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難捨海南方言

2021-01-14 網易新聞

今年三月,歐陽覺亞夫婦舊地重遊,在昌江叉河鎮老宏村前的水田邊留影。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攝

1980年代,歐陽覺亞(左)與符鎮南在東方江邊鄉。符其榮 供圖

  因為少數民族語言調查,他們相識並結合於海南島,兒子也出生在這片熱土上;為了海南黎語、回輝話、村語、附馬話、那鬥話的研究,他們與這個海島結下了割捨不斷的情緣,腳蹤不時就會踏上瓊州大地。

最近兩年,由於海南有深入研究村語的需要,他們被聘為學術顧問,因此,每年來瓊次數不下兩回。

他們是我國著名少數民族語言學專家歐陽覺亞和鄭貽青夫婦。

整整60年前,作為新中國的第一批本科生(1949-1953),從中山大學畢業後已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後來調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工作一年的歐陽覺亞,與北京大學袁家驊教授等專家一道,受到桂西壯族自治區(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邀請,參加廣西壯語方言調查和「壯文」創製工作。

歐陽覺亞當時沒有想到,他後來的妻子會是廣西壯族姑娘,更想不到的是,兩年後他會調往海南參與黎語調查和「黎文」創製,並在那裡結識此生伴侶—鄭貽青。

從1958年結婚迄今,歐陽覺亞和鄭貽青走過了「金婚」,再過4年即將迎來「鑽石婚」。陪伴他們的,是至今從未止息的語言和方言研究。這個冬天,完成校訂280萬字的《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大辭典》書稿後,這對夫婦再次來到海口,記者得以繼續聽他們講述在海南的往事。

從北京到海南黎族山區

「老人家,去放牛嗎?」「洗衣服啊?」記得今年3月13日,84歲的歐陽覺亞和78歲的妻子鄭貽青故地重遊,走進昌江黎族自治縣叉河鎮老宏村,在村道上、小河邊遇見黎族村民時,主動用黎語跟他們搭訕,一些黎胞投來了詫異的眼光。

1958年,新婚不久的歐陽覺亞夫婦和調查隊部分人員到老宏村收集詞彙和語料時,住了3個月。86歲的黎族婦女劉拜發還記得,當年村裡來了一幫年輕人住在村裡,問了很多有關黎語的事情。只是時光飛逝,50多年過去,村子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要不是歐陽覺亞重提舊事,劉拜發或許就再也想不起了。

往事聽起來總是那樣輕鬆,但歐陽覺亞夫婦當年走村串戶的調查是充滿艱辛,甚至是危險的,尤其是對於作為女性的鄭貽青。

1956年夏,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調查第一工作隊的「海南分隊」成立,歐陽覺亞從廣西被調至海南分隊工作,跟隨隊長嚴學宭、副隊長王均一起組織人力調查海南黎語。

這一年6月,20歲的壯族姑娘鄭貽青從中央民族學院(現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專修科畢業後,也被分配到海南分

隊,調查黎語方言,工作隊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語言文字研究指導委員會(簡稱「語委」)的領導下工作。她擔任語委研究科詞彙組的組長,下鄉調查雖然辛苦,卻又充滿樂趣,但有時也受疾病和傷痛的困擾。

1957年初,調查隊在到樂東保定村學習黎語時,有一天左手的掌心莫名其妙地長出一排3顆毒瘡,當地醫生怎麼都治不好,眼看毒素不斷蔓延到左臂之上,鄭貽青不得不被送到崖縣(今三亞)醫院,左臂打了封閉和左手用藥之後,毒瘡才慢慢消退。「當時醫生說,如果處理不及時,是很危險的。」鄭貽青回想起來,心有餘悸。可是,磨難尚未結束。

1957年夏天,鄭貽青等人在樂東完成當天的工作後,趕往崖城,因為沒有公交車,只能搭乘自行車,由於那天暴雨過後,路面很滑,車子在下坡時硌到小石頭滾下斜坡,鄭貽青右肘撞到石頭上,肘骨震裂,疼痛難忍。車主慌忙趕到村子裡,向黎族老鄉要來一碗山蘭酒塗擦傷處。到崖城時天色已晚,醫生已經下班,只好隨便拿松節油塗擦。這不但沒有減輕疼痛,反而讓她感到劇痛,回到通什後才去醫院治療。

鄭貽青的右肘雖然康復了,但只要碰到冰涼的物品就會感到酸麻,直到現在仍然如此。

而在歐陽覺亞的記憶中,苦中帶樂的事情也著實不少。譬如,在老宏村調查時,有一天上午集體到石碌買糧食和副食時,蹚水就能過的小溪,下午回村時由於雨後水位暴漲,無法過去,村裡的青年們聞訊給他們送來幾個大葫蘆,才得以泅水過「河」。

在調查各地黎語時,有時根本沒有投宿的地方,如到樂東千家公社時,他們住過小學的課堂;在昌江時,還借宿過郵局,桌椅或郵局的櫃檯就是他們的「床」。

山區蚊蟲多,夏天吃飯時,人們必須用左手不斷地驅趕蒼蠅,甚至有人躲進蚊帳裡吃飯。

在調查黎語方言中認識的歐陽覺亞和鄭貽青,1958年2月17日,除夕,在通什共結連理。

選定「羅活土語」創製「黎文」

細聽歐陽夫婦的講述,就會發現他們當年調查黎語的區域,主要集中在海南島西南部的哈方言地區。

「的確,我們在通什時就篩選標準音點,因為哈方言講的人最多,分布範圍廣,其中樂東保定村的話最好聽,其他方言區的黎族同胞也這麼認為。因此,在選定黎語標準音時,只有3個聲調的哈方言成了首選。」歐陽覺亞說。

哈方言包括「羅活土語」、「哈炎土語」和「抱顯土語」。當年歐陽覺亞等人除了調查樂東保定村的「羅活土語」之外,還調查了崖縣馬嶺黑土村的「抱顯土語」(操此種土語的黎族約有10多萬人,法國傳教士薩維納曾將他們稱作「南黎」)和東方中沙的「哈炎土語」。

保定土語怎麼個好聽和易學?歐陽覺亞舉例說:「比如說『吃飯』,發音為la ta,可以記作『拉他』;『我』是hou,可以記作『後』;『你』是mao,記作『貿』;『他』是na,可記作『那』,字正腔圓,簡單好記,有人說,保定話之於黎語好比是普通話中的北京話。」

基於黎語的哈方言和保定話,1957年自治州語委制定了「黎文」拼音方案,並上報國家民委,獲得通過,曾印發了幾千冊「黎文」課本準備試驗推廣。

歐陽覺亞說,1957年秋季,黎文學校在通什成立,首批學生將近100人,多數都是縣機關幹部和小學老師。擔任黎文學校教師的有黎族學者符鎮南(1934-1995)和文明英(1938年生,現為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編輯掃盲課本的有王理輝、張儒群、唐淵等同志。

可是,隨著1958年底自治州首次撤銷,自治州人民委員會搬到海口市與海南行政公署合署辦公,黎文學校解散,黎文方案也不再執行,黎文課本除了少量保留外,1961年底恢復自治州時,發現多數已經丟失。

1959年春,鄭貽青在海口產下一子,取名「歐陽海」。

自治州撤銷,工作隊也於1959年回到北京,歐陽覺亞和鄭貽青整理此前的黎語調查材料,寫成《黎語概況》,1963年發表在《中國語文》上,後來又編纂了《黎語簡志》。

自治州恢復後,對黎語矢志不渝的歐陽覺亞先後在1962年和1964年兩次來海南島補充調查,經過多年的努力,重新寫成《黎語調查研究》,不過直到1983年才出版。

1984年,歐陽夫婦參與設計「中國語言地圖」中的海南島和黎語部分,曾到澳大利亞訪問並與澳方合作,次年成圖。

從1986年開始,夫妻倆以每隔一年就來海南一次的「節奏」,深入樂東、東方、白沙、保亭、瓊中和三亞等黎族聚居地調查研究,1993年,他們的《黎漢詞典》問世。

兼及海南其他小方言

歐陽夫婦對海南方言的調查研究不止於黎語,還兼及很多小方言。

1981年,他們去三亞調查了回輝話,在羊欄公社(今鳳凰鎮)住了一個月,後來鄭貽青又多次單獨去補充材料,最後寫成《回輝話研究》一書,1997年出版。

而早在1956年開始調查黎語時,歐陽覺亞就發現了海南島西部昌化江下遊兩岸的村語。1983年至1986年,他多次前往東方四更鎮英顯村和旦場村記音、研究,並與黎族學者符鎮南一起發表論文,公開承認當地人俗稱的「哥隆話」、一直以來所稱的「村話」,是一門單獨的語言,屬侗臺語族黎語支。

歐陽覺亞和符鎮南在工作中建立了親密的關係,兩人私交甚密。不過,當歐陽1994年來瓊最後一次核對《村語研究》(1998年出版)的書稿時,符鎮南已經重病在床,次年辭世。

歐陽覺亞對東方境內的附馬話和那鬥話等小方言也頗感興趣和做過研究,曾與符鎮南寫過相關論文。

2008年,歐陽覺亞和鄭貽青結婚50周年時,還跟香港城市大學的學者合作了一個項目,又到三亞羊欄調查當地的漢語方言邁話。

人物簡介

歐陽覺亞

廣東從化人,1930年生於廣州,195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56年開始多次到海南調查少數民族方言,1976年和1983年兩次到西藏中印邊境一帶調查門巴語和珞巴語,1980年在廣西調查京語。主要負責或個人獨著《黎語簡志》、《京語簡志》、《珞巴族語言簡志》、《門巴、珞巴和僜人的語言》、《黎語調查研究》、《村語研究》、《壯語方言研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廣州話方言詞典》、《廣州話詞典》、《普通話廣州話的比較與學習》、《粵方言地區普通話學習手冊》、《廣州話、客家話、潮州話與普通話對照詞典》、《廣州話俗語詞典》等。

鄭貽青

廣西靖西人,1936年生,壯族,1956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學院,同年參加調查黎語方言。主編《黎漢詞典》,參加《黎語簡志》、《黎語調查研究》、《壯語方言研究》、《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國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情況》、《世界的書面語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況·中國部分》等專著的編寫。1981年以後多次調查了三亞回族的回輝話,同時對自己的家鄉話—靖西壯語也作深入研究,著有《靖西壯語研究》、《回輝話研究》等。

本文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海南「方言」知多少
    且不說黎語、臨高語、村語、勉語……這些獨特的語種,單就漢語方言而論,中國七大方言海南就佔其四。海南島是個多語言和多方言的地區。島上通行的語言有漢語、黎語、臨高語、村語、勉語、回輝話、壯語。漢語除普通話之外還有海南話、儋州話、邁話、軍話、客家話、廣州話、富馬(附馬)話等方言。加在一起共有14種彼此不能通話的語言和方言(黎語分五個方言,臨高語分兩個方言均未計算在內)。
  • 海南「方言」有幾種?
    由於地理上的原因,海南島的語言和方言有其獨特的發展狀態。且不說黎語、臨高語、村語、勉語……這些獨特的語種,單就漢語方言而論,中國七大方言海南就佔其四。海南島是個多語言和多方言的地區。島上通行的語言有漢語、黎語、臨高語、村語、勉語、回輝話、壯語。漢語除普通話之外還有海南話、儋州話、邁話、軍話、客家話、廣州話、富馬(附馬)話等方言。
  • 海南日報數字報-手握微信,讀懂海南
    海南方言的守護者  靠江築家,以海為鄉,依託著宜人的自然環境而生的昌化江畔人,世世代代嬉戲勞作,也逐漸衍生出了反映當地村民生活實景、以村話為詞的村調。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嶄露頭角、以海南方言歌曲而被人熟知的強哥音樂工作室,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就直接表明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推廣海南方言歌曲」為己任的立場,發布了海南歌手吳曉芸的《石榴園》等一批海南方言歌曲。一句「樹上石榴毋講話,我妚心今瞑但顧是亂」,不用海南方言如何唱得其中神韻,不識海南方言如何領悟其中深情?
  • 海南最難聽懂的方言排名!你的家鄉話上榜了嗎?
    在海南,可能每天都會上演雞同鴨講的情景只能怪咱們大海南的方言太多啦海南話又稱海南閩語,來源於古閩南語是由古代福建閩南地區的漢族移民在向海南遷徙時帶進海南島的方言主要分布在海南島、雷州半島、東南亞等地區
  • 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落幕 阿儂子黎摘冠[圖]
    原創歌手阿儂子黎演唱原創黎話歌曲《1234567歌》 (南海網記者陳望攝)  南海網海口7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7月11日晚8點,第二屆海南方言歌曲創作演唱大賽總決賽在海口拉開戰幕,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本土歌手阿儂子黎摘得本次大賽的冠軍
  • 菲律賓尋找海南方言翻譯審訊中國漁民
    文匯報記者朱寧透露,目前菲律賓方面正在尋找海南方言的翻譯,之後將會在周一開始對中國漁民進行審訊。  朱寧:據巴拉望省的檢察官表示,審訊的具體原因要推遲到周一,具體原因是因為這幾名漁民他們說的是海南當地的方言,在菲律賓很難給他們找到翻譯,所以希望能夠在周一的時候有翻譯來幫助警察協助他們審訊的過程。
  • 難捨造句和解釋_難捨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難捨(nán shě)。不忍捨棄。[李瑛《哨子響了》:「滴著難捨的淚,縫呵縫呵,你顫抖的手拉著我的衣襟。」]難捨參考例句:1、福無雙到猶難捨,禍不單行卻是真。2、難捨難離想抱緊些茫茫人生好像荒野。3、離別的時刻已到,大家都顯得依依難捨。
  • 留言贈書 | 龐雅:《海南閩語對英語語音的負遷移研究》(語言服務書系 · 方言研究)
    海南閩語,又稱瓊語,是漢語方言之一,屬漢藏語系漢語閩南方言,與雷州話、潮汕話為親屬方言。早期漢族、苗族、回族等多個民族相繼移居海南,逐步形成今天海南多民族聚居社會的局面。經過歷史演變,各民族的某些特徵在不斷被同化,但是作為本民族最基本特徵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續下來,形成了今天複雜的海南閩語。南宋末期,幾十萬福建莆田人為躲避戰亂屠殺南遷至海南島。
  • 漢語方言怎麼分才合理?十大方言?八大方言?哪個才正確?
    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關於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傳最廣的官方學術分法: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 海南長臂猿,一生要「變身」幾次?
    海南長臂猿一生中要變換幾種顏色。海南長臂猿的成年雌性為淺黃色,雄性為黑色,很容易分辨。海南長臂猿幼體在一生中要變換幾次顏色。剛出生的幼猿無論雌雄都是金黃色的,生長到6個月左右毛色開始發生變化,首先從肩部開始,然後蔓延到背部和手臂、臀部,然後再擴大到身體的其他部位,最後是腹部變為黑色。
  • 話說方言——粵方言
    粵方言又稱粵語,以廣州話為代表,當地人叫白話,以珠江三角洲為分布中心,在中國的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北美洲、英國、歐洲和澳洲、紐西蘭、聖誕島等以及東南亞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華人社區中廣泛使用
  • 馮磊:讓海南本土音樂在自貿港絢麗綻放
    立志將海南話融入流行音樂,填補海南本土流行音樂的空白;以濃鬱的海南流行歌曲樂風演唱贏得了華僑華人的歡呼;至今為海南城鄉觀眾奉獻義演超過800場次……他就是被人們讚譽為「海南歌王」的無黨派人士、海南呀喏噠娛樂集團董事長馮磊。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
    我們都知道,十裡不同語,不同的鄉、鎮、縣、市都有自己不同的方言。      大學宿舍的室友來自五湖四海,相信許多同學都遇到過舍友在寢室和家裡人打電話時自動切換方言模式,而你一臉懵圈的時刻,真心聽不懂……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 兩周後,無盡緣起,輾轉一心,3星座舊情難捨,今生不離不棄
    因此,只要金牛座動了心,就是堅定了彼此可以一生一世的決心,就是奔著相愛一生,相守一生,白頭偕老。而且在他們失去了感情後,即使再痛苦,他們也總是相信,挫折是暫時的,命運總是會回到自己身上。金牛座很現實,但也很執著,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甚至會孤注一擲,因為他們的感情,經不起折騰。兩周後,無盡緣起,輾轉一心,金牛座舊情難捨,今生不離不棄。
  • 為什麼海南人說話互相聽不懂?
    但各個市縣的海南話 語調、口音和習慣俚語都有差異 更何況 在海南不止海南話一種方言!> 海南省的陸地面積雖說不大 但方言的差異卻相當驚人 海南方言大致有10大種類 海南話、黎話、臨高話、儋州話、村話、 回輝話、苗話、疍家話
  • 宿舍方言大挑戰,哈哈哈……
    …… 那麼,在眾多方言中,哪些方言是最難聽懂的呢? 小編今天盤點了大學宿舍裡最難聽懂的方言!快來看看你的家鄉話上榜沒! NO.6 海南話 海南話,又稱瓊語、瓊文話、海南閩語。
  • 中國七大方言及片區
    在外省,也分布著很多湘語方言島(詳見《夾縫中的方言島》)。 根據最新的中國方言地圖集,湘語分為五個方言片:長益片(長沙-益陽片,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隻方言片)、婁邵片(婁底-邵陽)、辰漵片(辰溪-漵浦片)、衡州片(衡陽-衡東片)、永全片(永州-全州)。
  • 海南曾歸屬廣東600多年,為什麼大多數海南人卻說「福建話」?
    有趣的是,廣東漫長而深遠的治理影響,並沒有讓粵語、客家話、潮汕話等當地盛行的方言成為海南主流,反倒是由閩南語(福建方言)發展而來的海南話,成為島內最廣泛使用的方言。除此之外,海南原生黎話、客家話、粵語系儋州話、南島語系回輝話等方言在海南也有不少受眾。
  • 中國最難懂方言,粵語只排第二,上海話第七,第一被稱為「鬼話」
    方言 方言排名(由後到前):四川話、上海話、合肥話、閩東語、雷州話、客家話、粵語、溫州話。如果只把溫州話看作是南方的一種小方言,那就太看不起它了。據稱,溫州話在抗戰時曾發揮重大作用,那時的間諜人員一定要會溫州話,這樣即使被敵方抓獲,單憑溫州的方言都能讓翻譯官氣的撞牆,甚至有溫州本地人吐槽:溫州人講話自己人都聽不懂。真的是說起話來,自己人都不放過......
  • 戀戀難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戀戀難捨,見「戀戀不捨」。出自: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子牙戀戀難捨,有兩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近義詞有:戀戀不捨,反義詞有:揚長而去,戀戀難捨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對人或事物等。戀戀難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戀戀難捨(liàn liàn nán shě)成語釋義:見「戀戀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