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英語教育成果不能複製(緬甸英語教學為什麼會失敗?)

2021-02-19 緬華網

緬華網 伊江樹報導

新加坡英語教育成果不能複製

(緬甸英語教學為什麼會失敗?)

新加坡獨立建國後,以英語為官方語言,而基礎教育中也是以英語為教學媒介。這個政策實行20多年後,新加坡年青一代英語水平已有顯著的提高,甚至出現了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這個稱呼。而新加坡的教育水平也有顯著的提高,在東南亞各國中首屈一指,也可躋身世界教育強國之列了。

新加坡推動英語教育,帶動了其整個教育體系向前發展,這一成就引起世人的矚目,有人就以新加坡為典範,認為要提高本國的教育水平,只有像新加坡那樣,以英語為教學媒介,才能提高全民的教育水準。

在新加坡於1965年獨立,制定英語為基礎教育的教學媒介時,緬甸也在進行一場教育改革,但緬甸走的卻是一條相反的道路。

1962年緬甸奈溫奪取政權後,宣布要走「緬甸式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教育上也進行「社會主義式」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強化民族語言,主要是緬語的教學。不僅基礎教育方面所有的學科都用緬語教學,就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也全部要求用緬語教學。當時對一些特殊學科的內容,例如醫學,是否可全部改成緬語教學,是有一番爭論的。但基本上可以改用緬語教學的學科都改用緬語教學了。那時還成立特別的翻譯機構,專門從事翻譯工作。另外又出版大學百科學術雜誌,讓大學的老師們有一個「練刀」之處,用緬文書寫發表各學科的文章及論文等。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緬語發展最興旺的時期。

但這樣以緬語強勢推行教育近20年後,卻發現由於放鬆了對英語的學習,學生們的外語(也就是英語)水平普遍降低,特別是當時國家領導人的女兒報考國外研究院時都因為英文程度不過關而落第。這時國家領導人一聲令下,又全部恢復英語教學。這時就規定從幼稚班就開始教英語,到高中時所有理科科目都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這從1985年算起的話,時間又過了30多年,但緬甸教育不但沒有提高,甚至有人說已經是全面崩潰,這到底是什麼一回事呢?

當年重新恢復英語為高中各科的教學語言時,有人以新加坡為例,認為像新加坡那樣,以英語為教學媒介,一定也能夠提高緬甸的教育水平。可是事與願違,不但沒有提高,反而每況愈下。很顯然,在新加坡成功地推行的一種學制,並不一定適合這裡的情況。當年只憑個別領導人的喜惡感受而隨意更改教學方法,種下了無法彌補的後果。

緬甸的情況與新加坡差別太大了。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型國家,在那兒推行英語教學比緬甸方便、容易得多了。而新加坡本國民族組成也不複雜,基本上只有華人、馬來人及印度淡米人三種民族。而緬甸號稱有135個民族,就算拋棄那些人口非常少的民族不算,人口在10萬20萬左右的民族也有10多個到二十個左右,其中還有總人數在百萬以上的若開、撣及克倫等民族。在這樣一個國家推行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學制,困難會有多大是可以想像得出來了。

再一點,新加坡的官方公用語言也是英語,官方語言與學校的教學語言一致,學生在學校和社會上都同時可以使用英語暢通無阻。而在緬甸,教學語言是英語了,但在社會上、官方機構裡卻是緬語的天下,學生缺少語言環境的薰陶,學不好英語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了。

另外,新加坡在推行英語教育時,犧牲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化傳統,這一現象在華人社會裡特別明顯。而緬甸願意犧牲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嗎?

所以,在新加坡成功地推行的英語教學制度。無法在緬甸複製。緬甸的教育改革,應該自己摸索,走出一條適合自己本民族的道路來。

****廣而告之*****

http://www.myanmaplatform.com/newsc/949/6.html

myanmaplatform(緬甸平臺緬文網站)  www.myanmaplatform.com

緬華網微信號:mhw_mm

緬華網微信二維碼:

掃一掃或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為什麼推行雙語政策?為什麼英語是第1語言?
    為什麼是英語?  對於不同地區來說,英語仍然是促進新加坡這個國家不同群體之間交流,理解和聯繫的共同語言。這些對於幫助新加坡應對可能導致新加坡人之間分歧的威脅至關重要。  英語語言在繼續發展獨特的新加坡文化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不斷發展的文學場景豐富了新加坡本地人的文化和身份,同時也鞏固了新加坡在全球文學舞臺上的地位。
  • 四川大學校長:英語重要 但英語教學方式是失敗的
    掌握英語是當代大學生很重要的知識結構,但目前英語教學方式是失敗的。昨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接受了成都晚報記者專訪。謝和平說,國家層面有西部大開發戰略,從西部來看成都是投資者的首選,而成都本身所具有的科技、教育、人才等條件成為成都發展的特色優勢。在謝和平看來,目前最亟待解決的是,如何將人才、科技優勢就地轉化成產業影響力,進而成為經濟發展成果的問題。「成都有很多高科技產業園區,但還需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深化,讓政府、企業、高校、科技緊密結合起來。」
  • 新加坡雙語教育:多講華語會使孩子英語退步?不存在的!
    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助理主任兼中文系主任胡月寶說,英語作為本地主流用語,家長有上述心態無可厚非,但常見的誤區是,多說華語會導致孩子的英語退步。尤其孩子入學後,成績成為家長決定是否讓孩子平衡接觸雙語的標準。家長往往一發現孩子的英文成績退步,就改為講英語。
  • 國際化和英語化——全英語教學與學術英語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光耀選擇的雙語政策是新加坡經濟起飛的原因之一,英語官方語的確立直接推動了新加坡的政治、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語言策略是新加坡建國的基石。根據國際外語教學理論,外語教學可分專門用途英語(ESP)和通用英語(GE)兩大類。ESP分成學術英語(EAP)和行業英語 (EOP)兩大類。前者側重培養學生在專業學習和研究中所需要的英語口語和書面的學術交流能力,後者則是培養學生在畢業後工作中的英語職場交際能力。而GE則是單純的語言學習。
  • 歷下區小學英語教學研究成果榮獲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成果一等獎
    在濟南市教育局公布的2020年度濟南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成果評選結果中,歷下區教育教學研究中心提交的《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五位一體教學實驗研究》在300項參評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小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五位一體教學實驗研究》是濟南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參與課題,由歷下區小學英語教研員謝群帶領項目研究團隊,結合曆下區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和區域教學實際,歷經八年時間,以科學專業的教育理論為支撐,用課改理念指導實踐,形成的具有歷下小學英語學科特色的原創研究成果。
  • 聯大教育集團IU英語教學成果展暨AI人工智慧發布會圓滿落幕
    摘要:聯大教育集團IU英語教學成果展暨AI人工智慧發布會於2019年5月19日盛大開幕。IU課程再次升級、課堂實景展演、AI人工智慧平臺發布,讓這次的會議備受矚目。,這也是為什麼聯大IU課程得到家長認可的原因。
  • 新加坡人是怎麼說英語的
    新加坡——政府對新加坡式英語發起的戰爭終於結束了嗎?「yaya papaya」是形容一個人驕傲自大,yaya可能源自yang-yang(古馬來語中指眾神之神)或jâjâ(古爪哇語中父親的意思),加上「papaya」(木瓜)是因為它押韻,並且有一種嘲諷的味道。「Blur like sotong」的意思是一無所知:Sotong是馬來語中魷魚的意思。 新加坡式英語靈活、實用、多變,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影響它。
  • 新加坡為什麼被稱為「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雙語教育制度你知道...
    說起新加坡的教育,最常被人們談及的,雙語教育政策那肯定是要有一席之地的。雙語的優勢不言而喻,許多的科學家、教育學家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新加坡也毫不吝嗇地宣傳本國在雙語方面的卓越成果。
  • 新加坡人為什麼英語學得比我們好?
    我倒以為,英文考試之壓力一去,學生只會將多餘精力投入其他科目中,以應付高考之激烈競爭,更何況,中國學生英文水平普遍不如人意,分明是學習內容有問題。其實,考試本無罪,學習內容若得當,有一點應試壓力,英文水平只會提升得更快。這一點,在我先後在國內和新加坡的英文學習中,就得到了實證。新加坡與中國同為華人社會,同以選拔考試之嚴苛聞名,而兩地學生之英文水平,卻有天壤之別。
  • 旅遊英語:緬甸地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旅遊英語>正文旅遊英語:緬甸地名 2012-10-31 22:18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網上人大重視英語教學取得豐碩成果
    網上人大非常重視學生的英語教學工作,精心設計英語課程,加強教學輔導,並積極為學生們創造學習交流機會,曾多次在英語賽事中取得了好成績。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北京高校學歷繼續教育大學生英語口語競賽」中,網上人大共組織了5名選手分兩個組別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最後非英語專業專科組兩名選手從幾百人脫穎而出,順利進入總決賽。
  • 新加坡幼兒園教育有什麼特色?
    新加坡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不但經濟發達,而且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教育的投入和發展,特別是在幼兒教育方面,新加坡的幼兒園教育相當的成功,一起和行與知商務考察小編來看看新加坡幼兒園教育有什麼特色!
  • 新加坡74%都是華人,為什麼把英語當成第一語言?
    新加坡政府不承認南洋大學的學位,畢業生無法靠南洋大學的文憑找工作,更不要說考公務員。軍警多次闖入校園,抓捕「親中」的學生和老師,對學生的絕食抗議採取暴力驅逐手段。 而另一方面,由於全面推行英語教育,新加坡的各大中文小學和中學被迫關閉,沒有了華文生源,南洋大學無以為繼。
  • 新加坡官方語言是英語,但會英語的人卻聽不太懂新加坡人說的英文
    雖然一直以來都知道新加坡華人多,但印象中新加坡的第一官方語言是英語。原本我對這一點毫不懷疑,可最近去新加坡旅行的時候,同行的小夥伴會英語,卻說聽不太懂新加坡當地人說的英文。什麼?奇怪了,不是說新加坡人基本都說英文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英語教研共同體暢享新思路,給優秀英語教學成果一個展示平臺!
    「新方向 新使命 新範式—文化傳承與交流背景下的國際理解教育」,大會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啟屬於英語教師的年度盛會。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代表將用新鮮的教研成果,為老師們呈現多樣的英語課堂。明老師為大家準備了成果展示預告和優惠活動(見文末),積極參與即可獲得優惠或贈禮!
  • 2021徵稿:英語教學教研成果,收錄、展示、出版通道已開啟!
    不論您是英語教育的專家,還是一線英語教師,只要您有先進的理念或精彩的案例,明師都將為您提供廣闊的展示平臺和優質的資源福利!英語教育專家理念分享、教學研究的分享專欄。誠邀各位英語教育界的專家以智慧啟迪一線教師,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講述英語人生故事,為英語教育人發聲!
  • 瑞思起草中小學英語素養課堂教學標準,助力素質教育教學新探索
    據悉,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聯合瑞思教育起草、研究和制定的《中小學英語素養課堂教學標準》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該標準將從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價、教學信息化四大維度,評估素養課堂教學情況,為提升素養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 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為什麼費時低效?
    然而,為什麼一說到外語,這個經濟規律在我國就不適用了呢?   為什麼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始終不與專業學習需求和社會用人需求掛鈎?   為什麼在大學英語界開展實用英語教學,或者準確地說,開展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有如此大的阻力?   費時低效的表面原因是沒有滿足市場和國家需求、堅持單純語言學習的通用英語教學,但深層次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為什麼說新加坡是「最適合兒童成長的國家」?雙語教育很重要
    新加坡的雙語教育是怎樣的?新加坡的小學階段,重點還是在於培養學生基本的讀寫能力與計算技能,課程主要以英語、母語和數學為主,在小學四年級末會進行分流考試。到了五至六年級的定向階段,學生可選擇修讀三種語文源流課程中的一種。
  • 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調查顯示,本地華裔青年使用華英語信心相近!
    近日,據新加坡南大國立教育學院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本地不同年齡段的華裔年輕人對使用雙語的自信心大不同。據悉,在本地的華裔青年在日常溝通上,使用英語和華語的自信心相近,分別為42.2%和45.6%。而小學生當中,僅11%對使用華語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