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來源:公眾號「消費保」(ID:xfb315)發投訴、查服務、防套路就找消費保!
本以為「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就很震驚了,但沒有想到更震驚的是店員的這句「我們地板也每天都擦」……便利店豈能如此「便利」,這次掉地上的關東煮是被消費者看見了,在看不見的地方又會發生什麼危害食品健康的問題呢?
確認過眼神,是小編無法理解的邏輯==
熱搜第一,網友驚呆
1月4日,有網友爆料,北京高碑店羅森便利店員工把掉在地上的關東煮撿起來,用水衝一衝後又放回鍋裡。面對顧客質疑,店員稱地面每天都擦。顧客稱,想結帳把東西帶走時,店員拒絕結帳,讓他直接走了。
一時間,#羅森便利店關東煮掉地上衝水接著賣#話題直接衝上熱搜第一,截止目前,話題閱讀量5億,討論1.7萬。
今天,這一話題也登上知乎熱榜,高達228萬熱度。
事情發酵後,該羅森便利店店長回應稱沒有掉在地上,是掉在了小桌上。對於掉出來的食物按流程都應直接扔掉,該店員剛來不太了解,目前已經將整鍋關東煮扔掉。
5日凌晨,@京津冀羅森發布聲明回應此事——
稱「已經開始進行徹底調查,並立即暫停了該店關東煮的銷售。待事實情況全部調查清楚後,會給大家全面答覆。」
食品安全太心驚,屢遭投訴
近年來,關於食品安全衛生問題的報導層出不窮,無論是食材變質,地溝油,後廚衛生髒亂差,還是店員的不負責任行為,都讓人心驚膽戰。
消費者花錢到餐飲店消費,最後卻發現口腹之慾滿足了,健康卻面臨威脅,什麼愉快的心情都沒了。
關於食品安全,消費保也是時時關注↓↓↓
《秋天的第一塊月餅,不僅「早產」,還可能是「假網紅」?》
《海底撈「水逆」了?服務真的能當飯吃嗎?》
《「地溝油」不曾離開我們的飯桌。》
嚇Skr人,涼茶咁有效,竟是因為加了料?
在消費保平臺,食品安全問題的投訴也是一直不斷,包括外賣吃出異物、網購食品過期、外出就餐存在問題等等。
S先生向消費保投訴:「天貓商城(乾牛食品專營店)購買的提拉米蘇蛋糕裡吃出了鑰匙扣,賣家不承認,不道歉,把問題推給消費者,不把食品安全放第一。」
c女士投訴:「自嗨鍋品牌自熱火鍋,麻辣牛肉口味,醬包加熱融化後出現大塊不明塑料,商家推諉責任。」
W先生投訴稱:「2020年12月24號早上9點16分在福清市江陰家合意購物廣場購買了23號生產的麵筋,晚上回到家準備拿出來煮,聞到一股發黴的味道,打開一看發黴了。」
諸如此類的投訴,一直都是投訴重災區,雖然經消費保協調,消費者的投訴得以解決。但「事後諸葛亮」不如在食品生產製作過程中更重視這些衛生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何時休?
《食品安全法》第32條規定:食品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職工食品安全知識的培訓,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做好對所經營食品的檢驗工作,依法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加強對所經營食品的安全管理,嚴格食品衛生質量控制,提高食品經營合格率,保證食品衛生,保障人民健康,是食品經營企業的法律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
事實上,消費者比管理部門更容易發現餐飲企業的衛生漏洞。在很多時候,消費者就餐時發現異物或者餐具不乾淨,如果商店給予免單並且道歉,就不再追究,如此息事寧人後,其實很多商家並不會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而除了市場監管部門日常抽查、法律重拳出擊、消費者維權之外,更重要的要靠商家自覺,衛生與安全才是商家聲譽裡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