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專家無意歧視,但我還是感覺被嫌棄了

2020-12-10 騰訊網

文|麗麗賀 編|麗麗賀

事情是這樣的。

河南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的研究員,陳東輝,在一個名字很長的會議上建議:

優化生育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更多獎勵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

澎湃新聞,做了報導。

一時間,網友議論紛紛,表示不滿。

說專家歧視低學歷人群,專家是「磚家」,政策定不能成功,等等。

網友評論

01

沒歧視,專家只是想要提升人口質量

說這些話的網友,酸溜溜的,帶著情緒。

他們的第一感覺是,專家不讓低學歷人群生孩子。

沒有。

陳東輝的言下之意是,現在都全面放開二胎了,還有大量的人不願意生。

生育率不升反降。

如何是好?——探索如下政策:

給生二孩的家庭,多一些獎勵政策。

另外,多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

原話是:

強化優生優育宣傳教育,引導已婚家庭在女性最佳生育期生育孩子,確保出生質量。減少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沒說不讓低學歷人群生二孩,只是,要多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生容易,養好難。

要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生育率得上去,人口質量也得上去。

因為相信,高學歷人群更能養好孩子,所以,出於「人口質量」上的考慮,專家希望高學歷人群多生孩子。

有的網友,就比較冷靜,能看出這裡的門道來,也理解這背後的緣由。

所以,發以下言論。

網友評論

02

別不服,專家更信數據而已

上面這些評論,可能會讓你不舒服。

有人開槓了:

生孩子就跟中彩票一樣,誰能決定生成來的是什麼?高學歷人群生出來的孩子,就一定是社會棟梁?

網友評論

上圖中,這位網友說,高學歷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可能是學渣。

是。

憑一己之力,搞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他兒子泯然眾人。

被陷在輪椅,仍創造奇蹟的霍金,子女平平;

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他們的後代,大多跟老爹老媽相去甚遠。

高學歷、高智商人群生出的孩子,未必就是天選之子。

但,人家有別的優勢,輪不到拼基因,咱們就被幹趴下了。

1輪不到你拼天賦(基因)

獲得過麥克·阿瑟天才獎(總之就是獎勵有超傑出貢獻的人)的史丹福大學神經科學教授,羅伯特·薩波爾斯基,寫了一本書,叫《行為》。

這本書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列舉了神經科學,腦科學的最新研究。

其中一個結論令人印象深刻:

同一個基因,如何表現,跟環境有關。

越是出生在富足,有愛環境中的孩子,越能發揮基因優勢。

越是家境貧寒,生活不穩定,父母情緒不好的孩子,受環境影響越大。

舉個例子,兩個孩子都有籃球天賦。

好環境中的孩子,被支持、善待,他更可能遵從基因召喚,成為籃球明星;

而壞環境中的孩子,則會被條件限制,被父母苛責,受客觀環境和情緒影響,不但成不了籃球明星,還可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

認知科學家威林厄姆在他的書《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中說:

這叫基因找環境。

找到後,環境支不支持,決定了基因能不能發揮。

所以,孩子生下來攜帶天才基因又如何?

沒有好環境來孵化,你跟人家根本不在一個賽道上。

那萬一在同一賽道呢?

相關焦點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網友提出質疑:沒學歷不能生孩子?
    陳東輝建議優化生育政策,而優化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已婚女性在最佳生育期生育……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的鼓勵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沒錯,就是這個「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成了全網討論的話題。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高學歷代表高素質你承認嗎?
    不能說絕對,但相對的學歷越高,素質越高,歡迎反駁。咱不能說所有人,或者全都是這樣,畢竟斯文敗類這個詞就是貶義詞,但相對的可以做個統計,普通雙一流大學的學生素質和大專生或者中專生的素質比列,那就是不一樣。
  • 社科院專家稱:要鼓勵高學歷人群「多生」,「低素質人群」呢?
    這不,今天又來了一個張開大嘴「胡咧咧」的專家。針對人口大省河南面臨的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東輝近日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某某研討會」上建議,河南應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我就納了悶了,為什麼專門鼓勵高學歷人群多生,而不是多數普通人群同樣多生?
  • 河南專家建議河南優化生育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孩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針對人口大省河南面臨的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東輝近日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上建議,河南應優化生育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
  • 各位碩博,喊你生二胎了!學者建議: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
    作為高學歷群體,我們須胸懷天下,亦應為祖國未來出力。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加劇,為優化人口結構,諸多方面都在探討採取有效方式來予以應對,其中不乏鼓勵特定的優勢群體帶頭生二胎的說法。近日,《河南日報》刊發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陳東輝文章《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其中就提出了這一選項: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各位是不是感受到了身上的責任了呢?所以,科研、生娃兩手都要抓,千萬別拖後腿啊!
  • 專家鼓勵高學歷生二胎:優生優育是好事,但高學歷人群答應有多難
    這不,為了催生,專家們也都是要想禿了頭了,河南省就率先建議應優化生育政策,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政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孩。高學歷生二胎,有多少高學歷人群會答應?原本根據人口質量來說,高學歷的人才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優勢,更懂得教育孩子,孩子素質也普遍比低學歷者要高一些,確實應該多生。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建議很好,但越是高學歷者越不想生!
    最近,有個河南專家在某個研討會上指出,現在政府必須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而且要日益完善各種保障制度,對於生二胎的家庭給予更多政策獎勵。作為教育工作者,個人認為,這個建議的出發點還是很好的:第一:目前的教育需要巨大的投資,高學歷人群經濟條件肯定會好一點。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網友:高學歷還要上班,哪有時間帶娃
    有專家表示,面對老齡化人口,一個好的方法就是鼓勵人們生二胎。但專家在表述中,特別強調了優生優育是重點,在生二胎的同時,也要保證新生兒的質量,因此他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娃。面對這一觀點,網友在評論區的討論很激烈。
  •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生育權也有「鄙視鏈」?背後原因現實
    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網友:低學歷怎麼辦其實,像小梅這樣情況的家庭有很多,夫妻倆都是高學歷,就被眾人期盼著繁衍高智商的下一代,紛紛鼓勵他們生二胎。近日,某地就有位專家指出: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並且完善各種保障制度,提倡多花物力和財力補貼生二胎的家庭。專家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實主要目的是想要培養高質量的新生代。
  • 「全面二孩」一年了,為何超半數家庭不想生二孩?
    她們不想生二孩  「我照顧一個娃,已經夠累了,全家每天都為了娃忙得團團轉,還經常因教育理念不同發生爭執,說什麼也不會再生了。」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她辭職回家,每天接送孩子,陪孩子寫作業,帶孩子上各種課外班,「我每天日程都是滿的,帶娃挺累的。」她說。  「累,不想生第二個」,並不是陸女士一人的想法。最近,全國婦聯與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對10省21個市上萬名0—15歲兒童的父母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過半的一孩家庭不想要二孩。
  • 二孩媽媽遭遇職場「軟壁壘」,到底要「升」還是要「生」?
    一方面,媽媽們都想趁年輕,借著政策的東風生二孩,另一方面,職場的殘酷以及生活成本的提高也讓她們不得不慎重考慮這個想法。母親節當天,智聯招聘發布《2016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從結果看,近六成女性表示不想生育二孩,兩成女性簡直不想生小孩。
  • 「不生就是浪費基因」,高學歷夫妻被催二胎,網友:看來是我不配
    專家鼓勵高學歷生二胎引熱議在我們的生活中,高學歷夫妻組合簡直就是「強強聯手」的魔王級別存在,人們潛意識中認為她們孕育出來的孩子肯定聰明,所以紛紛鼓勵其能夠多生一個娃。於是就有專家指出:應該鼓勵高學歷人群生育二胎,在各種保障制度上進行完善,並且對二胎家庭進行補貼。
  • 專家提倡高學歷群體生二胎,網友:人家更喜歡做丁克
    :河南省應該優化生育政策,對生二孩兒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霸佔了熱搜榜,網友們紛紛留下自己的想法:專家,你怎麼這麼厲害呢?還能管讓誰生,誰不生;只鼓勵精英生唄?還把人分個三六九等,學歷高素質就一定高嗎?你這麼說讓底層民眾情何以堪?本來條件就有限,還被人孤立起來,窮人這輩子就註定翻不了身了唄?
  • 女博士生二孩後患產後抑鬱症 專家:該病與學歷無關
    女博士生完二孩後出現產後抑鬱症,專家表示,產後抑鬱症與高學歷無關,產婦要學會接受不完美愛是治癒產後抑鬱症的「良藥」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炎皇 實習生 鄒菁不久前的一個凌晨,某小區發生一起悲劇,37歲的海歸女博士蘇女士與5個月的女兒身亡。
  • 溫州實施生育服務登記制度 生二孩還能延長產假
    昨天,記者從溫州市衛計委獲悉,自今年1月1日起,我市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取消二孩生育審批制度,實行生育登記制度。有生育二孩意願的市民可前往相關部門辦理生育登記服務卡。據了解,最近兩天,已上報市衛計委的有247對夫婦辦理生育登記。另外,新出生的孩子不再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 二孩不夠,還得生三胎?「催生」無果後,專家又提出新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二孩」政策已經放開,其目的也是鼓勵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小孩,但是近幾年年輕人的思想卻發生了大變化,有的是不願生育二孩,甚至有的是一個孩子都不想生。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過去兩年多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生育「二孩」政策。多省份加入了「催生大軍」行列,採取了各種方法的補貼政策來鼓勵生育,有的是延長產假,有的甚至是給予高額補貼等。但是,出生人口率沒有上漲,還有下降趨勢。顯而易見,二孩「催生」無效果。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專家稱「二孩課」成學前教育新趨勢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已兩年有餘,數以百萬的二孩寶寶呱呱落地孩子們躍躍欲試,報名參加「二孩辯論賽」,有的還嚷嚷要站在反方說話。活動引來不少媽媽專程請假觀摩,生或不生,難做決定。楚楚媽推著嬰兒車,帶著1歲的寶寶到園看老大的表現,「我很想聽聽他自個兒的意見。」  辯論賽一開始,反方先辯。「我不支持生弟弟妹妹,因為他(她)很煩,老把我東西搶走!」一個中班小朋友理直氣壯,逗得老師們笑得前俯後仰。
  • 全面二孩「催生」無果,專家提議2021放開「三胎」,能「助生」嗎
    為了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危機,國家已經於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並積極鼓勵與引導只有一個孩子的夫妻生育二孩。然而,從新生兒出生數量及出生率來看(2019年新生兒出生率為10.48%,為歷史新低!出生數量為1465萬,遭遇「3連跌」),二孩政策的功效並不明顯。
  • 「全面二孩」效應消失,這十大原因導致「生不動」
    根據計劃生育統計報表結果,2017年浙江二孩出生率達到53.37%的歷史新高,但2018年就下降到50.09%。報告認為,浙江重新回到適度生育水平難度巨大。一是育齡婦女規模減少。目前的育齡婦女(15-49歲)人群自身大多為獨生子女一代,其中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20-29歲)相當於俗稱「90後」群體,其人數也明顯減少。
  • 多地出臺政策鼓勵生育,多數女性不敢生育:因精力不足職場歧視
    與此同時,多地於近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生育。比如,北京調整生育醫療費用待遇、山西省鼓勵用人單位發放嬰幼兒保教費、廣東落實陪產假等。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多地提出鼓勵生育政策,既是響應國家政策,對過往緊縮的生育政策的一種修訂,又是對二孩政策放開以來奏效不明顯的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