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為什麼吳語的影響力就不如粵語?

2020-12-17 草民小二哥

在旅遊的過程中,免不了要與其他人溝通,尤其是到了不熟悉的異地去旅遊,這種溝通的過程就會更多,不過這種溝通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其中面臨著非常大的語音障礙,一般的人可能認為只有出國了才會面臨這種障礙,其實不一定,在我們國內旅遊,也會面對這種事,因為我國存在著太多的方言,雖然普通話很普及,但是在許多地方交流仍然以方言為主,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兩種方言。

我國的方言真是有很多,雖然這些方言很有特色和文化底蘊,但是對於不是當地的人來說,聽著對方說著當地的方言,往往就是一臉懵逼的狀態,而在我國眾多的方言中,被分為了七大類,分別是北語、吳語、湘語、客語、閩語、粵語、贛語,而今天說的就是其中的吳語與粵語,吳語與粵語在我國都是使用的非常廣的兩種方言,吳語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區,並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而粵語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等地區,也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

雖然吳語與粵語在我國都有著廣泛的歷史文化基礎,但是在影響力上,我們會發現吳語的影響力卻不如粵語?而這是為什麼呢?是「硬體」上的原因嗎?不,吳語在「硬體」上非常強,其不僅構建了江南文化圈還與吳越文化血脈相連,哪到底真實的原因是什麼?真實的原因在於吳語雖然承載了歷史,但是粵語卻與現代文化非常完美的融合了在一起,尤其是通過粵語表現的影視、歌曲更是深深地影響了幾代人,因此即使那些不會說粵語的人,但對粵語也並不排斥。

方言是我國的文化積澱之一,雖然現在大多數人溝通都以普通話為主,但是我們卻不能把方言給丟了,不只不能丟,還要好好保護,因為只有這些的傳承,才能更好地表現出我們獨特的中華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七大方言一覽
    當今中國約70%的人口以官話方言為主要使用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西南地區、江蘇中部、安徽中部、廣西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江西沿江地區等地。粵語,又稱廣東話、廣府話。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
  • 蘇州話,是吳語的一種,為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之一的吳語標準語
    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7件,累計達75件。蘇州成為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並順利通過全國版權示範城市驗收。蘇州話,是吳語的一種,為漢語七大方言語系之一的吳語標準語,隸屬漢語—吳語—吳語太湖片。長期以來一直是吳語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蘇州話以優雅著稱,所謂吳儂軟語就是由此而來。
  • 中國最有地位的一種方言,約1億多人聽得懂,卻比粵語影響力還低
    都說我國江南有些地方的方言叫「吳儂軟語」,形容吳人說話都輕聲細語,十分溫柔,吳人就是現在我們的蘇州、安徽、上海,浙江部分地區等,「吳」就是三國鼎立時期的吳國。從古時候起,吳地就物產豐富,並且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江南地區已經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江浙滬鐵三角幾乎包攬了全國的經濟命脈。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布七大方言:1、官話方言官話方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定義的北方部分語言統稱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約一億。吳語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有國際語言代碼。從歷史、文風、語言特性分析,吳語極近中古雅言,繼承中古漢語的整齊八聲調和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現代吳語比官話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字音及語言要素與《切韻》《廣韻》等古代韻書高度吻合。
  • 中國的七大方言,第二種歌好聽,第三種最溫柔,你家鄉是哪一種?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語言也極其豐富,各種方言更是數不勝數,我是山東人,我們縣與江蘇,河南相鄰,光我們縣就有五種方言,有時候一個班的同學說話都聽不懂,不得不感慨中國語言的豐富。在這些方言中,根據地域性,使用人數以及影響力,大多數認為主要七大方言體系,分別是:1、北方話(簡稱:北語)北方話也就是現在的官語,大家通常使用的普通話,北方話主要包括了華北地區
  • 中國七大方言,你可知哪一種歷史最悠久?
    當前中國語言學界對現代漢語方言劃分的意見還未完全一致,大多數人認為現代漢語有七大方言。即官話方言,吳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閩方言、粵方言、贛方言。在複雜的方言區內,有的還可以再分為若干個方言片(又成為次方言) 。官話方言是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內部一致性較高。
  • 為啥中國的方言中粵語影響力那麼大?3個因素,解開多年疑惑
    按照方言的地理位置區分,目前中國的方言區可分為七大方言區,其中包括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區中毫無疑問北方方言的覆蓋範圍是最關的,但是仔細研究這七大方言區便可以發掘七大方言區之三的閩方言、粵方言以及客家方言都包含在廣東地區之內。
  • 中國七大方言及片區
    1、官話方言 官話方言,是七大方言中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內部一致性較高。吳語繼承中古漢語八聲調和三十六字母框架體系,保留全部濁音,部分地區保留尖團音分化,有數萬個特有詞彙和諸多特徵本字,是江南人思維方式、生活情調、文化涵養的生動體現。 吳語的片區主要有太湖片、宣州片、金衢片、台州片、甌江片、上麗片六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太湖片。在皖南地區也存在一些瀕臨消亡的吳方言。
  • 雞同鴨講!大學宿舍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粵語只排第3,第1猜不到!
    這種方言歷史還有一些淵源,它成形在南宋時期,但在20世紀後才被正式的定名,對於客家話,其實語言學者們還在爭執,一種認為應當歸屬於漢語系,另外一種認為應該歸屬一門單獨語言,不過在我們的國內,它被列為漢語七大方言之一。客家話為代表的是梅州市區(梅江區、梅縣區)的「梅州話」(臺灣是以「四縣腔」為代表),但現實中又受到「惠陽話」影響較深。
  • 湖南最火的方言,是中國七大方言之一,有約4600萬人說卻難聽懂
    方言文化在我國很突出,很多方言體系也很有名,特別是在一些書中有名的方言文化中,東北語等在我國的影響力很大,也是至今為止很多人想說的地方性方言,所以在我國的很多方言分類中,根據方言的不同,特徵也不同而且,在中國現在受歡迎的方言中,粵語等也很有名,但遺憾的是,在中國也有幾種方言很重要, 只是,令人失望的是,我不太被接受,所以我來介紹湖南最火的方言
  • 我國七大方言之一,說的人約8000萬,有十裡不同音之說,不是粵語
    我國如今的一個城市方言,它所給人的感覺其實就是屬於是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特徵,先不論能不能聽得懂,它最關鍵的一步還是屬於是我國文化影響力的體現,也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多的不同之處,所以它們在我國的中華文化構成當中還是具備了很強的吸引力,也是有不少的人主動去學習地方的方言。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
    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令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
  • 為什麼粵語有專屬英文名?
    中國共有80種以上語言,30種文字。一般分為七大語言區:1.北方話(簡稱:北語):北京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2.廣東話(簡稱:粵語):廣州話為標準語(影響力強)3.江浙話(簡稱:吳語):蘇州話為標準語,今多以上海話為其代表。
  • 那麼,粵語、吳語等方言呢?
    而少數人的方言,如粵語吳語都是漢語和當地語言混合而成的方言。經常有人發帖發文,像粵語吳語這樣的方言才是正宗漢語,而普通話不正宗!?如此荒謬的觀點居然有大量的人支持!甚至一些非方言人也不懷疑!真是笑話。 三年前我寫過一篇博文《陳小春懂訓詁學?不懂不要亂講》。
  • 我國十大方言一覽及分布地區
    在中國分布於今浙江、江蘇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東北部、福建北一角,使用人口九千多萬。吳語是漢藏語系漢語語族的一支語言,中國七大方言集合之一。現代吳語比官話具有更多古音因素,語音與《切韻》《廣韻》等古代韻書高度吻合。吳語保留較多古漢語用字用語,文化價值高。吳語語法結構和普通話差別大。吳語分為太湖、台州、金衢、上麗、甌江、宣州六片語片,北部吳語為最大語片。
  • 吟誦|《長恨歌》吳語X粵語 清末民國吳語吟誦原貌重現 |吳語公眾號
    吳語(語言代碼:ISO 693-3 wuu)是一門歷史悠久的語言,通行於上海、浙江、江蘇南部、皖東南+贛東北邊界。
  • 中國方言最有影響力排名,粵語第二,四川語第四,第一無爭議!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文化深遠,影響力廣泛的大國。中國有約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面積,人口分布廣泛,地理環境差異大,因此文化也形成的是複雜的。今天我們僅僅就我國的方言文化進行評價。首先,中國是一個龐大的人口大國,因此隨地理差和歷史變遷,中國也形成各近百種方言,而方言嘛,最有影響力的也就那麼多,今天我們就對中國的方言進行排名。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以下是全文內容▼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
  •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吳語作為一種流傳很久的語言,衍生出了評彈,說書這一類的藝術文化,如果吳語沒有了,這些藝術文化的流傳會受到打擊。而且吳語作為語言,是有其交流功能的,有一些普通話所不能表達的地方特色。
  • 大學宿舍最難懂的十大方言,粵語只排第3,第1你肯定猜不到!
    由於四川人口眾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逐漸讓人熟知了四川方言。只要語速不過快,四川話基本上還是都能夠聽懂的。陝西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方言得天獨厚,博大精深,從這些方言中我們既可以窺視到古老的華夏文化的發展軌跡,又可領略到令人溢於言表的真情實感。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是東西狹、南北長,各地方言土語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話,因咬音輕重語速緩急不同而內容涵義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