地區是伊斯蘭教的集中地,因此阿拉伯風格裝飾帶著濃濃的伊斯蘭味道。
  •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我國第一家專題性陶瓷博物館
    我國第一家專題性陶瓷博物館是景德鎮陶瓷館,成立於1954年1月。21世紀初,重新選址的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於2015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館內佔地5.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是一家功能齊全的現代化陶瓷專題博物館。
  • 景德鎮陶瓷展重返高大上 地攤甩賣史逐漸在消失
    原標題:視頻|景德鎮陶瓷展重返高大上地攤甩賣史逐漸在消失  「經典·傳承·創新」景德鎮陶瓷精品展暨朱振洪高溫窯變個人作品展4月21日,在上海寶龍美術館舉行。活動由國際著名的收藏家、獨立策展人、7501毛澤東主席專用瓷鑑定委員會秘書長馬曉峰、資深收藏家朱星銘策展。
  • 中國陶瓷史半部出自景德鎮
    景德鎮是全世界唯一的單一手工業城市,秉承著先人最初的信念,千年窯火不斷,千年來因為堅持而舉世聞名。曾經有一個匠人說過「景德鎮是勞作者的天堂」,但凡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名字的,大都是一些王侯將相,風流人物,而景德鎮卻不同記錄著每一代匠師的故事。
  • 法藍瓷粉絲團景德鎮領略陶瓷文化
    ,一群來自臺灣的客人在此參觀和選購法藍瓷藝術品,他們對精美的陶瓷作品讚不絕口,對陶瓷文化懷有極大的興趣,其中,一件新上市的五彩金鋼鸚鵡作品一下子被客人預訂了14件。  據介紹,今年法藍瓷首次組團臺灣客商前來景德鎮舉辦文化之旅活動,受到客商廣泛參與,首批到訪的客商已有50多人,他們大多是首次來景德鎮,對景德鎮和傳統陶瓷文化有著濃厚興趣。據悉,創立於2001年的法藍瓷品牌,在傳統陶瓷工藝上推陳出新,將當代時尚設計風格融入作品中,向世界傳遞東方品味的優雅風範,越來越成為消費者的收藏首選。在臺灣當地也形成了大批熱衷法藍瓷的粉絲團。
  • 義大利「景德鎮」帶來了畢卡索的陶瓷大作
    原標題:義大利「景德鎮」帶來了畢卡索的陶瓷大作 馬約裡卡是義大利錫釉陶的統稱,15世紀馬約裡卡裝飾陶傳入義大利著名的陶瓷重鎮法恩扎,從此法恩扎的馬約裡卡裝飾陶逐步發展和繁榮並享譽世界。   法恩扎國際陶瓷博物館位於義大利千年陶都法恩扎,這裡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專業博物館和重要的陶瓷文化、年譜和文獻的研究中心、聖地。該館創立於1908年,尤以收藏馬約裡卡陶瓷而聞名遐邇。
  • 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工藝美術制高點
    景德鎮古窯民俗陶瓷歷史博物館在江西省景德鎮市瓷都大道盤龍崗、位於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館區內有古窯建築群和清代民居建築群。古窯作坊內,有瓷工進行手工制瓷技藝表演,燒制仿古瓷;清代民居建築內,有景德鎮陶瓷發展史和書畫展覽。這裡青山環抱,溪流潺潺,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明閭"、"清園"兩組古建築群布局有致,白牆青瓦,雕簷翹角,環繞翠綠竹古松。
  •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
    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8 15:59 來源: 新華社    10月18日,在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觀眾在觀看展品。當日,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迎來各地的陶瓷藝術愛好者。
  • 我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校——景德鎮陶瓷大學
    哪裡的陶瓷最出名?中國陶瓷最好的是哪裡?大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江西景德鎮,是的,景德鎮陶瓷是中國最好的。景德鎮還有一個大學叫景德鎮陶瓷大學,也是我國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坐落於千年瓷都景德鎮,是中國唯一以陶瓷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等學校。
  • 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海口開展
    王子謙 攝   中新網海口12月19日電 (記者 王子謙)「陶瓷中國—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展」19日在海南省博物館開展,共展出來自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20餘位當代優秀陶瓷藝術家所創的130件陶瓷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的陶瓷藝術形式、技藝、精神內核,呈現了當下景德鎮陶瓷藝術旺盛的生命力。圖為參觀者欣賞瓷板畫。
  • 景德鎮、梅森和伊萬裡——東西方瓷業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景德鎮、梅森與伊萬裡是昔日亞歐兩大洲的三個市鎮,本來是毫無關係的不同地區,景德鎮在中國江西的浮梁縣,伊萬裡在日本九州佐賀縣,而梅森更是在遙遠的德國薩克森州。各自的歷史、文化和風情都不同,但瓷器使這三個小城鎮連接到了一起,產生出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擦出了藝術的火花。
  • 圖特摩斯三世個人比較痴迷於異域風情的事物
    圖特摩斯三世的繼母哈特謝普蘇特法老派遣船隻從紅海一路南下前往蓬特(Punt)-今天的素馬裡或衣索比亞一帶,去獲取乳香、象牙、烏木,以及沒藥樹,以移植至埃及的土地上。此外她還鼓勵地中海區域的國際貿易。雞的到來不僅標誌著物種的擴張,同時也凸顯了埃及帝國的興趣逐漸轉向對外界的探索與徵服,以及對異域貨物與動植物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