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七大方言及片區

2020-12-15 騰訊網

佚名君的話

中國國土遼闊,匯聚著形形色色的文化以及多如繁星的方言,每一種方言都蘊藏著獨特的故事,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有些地方我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到達,有些方言一輩子也沒機會接觸,正因如此我們更有必要了解一下,家鄉之外,天南地北,那些我們不曾到達的地方,都說著些什麼樣的方言呢?

1、官話方言

官話方言,是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內部一致性較高。除了北方,中國的西南地區、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等地,都是官話區(詳見文末《官話到底是什麼方言》)。

官話包括八種次方言:東北官話、膠遼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也有不同的分法,歡迎提出不同意見)

2、湘方言

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區,以長沙話為代表。有新湘語和老湘語的分別,老湘語受外部方言影響較小。老湘語廣泛流行於湖南中部寧鄉、衡陽等地,新湘語流行於長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2010年統計湘語使用人口約為4500萬。在外省,也分布著很多湘語方言島(詳見《夾縫中的方言島》)。

根據最新的中國方言地圖集,湘語分為五個方言片:長益片(長沙-益陽片,是使用人口最多的一隻方言片)、婁邵片(婁底-邵陽)、辰漵片(辰溪-漵浦片)、衡州片(衡陽-衡東片)、永全片(永州-全州)。

3、贛方言

贛語使用人口在江西省境內主要分布在贛江的中下遊、撫河流域和鄱陽湖流域,湘東和閩西北、皖西南、鄂東南和湘西南等地區。在浙江、陝西、福建也有贛語方言島。使用贛語的人口在6000萬。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贛語內部可分為昌都片、宜瀏片、大通片、吉茶片、撫廣片、鷹弋片、耒資片、洞綏片、懷嶽片九片方言。(也有不同的分法,歡迎提出不同意見)

4、吳方言

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等地區,使用人口約有9000多萬。吳語繼承中古漢語八聲調和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保留全部濁音,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有數萬個特有詞彙和諸多特徵本字,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文化涵養的生動體現。

吳語的片區主要有太湖片、宣州片、金衢片、台州片、甌江片、上麗片六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太湖片。在皖南地區也存在一些瀕臨消亡的吳方言。(也有不同的分法,歡迎提出不同意見)

5、閩方言

主要通行於福建、廣東沿海平原、臺灣和海南四省以及浙江省南部和江西、廣西壯族自治區、江蘇三省的個別地區,東南亞以及其他海外地區也有華人使用。

閩方言內部分歧較大,閩東方言以福州話為代表;閩北方言以建甌話為代表(有人認為應該把閩北方言單獨劃分為方言);閩中方言以永安話為代表;莆仙方言以莆田話為代表;閩南方言以廈門話為代表。閩東、閩南、莆仙三個沿海片詞彙上比較一致,而閩北、閩中兩個片,則有不少和閩東、閩南、莆仙不一樣的語詞。

6、粵方言

以珠三角為分布中心,主要分在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在北美、歐洲和澳洲、紐西蘭、以及東南亞一些地區的華人社區中也有使用。

片區主要有以廣州話為代表的粵海片、以臺山話為代表的四邑片、以韶關粵語為代表的粵北片、以陽江話為代表的高陽片、以廣西欽州話為代表的欽廉片、以惠州粵語為代表的惠河片、以廣西南寧話為代表的邕潯片、以廣西玉林話為代表的勾漏片。(也有不同的分法,歡迎提出不同意見)

7、客家方言

漢族客家民系分布在廣東、福建、臺灣、江西、廣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詳見《夾縫中的方言島》),其中以廣東東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廣西東南部為主,以梅縣話為代表。在東南亞和美洲的華僑華裔中也有不少講客家話的,使用人口在7000萬以上。

除了上述這普遍意義上的七大方言,還有下面兩種方言也值得注意,有人認為,它們應該劃分為方言而不是歸屬於上述方言之中。

晉語被劃分為官話方言,但嚴格來講,它是中國北方的唯一一個非官話方言。晉語別於官話的最大特點就是保留入聲(可試聽文末連結《56種方言讀詩經,有你的方言嗎》),它保留古語詞也較多。不過現在的晉語也受到了比較多的官話影響,晉語的特色正在逐漸消失。

徽語

徽語一般被劃分為吳語,分布在錢塘江上遊古徽州府、嚴州府大部、饒州府部分地區,有歙縣話、績溪話、休寧話、黟縣話、祁門話、婺源話等。有人認為它們應該獨立劃分為徽方言。不過由於安徽地理位置的原因,受到外省影響較多,很難做出一個準確的劃分。

最後的話

上面是中國七大方言的主要劃分以及各自片區,由於各地文化相互滲透,有時候我們很難從這些方言裡找出一個明確的界限。漢文化就像個萬花筒,在歷史的長河中折射出不同的色彩,這些千變萬化的方言就像一面面鏡子,映出每一種文化別樣的光輝。

(本文由漢語言文學學習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國七大方言一覽
    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主要使用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西南地區、江蘇中部、安徽中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區等地。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當前我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的意見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我國人口較多,比較複雜,所以講不通的方言分區處理分析。按照現代通俗的分法,現代漢語方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即官話方言(官方方言列如;犯貧、貧氣、搓楞等)、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
  • 中國有七大方言,你家屬於哪種?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邊界,雖然現在有官方規定的普通話,但是各地的方言代表了當地民眾的文化特色,更是研究民族地域遷徙和歷史的重要依據。其實關於方言的分類,至今爭議頗多,其中認可度比較高的有七大方言、八大方言、十大方言等幾種分法。
  • 中國七大方言,你可知哪一種歷史最悠久?
    中國歷史傳承久遠,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
  • 湖南最火的方言,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有約4600萬人說卻難聽懂
    方言文化在我國很突出,很多方言體系也很有名,特別是在一些書中有名的方言文化中,東北語等在我國的影響力很大,也是至今為止很多人想說的地方性方言,所以在我國的很多方言分類中,根據方言的不同,特徵也不同而且,在中國現在受歡迎的方言中,粵語等也很有名,但遺憾的是,在中國也有幾種方言很重要, 只是,令人失望的是,我不太被接受,所以我來介紹湖南最火的方言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七大方言佔了五種,鄰村說的話可能都不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正是講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方言,可以代表不同的文化,但是,有這樣一個省,是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有五種,甚至在鄰村,都可以說不同的語言,叫人哭笑不得。
  • 原來漢語有七大方言,七大語系之分。這下真的學習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影響深遠。方塊字發音學習之複雜,令世界感嘆。同時文化繁榮之程度和文字之精妙也令世界矚目。而漢語,是我們的文化用語,中華民族的母語,官方語言。興許還有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漢語有七大方言之分。腦子裡頓時冒出個問號?
  • 中國共有七大方言,你的家鄉話屬於哪一種方言?有必要保留方言嗎
    而在中國古代,有個叫揚雄的人在自己所寫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一書中,最早出現「方言」這個詞。隨著歷史的推進,中國的語言文字也在發生著變化,曾經流行的官話成為了地方上的方言,而曾經的方言成為了如今的普通話。按照一般的說法,目前中國總共有七大方言,那麼,你的家鄉在哪兒,你的家鄉話又是哪一種方言呢?一起來看一看吧!
  • 中國的七大文化常識
    中國的七大文化很多。七大地區:東北、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七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陽、開封、杭州、安陽七大水系:珠江水系、長江水系、黃河水系、淮河水系、遼河水系、海河水系、松花江水系七大方言: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以下是全文內容▼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
  • 「官話」到底是什麼方言?
    官話,是中國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其他的六種分別是:吳、湘、客、閩、粵、贛方言。的確,官話過去曾經叫作「北方官話」,但現在已經去掉了「北方」二字,因為除了北方,中國的西南地區、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湖北大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等地,都是官話區,叫「北方官話」顯然不太合適。官話包含八種次方言。
  • 同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為什麼吳語的影響力就不如粵語?
    在旅遊的過程中,免不了要與其他人溝通,尤其是到了不熟悉的異地去旅遊,這種溝通的過程就會更多,不過這種溝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其中面臨著非常大的語音障礙,一般的人可能認為只有出國了才會面臨這種障礙,其實不一定,在我們國內旅遊,也會面對這種事,因為我國存在著太多的方言,雖然普通話很普及
  • 中國的七大方言,第二種歌好聽,第三種最溫柔,你家鄉是哪一種?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語言也極其豐富,各種方言更是數不勝數,我是山東人,我們縣與江蘇,河南相鄰,光我們縣就有五種方言,有時候一個班的同學說話都聽不懂,不得不感慨中國語言的豐富。在這些方言中,根據地域性,使用人數以及影響力,大多數認為主要七大方言體系,分別是:1、北方話(簡稱:北語)北方話也就是現在的官語,大家通常使用的普通話,北方話主要包括了華北地區
  • 我國有七大方言,你的家鄉話屬於哪一種方言?
    那麼我國的方言都有哪些呢?相信很多朋友會覺得覺得十個手指頭都數不過來。因為同一個省,不同城市間,城市和農村間,都可能存在差別。所以針對中國龐雜的方言,我國的語言學專家們,經過長期和系統考察,從語言的發音、詞彙和語法結構上進行劃分,將我國的方言分為了七種。
  • 語言瑰寶|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
    客家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是漢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是中國臺灣的官方語言之一(法定公事語言),是蘇利南共和國的法定語言之一,是漢藏語系下漢語族內一種聲調語言。在歷史上,客家語曾是蘭芳共和國境的內主要流通語言之一。客家語也曾作為太平天國的「國語」而被廣泛用於其官方文書中。一般認為,南宋時客家語便已初步定型,但直到20世紀時才被正式定名為客家語。
  • 七大方言!八大官話!你的家鄉有多少種方言?你說的是哪種?
    但我國除了普通話之外,加上少數民族的方言,共有近200種語言。魏晉南北朝大量胡人進入黃河流域,南宋一百多年裡黃河流域都在胡人手中,變化很大。今天有大家看一下漢語的方言分布。漢語的方言大致可分為七大方言,八大官話。
  • 中國的方言分為幾大類?其中一種差點成為國語
    中國的方言分為幾大類?其中一種差點成為國語   文|小毅說史   中國的國語是「普通話」,但是,中國有七大方言。
  • 七大重要片區設計規劃出爐
    七大重要片區設計規劃出爐 2019-03-11 21:40 來源:下城發布 / 記者: / 編輯:盧一 導語 3月11日,據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
    語言是拉近人與人關係的催化劑,尤其是在地域遼闊的中國,東西、南北各地區的差異尤為顯著,這種差異著重表現在各地的方言上。
  • 蘇州話,是吳語的一種,為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之一的吳語標準語
    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7件,累計達75件。蘇州成為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並順利通過全國版權示範城市驗收。蘇州話,是吳語的一種,為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之一的吳語標準語,隸屬漢語—吳語—吳語太湖片。長期以來一直是吳語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蘇州話以優雅著稱,所謂吳儂軟語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