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崛起已經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的一個重大現象,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日漸上升。尤其是近幾年西南地區更加積極對外開放,在&34;、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大戰略下,率先開啟內陸開放,由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帶動中國開放新格局的建立。2020年上半年,全國31個省份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已經全部出爐。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全國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各地經濟呈現出穩步復甦態勢,其中西南各省表現較為優異。
通過2020上半年西南地區各省份與全國GDP增速的對比可以看出,西南各省不僅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6%,而且均保持正增長。
作為經濟相對欠發達地區,西南地區積極融入珠三角、對接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加強與這些區域間的通道建設和產業協作,接受其輻射,從這些區域吸引集聚各種要素資源,尤其是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的招商引資項目,為西南地區帶來了經濟的高增長。疫情之下,貴州、雲南和重慶等西南地區的省份產業結構相對多樣化、經濟韌性較強,受到宏觀衝擊的影響較弱,因此經濟恢復也較快。
眾所周知,人才是第一資源,西南地區的崛起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尤其是代表了未來發展的年輕&34;。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根據2020屆中國校園招聘數據,對西南地區的就業形勢進行深入分析,探究西南地區的人才發展現狀。
西南地區強勢崛起,需求漲幅領跑全國
由上圖2020屆中國校園招聘需求量區域佔比可以看出,西南地區排在第三位,僅次於華東和華北,需求佔比為12.05%,同比2019屆漲幅達7.4%,成為需求漲幅最大的地區。
西部大開發戰略一經提出,四川、重慶等地迅速響應,積極運籌,成為西部大開發中最為閃耀的地區,而且川渝之間相互競爭,又同時互相促進,形成你追我趕的態勢。目前,成渝兩大城市相繼列入國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也位列5個國家級城市群之一。自重慶開啟了中國城市改革的大幕,大量國企比較徹底地改革轉制,促進了當地民營經濟的發展,西南地區快速市場化,激發了市場活力。
在產業結構調整中,西南地區緊抓產業轉移,形成大規模工業增量。比如在東部產業尤其電子代工產業大量轉移的背景下,重工業基地重慶以筆記本電腦企業為引進重點,電子信息產業迅速發展成世界級規模,成為增長引擎。梳理近10年西南經濟數據可以發現,西南地區的高增長都是這些招商引資的大項目帶來的,尤以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為重,大規模產業轉移使得資本西進成為潮流,更為西南地區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
西南三省上榜留存率前十,近八成四川畢業生留在本地就業
註:留存率=駐當地高校畢業生留存人數/駐當地高校畢業生總數,留存率越高,代表該地對當地畢業生吸引力越大,反之則該地對當地畢業生吸引力越小。
由上圖可見,2020屆中國高校畢業生留存率排名前十的省份中,西南地區佔到三席,僅次於佔到五席的華東地區,且留存率均在70%以上,其中四川留存率為76.25%,貴州留存率為76.18%,重慶留存率為70.6%。
以四川為例,招納天下賢才,打造一流的人才集聚城市,探索高端人才政策資源共享模式、打造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開闢重點人才特殊支持通道……四川各地各級創新實踐人才優先發展戰略,貼近國家和本地區發展戰略長遠需要、貼近產業和企業發展人才需求,為建設創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資源,形成依靠人才驅動轉型發展的源動力。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貫秉持&34;理念,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形成了高層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的良好局面,&34;成為群英薈萃之地,四川成為人才&34;的首選之地。
作為全國第一個系統提出發展新經濟的城市,成都正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流量經濟和共享經濟&34;,誕生了&34;、&34;、&34;這些&34;企業,也正是新經濟在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為畢業生們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與施展抱負的平臺,因此接近八成的畢業生選擇留在當地就業。
西南地區畢業生薪酬持續走高,為人才集聚增添籌碼
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2018-2020屆西南地區高校畢業生崗位薪酬逐年攀升,2020屆西南地區高校畢業生薪酬更是達到6271元,較2018屆上漲773元;從各省份高校畢業生崗位薪酬來看,重慶以7954元領跑西南各省,四川7533元緊隨其後,兩地薪酬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837元。
各地爭奪人才頻出大招,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層出不窮,但是有&34;的土壤最能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的目光。環境好,人才紛至沓來;人才聚,事業興旺發達。西南地區尤其是川渝等地著力打造人才服務&34;,推動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推進重大人才工程,讓人才願意來、能留下、可發展。
以重慶為例,近幾年重慶憑藉全球化、國際化的紅利,即內陸開放,以惠普入渝為標誌,近300家世界500強企業對重慶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國際分工產生深遠的影響,重構了重慶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路徑與版圖,影響極其深遠,事實上也成就了重慶作為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基地、全球筆電基地的地位,加大了對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的需求,畢業生崗位薪酬持續走高,為西南地區的人才集聚增添了籌碼。
近年來,西南地區多個城市崛起,迸發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可期。