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擺臂、屈膝不協調、不到位
產生原因:動作概念不清,預備姿勢不準確
糾正方法:反覆做前擺直腿後擺屈膝的動作,由慢到快。注意屈膝程度,不能過高或過低,重心適度下降,拉開工作肌肉初長度,為蹬地做好充分準備。
2、起跳前的小跳步動作和墊一步動作
產生原因:起跳技術的錯誤,動作概念不清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講清在起跳時,不要有"投機"思想,以為"小跳一步或墊一步助動"會跳更遠。其實這是立定跳遠的違例動作,算一次跳遠失敗,不計成績。多練習雙腳同時用力向上起跳動作,也可從跳近距離開始實行立定跳或小步的連續蛙跳;或雙腳夾沙包跳,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雙腳起雙腳落地技術動作。
3、蹬伸不充分,擺臂無力
產生原因:"蹬伸"概念不清楚,急於起跳,對擺臂的作用沒有正確認識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清"蹬伸"的技術要求,體現"充分"蹬伸,要做到"快速蹬伸",讓學生明確起跳時的爆發性用力,充分、快速地蹬伸髖、膝、踝三關節尤其是踝關節的充分蹬伸,對快速起跳有重要影響。同時也要加強"蹬擺配合"練習,良好的擺臂動作對起跳有著積極的作用。如練習半蹲擺臂跳、立臥撐、挺身跳等.
4、收腹舉腿不夠,產生"坐"著跳的現象
產生原因:收腹舉腿力量差,手臂上擺不夠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收腹舉腿的動作,多做各種模仿練習,強調放鬆、自然,積極發展腰腹肌力量及大腿後群肌的力量和柔韌性以及原地擺臂練習。如從原地直立開始起跳,空中做屈腿抱膝動作或雙手在腿前擊掌,落地時一定要屈膝緩衝,也可以多做仰臥起坐,原地收腹跳、踏板(跳箱)起跳等練習方法來培養學生空中收腹舉腿的能力。
5、落地上體前撲易摔倒、上體後倒
產生原因:上體過於前傾,急於掌落地;小腿前伸過猛,或者沒有正確處理力的作用
糾正方法:進一步講解示範,說明下落時須伸小腿,腳跟先著地的科學性,多做雙腿並腳跳起越過橡皮筋練習,體會在收腹舉腿的前擺下伸小腿動作。適當提高起跳角度,落地時腳跟著地,屈膝緩衝的同時,腳背積極下壓,膝蓋用力往前頂,有向前下方跪的感覺並迅速過渡到前腳掌,上體前傾。剛開始先跳的近一點,體會動作。熟練後用力跳。
6、身體偏轉,空中姿勢不平衡
產生原因:左右腳力量不均,起跳動作隨意
糾正方法:加增踝關節力量,並多練蹬伸擺臂制動,一般在立定跳時預備擺動2-3次就可跳躍,強調擺臂制動的作用,但要使整個技術動作舒展協調,擺臂不能擺一半就制動。明確目標,起跳動作認真、不馬虎、同學間不開玩笑。
7、落地不穩,雙腿落地區域有較大的差異
產生原因:雙腳用力不勻或怕摔倒
糾正方法:多做近距離的起跳落地動作,手臂的擺動要協調配合。地面設置標誌物,雙腳主動有意識地踩踏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