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隊員正在滅火。珠海市公安消防局供圖
9月5日,珠海一輛共享汽車在停車場內發生自燃事故,引發關注。自燃車輛系一輛車型為「眾泰雲100」的眾泰品牌電動汽車,並未引發人員傷亡。南都記者從公開報導渠道統計獲悉,從5月至今,在4個月時間裡,珠海市已發生3起共享汽車自燃事故,事故地點均在露天停車場。
珠海共享汽車規模已過千輛,面對行業的迅速擴張,共享汽車安全也成為不少使用該渠道出行市民關注的熱點。
4個月內3起自燃事故
9月5日早上7時許,珠海市119指揮中心接到報警,香洲區洲山路117號停車場共享汽車著火,而這是4個月內,可以從公開渠道獲悉的珠海第三起共享汽車自燃事故。接到報警後,119指揮中心立即調派香洲消防中隊出動4輛車輛,20人迅速趕赴現場。由於事故發生於早上7時許,道路上車輛、行人較少,消防人員迅速趕到,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大火經過約11分鐘被撲滅。據消防員介紹,抵達現場後發現有三臺充電中的電動車正處於猛烈燃燒狀態,火勢迅速蔓延,火光耀眼,濃煙沖天。
事故發生後,南都記者趕到現場,雖然事故車輛已經被拖走,但是現場依然是一片焦黑,車輛燃燒後的灰燼、殘破的輪胎和破碎的玻璃散落在地。
根據「珠海消防」發布的照片顯示,滅火後事故車輛僅剩下一個框架、面目全非,車型是「眾泰雲100」。據了解,涉事車輛由珠海南方智運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w arm car」負責運營。
就在20多天前,即8月10日,一起發生在鬥門井岸衛生院旁的共享汽車自燃事故,事故車型也是「眾泰雲100」。記者從市民提供的現場視頻看到,事故發生在人行橫道旁,來往人員、車輛密集,事故車輛燃燒時還伴有疑似爆炸的聲音。據了解,由於消防員及時趕到,這起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今年5月9日,珠海鬥門遵醫五院停車場內,還發生過一起共享汽車自燃事故,事故車型仍是「眾泰雲100」。這起事故發生時,租車人剛剛下車,附近行人就聽到了「噼裡啪啦」的聲音,隨後迅速報警;由於火勢過大,停在事故車型一側的私家車也受到波及,輪胎、玻璃及車門也被燒著。
不僅僅是珠海,記者獲悉,從8月份至今,廣州、成都、銅陵已發生過多起電動汽車自燃事故。
曾因短路自燃
本次共享汽車究竟為何發生自燃?運營方「w arm car」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眾泰和消防方面仍在調查,尚無結論。對方表示,自燃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多種可能,國內類似事故也較多,「發生這種事情,我們也是受害方。」該負責人表示。
記者從相關企業等多種渠道了解到,此前珠海共享汽車發生自燃的原因,其中一起系車輛發生短路。
w arm car方面表示,事故發生後,一是正在以最快速度查清原因,排除隱患,二是將下架事故率較高車型。此外,目前「w arm car」品牌在珠海共投放約400輛共享汽車,單臺車每日的使用次數約6 .3次,「平均下來,我們每臺車每天能巡查一次,包括點火檢測。」
記者獲悉,為了提高共享汽車的安全屬性,運營公司也增加了多項安全保障措施,如「車輛限速」、「倒車影像」、「軟體提醒路況」、「第三者責任險」等。但該負責人表示,由於共享汽車的租車人普遍是新手,對車輛操作熟悉程度有限,所以車輛損壞的情況較為普遍,「很多人開著車直接衝上人行道,非常容易破壞底盤,車都故障了,自己還不知道」。
為了保證安全,該企業目前還與國內一知名汽車廠商合作,定向研發了適合共享場景的汽車,如抬高底盤、四周增加保護層、區域內智能限速、行車安全語音提醒等。
對於國內共享汽車自燃事故多次發生的問題,有電動車行業人士表示,「本質上是技術問題」,據他透露,目前電動汽車技術其實並不成熟,尤其是電池,很容易出問題。「就連世界知名、技術領先的特拉斯也出現了類似事故」,他還表示。
問題
除了自燃事故外,共享汽車還存在不少隱患。
有的公司因實力較弱或想節約成本,車上沒有匹配攝像頭與行車記錄儀,沒法監管租車司機再租借給第三方。假設是租借給沒有駕照或者駕照失效的第三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此前,珠海交警就查處過一起無證駕駛共享汽車案件。
聲音
目前珠海市並沒有針對「共享汽車」出臺相關政策,共享汽車也並未如網約車一般被納入營運車輛監管範疇。
保障車輛安全,還需從企業管理和乘客素質方面著手。企業方面可以通過技術進行監測,禁止問題車輛上路,保障車輛絕對安全,乘客則需要對車輛更加愛護,發生事故及時報修,以免為下一名使用者留下安全隱患。
縱深
A
珠海共享汽車發展迅速
目前珠海正在營運的共享汽車已超過千輛,並且數量仍在增長。入駐珠海的共享汽車有「怡行」、「w arm car」、「聯動雲」、「G oFun」、「LeoCar」等多個品牌,車型主要分為燃油車和電動車兩種。
珠海共享汽車時代可從2017年2月28日算起。其時,珠海首個共享汽車品牌,由珠海驛聯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打造的怡行正式上線。兩個月後,名為w arm car的共享汽車出現在珠海街頭。
又過了不到一個月,去年5月18日,深圳宜步出行平臺在珠海正式上線,首批30臺新能源電動汽車投入運營。2018年3月底,首汽旗下共享汽車平臺G oFun出行宣布正式進駐珠海,加入本地共享汽車的大家庭。
不過,據知情者透露,早在去年9月左右,深圳宜步已經低調離場。
對珠海而言,共享汽車的市場是龐大的。這無疑已經成為多家共享汽車企業的共識。某共享汽車負責人坦言,目前,珠海有常住人口約170萬,汽車保有量約為62萬臺,換言之,還有108萬人沒有汽車,除去老人、未成年人,保守估計還有近50萬成年人有汽車需求,「市場前景可想而知」。
在這一背景下,頻發的共享汽車安全事故則成為行業運營者上方懸掛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了解,目前正在投放使用的共享汽車,有相當一部分車型並不適合作為運營車輛,無論是車輛的配置還是安全性,與用戶的真實需求都有一定距離。如何提高車輛的安全屬性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如果有人在使用時發生自燃事故,造成傷亡,後果將不堪設想」。一位長期使用共享汽車出行的市民認為,共享汽車安全問題,亟須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B
管理難題:尚未出臺相關政策
理論上講,共享汽車屬於汽車租賃行業,車輛是營運車輛。不過南都記者也從珠海市權威部門證實,目前珠海市並沒有針對「共享汽車」出臺相關政策,共享汽車也並未如網約車一般被納入營運車輛監管範疇。
除了此次發生的自燃事故外,共享汽車還存在不少隱患。比如有的公司因實力較弱或想節約成本,車上沒有匹配攝像頭與行車記錄儀,這樣就沒法監管租車司機再租借給第三方。假設是租借給沒有駕照或者駕照失效的第三人,則會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此前,珠海交警就查處過一起無證駕駛共享汽車案件。
如何監管共享汽車,保障乘客安全?今年6月,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就發布了共享汽車管理實施細則。其中就從安裝人臉識別裝置、車載衛星定位和應急報警裝置等方面進行了強制性的要求。
除了政府部門的監管,昨日,記者在採訪時,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保障車輛安全,還需從企業管理和乘客素質方面著手,如企業方面可以通過技術進行監測,禁止問題車輛上路,保障車輛的絕對安全,乘客方面則需要對車輛更加愛護,發生事故及時報修,以免為下一名使用者留下安全隱患。
採寫:見習記者 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