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醒:八一精神的歷史地位

2020-12-22 人民網

原標題:八一精神的歷史地位

「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90年前的南昌起義以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偉大壯舉,以創建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貢獻永載史冊。八一精神源自於南昌起義的偉大實踐,所蘊含的堅定信念、聽黨指揮、為民奮鬥、百折不撓、敢為人先、勇於創新等內容,啟迪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等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黨我軍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

八一精神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程。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嚴峻形勢,給中國共產黨人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謀求中國革命的勝利,提出了一次歷史性考驗。置身於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全景,追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南昌起義是在中國革命由高潮轉入低潮、共產國際對起義缺乏信心的形勢下,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起了一面武裝鬥爭的旗幟,對中國革命的許多重大問題進行了探索性的實踐,折射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勇氣和謀略,展示了共產黨人獨立自主、不畏強暴、敢於勝利的寶貴精神,由此孕育而生的八一精神成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成果。

土地革命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內容,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突出成果。南昌起義的根本綱領是土地革命,並以軍事力量推動土地革命的實現。《中央委員宣言》提出,「使本黨獲得廣大農民群眾參加革命,始能鞏固革命之基礎」,「繼續為反帝國主義與實行解決土地問題奮鬥」「以此種革命主張號召天下,喚起民眾」成為其所提出的七項奮鬥主張之一。起義過程中,起義領導人明確提出以土地革命為政治綱領和主要口號,如「南昌暴動的主要意義,就是要繼續沒收土地的鬥爭,實行土地革命」「中國的國民革命,第一個使命就是要實行土地革命」「我們此次革命的行動,即是為實行土地革命,解決農民問題而奮鬥」。朱德、陳毅率領從三河壩撤出來的部隊,在湘南地方組織的配合下於1928年年初發動湘南起義,在奪佔的地區開展打土豪、實行「插標分田」,把土地革命的口號付諸實施。

八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基礎上形成的,南昌起義開始把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結合起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根據國情和實際,不斷探索適合的革命道路。正如《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中國革命的勝利,從根本上說是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依靠中國各族人民自身的力量,經歷千辛萬苦,戰勝許多艱難險阻才取得的。

八一精神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魂

黨的絕對領導,是從人民軍隊誕生之日起就開始鑄就的建軍之魂。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的確立和實踐,是中國共產黨對「通過暴力革命打碎舊的國家機器」重要原則的正確運用。「中國工農紅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魂的鑄造,起源於南昌,初鑄於三灣,形成於古田,定型於延安。」聽黨指揮是八一精神的特質與靈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人民軍隊的立軍之本和不朽軍魂。

南昌是人民軍隊軍魂的發源地。南昌起義是中共中央根據時局的突變決定的,起義的全過程貫穿了「聽黨指揮」的主線。中國共產黨如何獨立領導革命隊伍,是南昌起義一開始就亟待解決的全新課題。為了加強對起義部隊的領導,中共中央首先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作為起義軍的最高領導機關,貫徹執行中央的決定,負責組織和領導南昌起義,確保黨對起義軍最高領導權的掌握。準備起義時,將一些黨員疏散到軍隊中,採取「控制現有部隊,撤換非共產黨員的團長和師長,然後開赴南方」的方案,表明黨在南昌起義後準備完全控制部隊,以達到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重新北伐的目的。在整個起義過程中,總指揮賀龍作為黨影響下的進步武裝力量和國民黨左派人士的代表,始終聽從黨的指揮,堅定地團結在前委周圍,他在部隊南下抵達瑞金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朱德率領的第25師在向閩西、贛南轉移途中,面對鬥爭環境的嚴酷考驗,在贛南領導部隊進行了著名的「贛南三整」,其中大庾整編的重點就是加強黨對部隊的領導。整編過程中,黨員、團員重新登記,成立了黨支部,「當時部隊還有共產黨員五六十人,不到群眾的十分之一。那時候雖然不懂得應當把支部建在連上,但還是實行了把一部分黨團員分配到各個連隊中去,從而加強了黨在基層的工作,這是對這支部隊建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個措施」。由於整頓了黨團組織,加強了黨在基層的力量,增強了紀律性,這為後來發動湘南起義、與秋收起義部隊會師,創造了組織上的條件。

從南昌起義爆發到朱德、陳毅率領起義軍餘部上井岡山的歷史過程,充分顯示出南昌起義部隊聽黨指揮的特質,三灣改編形成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框架,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為建立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聽黨指揮為特質的八一精神成為人民軍隊的軍魂。

八一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重要坐標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革命精神不斷得到弘揚的歷史。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實踐中形成的諸多具體表現形態的革命精神,成為不同時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歷史坐標。「八一功在第一槍」,南昌起義最大的歷史功績是創建了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偉大壯舉的精神動力源自於「敢為人先」的英雄氣概。八一精神見證了南昌起義「是一次偉大的武裝革命壯舉,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的開始」,在武裝鬥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三個方面進行的具體實踐,具有開創性和實踐性,成為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重要坐標,標誌著創建人民軍隊的開始,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嘗試獨立建立革命根據地和走上武裝鬥爭道路的新時期。

「中國革命精神的孕育和形成,是在為實現中國革命主導性目標和價值目標而奮鬥的條件下發生的」。南昌起義部隊在南下途中,把「沒收五十畝以上的大地主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確立為黨的土地綱領,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明確公開提出以土地革命為黨的行動綱領。大量的史料和南昌起義後的實踐證明,當時我們黨已經認識到革命必須建立根據地,《兼代第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告全體官兵書》指出:「到了廣東,方可以保存我們真正革命的力量,發展我們真正革命的力量,建設革命的新根據地。」雖然由於主力失利,設想未能實現,但起義軍在對中國革命進行探索的南下途中,許多同志認識到要深入農村,武裝農民,實行土地革命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比如,朱德在率部轉戰湖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定要跟農民運動結合起來,找一個站腳的地方」的思想。可見,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指導思想上比大革命時期有了重大突破和發展,中共中央已經認識到中國革命進入了土地革命的階段,有了以武裝鬥爭開展土地革命的思想,並提出了「農會政權的鬥爭和土地革命必需革命武裝才能保障其勝利」的思想,認識到建立自己的武裝是現階段農民運動的「最嚴重而緊迫的問題」。這些思想的提出為開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實踐基礎和理論依據。

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共產黨創造和培育的紅船精神、八一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徵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脈相承,構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整體鏈條,八一精神是其中的光輝一環。如果說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歷史起點,那麼,八一精神就是在打響「第一槍」、創建一支人民軍隊、走上一條正確道路和造就一批傑出將帥的歷史基礎上所形成的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的實踐起點。

【作者系江西科技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本文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16JD710016和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八一精神研究中心2014年重大招標項目JD1484、2016年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項目16YB109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尋找中國微電影 龍虎舒醒攜手華師大開展校園選拔
    上海中華藥業有限公司旗下龍虎舒醒品牌與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近日共同發起龍虎舒醒微電影校園計劃。該計劃是由上海中華藥業有限公司旗下龍虎舒醒品牌及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共同發起舉辦的微電影校園試點計劃。計劃通過與龍虎舒醒品牌跨界合作給在校學生提供一個展現自我與實踐的最佳機會。
  • 鐵軍精神代代傳,八一籃球告別職業賽場
    昨天,中國籃球協會發布公告稱:「八一男女籃將不再參加CBA聯賽和WCBA聯賽。」這意味著,八一籃球隊將從此告別職業聯賽賽場。 來函表示,八一男女籃今後不再參加CBA、WCBA聯賽,中國籃協已經要求相關聯賽管理機構妥善處理後續事宜。在題為《中國籃球協會致敬八一男女籃》的感謝信中,中國籃協寫道:「八一男女籃自建隊以來,在各類大型賽事中屢創佳績,持續向國家隊輸送優秀球員,為中國籃球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籃球協會致敬八一男女籃球隊。」
  • 陌陌舒醒吉他自彈自唱經典歌曲《問》
    昨日,舒醒在直播間抱起吉他自彈自唱,粉絲們都被被簡單的合弦、清脆的吉他聲擊中,加上舒醒那甜美的陽光笑容、動人的歌聲,簡直就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舒醒的直播間一直就是這樣,像一個充滿音符的音樂海洋。女孩彈吉他本來就夠帥了,唱歌還那麼好聽、深情,真是難得。
  • 八一男籃正式退出CBA!一代傳奇終將落幕,從此再無八一男女籃
    在多年的歷史中,八一男籃取得的成績無疑是輝煌的,分別獲得了第三屆、第四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和第十屆的全運會冠軍,即使後期八一男籃實力大不如前,但依舊不能質疑他們的實力。 其中作為八一男籃主力的王治郅是中國男籃的標誌性人物,同時,他也是中國籃球進入NBA的歷史第一人,在2001年到2005年這段時間,王治郅曾在NBA效力於快船隊
  • 【八一特輯】重溫光輝歷史、牢記初心使命、參觀鄉村振興——銅梁...
    【八一特輯】重溫光輝歷史、牢記初心使命、參觀鄉村振興——銅梁法院開展2020年慶「八一」活動 2020-07-31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紅色記憶-歷史上的江西八一革命大學
    政治學院以短期培訓革命人才和幹部為辦學宗旨,學習期限為3到6個月,延續了八一革命大學第一期的辦學性質,所以在八一革命大學歷史上,我們稱這一時期的南昌大學政治學院為八一革命大學第二期。第二期仍無固定校址,1950年1月12日在「八一公園」舉行開學典禮,經過三個月的學習,4月5日舉行結業典禮。第二期的學員被分為兩部,除了統一招考錄取的學員外,還錄取了一些機關介紹來的學員。
  • 研學日記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八一精神
    關注我們銘記光輝歷史弘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為銘記和傳承人民軍隊的光輝歷史、光榮傳統繼承和弘揚「八一」精神7月30日上午中心組織實驗小學二(5)班沿著崎嶇小路同學們到達了紅色書屋翻開書頁跳動的思緒似乎回到了從前領會著「紅色經典」的內涵感受著歷史文化價值
  • 習近平考察北京市八一學校
    基礎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必須把握好定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從多方面採取措施,努力把我國基礎教育越辦越好。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八一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由老一輩革命家聶榮臻元帥親手創辦的榮臻子弟學校發展而來,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校。
  • 慶「八一」主題觀影 紅色精神存心間
    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教育引導中小學生進一步弘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柴衝村婦聯、計生協開展了「慶『八一』主題觀影 紅色精神存心間」活動。 活動中,家長陪著孩子觀看了《難忘初心——周恩來》紀錄片,跟隨紀錄片的節奏,領略了崢嶸歲月的激情,瞻仰了開國偉人的光輝,感受了革命先烈的頑強及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 喜迎八一 志願同行
    喜迎八一 志願同行 2020年8月1日上午,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為弘揚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增強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習人民軍隊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廣州驛站聯合會正佳廣場東南門志願驛站和廣州市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管理中心聯合主辦「喜迎八一 志願同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金牌講解員」周甜:講好八一故事 傳承時代精神
    來自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的講解員周甜不負眾望,一路過關斬將,榮獲專業組「金牌講解員」稱號。為此,記者專門採訪了周甜,探尋她臺前幕後的心路歷程。「館裡(八一起義紀念館)領導兩次專程來北京給我輔導,幾乎是一輔導完就馬上返回南昌上班。在上海的時候,省廳領隊、館領導和同事更是每天24小時保障,整資料、改稿件、指導講解……」周甜說道。
  • 史義軍:借《東北抗聯精神》一書的問題說一說《八一宣言》起草和發表的時間
    如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宣傳教育局編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知識問答》,在這本書第16頁第54個問題中關於「《八一宣言》是怎樣發表的?」的小題中說「1935年8月1日,根據華北事變以來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和共產國際七大的精神,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草擬了《中國蘇維埃政府、中國共產黨中央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八一宣言》),10月1日正式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名義在法國巴黎出版的《救國報》上發表」。這個表述是正確的。
  • ...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九十周年紀念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2017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也是八一南昌起義90周年。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隆重舉行紀念八一南昌起義暨建軍90周年系列活動,對於弘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激發全國軍民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國防意識和鞏固軍政軍民團結,繼承先輩遺志,傳承紅色基因,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 國務院參事忽培元的《家風》吹進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詳細了解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的發展歷程及北大荒精神的傳承歷史。參觀後,忽培元有感而發為學校題寫了「黑土紅旗、赤膽忠心」八個大字,詮釋了八一農大傳承農墾精神的理念。據了解,《家風》是忽培元2017年新作,收錄《家風》《神湖》《老腔》三篇中篇小說,被譽為忽培元的紅色文學代表作。此次來校,忽培元將74本小說集《家風》贈與學校,並以此為主題為學校領導和幹部作了專場報告。
  • 資陽:八一建軍節不忘先烈銘記歷史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特約記者 曹國軍)&34;國際正義人士--何鳳山先生紀念碑&34;8月1日上午,益陽萬源明達學校小學部1905班學生,在家委會會長郭梓顏同學媽媽帶領下,不忘先烈,銘記歷史,紀念八一建軍節。
  • 遇見八一!
    八一學校舊照北京市八一學校與保定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前身是聶榮臻元帥於1947年在保定市阜平縣向陽莊親手創建的榮臻學校,1949年隨軍進駐北京。目前,學校一校五址,已成為較大規模的教育集團,在全國基礎教育領域享有盛譽。培養了包括習近平、俞正聲、李訥、李敏、聶力等在內的一大批政治、科技、文化藝術等社會各界精英。
  • 街頭採訪:八一建軍節和你有關嗎?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為了紀念這一天,南昌市民紛紛走向了這裡——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有來自各個政府部門、公司黨建、學校組織的黨員教育活動。也有市民自發前來。「今天我們公司組織黨員學習參觀,平時也偶爾周末才有時間帶孩子前來,正好趁著這次活動,來學習和紀念一下革命精神。了解當年的故事。」南昌某公司參觀職員說到。
  • 雜役的歷史地位
    有的人不知道雜役是幹什麼的,或雜役是什麼地位?還有的人認為這樣不放心、不放權的使用雜役是一種歧視和不公平的表現。更有不少人對於雜役的地位感到憤憤不平!      今天的我們,男女平等,人民的地位得到大幅的提高和尊重。
  • 八一建軍節演講稿 用青春踐行新時期的邊防精神
    八一建軍節演講稿 用青春踐行新時期的邊防精神2016-08-01 15:14:5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同志們:  在八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在此歡聚一堂,熱烈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xx周年,共敘軍民魚水深情,藉此機會,我謹代表xx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及全市
  • 法國在歐洲歷史的地位,影響力,歷史地位
    在法國文化與法國社會中,歷史所佔的地位非同凡響。它在法國政治話語和新聞評論中的地位是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的。它在法國所享有的聲譽也是其他任何地方所沒有的。歷史是進行任何思考時必備的參照,是不可或缺的視角。曾有人說它是一種"法蘭西激情";或許,我們甚至可以從中看到一種民族怪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