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怎麼分才合理?十大方言?八大方言?哪個才正確?

2020-12-14 圭海四記

中國幅員太大,不同區域講不同的方言,也算合理。

地方方言,一般指的是漢語方言,《中國語言地圖集》關於方言的分法,是目前流傳最廣的官方學術分法:漢語分成十大方言,除了官話區全國人民都大致聽得懂外,其他九種方言之間在沒有普通話作為橋梁時是無法互相溝通的。

中國漢語十大方言

這九種分別為晉語、吳語、徽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平話和客家話,九種方言使用人口共佔漢族人口約32.3%,其中最多的是吳語7.1%,其次為閩語5.6%,晉語4.7%,粵語4.1%,客家話3.4%,贛語3.2%,湘語3.2%。

官話人口最多,佔漢族人口的67.7%,也可以細分成八個分區,東北官話、北京官話、冀魯官話、膠遼官話、中原官話、蘭銀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同樣的,以人口佔比論,西南官話最多20.5%,其次為中原官話17.3%,冀魯官話8.6%,東北官話8.4%,江淮官話6.9%,膠遼官話3.0%。

在漢語方言的分區上,從清末到現在並非一成不變,我們簡單回溯一下中國漢語方言的分類變化,或許也可以知道方言在國人的認知上發生了什麼改變。

中國漢語八大方言地圖

(一)1900年,章炳麟將漢語方言分成九種,分別為黃河以東以北、陝西、黃河以南及華南、福建、廣東、開封以東、江南、徽州、四川等,很粗狂的分法,也是當時缺少田野調查的局限性。

(二)1934年,趙元任在《語言區域圖》中將中國語系分成七種,分別為華北官話區、華南官話區、吳方言、閩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和海南方言,這種分法得益於民國時大量閩粵人參政引入的南方方言影響。

(三)1939年,《語言區域圖》得到修正,中國語系更名為漢語系,分類同樣變更為九種,分別為北方官話、上江官話、下江官話、吳方言、皖方言、閩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和粵方言,這裡最大的變化是將海南方言納入潮汕,華南官話得到拓展,並將徽州話獨立設置。

語言區域圖

(四)1948年,《語言區域圖》再次變化,將漢語改為十一種,分別為北方官話、西南官話、下江官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粵語、閩南語、閩北語、徽州方言等,這時的語言界有大量研究成果,不過看起來有點矯枉過正了。

(五)1955年,經過對過去方言的研究成果,國內重新將漢語劃分為官定的八種,分別為官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北話、閩南話和粵語,該版本繼承了語言區域圖的最新結果,但意識到各官話的一致性,不再將官話細分,同時也去除了人數不多的徽語,將之併入相近的吳語。

方言地圖

最後,在經歷三十年的重新研究之後,人們發現將福建的方言分成南北是有失真實性的,相反的福建方言的差異事實上是東西方大於南北方,在語法和聲調上也發現福建內部方言存在相對緊密的聯繫,於是在重新分類後,便成了文首提到的十種方言。

但不管是哪種分法,方言的最終版分類應該還沒定稿,以後應該還會有新的、更合適的分法,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漢語七大方言,哪種方言最古老?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移民活動,遷徙的大方向主要是由北向南,其次是由東到西,反向而行的例子比較少見,這一重要特點產生了漢語南方各方言的最初源頭,並形成了今天漢語方言地理的格局。 吳方言的源頭最為久遠。據《史記》記載,三千年前的先周時代,有一支移民在經過一場政治變動後,從陝西渭水流域遷到江南太湖流域。
  • 七大方言!八大官話!你的家鄉有多少種方言?你說的是哪種?
    但我國除了普通話之外,加上少數民族的方言,共有近200種語言。魏晉南北朝大量胡人進入黃河流域,南宋一百多年裡黃河流域都在胡人手中,變化很大。今天有大家看一下漢語的方言分布。漢語的方言大致可分為七大方言,八大官話。
  •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閩東話排第六?!
    最近,網上流傳著一個榜單,說我們閩東話(霞浦話自然是其中一支)是全國第六大難懂的方言。不過有語言專家指出,「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從漢語方言學的角度來看存在著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是選取的10種方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面上,所以也不能代表漢語七大方言區的面貌。 以下是全文內容▼網傳中國十大難懂方言 閩東話排第六網上曾有一個段子:「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倆面對面,卻不知你在說什麼」。 漢語博大精深,經常看到外國朋友吐槽中文難學。不過,要說難學,漢語方言顯然更勝一籌。
  • 漢語方言研究70年(二)
    代表性的成果有:(一)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3—1998)。是國家社科「八五」重點項目,先後出版41種分地點方言詞典,覆蓋了十大方言區。每種詞典收詞不少於8000條,含各點必須調查的條目3000條左右,均為實地調查所得。(二)李榮、熊正輝、張振興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綜合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 方言、語支、語系、語族是什麼關係?福建方言是個不錯的案例
    中國的方言向來有七大方言、八大方言、十大方言等不同說法,而不管以何種區分方式,都繞不過福建方言,福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漢語方言的博物館。漢語十大方言從全世界的範圍看,其實很早以前就有一批歐洲的語言學家對世界上的各種語言進行歸類
  • 中國漢語七大方言分別指什麼 這些方言分別在哪裡使用
    中國地域廣闊,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眾多。2000年10月31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確定漢語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漢族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統一,因而使漢語逐漸產生了方言。現代漢語有各種不同的方言,它們分布的區域很廣。
  • 姥姥是普通話,外婆是方言?到底什麼是普通話,什麼是方言?
    有媒體貼出網友找到的截圖,表示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曾回復過相關問題,其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詞彙,「外婆、外公」屬於方言。看到這個回復,網友的討論頓時炸開了鍋,有網友說:我一直以為姥姥才是方言,外婆才是普通話說法。說實話,逍遙子也是這麼認為的。甚至在我們當地的語言習慣裡,根本就沒有「姥姥」這個詞。
  • 潮州話屬於哪種方言
    潮州方言,即潮州話,屬漢語方言八大語系之一的閩南語系。
  • 方言大師趙元任
    趙元任以畢生的精力致力於漢語方言的研究,基於他對漢語對語言學研究的科學認識。他認為,研究方言「第一,咱們可以通過任何一個主要漢語方言,掌握全部漢語文學。第二,精通一個漢語方言,是了解全部漢語的準備。」它奠定了現代漢語方言調查研究的基礎,開創了科學化研究漢語方言的新局面。自《現代吳語的研究》開始,現代漢語方言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都與古代漢語方言學具有了本質的不同。它在中國首次使用國際音標記錄方言口語事實,用現代語言學原理分析方言特徵和語言結構系統,用古代音韻學原理考察現代方言的演變規律。
  •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
    中國漢語有八大地方方言,各有什麼特點,你的家鄉話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東西南北差異巨大,菜品上有八大菜系,地方方言上則有八大種類。每一個方言,都有其濃厚的地域文化特點,也深藏著悠久的歷史。在地方方言上,分別有北方方言、吳地方言、湘江方言、贛江方言、客家方言、閩東方言、閩南方言和粵地方言等八大種類。
  • 哪裡的方言被認為是正宗古漢語,北方方言還是閩南話,別弄錯了
    眾所周知中國國家境內有很多的民族,根據統計,中國境內有80多種方言,並且其中的61種,被人們看作是主要方言,而什麼語言說的人最多呢?那肯定還是漢語。只不過到底哪個省份的人,他們的方言才是最為傳統的古漢語呢。到底哪個地方的方言才是傳統的古代漢語,其實大家都猜錯了。
  • 李春陽:淺議方言和方言寫作的價值
    該書的第一篇,專門探討漢語與漢字的關係,作者得出兩個結論,「第一,咱們可以通過任何一個主要漢語方言,掌握全部漢語文學。第二,精通一個漢語方言,是了解全部備」。[2] 通過方言,掌握文學;而且要首先精通方言,才能了解全部漢語。這樣的見識與今天流行的看法相左。或說這一學習語言的途徑,被國內當下的語言教育完全忽視了。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你猜第一是哪裡?
    眾所周知大中華的漢語可是妥妥的在世界上的地位更是出名風雨不倒地蜀道難,難於學漢語
  • 音韻學:研究漢語方言的神器
    漢語(包括所有漢語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在演變,幾百年前的古音就和現在不一樣。《平水韻》的押韻,現代漢語方言都已不能完全符合。「一東」「二冬」現代大部分方言都不能區分;「該死十三元」把「魂 痕」與「元」放一起押韻。《平水韻》的前身是隋朝陸法言編寫的《切韻》(成書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是當時中原地區的標準讀書音,算得上是各種漢語方言的老祖宗。
  • 漢語方言研究70年(一)
    這一時期的漢語方言調查總的來看,取得了相當的成績,積累了一大批有價值的材料,對漢語方言的類別和特點開始有了一個雖屬初步但比較明確的認識,很多的著作都有開創性的貢獻。這一時期的方言論著大多以語音調查為主,用國際音標記音,所用的調查整理歸納漢語方言語音的方法以及為方言調查設計的調查表格等,至今仍然為國內外漢語方言工作者所採用。
  • 我國十大方言一覽及分布地區
    一,官話在漢語各大方言中,官話方言有它突出的地位和影響。以洛陽為中心的北方話通行地區一直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因而有「官話」之稱。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就是在"北京官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粵語是南方方言裡面保留中古漢語成分較多的一種,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它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漢語普遍存在的「入聲」。粵語分布在中國華南的廣東粵中、粵北和粵西南地區,香港、澳門、廣西東南部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雪梨、墨爾本、聖誕島,美國紐約、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處廣泛流行。
  • 我國八大一級方言排行!
    中國方言是漢語的分支,現代漢語中有著各種不同的方言,對照著中國一個又一個的地區。
  • 中國最難懂十大方言
    四川話(又稱西南官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語音、詞彙、語法等和普通話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點,但是語音方面差異是最大的。四川話語音系統共有20個聲母、36個韻母、4個聲調,還有韻母兒化現象,雖然和普通話在語音、詞彙、語法上面有大的相同,但是有自己獨特的特點。由於四川人口眾多,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逐漸讓人熟知了四川方言。
  • 在中國,漢語有很多方言,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方言卻那麼少?
    寫在前面:在中國,漢語有很多方言,為什麼西方國家的方言卻那麼少?在很多年前,為了方便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一個波蘭學者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語言:世界語。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語並沒有流行起來。假如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只有一種語言(英語),那麼日本人和印度人的口音,就稱得上是英語的兩種「方言」了。我國是一個地域差異很大的國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漢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方言。比如廣東話,也叫粵語,就是漢語方言之一。此外,江浙人說的吳語、福建人說的閩南語、江西人說的贛語、湖南人說的湘語、客家人說的客家話,都屬於漢語的方言。
  • 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及發展
    一、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 就普通話與漢語方言之間的關係而言, 我們首先可以從漢語的語言屬性上來看,普通話是漢語的標準語只此一種, 而方言則是漢語的重要形式, 基本上我國每個不同的區域都會有其獨特的方言形式, 如, 陝西方言、河南方言、東北方言、粵方言、閩方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