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遊的過程中,免不了要與其他人溝通,尤其是到了不熟悉的異地去旅遊,這種溝通的過程就會更多,不過這種溝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其中面臨著非常大的語音障礙,一般的人可能認為只有出國了才會面臨這種障礙,其實不一定,在我們國內旅遊,也會面對這種事,因為我國存在著太多的方言,雖然普通話很普及,但是在許多地方交流仍然以方言為主,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兩種方言。
我國的方言真是有很多,雖然這些方言很有特色和文化底蘊,但是對於不是當地的人來說,聽著對方說著當地的方言,往往就是一臉懵逼的狀態,而在我國眾多的方言中,被分為了七大類,分別是北語、吳語、湘語、客語、閩語、粵語、贛語,而今天說的就是其中的吳語與粵語,吳語與粵語在我國都是使用的非常廣的兩種方言,吳語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區,並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而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也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
雖然吳語與粵語在我國都有著廣泛的歷史文化基礎,但是在影響力上,我們會發現吳語的影響力卻不如粵語?而這是為什麼呢?是「硬體」上的原因嗎?不,吳語在「硬體」上非常強,其不僅構建了江南文化圈還與吳越文化血脈相連,哪到底真實的原因是什麼?真實的原因在於吳語雖然承載了歷史,但是粵語卻與現代文化非常完美的融合了在一起,尤其是通過粵語表現的影視、歌曲更是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人,因此即使那些不會說粵語的人,但對粵語也並不排斥。
方言是我國的文化積澱之一,雖然現在大多數人溝通都以普通話為主,但是我們卻不能把方言給丟了,不只不能丟,還要好好保護,因為只有這些的傳承,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我們獨特的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