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無力為善,也無力作惡的人生

2020-12-13 烈兒寶貝伴你童行

01

都要睡了,看到這樣一個帖子,一下子睡意全無。

下面的留言也是亮瞎了眼睛的那種。

年輕媽媽大都這樣激憤的留言:只想說,對於一個失去兒子的媽媽來說,那絕對是天崩地裂的世界末日。十月懷胎,貼身母乳,姍姍學步,牙牙學語,多少個日夜陪著長大,哪怕磕了摔了,都是一陣心疼,更別說死了!!死了啊,那是再也見不到,摸不著了,那是一種怎樣的絕望?會和奶奶拼命多么正常的本能反應啊,奶奶是有責任的啊,孩子既然在你手裡,你就應該時刻看著盯著啊,你不想看孩子,就不要帶出去啊!意外都是分分鐘的事,孩子媽媽怪奶奶才說明孩子媽媽就是一個正常的女人啊,難道要深明大義,以德報怨的說「沒關係,你也不是故意的?」不可能的。如果是這樣就不是人了。孩子爸是怎麼做的?真是太噁心了,你兒子死了,老婆傷心難過不是正常啊?竟然還打了起來!!這種男人竟然還能二婚?他二婚的老婆難道不怕自己的兒子又被奶奶一個不小心弄死嗎?她自己難道不怕成為第二個跳樓而死的老婆嗎?這種男人怎麼也敢嫁?

男性一般這樣認為:為什麼要愧疚?過得好就不後悔,過得不好才後悔,人性的醜惡在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別人,也不看看自己有沒有比別人更高尚。所有的人心都渴望上行,兩個人分開後,如果你過得活色生香,生活品質,視野,格局,層次都是他今生無法企及的高度,那麼,他會懊悔痛苦,會扼腕嘆息,否則,他偷笑還來不及呢,慶幸甩掉了包袱,這,就是人性。

我在想,如果這些言論,面對面的對當事人說出,她們會作何感想?

會不會這樣奚落我們:你總是在批評那個不會下蛋的母雞,你下個蛋來看看?有本事你滾出雞籠?

可惜的是,我們是人,不會滾,顯然也無蛋可下。拋開我們左或者右的面目,在殘酷而瑣碎的生活裡,我們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為了一日三餐奔波的血肉之軀。但並不精彩甚或卑微的生活,並不是追求理想、評價正義的累贅。身處的階層也許會妨害我們獲取利益的可能,但是絕不會妨害我們正確的認識這個世界。

當你面對悲憤卻又無力改變的局面,陷入焦灼而又不能熟視無睹的折磨,你能做的是什麼?

02

朋友的酒店,有個女的抱著剛滿月的孩子來酒店大堂哭,跪求經理告訴她,看著不忍心啊,但為客人保密是行業鐵律,有人想去給她支招都被嚇回來,聲嘶力竭不顧影響酒店營業。換另一個女人,也是運氣好底氣足,生生把一對兒給從酒店房間罵出來了,當眾把小三打倒一腳踩臉上。不過這兩起事件,酒店都在阻止不了之後報警處理了,這是社會現實。

該如何評判,大堂經理的對錯?

假作真時真亦假,善作惡時惡亦善。善與惡的定義不好區分,尤其是「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與「我」相關的人會同情,與伯仁相關的人會憤恨,到底要承擔一個多大的罪責,因人而異,因生活對他的結果而異。有時候以善的名義,以惡懲惡,是善嗎?但是如果可以大快人心,以惡的名義做俠義其實是善。所以,何苦期待他人良心,只需自己抓住應該有的權利,然後,好好對待自己。

天真的孩子才會討要公平和道德審判。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古名訓。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線,對其他人心懷悲憫。沒有人有資格審判別人。道德是約束自己,而不是審判他人。道德綁架不是sb,是沒本事。人一輩子要有兩件東西,一個是傍身的本領,一個是終身的愛好,希望要寄托在自己身上。

人有很多面的,人會活成怎樣,會按照潛意識中自己的選擇,選擇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去生活,這種選擇是有自己內在的邏輯的。人性本無真正的善惡,其實很難時刻帶著覺知去生活,能夠保持覺知的人都是心底柔善的人。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如果不能山呼海嘯,那我們就只需等待。用一言一行為踐行正義者、為保持良知者壯膽助威,總有那麼一天,貌似強大的會倒下,貌似永恆的會湮滅。你看歷史饒過誰。

不作惡,且苟活。

相關焦點

  • 無處不在的群體霸凌:「好人」也會作惡
    大家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罪惡得到了共享,分擔到每個人身上的罪惡感變得非常稀薄,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於是這種群體行為會掩蓋「好人」的「惡」,所以即使只是無意識的旁觀者,在黑羊看來也是幫兇
  • 老僧:為何「行善得禍,作惡卻享福」?悟透這三點,你就懂了
    有很多人在社會上生活得越久,自己就越迷惑,本以為應該是「行善得福」,結果卻是「行善得禍,作惡享福。」就猶如一句名言說得好:「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老僧是一位熟讀佛家經典,又深諳世事的高人,他幫助很多人解答了自己的人生困惑,本是無意閒聊說到這個話題,老僧卻認真起來。他說道:「世間善惡終有報,報應顛倒是謊言。」意思就是:「世間一切善行和惡行最終都會有報應,說善行有惡報、惡行有善報的話都是假的、不真實的。」
  • 為非作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為非作惡,見「為非作歹」。出自: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為非作惡之人,前來擾亂我的公事,對也不對?」近義詞有:為非作歹、生非作歹,為非作惡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做種種壞事。
  • 【掃黑除惡】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涿鹿4人涉惡被判入刑!
    經審理查明,自2017年以來,以被告人張某為糾集者,被告人李某、劉某、趙某為積極參與者的惡勢力犯罪團夥,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幹預民間借貸,為非作惡四人經常糾集在一起,形成以張某為糾集者,被告人李某、劉某、趙某為積極參與者,以暴力、威脅等手段多次對多名被害人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已形成惡勢力犯罪團夥,應從嚴懲處。
  • 人性背後的善與惡
    如果因為這個就認為張玉環就是有罪的,實在是太蒼白無力了。而更誇張的就是那些因為張玉環長得兇就認為他是殺人兇手的,實在是可笑至極。一個因為一樁冤案白白損耗了26年青春的男人,難道你指望著一個失去26年青春出來之後連手機,空調都不會用的他天天慈眉善目,和藹可親,悲天憫人嗎?難道他心裡不會有一絲憤恨嗎?難道還想讓他笑呵呵地說一句:沒事,我不在乎嗎?誠然,張玉環的心中是有一絲恨的。
  • 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六安郝承勇等11人涉惡團夥受審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六安中院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20日至22日,金安區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郝承勇等11名被告人涉惡勢力犯罪集團案,郝承勇等11名被告人被控涉嫌敲詐勒索罪、詐騙罪、非法拘禁罪為擴大自身惡名,攫取非法利益,先後網羅一批刑滿釋放和社會閒散人員,從事高利放貸,以暴力、軟暴力手段為支撐,有組織的對被害人採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威脅、恐嚇、毆打等手段暴力逼債,實施了敲詐勒索、詐騙、非法拘禁、尋釁滋事、職務侵佔、包庇等一系列違法犯罪行為,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導致多家企業破產、多名被害人無家可歸或有家不敢歸,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逐步形成以被告人郝承勇為首要分子,
  • 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作惡,雖惡不罰的真實含義
    「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作惡,雖惡不罰。」這在諸多書籍中都有所提及,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釋,但是多從俗世的角度來談,這裡僅就修行這一方面來談一下個人的見解。因為從俗世的角度來說,並不管你是否有心無心,只要你做了,就得賞罰。
  • 保羅安德森衝奧力作《性本惡》首曝預告
    時光網訊 美國名導保羅·託馬斯·安德森衝奧力作《性本惡》於今日曝光首款海報及預告片,影片將於10月4日在紐約電影節首映。  《性本惡》由華納影業出品,將於12月12日北美小範圍上映,明年1月7日擴大公映。從目前口碑和形勢來看,該片已預定頒獎季各種提名,也是明年奧斯卡熱門影片之一。
  • 為非作惡 欺壓百姓!滁州14人涉惡團夥受審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滁州警方消息,10月29日,天長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惡案件,杭守團、王幫軍等14名被告人分別因涉嫌尋釁滋事、聚眾鬥毆、妨礙公務等罪出庭受審。2009年春運前,被告人杭守團為壟斷定遠縣至浙江省義烏市的客運班線,在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間,夥同其他被告人,採取圍追堵截、毆打、辱罵、恐嚇司乘人員等方式,強迫其他車主放棄營運該客運班線,並肆意抬高票價,牟取非法利益,逐步形成以被告人杭守團、王幫軍、計國紅為糾集者的惡勢力犯罪團夥,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 河合隼雄《孩子與惡:惡與創造》:人們無意中製造了「惡」孩子
    幸運的是他沒有失去生命,他的父親把他和母親分開,送他去美國讀書,讓他離開了他無力應對的局面。或許是兒時的特別經歷,他成為了一個哲學家。第三者的力量可以轉化不可調和的對抗雙方,孩子們有什麼難以應對的事情,尋求第三方的幫助是個好辦法。他是不是在成年後對兒時與母親水火不容的對抗進行了反思,開始研究其中的玄學哲理,作者沒有給出答案。
  • Google谷歌拼音輸入法作惡,捆綁插件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最新資訊 > 正文 Google谷歌拼音輸入法作惡,捆綁插件
  •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明朝這個強大的王朝,有無雙的朱元璋,善戰的朱棣,創新的張居正,正氣桀驁的海瑞。但他之後的人生卻屢遇坎坷。在龍場這個荒涼的地方,王守仁迎來了他人生的最低谷,被貶至此做驛丞,成了現在的招待所所長。但就是這樣的環境,成就了王所長思想上的高峰。在這個荒涼的地方,中華文明史上一門偉大的哲學「心學」就此誕生。它在幽靜的夜晚,誕生於僻靜而不為人知的山谷,悄無聲息,但它的光芒終將照耀整個世界,它的智慧將成為無數人前進的嚮導。這便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 人性與人生 | 儒家說「人性本善」,法家說「人性本惡」,聖經如何看人的本性,性善或性惡?
    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需要用法治管束人,限制人的行為。聖經則向我們揭示,人是善惡二性彼此相爭的個體。 善惡二性首先,人有善性。神的屬性是愛、光、聖、義,人既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就有這些屬性,所以人雖然墮落了,但裡面多少仍有一點神的善性。其次,人有惡性。
  • 腹瀉、嘔吐……小心諾如病毒在「作惡」!
    腹瀉、嘔吐……小心諾如病毒在「作惡」!END本文由北京亦莊發布轉載自北京新聞原標題:《腹瀉、嘔吐……小心諾如病毒在「作惡」!》
  • 開除AI倫理學家,谷歌如何從「不作惡」到「不寬容」?
    從「不作惡」到「做正確的事」:谷歌如何改變初心?性別議題只是谷歌面對內部價值觀分裂的一個問題,後面谷歌官方在一些核心價值觀問題上的決策則讓其站在了全體員工的對立面上,被放在道德的審判臺上反覆炙烤。2018年2月,谷歌代號為Maven的項目遭到對外洩露。
  • 為非作惡、欺壓百姓!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對高智文、趙明珠等15人惡勢力作出一審宣判
    2020年11月28日,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法院對高智文、趙明珠等15人惡勢力作出一審宣判高智文糾集被告人邱淑蒼、楊斌、房澤齊等人,邱淑蒼、楊斌又分別糾集被告人邱吉浩、範濤、張可、黨鵬等人,持棍棒、盾牌等工具,採取對村民強行拖拽、毆打、威脅等手段,在段店村有組織地多次實施故意傷害、故意毀壞財物等犯罪活動,逐步形成了以高智文、趙明珠為糾集者,邱淑蒼、楊斌、張可、黨鵬為成員的惡勢力,該惡勢力以承攬拆遷工程為幌子,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擾亂當地經濟、社會生活秩序,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
  • 《無聲》:惡是惡的反芻,你解不開誰也抹不走
    電影大部分情節都「沒有對白」,只有字幕,只有仇恨,像是質問每一位觀眾,撫心自問,有沒有做過沉默大多數,是不是也將仇恨種在別人心裡,於他們往後的人生誕下惡果。《無聲》改編自2011 年轟動臺灣,牽涉過百名聾啞學童的師生集體性侵犯醜聞。電影標題其實有多重意義。首先,它既指受害學童無法說話,一旦遭受霸凌和性暴力,想即時拒絕、反抗,甚至求救,都呼喊「無聲」。
  • 【人性與人生】第四五問 儒家說「人性本善」,法家說「人性本惡」,聖經如何看人的本性,性善或性惡?
    法家認為人性本惡,需要用法治管束人,限制人的行為。聖經則向我們揭示,人是善惡二性彼此相爭的個體。 善惡二性  首先,人有善性。神的屬性是愛、光、聖、義,人既是按著神的形像造的,就有這些屬性,所以人雖然墮落了,但裡面多少仍有一點神的善性。其次,人有惡性。
  • 涉黑涉惡案件進入審判高峰期 最高法: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涉黑涉惡案件進入審判高峰期。今天(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姜偉在全國掃黑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涉黑涉惡案件審判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他透露,截至7月底,各級法院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有4.22%未認定涉黑犯罪;在一審審結以惡起訴的案件中,有14.87%未認定涉惡犯罪。
  • 為非作惡、欺壓百姓,這個惡勢力犯罪團夥受審
    2020年9月7日上午9時許由潁上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王橋惡勢力犯罪團夥六名被告人涉嫌聚眾鬥毆罪、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故意傷害罪一案在潁上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王橋利用其與張志斌於2007年在潁上縣謝橋礦附近數百人聚眾鬥毆後形成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及擔任謝橋鎮化中村委會主任之後的職務便利,指使被告人王賢喜、湯少成、朱勇、彭傳礦、王法海等人在潁上縣謝橋鎮、慎城鎮等地,長期以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方式多次實施尋釁滋事、故意傷害、強迫交易、聚眾鬥毆等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