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電晶體無公度相調製結構研究獲進展

2020-12-24 科學網

 

鐵電體是一類重要的極性光電功能材料,在非線性光學、壓電、熱釋電和鐵電信息存儲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無公度相是鐵電材料的一種特殊調製結構,對揭示材料鐵電起源和闡明物理性能具有重要意義。與金屬氧化物相比,目前分子基鐵電體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的研究很少,不利於深入理解鐵電材料的性能起因與拓展新的鐵電材料體系。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羅軍華團隊,在鐵電晶體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方面的研究取得進展。在鐵電體的順電相—鐵電相的結構轉變過程中,首次發現了三個連續的過渡態無公度相,X-射線衍射譜圖呈現出明顯的衛星散射斑,表明原子沿極軸方向受到調製;與北京大學孫俊良團隊合作,對無公度相的超結構進行分析發現,該晶體的調製結構周期是原胞周期的7倍,沿極軸方向的調製波矢q約為0.1589,是明顯的非整數倍。該材料的無公度相調製結構和鐵電性能均與無序化的結構基元密切相關。在順電相時,組成化合物的陰離子結構基元處於高度無序化的狀態;進入無共度相,基元的無序化被部分凍結,部分原子處於被調製狀態;在鐵電相時,原子運動進一步受到限制,結構基元完全有序,從而對稱性破缺誘導產生鐵電性能。這種結構基元連續的變化導致晶體的結構相變,依次經歷順電相-非公度相-鐵電相的過程。

 

該研究結果詳細描述了分子基鐵電的非公度相結構,揭示了晶體的鐵電性與結構相變的關聯,闡明了材料鐵電性能的結構起因,為發展新的鐵電材料體系提供了重要參考。

 

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專項和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等的資助。(來源: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鐵電晶體的非公度結構調製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國科大等在二維原子晶體研究中獲進展
    二維原子晶體中的典型代表——石墨烯(Graphene)以其優異的載流子遷移率、力學性能等在凝聚態物理及材料科學領域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並取得了巨大的進展;而六方氮化硼(hBN)作為石墨烯的等電子體,具有一定的能隙、原子級平整的表面並且表面沒有懸掛鍵,非常適合於作為承載石墨烯的基底,構成石墨烯/六方氮化硼(Graphene/hBN)異質結構。
  • 進展 | 二維CDW材料的量子隱含態及超快結構動力學研究取得進展
    最近,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實驗室李建奇研究小組,利用自行研製的4D超快電鏡,針對多個體系的結構動力學,超快相變和量子隱含態進行了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1)博士生孫開和博士後孫帥帥等在低溫下確定了1T-TaS2-xSex的量子隱含態結構 (Sci.
  • 福建物構所極化快速翻轉鐵電晶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在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項和海西研究院「團隊百人」研究員孫志華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等項目資助下,設計合成了一例離子型鐵電化合物並實現了自發極化效應的快速反轉。
  • 靜水壓調控拓撲材料ZrTe5能帶結構研究獲進展
    靜水壓調控拓撲材料ZrTe5能帶結構研究獲進展 發布時間:2017-05-31 15:42:13.0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副研究員張警蕾與研究員田明亮課題組、浙江大學袁輝球課題組合作,在靜水壓調控拓撲材料ZrTe5能帶結構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澱粉樣蛋白結構解析研究獲進展
    人胰澱素組裝結構的STM圖像(左)、核心片段長度統計圖(中)及組裝結構示意圖(右)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研人員利用掃描隧道顯微技術(STM)對2型糖尿病相關的澱粉樣蛋白——胰澱素的組裝和聚集結構進行研究,確定了澱粉樣蛋白組裝和聚集的核心片段及摺疊位點,並討論了突變引起的聚集趨勢的變化與核心片段之間的關聯。
  • 物理所硼烯原子結構的可控制備研究獲進展
    物理所硼烯原子結構的可控制備研究獲進展 2020-11-05 物理研究所 【字體:同時,研究還發現這些不同的硼烯純相本質上是由不同寬度的準一維硼鏈組成。那麼,直覺上如果將這些不同種類的準一維硼鏈作為構建單元進行有序混合,就有可能構建出全新的人工硼烯相。不僅可以豐富硼烯結構的多樣性,而且可能構築出具有新奇量子特性的二維硼結構,豐富其物理性質。  基於此啟發,吳克輝和陳嵐指導博士研究生王宇、孔龍娟等,繼續深入開展硼烯原子結構的可控制備研究。
  • . | 柔性透明高介電常數材料:聚合物鏈段與分子鐵電晶體的氫鍵連接
    尤其當體系中形成較多氫鍵時,通過氫鍵連接成網絡結構和多維結構在晶體學中有重要意義。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賀曦敏教授團隊與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蔡緒福教授團隊協作,通過聚合物鏈段與具有自發極化能力的小分子鐵電分子間的氫鍵自主裝得到分子鐵電鹽均勻分散的透明柔性高介電聚合物薄膜(圖1,圖2,圖3)。
  •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超分子化學研究獲新進展 2016-12-06 中國科學報 黃辛 【字體:大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學院曲大輝研究組在基於納米粒子動態自組裝的多穩態催化劑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金屬納米糰簇螢光與結構關聯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合肥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金屬納米糰簇的結構與螢光性能關聯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工作已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 (
  • 二維電荷密度波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鄒良劍課題組、與北京計算中心研究員林海青、常凱合作,通過對二維電荷密度波材料1T-TaS2體系中的塊體材料、單層體系、高溫正常相和低溫電荷密度波相進行系統性研究
  • 多孔單晶扭曲表面增強乙烷脫氫研究獲進展
    多孔單晶兼具長程有序晶格結構和無序連通孔道結構的雙重優勢。多孔單晶晶格結構清晰、化學組分精準、終止表面明確,可構築連續高度扭曲活性表面及精細結構,對於研究各類實際催化反應中的表面結構及催化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 分子拓撲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李大為教授介紹,「與此同時,在我們所得到的三種拓撲結構中,存在對稱度較低的52結這一結結構,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報導該拓撲結構的合成策略。」Nature刊發:華東師大分子拓撲學獲突破性進展(Nature 2020, 584, 562-568.)
  •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等在n型高性能類金剛石結構熱電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2018-01-10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首次製備了展現出良好應用前景的類金剛石結構化合物熱電元器件。
  • 自組裝納米材料構築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與施興華、王會課題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清華大學教授劉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組裝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 生物物理所在光合藍藻長鏈脂肪烴合成的結構基礎研究中獲進展
    生物物理所在光合藍藻長鏈脂肪烴合成的結構基礎研究中獲進展 2020-03-25 生物物理研究所 研究表明,這兩個酶單獨都可完成各自的催化反應,但是之前的研究結果不能解釋疏水的脂肪醛分子是如何在親水環境中在兩個水溶蛋白之間進行傳遞的;最近,有研究表明AAR和ADO可以形成複合物,且複合物的形成有利於催化反應的進行,但複合物的結構和對該途徑的具體意義尚不清楚。
  • 一維量子液體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一維量子液體研究領域獲重要進展 2017-12-29 【字體: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合作,通過對光晶格中的超冷原子進行量子調控和測量,結合量子可積系統理論,在國際上首次得到了一維有限溫多體系統在經典氣體和量子液體之間轉變的量子臨界性質,並通過測量其相位關聯觀測到了拉亭傑液體的冪定律關聯特性,在低維量子多體系統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
  • 二美的詩:公度哥哥,我要給你寫封信
    你好啊秋天來了秋天很美我喜歡你這樣的人所以我要給你寫封信周公度啊,不我要叫你公度哥哥我是囉嗦的二美看到這封信你不要被我嚇跑現在是2020年9月15日我在北京城給你寫信公度哥哥天涼加衣吃飽喝足願你在長安的萬頃彩雲之上做一場春夢願有人給你一個十米深吻把你吻暈公度哥哥
  • 東華大學能源存儲材料研究獲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Nature:葉酸受體結構與功能的研究獲進展
    7月14日, 英國《自然》雜誌(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與美國Van Andel研究所Karsten Melcher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Eu-Liang Yong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tructural basis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folic acid by folate receptors
  • 華東師範大學在Nature刊發論文,分子拓撲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Leigh)教授團隊在分子拓撲學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華東師範大學為該成果第一單位。▲李大為教授團隊利用單一股線構築不同單分子拓撲結構(Nature2020, 584,562-568.)李大為教授介紹,「與此同時,在我們所得到的三種拓撲結構中,存在對稱度較低的52結這一結結構,這也是科學家首次報導該拓撲結構的合成策略。」Nature刊發:華東師大分子拓撲學獲突破性進展(Nature 2020, 584, 56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